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12《论语》十二章阅读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语文上册12《论语》十二章阅读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12《论语》十二章阅读训练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面小题。
1.解释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
(1)传不习乎 传:
(2)三十而立 立:
(3)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
(4)人不堪其忧 堪:
2.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用“/”画出划线句子停顿。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
二、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孔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创始人。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舍生取义等。
2.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博学而笃志。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逝者如斯夫。
3.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意在阐明什么?
5.文章是如何突出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
三、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面小题。
1.解释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
(1)吾日三省吾身 省:
(2)曲肱而枕之 肱:
(3)人不知而不愠 愠:
(4)博学而笃志 笃:
2.将下边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请结合下面两章内容,说说孔子具有怎样的人生观?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5.结合《论语》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忠”和“信”的理解。
四、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面小题。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共 篇,它与《 》《 》 《 》全称为“四书”。
2.请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1)子在川上曰 川上:
(2)匹夫不可夺志 夺:
(3)饭疏食 饭:
(4)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的“斯”指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5.文段中多次提到“乐”,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孔子从哪些地方获得了快乐。
6.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请分别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五、《论语》理解性默写。
1.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你的心情。
2.《论语》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曾子每天反省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提倡“见贤思齐”,在本课中,孔子对此的类似的表述是:________________。
9.《论语》中,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志向并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0.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感叹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作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1)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2)立身,指能有所成就(3)好的方面,优点(4)能忍受
2.(1)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2)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示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是学习态度。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对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不断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对门科目产生兴趣之后,自然会用心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佳。
二、1. D 2.C
3.(1)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2)几个人一起走路,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4.意在阐明要加强个人修养,做一个道德高尚、心胸豁达之人
5.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将人们不能忍受“陋巷”的困苦与颜回在“陋巷”自得其乐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三、1.(1)自我检查、反省 (2)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3)生气,恼怒。(4)坚定
2.(1)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疑惑。(2)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是)平民百姓,(也)不可以改变(他的)志向。
3.从对颜回的赞赏和自我表白中可以看出孔子安贫乐道、重义轻利的人生态度。
4.示例:这句话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同时,别人的缺点也能帮助我们反思自己。我们应保持开放的态度,时刻准备向他人学习。当我们发现别人因某些不足而遭遇困难时,也应从中吸取教训,以此改进自己。比如,在团队合作中,要善于观察同事的长处并加以学习,同时避免重复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能提升整体团队的工作效率。
5.忠,即忠诚、尽心尽力;信,则是诚信、守诺。在学习和生活中,“忠”表现为对自己的目标和任务的全心投入,始终如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信”体现在对他人言而有信,以及对自己的承诺不轻易放弃。这两者融入生活,不仅可以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也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可靠与值得信任的人。
四、1.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20 大学 中庸 孟子
2.(1)河边 (2)改变 (3)吃 (4)竭尽自己的心力。
3.(1)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也有的缺点。(2)广泛地学习且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4.“斯”指前文提到的“川”,也就是河流。孔子将时光比作河流,河流日夜不停流淌,就如同时光一刻不停地流逝,形象地写出了时光一直不停流逝,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时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5.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知,孔子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学习中获得快乐;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知,孔子在研究学问中获得快乐;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知,孔子在清贫生活中坚守“义”,得到快乐。
6.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要结合。启示:要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思考,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说明在学习态度上要谦虚,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要激发学习兴趣。启示:在同样的学习条件下,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与自身能力有关,更与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有关。启示我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五、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择其善者而从之。
9.匹夫不可夺志也。
10.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