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阶段重点练三题组一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消去反应的是( )A.氯苯与NaOH水溶液混合共热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70 ℃C.一氯甲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D.CH3CH2Br与浓硫酸共热到170 ℃2.下列每个选项的甲、乙两个反应,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 )选项 甲 乙A 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反应制备乙醇 乙烯水化制备乙醇B 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备四氯化碳 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C 甲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 苯的燃烧D 苯与液溴反应制备溴苯 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反应生成乙烯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①加成 ②水解 ③酯化 ④氧化 ⑤中和 ⑥消去 ⑦还原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④⑤⑥⑦C.①③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4.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 mol该有机化合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 4 mol H2反应B.该有机化合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C.该有机化合物属于芳香烃,在一定条件下能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D.该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题组二 卤代烃的性质及制备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卤代烃均不溶于水,且浮于水面上B.C2H5Cl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C.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D.C2H5Br通常用溴与乙烷直接反应来制取6.卤代烃可以发生下列反应:2R—Br+2NaR—R+2NaBr,判断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反应合成环丁烷的是( )A.CH3BrB.CH2BrCH2CH2CH2BrC.CH3CH2BrD.CH3CH2CH2CH2Br7.用下列实验装置分别验证溴乙烷(沸点为38.4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类型。实验Ⅰ.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5 mL NaOH水溶液;实验Ⅱ.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5 mL乙醇和2 g NaOH。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应采用水浴加热进行实验B.实验Ⅱ可用溴水代替酸性KMnO4溶液,同时省去装置②C.不能通过蒸馏分离Ⅰ中产物D.分别向Ⅰ、Ⅱ反应后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都会产生淡黄色沉淀题组三 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8.以苯为基本原料可制备X、Y、Z、W等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苯与溴水的取代反应B.反应④中产物除W外还有H2O和NaClC.X、苯、Y分子中六个碳原子均共平面D.可用AgNO3溶液检验W中是否混有Z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B.B与F互为同系物C.C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D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10.某有机化合物D的键线式为,它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可以通过下列三步反应制得:烃ABCD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烃A为乙烯B.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反应C.反应③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快速升温至170 ℃D.有机化合物D属于醚11.有机物E(C3H3Cl3)是一种播前除草剂的前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D在反应⑤中所生成的E,其结构只有一种可能,E分子中有3种不同类型的氯原子(不考虑立体异构)。试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题干中的信息推测有机物D的名称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反应①是 ,反应③是 。(3)有机物E的同类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不包括E,不考虑立体异构)。(4)试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12.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6.0 g化合物E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和3.6 g H2O;E的蒸气与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则E的分子式为 。(2)A为一取代芳香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B生成D、由C生成D的反应条件分别是 、 。(4)由A生成B、由D生成G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阶段重点练三1.B A项,氯苯与NaOH水溶液混合共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项,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70 ℃时生成乙烯,属于消去反应;C项,一氯甲烷只有1个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项,CH3CH2Br与浓硫酸共热到170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2.C A项,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反应制备乙醇为取代反应,乙烯水化制备乙醇为加成反应;B项,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备四氯化碳为取代反应,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为氧化反应;C项,甲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和苯的燃烧均为氧化反应;D项,苯与液溴反应制备溴苯为取代反应,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反应生成乙烯为消去反应。3.A ①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②不含酯基和卤素原子等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官能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③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④含有醇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⑤含有羧基,能发生中和反应;⑥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⑦含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还原反应。4.C 1 mol该有机化合物含有1 mol苯环和1 mol 碳碳双键,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反应,A不选;该有机化合物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不选;该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不属于芳香烃,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C选;该有机化合物含有氯原子,与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含有氯原子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不选。5.C 卤代烃均不溶于水,但不是都浮于水面上,密度大于水的卤代烃,在水的下层,如CCl4的密度比水大,和水混合后,在下层,A错误;C2H5Cl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B错误;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C2H5Br通常不用取代反应制取,因产物种类较多,不易分离,D错误。6.B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反应的原理:碳溴键发生断裂,溴原子与钠形成溴化钠,与溴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相互连接形成新的碳碳单键。CH3Br与钠以2∶2发生反应生成CH3CH3,A错误;CH2BrCH2CH2CH2Br与钠以1∶2发生反应生成环丁烷,B正确;CH3CH2Br分子中含有一个溴原子,与钠以2∶2发生反应生成丁烷,C错误;CH3CH2CH2CH2Br与钠以2∶2发生反应生成CH3CH2CH2CH2CH2CH2CH2CH3,D错误。7.D 溴乙烷沸点为38.4 ℃,为防止加热温度过高导致反应物的挥发,实验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A正确;在实验Ⅱ中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乙烯,通过试管②中的水可除去挥发的乙醇,产生的乙烯能够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够使溴水褪色,由于乙醇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故也可用溴水代替酸性KMnO4溶液,同时省去装置②,B正确;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乙醇,溴乙烷的沸点很低,乙醇也易挥发,不能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正确;NaOH会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AgOH白色沉淀,AgOH常温下极不稳定,易分解为难溶于水的Ag2O沉淀,因此检验时应该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进行检验,D错误。8.B 苯与液溴在铁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而苯与溴水不反应,A错误;C6H11Cl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氯化钠和水,B正确;Y为环己烷,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全是饱和碳原子,分子中六个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C6H11Cl属于氯代烃,不含氯离子,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因此不能用AgNO3溶液检验W中是否混有Z,D错误。9.A A与C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B与F的分子式分别为C8H8、C16H16,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B错误;C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C错误;D中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D错误。10.C 根据D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化合物C是乙二醇,所以有机化合物B是1,2-二溴乙烷,则烃A是乙烯,A正确;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反应,B正确;反应③如果快速升温至170 ℃会发生消去反应,得不到D,C错误;有机化合物D分子中含有醚键,属于醚,D正确。11.(1)1,2,2,3 四氯丙烷(2)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3)5(4)CH2ClCHClCH2Cl+NaOHCH2CCl—CH2Cl+NaCl+H2O解析:本题应采用逆推法:E是D发生消去反应后的产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且有3种不同类型的氯原子,由此可得E为ClCH2CClCHCl;D在发生消去反应时生成的E只有一种结构,所以D应该是一种对称结构,D应为CH2Cl—CCl2—CH2Cl。由第②步反应B通过加成反应生成了CH2Cl—CHCl—CH2Cl,可推出B为CH2Cl—CHCH2,进一步可推出A为。通过反应③得到C,此时有些难以判断消去了哪几个氯原子,这时应根据D的结构简式判断,则C为CH2CCl—CH2Cl。12.(1)C2H4O2(2)(3)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 浓硫酸、一定温度(加热) (4)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解析:(1)Mr(E)=30×2=60,n(CO2)=0.2 mol,n(H2O)=0.2 mol,E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O)==0.2 mol,即n(C)∶n(H)∶n(O)=0.2 mol∶0.4 mol∶0.2 mol=1∶2∶1,最简式为CH2O,设E的分子式为(CH2O)n,则30n=60,n=2,E的分子式为C2H4O2。(2)依题意,A为乙苯,B的结构简式为,根据反应条件可推知,B生成C发生的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3)由B生成D发生的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条件是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由C生成D发生的是醇的消去反应,条件是浓硫酸、一定温度(加热)。C、D分别为、。(4)根据反应条件及试剂可判断,由A生成B发生的是取代反应,由D生成G发生的是加成反应。1 / 3(共28张PPT)阶段重点练三题组一 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消去反应的是( )A. 氯苯与NaOH水溶液混合共热B.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70 ℃C. 一氯甲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D. CH3CH2Br与浓硫酸共热到170 ℃123456789101112解析: A项,氯苯与NaOH水溶液混合共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项,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70 ℃时生成乙烯,属于消去反应;C项,一氯甲烷只有1个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项,CH3CH2Br与浓硫酸共热到170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2. 下列每个选项的甲、乙两个反应,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 )选项 甲 乙A 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反应制备乙醇 乙烯水化制备乙醇B 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备四氯化碳 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C 甲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 苯的燃烧D 苯与液溴反应制备溴苯 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反应生成乙烯123456789101112解析: A项,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反应制备乙醇为取代反应,乙烯水化制备乙醇为加成反应;B项,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备四氯化碳为取代反应,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为氧化反应;C项,甲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 和苯的燃烧均为氧化反应;D项,苯与液溴反应制备溴苯为取代反应,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反应生成乙烯为消去反应。1234567891011123.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①加成 ②水解 ③酯化 ④氧化 ⑤中和 ⑥消去 ⑦还原A. ①③④⑤⑦ B. ①③④⑤⑥⑦C. ①③⑤⑥⑦ D. ②③④⑤⑥123456789101112解析: ①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②不含酯基和卤素原子等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官能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③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④含有醇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⑤含有羧基,能发生中和反应;⑥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⑦含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还原反应。1234567891011124.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 mol该有机化合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 4 mol H2反应B. 该有机化合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C. 该有机化合物属于芳香烃,在一定条件下能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D. 该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123456789101112解析: 1 mol该有机化合物含有1 mol苯环和1 mol 碳碳双键,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反应,A不选;该有机化合物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不选;该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不属于芳香烃,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C选;该有机化合物含有氯原子,与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含有氯原子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不选。123456789101112题组二 卤代烃的性质及制备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卤代烃均不溶于水,且浮于水面上B. C2H5Cl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C. 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D. C2H5Br通常用溴与乙烷直接反应来制取123456789101112解析: 卤代烃均不溶于水,但不是都浮于水面上,密度大于水的卤代烃,在水的下层,如CCl4的密度比水大,和水混合后,在下层,A错误;C2H5Cl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B错误;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C2H5Br通常不用取代反应制取,因产物种类较多,不易分离,D错误。1234567891011126. 卤代烃可以发生下列反应:2R—Br+2Na R—R+2NaBr,判断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反应合成环丁烷的是( )A. CH3BrB. CH2BrCH2CH2CH2BrC. CH3CH2BrD. CH3CH2CH2CH2Br123456789101112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反应的原理:碳溴键发生断裂,溴原子与钠形成溴化钠,与溴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相互连接形成新的碳碳单键。CH3Br与钠以2∶2发生反应生成CH3CH3,A错误;CH2BrCH2CH2CH2Br与钠以1∶2发生反应生成环丁烷,B正确;CH3CH2Br分子中含有一个溴原子,与钠以2∶2发生反应生成丁烷,C错误;CH3CH2CH2CH2Br与钠以2∶2发生反应生成CH3CH2CH2CH2CH2CH2CH2CH3,D错误。1234567891011127. 用下列实验装置分别验证溴乙烷(沸点为38.4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类型。实验Ⅰ.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5 mL NaOH水溶液;实验Ⅱ.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5 mL乙醇和2 g NaOH。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应采用水浴加热进行实验B. 实验Ⅱ可用溴水代替酸性KMnO4溶液,同时省去装置②C. 不能通过蒸馏分离Ⅰ中产物D. 分别向Ⅰ、Ⅱ反应后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都会产生淡黄色沉淀123456789101112解析: 溴乙烷沸点为38.4 ℃,为防止加热温度过高导致反应物的挥发,实验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A正确;在实验Ⅱ中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乙烯,通过试管②中的水可除去挥发的乙醇,产生的乙烯能够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够使溴水褪色,由于乙醇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故也可用溴水代替酸性KMnO4溶液,同时省去装置②,B正确;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乙醇,溴乙烷的沸点很低,乙醇也易挥发,不能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正确;NaOH会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AgOH白色沉淀,AgOH常温下极不稳定,易分解为难溶于水的Ag2O沉淀,因此检验时应该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进行检验,D错误。123456789101112题组三 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8. 以苯为基本原料可制备X、Y、Z、W等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①是苯与溴水的取代反应B. 反应④中产物除W外还有H2O和NaClC. X、苯、Y分子中六个碳原子均共平面D. 可用AgNO3溶液检验W中是否混有Z123456789101112解析: 苯与液溴在铁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而苯与溴水不反应,A错误;C6H11Cl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氯化钠和水,B正确;Y为环己烷,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全是饱和碳原子,分子中六个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C6H11Cl属于氯代烃,不含氯离子,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因此不能用AgNO3溶液检验W中是否混有Z,D错误。12345678910111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B. B与F互为同系物C. C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 D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解析: A与C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B与F的分子式分别为C8H8、C16H16,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B错误;C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C错误;D中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D错误。12345678910111210. 某有机化合物D的键线式为 ,它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可以通过下列三步反应制得:烃A B C D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烃A为乙烯B. 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反应C. 反应③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快速升温至170 ℃D. 有机化合物D属于醚123456789101112解析: 根据D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化合物C是乙二醇,所以有机化合物B是1,2-二溴乙烷,则烃A是乙烯,A正确;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反应,B正确;反应③如果快速升温至170 ℃会发生消去反应,得不到D,C错误;有机化合物D分子中含有醚键,属于醚,D正确。12345678910111211. 有机物E(C3H3Cl3)是一种播前除草剂的前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D在反应⑤中所生成的E,其结构只有一种可能,E分子中有3种不同类型的氯原子(不考虑立体异构)。试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题干中的信息推测有机物D的名称是 。1,2,2,3 四氯丙烷 123456789101112(2)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反应①是 ,反应③是 。(3)有机物E的同类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不包括E,不考虑立体异构)。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5 (4)试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CH2ClCHClCH2Cl+NaOH CH2 CCl—CH2Cl+NaCl+H2O 123456789101112解析:本题应采用逆推法:E是D发生消去反应后的产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且有3种不同类型的氯原子,由此可得E为ClCH2CCl CHCl;D在发生消去反应时生成的E只有一种结构,所以D应该是一种对称结构,D应为CH2Cl—CCl2—CH2Cl。由第②步反应B通过加成反应生成了CH2Cl—CHCl—CH2Cl,可推出B为CH2Cl—CH CH2,进一步可推出A为 。 通过反应③得到C,此时有些难以判断消去了哪几个氯原子,这时应根据D的结构简式判断,则C为CH2 CCl—CH2Cl。12345678910111212. 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已知6.0 g化合物E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和3.6 g H2O;E的蒸气与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则E的分子式为 。解析: Mr(E)=30×2=60,n(CO2)=0.2 mol,n(H2O)=0.2 mol,E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O)==0.2 mol,即n(C)∶n(H)∶n(O)=0.2 mol∶0.4 mol∶0.2 mol=1∶2∶1,最简式为CH2O,设E的分子式为(CH2O)n,则30n=60,n=2,E的分子式为C2H4O2。C2H4O2 123456789101112(2)A为一取代芳香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依题意,A为乙苯,B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反应条件可推知,B生成C发生的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 123456789101112(3)由B生成D、由C生成D的反应条件分别是 、 。解析: 由B生成D发生的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条件是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由C生成D发生的是醇的消去反应,条件是浓硫酸、一定温度(加热)。C、D分别为 、 。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 浓硫酸、一定温度(加热) 123456789101112(4)由A生成B、由D生成G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解析: 根据反应条件及试剂可判断,由A生成B发生的是取代反应,由D生成G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123456789101112感谢欣赏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阶段重点练三.docx 阶段重点练三.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