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牢固树立版图意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半球,面积广大
B.我国陆上邻国较少,沟通不便
C.哈萨克斯坦、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四面环海,开展海上贸易潜力巨大
B.东部地区受到海洋影响较大,洪涝灾害频繁
C.海岸线漫长,利于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外贸易
D.领土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3.台风的强度和发生的频率受海面温度影响显著,一般海面温度越高,台风越容易生成和发展。我国四大海域受台风影响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是( )
A.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B.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中秋节快到了,在北京工作的小王不能回家过节,准备写一封信给他在老家读初一的孩子。收件地址如下图所示。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地址中出现的行政单位,不属于我国现行基本三级行政区划单位的是( )
A.安徽省 B.合肥市 C.肥西县 D.三河镇
5.下列行政单位中,与安徽省的行政级别不同的是( )
A.西安市 B.香港特别行政区 C.重庆市 D.上海市
6.下图是一位设计师为浙江省、安徽省、贵州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设计的艺术字,这些艺术字中蕴含着各自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据此,以上艺术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全称及行政中心配对正确的是( )
A.甲—浙江省—南京 B.乙—安徽省—吉林
C.丙—贵州省—贵阳 D.丁—内蒙古自治区—哈尔滨
读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7.据图可知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B.山地、高原地区 C.内陆地区 D.中低纬度地区
8.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原因是( )
A.多草原,地势起伏较大 B.生产力落后,需要的人力资源较多
C.耕地多,气候好 D.工商业发达,交通运输业落后,不利于本区人口向外迁移
9.我国共设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名称中所包含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
B.回族藏族布依族满族朝鲜族
C.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
D.回族白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
10.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满族、新疆 B.汉族、云南 C.壮族、云南 D.回族、广西
11.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地区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D.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12.下列民族节日与民族,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苗族—龙船节 B.蒙古族—泼水节
C.藏族—开斋节 D.汉族—雪顿节
在短视频平台上,很多爱好者会发布有关非遗的视频以吸引大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某短视频中展示了黎锦、琼剧、公仔戏、椰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最可能分布于( )
A.海南省 B.浙江省 C.云南省 D.江苏省
14.下列地方戏曲与其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吕剧—云南省 B.豫剧—河南省 C.川剧—湖北省 D.京剧—福建省
15.读中国主要地形类型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图,丁类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大陆架上
16.我国地形特征是( )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山脉呈网状分布,丘陵面积广大
C.高原、平原、盆地分布在东部 D.地势起伏较大,中部高、四周低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单位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完全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下列山脉中,不构成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或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祁连山脉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脉 D.秦岭
国庆期间,小红同学和家人前往我国某地旅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景观照片最可能出现在(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0.该景观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地势平坦,草原广阔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千沟万整,支离破碎 D.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二、解答题
2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省南沙群岛中的 附近。
(2)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在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中,① 是我国的内海。我国海岸线漫长,J 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3)我国陆上国界线漫长,邻国众多。目前,从国内乘坐国际列车已经可以抵达多个邻国,A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4)读图可知,图中所标注的邻国中,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填字母)。
(5)结合上图,从纬度和海陆位置两方面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方面: ;海陆位置方面: 。
22.我国自然环境复杂,人口分布不均。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和中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含预测)。

材料二:近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
(1)材料一中A、B两地的连线被称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其中,A是 ,B是 。
(2)材料一显示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区域面积广大。此类人口极其稀疏的区域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写出一个全称即可)等。
(3)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4)不能用人口迁移的方法改善我国人口分布不匀现状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5)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中国目前出现了儿童人口比重 (填“上升”或“下降”)、老年人口比重 (填“上升”或“下降”)的现象,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是 。(答一点即可)
23.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据“驴友”真真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左图),完成下题。
(1)路线2路途中,驴友拍摄了一些照片(右图),照片反映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2)路线3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   (少数民族)生活地区的景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主要集中在   自治区。
(3)路线1中,经过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
(4)驴友们搜集了四项有关我国各民族的知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藏族人的传统服装是藏袍,那达慕大会是他们的传统节日
C.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D.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旅游悄然兴起。东起上海黄浦区、西连西藏友谊桥的318国道备受“驴友”的青睐。318国道全长5476千米,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沿途可饱览祖国壮丽的河山,因而这条路被誉为西藏连接上海的“友谊路”、中国地理景观的景观大道。
材料二:国庆假期将至,家住上海的中学生小亮一家计划自驾出游。他们拟定了如图所示的a、b、c三条线路。
(1)小亮家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该阶梯地形以平原、 为主。
(2)假如小亮一家沿线路a旅游,他们将欣赏到A 高原牧草如茵、白雪皑皑的优美景色;若沿线路b旅游,目的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该阶梯地形以 为主;若沿线路c旅游,沿途依次经过我国的 平原和 平原。
(3)在图中a、b、c三条线路中,与318国道最接近的是 。
(4)小亮一家在318国道旅途中,发现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你能解释原因吗?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A C A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B C A B D D A
21.(1) 海南 曾母暗沙
(2) 渤海 菲律宾
(3)俄罗斯
(4)C
(5)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广,光热条件好,利于多种农业经营。 海陆兼备,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对外交往及与陆上邻国合作。
22.(1) 黑河市 腾冲县
(2)西藏自治区(或青海省)
(3)①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③开发历史悠久④交通便利(答一点即可)
(4)不能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人口均匀分布;自然环境
(5) 下降 上升 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
23.藏族;蒙古族;壮族;广西壮族;维吾尔族;B;
24.(1) 三 丘陵
(2) 青藏高原 高原和盆地 长江中下游 华北
(3)a
(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受地势的影响,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