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阶段重点练六题组一 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1.由CH3CH2CH2Br制CH3CH(OH)CH2OH,依次发生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都正确的是( )选项 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A 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KOH水溶液/加热、溴水/常温、KOH醇溶液/加热B 消去、加成、取代反应 NaOH醇溶液/加热、溴蒸气/光照、KOH水溶液/加热C 氧化、取代、消去反应 加热、KOH醇溶液/加热、KOH水溶液/加热D 消去、加成、取代反应 NaOH醇溶液/加热、Br2的CCl4溶液/常温、NaOH水溶液/加热题组二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2.苯甲酸的熔点为122.13 ℃,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实验室制备少量苯甲酸的流程如图:+MnO2苯甲酸钾溶液苯甲酸固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冷凝回流的目的是提高甲苯的转化率B.加入KMnO4反应后溶液紫红色变浅或消失,有浑浊生成C.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酸化,操作3为过滤D.得到的苯甲酸固体用酒精洗涤比用水洗涤好3.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a趁热过滤提纯苯甲酸B.用b制备并检验乙烯C.用c除去溴苯中的苯D.用d分离硝基苯与水题组三 有机物结构的推断4.某酯A的分子式为C6H12O2,已知,又知B、C、D、E均为有机物,D不与Na2CO3溶液反应,E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A.3种 B.4种C.5种 D.6种5.将15.1 g某芳香族化合物样品置于氧气流中完全燃烧,测得有关数据如流程图所示(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出,各步均吸收完全):燃烧产物质量增加8.1 g质量增加35.2 g氮气1.12 L(标准状况)已知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且为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下列关于该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9N2OB.结构简式为C.含有2个不对称碳原子D.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题组四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6.已知反应:+‖,请设计合成路线以和CH2CH2为原料反应合成(无机试剂任选)。7.某课题组研制了一种具有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合物P,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1—BrR1—N3以乙烯和丙炔酸为原料,设计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有机溶剂任选)。题组五 有机物的推断8.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用苯甲醛()和丙酮()合成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的途径如下:+→中间体1→中间体2→。则中间体1和中间体2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 。9.某芳香烃A(相对分子质量为9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它为初始原料经过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可以合成阿司匹林、扁桃酸等物质。其中D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已知:Ⅰ. (苯胺,易被氧化)Ⅱ.(X为Cl或Br)Ⅲ.大多数苯的同系物易被酸性KMnO4氧化为苯甲酸(1)B的结构简式为 。C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为 。(2)反应③和④顺序能否对换?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阶段重点练六1.D 由CH3CH2CH2Br制CH3CH(OH)CH2OH,需经过下列过程:CH3CH2CH2BrCH3CHCH2CH3CHBrCH2BrCH3CH(OH)CH2OH,反应类型为消去、加成、取代反应,选D。2.D 冷凝回流的目的是提高甲苯的转化率,A正确;甲苯与KMnO4反应生成苯甲酸钾和二氧化锰,因此溶液紫红色变浅或消失,有浑浊生成,B正确;由流程图可知,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酸化,操作3为过滤,C正确;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所以得到的苯甲酸固体用水洗涤比用酒精洗涤好,D不正确。3.B 用a趁热过滤提纯苯甲酸,图示过滤装置满足“一贴、二低、三靠”的要求,且用玻璃棒引流,合理,A不符合题意;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制取的乙烯中会混有SO2等杂质,SO2能与溴水反应而使其褪色,对乙烯的检验产生干扰,且b中没有收集、除杂装置,导管直接插入溴水中会产生倒吸,不合理,B符合题意;溴苯与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且c中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合理,C不符合题意;硝基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因此可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开,硝基苯从下端放出,合理,D不符合题意。4.C A的分子式为C6H12O2,A能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D,B能与酸反应,应为盐,D能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E,应为醇,E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E不含醛基,则E为酮,则D中不含—CH2—OH结构,只含有结构,D可为CH3CH(OH)CH3、CH3CH(OH)CH2CH3、CH3CH(OH)CH2CH2CH3、CH3CH2CH(OH)CH2CH3、(CH3)2CHCH(OH)CH3,则对应的酯有5种。5.D 15.1 g该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浓硫酸时质量增加8.1 g,即m(H2O)=8.1 g,n(H2O)==0.45 mol,n(H)=0.9 mol;再通过碱石灰时质量增加35.2 g,即m(CO2)=35.2 g,n(CO2)==0.8 mol,n(C)=0.8 mol;收集N2 1.12 L(标准状况),n(N2)=0.05 mol,n(N)=0.1 mol, m(O2)=15.1 g-(0.8×12+0.9+0.1×14)g=3.2 g,则n(O)=0.2 mol;化合物中N(C)∶N(H)∶N(O)∶N(N)=8∶9∶2∶1,相对分子质量为151,则1个分子中C、H、O、N的个数分别为8、9、2、1,则分子式为C8H9NO2,A、B项错误;该有机化合物为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即为α-氨基酸,结构简式为,其中含有1个不对称碳原子,用*表示,C项错误;该有机化合物为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D项正确。6.解析: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然后和乙烯加成生成,发生加成反应转化为,发生取代反应引入羟基转化为,氧化羟基为酮羰基得到产物。7.CH2CH2解析:由逆向合成法可知,丙炔酸应与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而中的羟基又能通过水解得到,乙烯与Br2加成可得,故流程为H2CCH2。8.解析:苯甲醛和丙酮发生B生成C的反应原理生成羟基得到中间体1,则中间体1结构为;中羟基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得到中间体2,则中间体2结构为;和HCl加成得到产物。9.(1) 氧化反应(2)不能 如果对换,氨基将被氧化(3)n+(n-1)H2O解析:(1)芳香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苯基(—C6H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7,故A是甲苯,根据扁桃酸的分子结构可知,B是氯甲苯();根据C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可知,C转化为D的过程应该是羟基的氧化。(2)反应③和④引入氨基和羧基,氨基用硝基还原,羧基用甲基氧化,由于氨基有较强的还原性,故先氧化甲基再还原硝基。3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阶段重点练六.docx 阶段重点练六.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