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节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习目标]1.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消元所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Δ)位置关系 相离 相切 相交图形几何法 d r d r d r代数法 (判别式法) Δ 0 Δ 0 Δ 0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用几何法而不用代数法,用几何法比较简单.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O1、圆O2的半径分别为r1,r2,d=|O1O2|)位置 关系 图形 数量的关系 公切线 条数外离 4外切 3相交 2内切 1内含 01.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1)过圆x2+y2=r2(r>0)上一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2)过圆x2+y2=r2外一点M(x0,y0)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为x0x+y0y=r2.2.当两圆外切时,两圆有一条内公切线,该公切线垂直于两圆圆心的连线;当两圆内切时,两圆有一条外公切线,该公切线垂直于两圆圆心的连线.无论两圆外切还是内切,将两圆方程(方程等号右边是0的形式)左右两边直接作差,消去x2,y2得到两圆的公切线方程.3.两圆相交时公共弦的性质.圆C1:x2+y2+D1x+E1y+F1=0(+-4F1>0)与C2:x2+y2+D2x+E2y+F2=0(+-4F2>0)相交.(1)将两圆方程直接作差,消去x2,y2得到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2)两圆圆心的连线垂直平分公共弦.(3)x2+y2+D1x+E1y+F1+λ(x2+y2+D2x+E2y+F2)=0(λ∈R)表示过两圆交点的圆系方程(不包括C2).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1)过圆外一点的直线与圆相离.( )(2)在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 )(3)若两圆没有公共点,则两圆一定外离.( )(4)若两圆的圆心距小于两圆的半径之和,则两圆相交.( )(5)若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且只有一组实数解,则直线与圆相切.( )2.(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6例5改编)圆O1:x2+y2=1与圆O2:x2+y2-4x+1=0的位置关系为( )A.相交 B.相离 C.外切 D.内切3.(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3练习T1改编)直线y=kx+1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是( )A.相切 B.相交或相切C.相交 D.不能确定4.(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3练习T3)直线2x-y+2=0被圆(x-1)2+(y-2)2=4截得的弦长为 . 5.(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2例2改编)已知圆C的方程为x2+(y-3)2=4,则过点P(2,-1)的圆C的切线方程为 . 考点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例1] (1)(2025·江苏南京模拟)已知圆O:x2+y2=4,直线y=kx+2与圆O恰有一个公共点,则k的值为( )A.-1 B.0 C.1 D.(2)(多选题)(2021·新高考Ⅱ卷)已知直线l:ax+by-r2=0与圆C:x2+y2=r2,点A(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点A在圆C上,则直线l与圆C相切B.若点A在圆C内,则直线l与圆C相离C.若点A在圆C外,则直线l与圆C相离D.若点A在直线l上,则直线l与圆C相切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见的方法(1)几何法:利用d与r的关系.(2)代数法:联立方程组,消元得一元二次方程之后利用Δ判断.(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内,可判断直线与圆相交;若定点在圆上,直线与圆可能相切,也可能相交.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几何法,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更适用于动直线问题.[针对训练]直线y=k(x-5)-2(k∈R)与圆(x-3)2+(y+1)2=6的位置关系为( )A.相离 B.相交C.相切 D.无法确定考点二 圆的切线、弦长问题角度一 圆的弦长问题[例2] 经过点P(-3,-1)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圆C:(x+1)2+(y-2)2=17相交于A,B两点,若|AB|=4,则k的值为 . 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的两种求法角度二 圆的切线问题[例3] 若直线l:ax+by-3=0与圆M:x2+y2+4x-1=0相切于点P(-1,2),则直线l的方程为. [溯源探本] 本例源于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2例2.(1)过一点求圆的切线方程的两种求法.①代数法:设切线方程为y-y0=k(x-x0),与圆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消元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然后令判别式Δ=0进而求得k.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②几何法:设切线方程为y-y0=k(x-x0),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圆心到切线的距离d,然后令d=r,进而求出k.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特别地,当点在圆上时,可直接利用圆心与切点的连线的斜率及切线的性质求切线方程.(2)过圆外一点P引圆的切线,求切线长时,常利用点P、圆心、切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求解.[针对训练]1.(角度一)(2025·四川达州模拟)已知圆心为M(0,1)的☉M与直线y=x-1相切,则直线x=-1被☉M截得的弦长为( )A.2 B.1 C. D.22.(角度二)由直线y=x+1上的一点向圆(x-3)2+y2=1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 考点三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例4] (2025·山东青岛模拟)已知两圆C1:x2+y2-2x-6y-1=0和C2:x2+y2-10x-12y+45=0.(1)求证:圆C1和圆C2相交;(2)求圆C1和圆C2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公共弦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求解策略(1)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常用几何法,即利用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一般不采用代数法.(2)若两圆相交,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可由两圆的方程作差消去x2,y2项得到.[针对训练](多选题)已知C1:x2+y2=1,C2:(x-3)2+(y-3)2=r2(r>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1时,圆C1与圆C2有4条公切线B.当r=2时,y=1是圆C1与圆C2的一条公切线C.当r=3时,圆C1与圆C2相交D.当r=4时,圆C1与圆C2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x+第4节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习目标]1.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消元所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Δ)位置关系 相离 相切 相交图形几何法 d>r d=r d代数法 (判别式法) Δ<0 Δ=0 Δ>0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用几何法而不用代数法,用几何法比较简单.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O1、圆O2的半径分别为r1,r2,d=|O1O2|)位置 关系 图形 数量的关系 公切线 条数外离 d>r1+r2 4外切 d=r1+r2 3相交 |r1-r2|内切 d=|r1-r2| 1内含 d<|r1-r2| 01.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1)过圆x2+y2=r2(r>0)上一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2)过圆x2+y2=r2外一点M(x0,y0)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为x0x+y0y=r2.2.当两圆外切时,两圆有一条内公切线,该公切线垂直于两圆圆心的连线;当两圆内切时,两圆有一条外公切线,该公切线垂直于两圆圆心的连线.无论两圆外切还是内切,将两圆方程(方程等号右边是0的形式)左右两边直接作差,消去x2,y2得到两圆的公切线方程.3.两圆相交时公共弦的性质.圆C1:x2+y2+D1x+E1y+F1=0(+-4F1>0)与C2:x2+y2+D2x+E2y+F2=0(+-4F2>0)相交.(1)将两圆方程直接作差,消去x2,y2得到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2)两圆圆心的连线垂直平分公共弦.(3)x2+y2+D1x+E1y+F1+λ(x2+y2+D2x+E2y+F2)=0(λ∈R)表示过两圆交点的圆系方程(不包括C2).1.思考辨析(在括号内打“√”或“×”).(1)过圆外一点的直线与圆相离.( )(2)在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 )(3)若两圆没有公共点,则两圆一定外离.( )(4)若两圆的圆心距小于两圆的半径之和,则两圆相交.( )(5)若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且只有一组实数解,则直线与圆相切.( )【答案】 (1)× (2)√ (3)× (4)× (5)√2.(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6例5改编)圆O1:x2+y2=1与圆O2:x2+y2-4x+1=0的位置关系为( )A.相交 B.相离 C.外切 D.内切【答案】 A【解析】 圆O1:x2+y2=1的圆心为O1(0,0),半径为r1=1,圆O2:x2+y2-4x+1=0的圆心为O2(2,0),半径为r2=.|O1O2|=2,r2-r1<|O1O2|3.(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3练习T1改编)直线y=kx+1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是( )A.相切 B.相交或相切C.相交 D.不能确定【答案】 B【解析】 因为直线y=kx+1过定点(0,1),而(0,1)在圆x2+y2=1上.故选B.4.(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3练习T3)直线2x-y+2=0被圆(x-1)2+(y-2)2=4截得的弦长为 . 【答案】【解析】 圆的圆心坐标为(1,2),半径r=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所以弦长l=2=2=.5.(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2例2改编)已知圆C的方程为x2+(y-3)2=4,则过点P(2,-1)的圆C的切线方程为 . 【答案】 x=2或3x+4y-2=0【解析】 当过点P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x=2,圆心C(0,3)到直线x=2的距离为2,此时直线x=2与圆C相切;当过点P的圆C的切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切线方程为y+1=k(x-2),即kx-y-2k-1=0,则圆心C(0,3)到切线的距离为=2,解得k=-,所以切线方程为-x-y-2×(-)-1=0,即3x+4y-2=0.综上所述,切线方程为x=2或3x+4y-2=0.考点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例1] (1)(2025·江苏南京模拟)已知圆O:x2+y2=4,直线y=kx+2与圆O恰有一个公共点,则k的值为( )A.-1 B.0 C.1 D.(2)(多选题)(2021·新高考Ⅱ卷)已知直线l:ax+by-r2=0与圆C:x2+y2=r2,点A(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点A在圆C上,则直线l与圆C相切B.若点A在圆C内,则直线l与圆C相离C.若点A在圆C外,则直线l与圆C相离D.若点A在直线l上,则直线l与圆C相切【答案】 (1)B (2)ABD【解析】 (1)因为直线kx-y+2=0与圆O恰有一个公共点,所以直线与圆O相切.法一(几何法) 圆O:x2+y2=4的圆心为O(0,0),半径为2,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2,解得k=0.故选B.法二(代数法) 由可得,(k2+1)x2+4kx=0,因为直线与圆O恰有一个公共点,则Δ=16k2=0,解得k=0.故选B.法三(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 如图,由直线y=kx+2过定点(0,2),设直线为l,定点为M,由点M在圆O:x2+y2=4上,且直线与圆O相切,故点M即为切点,故直线l⊥OM,即斜率k=0.故选B.(2)圆心C(0,0)到直线l的距离d=,若点A(a,b)在圆C上,则a2+b2=r2,所以d==|r|,则直线l与圆C相切,故A正确;若点A(a,b)在圆C内,则a2+b2所以d= >|r|,则直线l与圆C相离,故B正确;若点A(a,b)在圆C外,则a2+b2>r2,所以d=<|r|,则直线l与圆C相交,故C错误;若点A(a,b)在直线l上,则a2+b2-r2=0,即a2+b2=r2,所以d==|r|,直线l与圆C相切,故 D正确.故选ABD.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见的方法(1)几何法:利用d与r的关系.(2)代数法:联立方程组,消元得一元二次方程之后利用Δ判断.(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内,可判断直线与圆相交;若定点在圆上,直线与圆可能相切,也可能相交.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几何法,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更适用于动直线问题.[针对训练]直线y=k(x-5)-2(k∈R)与圆(x-3)2+(y+1)2=6的位置关系为( )A.相离 B.相交C.相切 D.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 直线y=k(x-5)-2(k∈R)恒过定点(5,-2),将定点(5,-2)代入圆的方程,发现(5-3)2+(-2+1)2=5<6,则定点(5,-2)在圆(x-3)2+(y+1)2=6的内部,所以直线与圆必相交.故选B.考点二 圆的切线、弦长问题角度一 圆的弦长问题[例2] 经过点P(-3,-1)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圆C:(x+1)2+(y-2)2=17相交于A,B两点,若|AB|=4,则k的值为 . 【答案】 0或-【解析】 由条件可知,圆C的半径r=,|AB|=4,所以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d==3,设直线l:y+1=k(x+3),即kx-y+3k-1=0,所以圆心(-1,2)到直线l的距离d==3,解得k=0或k=-.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的两种求法角度二 圆的切线问题[例3] 若直线l:ax+by-3=0与圆M:x2+y2+4x-1=0相切于点P(-1,2),则直线l的方程为 . [溯源探本] 本例源于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2例2.【答案】 x+2y-3=0【解析】 根据题意,圆M:x2+y2+4x-1=0,即(x+2)2+y2=5,其圆心M(-2,0).直线l:ax+by-3=0与圆M:x2+y2+4x-1=0相切于点P(-1,2),则P在直线l上,且MP与直线l垂直.kMP==2,则有-=-,则b=2a,又由P在直线l上,则-a+2b-3=0,解得a=1,b=2,则直线l的方程为x+2y-3=0.(1)过一点求圆的切线方程的两种求法.①代数法:设切线方程为y-y0=k(x-x0),与圆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消元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然后令判别式Δ=0进而求得k.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②几何法:设切线方程为y-y0=k(x-x0),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圆心到切线的距离d,然后令d=r,进而求出k.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特别地,当点在圆上时,可直接利用圆心与切点的连线的斜率及切线的性质求切线方程.(2)过圆外一点P引圆的切线,求切线长时,常利用点P、圆心、切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求解.[针对训练]1.(角度一)(2025·四川达州模拟)已知圆心为M(0,1)的☉M与直线y=x-1相切,则直线x=-1被☉M截得的弦长为( )A.2 B.1 C. D.2【答案】 D【解析】 因为圆心M(0,1)到直线y=x-1的距离d1==,即圆的半径r=d1=,又圆心M(0,1)到直线x=-1的距离d2=1,所以直线x=-1被☉M截得的弦长为2=2.故选D.2.(角度二)由直线y=x+1上的一点向圆(x-3)2+y2=1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 【答案】【解析】 设圆心为C(3,0),P为直线y=x+1上一动点,过点P向圆引切线,切点设为N,所以|PN|min=()min=.又|PC|min==2,所以|PN|min=.考点三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例4] (2025·山东青岛模拟)已知两圆C1:x2+y2-2x-6y-1=0和C2:x2+y2-10x-12y+45=0.(1)求证:圆C1和圆C2相交;(2)求圆C1和圆C2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公共弦长.(1)【证明】 因为C1:(x-1)2+(y-3)2=11,圆心C1(1,3),半径r1=;C2:(x-5)2+(y-6)2=16,圆心C2(5,6),半径r2=4,所以|C1C2|==5,因为4-<|C1C2|=5<4+,所以圆C1和圆C2相交.(2)【解】 将两圆方程相减,得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是4x+3y-23=0.圆心C2(5,6)到直线4x+3y-23=0的距离d==3,由此可得公共弦的长为l=2=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求解策略(1)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常用几何法,即利用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一般不采用代数法.(2)若两圆相交,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可由两圆的方程作差消去x2,y2项得到.[针对训练](多选题)已知C1:x2+y2=1,C2:(x-3)2+(y-3)2=r2(r>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1时,圆C1与圆C2有4条公切线B.当r=2时,y=1是圆C1与圆C2的一条公切线C.当r=3时,圆C1与圆C2相交D.当r=4时,圆C1与圆C2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x+【答案】 ABD【解析】 由题意知C1(0,0)且圆C1的半径r1=1,C2(3,3)且圆C2的半径r2=r,故|C1C2|=3.当r=1时,|C1C2|>2=r1+r2,即两圆相离,故有4条公切线,A正确;当r=2时,y=1是圆C1的切线,又圆心C2到直线y=1的距离为d=2=r2,即y=1是圆C2的切线,B正确;当r=3时,|C1C2|>4=r1+r2,即两圆相离,C错误;当r=4时,r2-r1=3<|C1C2|<5=r1+r2,即两圆相交,故有公共弦,将两圆方程作差得(x-3)2+(y-3)2-(x2+y2)=15,整理得2x+2y-1=0,即为y=-x+,D正确.故选A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八章 第4节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学生版.docx 第八章 第4节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