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科素养测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诗文默写(共 10 分,每空 1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评分标准】每句 1分,每错、漏、多一字扣 0.5 分,直到扣完此句为止。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鸡声茅店月 (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欲为圣明除弊事 (6)湘水无情吊岂知
(7)醉翁之意不在酒 (8)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9)况乃未休兵
2. 词语选择(2分)
D.松柏
【解析】A.“沙鸥”多用来寄托漂泊、闲适或孤寂的情感,如“渚清沙白鸟飞回”,
侧重表现生活状态或心境,与“志向”无关,也不符合“自强不息”的语境;
B.“柳絮”常因轻盈、随风飘荡的特点,被赋予“漂泊无定”“柔弱”的含义,如“未
若柳絮因风起”,其意象与“君子自强不息”“逆境中坚守志向”的积极、坚定语境相
悖;
C.“鸿鹄”出自“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常用来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鸿鹄之志”是
固定搭配,比喻远大的志向,与“自强不息”和逆境中应保持的精神不符;
D.“松柏”多象征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格,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
核心是体现“坚韧的品性”,能够体现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3. 拼音写词(3分)
【评分标准】每词 1分,每错、漏、多一字扣 1分。
(1)前仆后继 (2)丰功伟绩 (3)恪守
4. 活动名称拟写(2分)
示例:观阅兵铸强国之魂
【评分标准】句式与活动一一致,体现阅兵与自强精神。
5. 病句修改(2分)
原句:“发扬出新时代中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发扬”与“力量”搭配不当。
修改意见:将“发扬”改为“展现”(或“彰显”),搭配“力量”更恰当。
6. (4 分)
【评分标准】紧扣“自强不息”“爱国主义”两个关键词阐述;推介的是“艾青的诗歌”,
要有对艾青诗歌的共性阐述或评价;结合具体诗歌内容分析。
示例:
艾青的诗歌饱含“自强不息”的坚韧与“爱国主义”的深情。(1分)在《我爱这土地》
中,诗人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泣血告白,抒发
了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眷恋。即使身处苦难,他仍以嘶哑的喉咙歌唱,展现民族不屈的脊
梁。(2分)这种在黑暗中执炬前行、为土地奋不顾身的精神,正是对自强不息与爱国
主义最动人的诠释。(1分)
第 1 页 共 5 页
7.(4分)
(1) 或:或许 (2)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3) 方:正 (4) 胜:承受,禁受
8.A.今春寒食/见州人靓妆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
9.(4分)
(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分)
(2)从此能够和州里的百姓共同欢乐。(2分)
【评分标准】
(1)“微”(如果没有)、“吾谁与归”(宾语前置,同谁一道)各 1分;
(2)“得”(能够)、“郡人”(州民/百姓)各 1分。
10.(3分)
【评分标准】写对 1件事得 1分;不能用原文回答,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示例:
①在泉边修建了一座小亭。
②在泉旁整理出了一片教场,用来集合士兵操练、阅射。
③不时与郡中官员在亭中宴饮聚会。
④本想种植佳木美草点缀泉亭,恰得友人馈赠芍药,更添幽致。
11.(4分)
【评分标准】写对 1题得 1分,共 4分。其中“人生态度”栏,必须用原文回答。
示例:
①与亲人分离,在中秋月夜倍感思念(或:与弟弟分离,想念亲人)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与郡人共乐(自此得与郡人共乐)
④乐观豁达、心系天下(或:不以个人处境为意,拥有博大胸怀与高尚境界)
【乙文参考译文】
我再拜向您陈述:滁州地处荒远偏僻,近来缺乏水源。去年夏秋之交,偶然在州城
西南丰山的山谷中寻得一处泉水,水味甘甜清冷。我于是喜爱那里山势回环抱合,就在
泉边修建了一座小亭。又在旁边整理出一片教场,时常集合州中的士兵和弓手,检阅他
们练习射箭,用以警戒饥荒年份可能出现的盗贼,偶尔也和郡中官员在这里宴饮聚会。
我正惋惜这幽静的景致,想找些好树好草来栽种,忽然承蒙您厚爱,寄赠给我十种芍药,
真是无比欣喜和感激!本地百姓虽然粗鄙,也喜欢游览。今年春天的寒食节,看见州中
的人们浓妆艳服,只在城墙上巡行,便当作是春游了。从这时起,(我)能够和滁州百
姓一起游乐,实在是出于您丰厚的赏赐啊。惭愧感激之至,惭愧感激之至!
12.(3分)A
【解析】B项“都无法得到”过于绝对,原文为“不太容易”;
C 项例子是为了论证“貌因德而美,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这一观点,不是
从反面论证“高颜值”是一个笑话;
第 2 页 共 5 页
D 项替换标题忽略了原文对“颜值”作用的客观分析,过于片面。文章重点强调的是德
行和才华比颜值更重要,但并没有完全否定颜值,“无‘颜’何妨”表述过于绝对。
13.(4分)
【评分标准】每空 1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
①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其次才是颜值;(意思对即可)
②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
③才补颜不足;
④总结中心论点:德行和才华比颜值更重要。
14.(3分)
示例:原稿引用曾国藩自述“余性鲁钝”等内容,是为了强调他天资平庸(1分),但
第六段重点论证的是“才华可弥补颜值不足”,而非“先天资质”(1 分)。删除后可
避免偏离论证中心,使事例更聚焦于“外貌不足而凭才华人品成就事业”的论点(1 分)。
15.(4分)
【评分标准】每点 1分,须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意思对即可。
示例:艾青诗中礁石面容“像刀砍过的一样”,伤痕累累,可谓“颜值”低(1 分),
但它始终“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展现出坚韧不屈、乐观包容的品格(1 分)。这正
体现了“貌因德而美”——礁石因内在的顽强与豁达而焕发出精神之美(1 分),说明
真正的美不在外表,而源于高尚的德行与品格(1分)。
16.(3分)
【评分标准】每点 1分,概括准确、简洁,意思对即可。
示例:(1)受党组织委派,前往东北组织发动抗日斗争,领导抗日队伍浴血奋战。
(3)在一次与日寇的战斗中受伤被捕,遭受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4)被押解至珠河县杀害,就义前写下给儿子的红色家书。
17.(3分)
【评分标准】回答“好”不得分;明确态度 1分,从词语和句式角度各分析 1分。
示例:不好。原句运用了设问句式(自问自答)(1 分),增强了语势,引发读者思考
(1分);“分明”一词语气强烈,突出强调了这封家书的特殊意义(1分)。改句为陈
述句,语气平淡,缺乏感染力。
18.(4分)
【评分标准】每点 1分,答出象征、线索、情感、反衬等作用任意三点得满分。
示例:①文章第①段和第⑨段都写了故乡美丽烂漫的,作为线索贯穿全文,首尾呼应,
使结构严谨(1分);
②美丽的“山花”象征赵一曼烈士坚贞、灿烂的革命精神与英雄形象(1分);
③营造优美而庄重的意境,寄托作者的敬仰与怀念之情(1分);
④以山花的绚烂反衬战争年代的残酷,突出和平的珍贵(1分)。
第 3 页 共 5 页
19.(5分)
【评分标准】选择立场 1分,理由每点 1分,需结合文章内容与标题作用分析,答出四
点即可。
示例一:不赞同改题。
理由:①“我们都是收信人”突出赵一曼家书的现实意义,强调精神的传承(1分);
②暗示烈士的精神嘱托是写给当代所有人的,拓宽文章格局(1分);
③具有互动感和时代感,引发读者共鸣与反思(1分);
④“怀念”仅表达情感,而原题更突出责任与使命(1分);
⑤原题与结尾“请记住,我们都是收信人”形成呼应,结构完整(1分)。
示例二:赞同改题。
理由:①“怀念赵一曼”直接点明写作对象与情感主旨,简洁明了(1分);
②更贴近一般纪念性文章的命名习惯,易于理解(1分);
③全文主要通过回忆赵一曼的事迹展开,题目与内容高度契合(1分);
④“怀念”一词情感色彩浓厚,能直接传达对英雄的敬仰之情(1分);
⑤原题“我们都是收信人”略显抽象,可能影响读者第一时间把握文章内容(1分)。
20.作文(50 分)
【评分标准】同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下面提供审题立意方向,仅供参考。
这道作文题非常贴近初中生的真实体验,关键在于写出“滋味”背后的深层感悟。
【题目解析】
核心要素:
滋味:既是具体味觉(酸甜苦辣),更是抽象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成长感悟
横线内容:需补充一个限定词,明确是哪种“滋味”
成长感悟:必须通过具体事件体现思想上的成长、认识上的深化
【选材立意方向】
1. 经典立意(稳妥之选)
《失败的滋味》
具体事件:考试失利、比赛落选、竞选失败
感悟方向:认识到失败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学会从挫折中汲取力量
《担当的滋味》
具体事件:班级管理、照顾家人、承担责任
感悟方向:理解责任的分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承担
《坚持的滋味》
具体事件:长期训练、攻克难题、培养习惯
感悟方向:体会到“苦尽甘来”,明白坚持的意义
第 4 页 共 5 页
2. 新颖立意(出彩之选)
《“错题”的滋味》
具体事件:整理错题本的过程
感悟方向:从厌恶错误到珍惜错误,理解“错题是进步的阶梯”
《等待的滋味》
具体事件:等待一个重要结果或一个人
感悟方向:在等待中学会耐心,理解“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无用之事”的滋味》
具体事件:观察蚂蚁、看云、发呆等看似无意义的事
感悟方向:在浮躁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理解“慢”的智慧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