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课时2 氨的转化与生成 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学年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课时2 氨的转化与生成 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学年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1.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角度,预测分析氨气、铵盐的性质及转化规律,形成物质之间转化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对氨气的转化与生成的实验探究,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NH4+的检验方法
3.能根据氨和铵盐的性质说明妥善保存、合理使用铵盐的常见方法,并能说明氨气和铵盐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颜色
状态
密度
气味
无色
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刺激性气味
水溶性
极易溶于水
氨气的物理性质
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工业合成氨
普利斯特里
1774年,普利斯特里通过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首先收集到氨。
贝托莱
1784年,贝托莱经分析确定氨是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工业合成氨
哈伯
1904年,德国化学家哈伯进行合成氨实验,测得反应所得气体混合物中有0.012%体积的氨,终于在1909年设计出一套高温、高压、催化合成氨的实验装置。
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工业合成氨
德国化学工程师博施经过大量试验找到了较为理想的铁催化剂,设计并建造了能够耐高温、高压的合成氨装置。
博施
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工业合成氨
我国现代合成氨工厂
解放前中国只有两家规模不大的合成氨厂,解放后合成氨工业有了迅速发展。1949年全国氮肥产量仅0.6万吨,而1982年达到1021.9万吨,成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引进了一批年产30万吨氮肥的大型化肥厂设备。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上海吴泾化工厂也是年产30万吨氮肥的大型化肥厂。这些化肥厂以天然气、石油、炼油气等为原料,生产中能量损耗低、产量高,技术和设备都很先进。
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工业合成氨
尿素和复合化肥
尿素[CO(NH2)2]是一种白色晶体,它的含氮量高达46.65%,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尿素进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与水缓慢反应产生氨,因此尿素的肥效比较持久。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复合化肥是一类优质、高效的化肥,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是氮和磷的复合化肥,如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等。这类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无关成分少等优点。
一、氨气的转化
氨气转化成其他含氮化合物
预期转化 设计思路 选取试剂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NH3 → NH3·H2O
NH3→ NH4Cl
NH3→NO→NO2→HNO3
1.将氨气分别转化为氨水、氯化铵,需要借助怎样的化学反应?
2.如何将氨气转化为硝酸?
3.从物质类别和氮元素化合价的角度总结氨气的性质。
一、氨气的转化
氨气的化学性质
(1)与H2O反应:NH3 → NH3·H2O
氨水的成分:
NH3· H2O是一元弱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NH3+H2O NH3· H2O +OH-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氨气的检验:
NH3· 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一水合氨
NH3、H2O、NH3· H2O; 、OH-、H+
①装置气密性好 ②烧瓶要干燥 ③气体要充满烧瓶
实验成功的关键:
喷泉实验
气体 液体 实验原理
CO2
SO2
Cl2
NaOH溶液
均为酸性气体,均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2NaOH+CO2 === Na2CO3+H2O
2NaOH+SO2 === Na2SO3+H2O
2NaOH+Cl2 === NaClO+NaCl+H2O
NH3
HCl
水或盐酸
水或NaOH溶液
均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 700 体积NH3,1体积水能溶解约 500 体积HCl
一、氨气的转化
氨气的化学性质
(2)与酸的反应:NH3→ NH4Cl
原理:
NH3+HCl == NH4Cl
现象:
原因:
氨与氯化氢相遇迅速反应生成固体小颗粒
有大量白烟产生
可用来检验氨气或氯化氢是否泄漏。
一、氨气的转化
氨气的化学性质
(2)与酸的反应:
氨、二氧化碳和水制取碳酸氢铵
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一
化学方程式:
NH3+CO2+H2O===NH4HCO3
硫酸吸收氨
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二
化学方程式:
2NH3+H2SO4===(NH4)2SO4
氨与酸反应的实质:
NH3+H+===NH4+
一、氨气的转化
氨气的化学性质
(3)氨的还原性:NH3→NO→NO2→HNO3
氨中N为-3价,具有还原性。
4NH3+5O2 === 4NO+6H2O
催化剂
2NH3 + 3Cl2 === N2 + 6HCl(少量NH3)
8NH3 + 3Cl2 === N2 + 6NH4Cl(过量NH3)
(氨气和氯气不能共存)
2NH3 + 3CuO === N2 + 3Cu +3H2O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_______的基础。
制硝酸
管道工人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果管道某处漏气,会产生白色烟雾
二、氨气的生成
预期转化 设计思路 选取试剂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N2 → NH3
其他含氮化合物 → NH3
1.从离子反应的角度认识铵盐与碱溶液的反应,总结铵离子的检验方法。
2.总结铵盐的性质。
3.在实验室里如何获得氨气?
氮气和其他含氮化合物转化成氨气
二、氨气的生成
1、铵盐是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铵盐都是晶体,易溶于水。
2、常见铵盐:
硫酸铵【(NH4)2SO4 ,俗称硫铵,又称肥粉】;
氯化铵【NH4Cl,俗称氯铵】;
硝酸铵【NH4NO3,俗称硝铵、炸药】;
碳酸氢铵【NH4HCO3,俗称碳铵】
铵盐属于铵态氮肥。
常用氮肥有铵态氮肥和尿素【 CO(NH2)2 】 。
氯化铵
3、铵盐的性质:
(1)受热易分解
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热
化学性质:
NH3↑+HCl↑
NH4Cl
NH3↑+CO2↑+H2O
NH4HCO3
NH3↑+NH4HSO4
(NH4)2SO4
3NH3↑+H3PO4
(NH4)3PO4
N2O↑+2H2O
NH4NO3
非氧化性的挥发性酸形成的铵盐,分解产物通常为氨和相应的酸
(温度不同,产物不同)
难挥发性酸形成的铵盐,分解产物为氨和难挥发的酸或酸式盐
氧化性酸形成的铵盐,分解产物为氮气或氮的氧化物和水
(2)铵盐与碱反应
规律:铵盐都与强碱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放出氨气。
+ OH- ===NH3↑+H2O

溶液中反应实质:
的检验
应用
3、铵盐的性质:
的检验
应用
铵盐
强碱
加热
氨气
变蓝
白烟
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的
浓盐酸
或浓硝酸
NaOH溶液法
取少量固体样品或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浓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管口,有白烟产生),证明固体样品或溶液中含有NH4+
铵盐与碱共热产生NH3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固固加热型
向下排空气
原理
装置
验满方法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 产生。
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 ;
蓝色
白烟
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 浸湿的棉花球。
水或稀硫酸
尾气处理
注意
棉花的作用
防止与空气对流,使收集的氨气不
纯;抑制氨气逸出,避免污染空气。
实验室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快速制取氨气?
加热浓氨水
NH3↑
+
H2O
NH3 ·H2O
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放出
浓氨水+固体CaO
浓氨水+固体NaOH
NH3·H2O+CaO=NH3↑+Ca(OH)2
1、如图为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 HCl和H2O B. O2和H2O
C. NH3和H2O D. CO2和NaOH
B
①制取并收集NH3 ②吸收NH3 ③检查气密性 ④排空气法收集CO2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B
3、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是( )
A. 加热时一定有氨气生成
B. 与碱共热时都产生氨气
C. 都是晶体
D. 易溶于水
A
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区别NH4Cl 、(NH4)2SO4 、KCl、Na2SO4、AlCl3 五种无
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NaOH溶液 B. AgNO3溶液
C. BaCl2溶液 D. Ba(OH)2溶液
D
5、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 只有① B. 只有③ C. ①③ D. ②③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