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课时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课件(共23张PPT)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课时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课件(共23张PPT)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苏教版 必修第一册
1.认识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周期律(表)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①按 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 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将 的元素按电子层的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原子序数递增
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一、元素周期表
周期(横行)
7个横行
7个周期
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1 _______ __ __
2 _______ __ __
3 _______ __ __
4 K~Kr __ __
5 Rb~Xe __ __
6 Cs~Rn __ __
7 Fr~Og(118号) __ __
观察元素周期表,填写下表,并思考周期序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间的关系。
H~He  2  1
Li~Ne  8  2
Na~Ar  8  3
18  4
18  5
32  6
32  7



长周

有多少纵行?每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吗?分析族序数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18个纵行
除第8、9、10列外,其余每列各为一族
共分为16族

(纵行)
主族:
副族:
ⅠA , ⅡA , ⅢA , ⅣA ,ⅤA , ⅥA , ⅦA
1 2 13 14 15 16 17
第VIII 族:
稀有气体元素(第18纵行)
0族:
(七个)
ⅢB , ⅣB ,ⅤB , ⅥB , ⅦB,ⅠB , ⅡB
3 4 5 6 7 11 12
(七个)
包含三列第8、9、10三纵行
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位置 原子结构或原子序数
周期:7个
短周期:3个(第1、2、3周期)
长周期:4个(第4、5、6、7周期)
族:16个
主族:7个
副族:7个
第Ⅷ 族:1个
0族:1个
周期表
周期序数=原子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7个横行)
(18个纵行)
ⅠA , ⅡA , ⅢA , ⅣA ,ⅤA , ⅥA , ⅦA
ⅢB , ⅣB ,ⅤB , ⅥB , ⅦB,ⅠB , ⅡB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
B.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C. 氢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 氧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ⅥA族
B
2.有关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之差错误的是( )
A.同周期的第ⅠA族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7
B.同主族两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8、18、32
C.两粒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同周期第ⅡA、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5
C
碱金属
卤族元素
二、碱金属的性质
碱金属元素是第ⅠA族除H之外所有元素。它们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都以化合态存在,包括锂、钠、钾、铷、铯、钫。
锂(Li)
钠(Na)
钾(K)
铷(Rb)
铯(Cs)
除了铯外,碱金属的单质都是银白色的,硬度小,延展性好,密度比较小,熔点也比较低。
阅读表5-6。从碱金属与水反应的现象来看,你认为ⅠA族 元素(氢元素除外)金属性强弱变化有什么规律?
分析上表可知,ⅠA族元素(氢元素除外)金属性强
弱变化规律为 。
Li<Na<K<Rb<Cs
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原子结构的相似性
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在化合物中化合价+1
易失电子,表现金属性(还原性)
随核电荷数增加
电子层数逐渐增大
原子结构的递变性
元素性质的递变性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增强
原子失电子能力
逐渐增强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决定
决定
表现:
①单质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
LiOHKOH三、卤素的性质
Cl2
Br2
  位于元素周期表VIIA族(第17纵列)的元素氟(F)、氯(Cl)、溴(Br)、碘(I)、砹(At)都能与Na、K、Ca、Mg等金属化合成盐,所以统称为卤素(成盐元素之意)。
卤族元素(简称卤族)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卤族元素递变规律
完成下列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1.将少量氯水分别加入NaBr和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溶液都分层
①:下层为橙色
②:下层为紫色
溶液分层
下层为紫色
Cl2+2NaBr=Br2+2NaCl
Cl2+2KI=I2+2NaCl
Br2+2KI=I2+2NaBr
通过上述实验发现,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__________。
由此可得,ⅦA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Br2>I2
Cl2>Br2>I2
检验溴单质、碘单质的一种方法
溴单质、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均大于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向含有溴单质、碘单质的水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分别将它们从水溶液中提出出来。四氯化碳难溶于水,且溴单质和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分别呈橙色和紫色,可以利用者一方法,检验水溶液中溴单质或碘单质的存在。
卤族元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原子结构的相似性
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在化合物中常见化合价-1
易得电子,表现非金属性(氧化性)
卤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大
原子结构的递变性
元素性质的递变性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非金属性(氧化性)逐渐减弱
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决定
决定
卤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Li
3
Na
11
K
19
F
9
Cl
17
Br
35
Rb
37
Br
53
Cs
55
At
85
Fr
87
Ts
117
















最外层电


相同

























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
同一
周期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逐 渐 增 多
原 子 半 径 逐 渐 减 小(稀有气体除外)
金 属 性 逐 渐 减 弱,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 表现形式。通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判断元素的性质特点,为化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图5-6表明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完成下面各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写出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符号(放射性元素除外)。
2.指出图中虚线右上方、左下方区域的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铯(Cs)
氟(F)
非金属
金属
四、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元素的 ,预测未知元素的主要 。
(2)寻找原料:
①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 材料(如 、Ge等);
②在 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催化剂及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位于第六周期ⅥB族的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的钛,密度小、耐高温、耐腐蚀,适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壳体、人造卫星壳体等。
原子结构
性质
半导体
Si
过渡
元素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