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 氧气的制取课时1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由于高锰酸钾是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因此可采用如图的发生装置。(2)收集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较干燥的氧气。3.实验步骤。操作步骤 简记 操作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 查(茶) 连接好装置,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 产生,移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将试剂装入试管 装(庄) 将试剂平铺在试管底部,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定(定) 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点燃酒精灯 点(点) 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加热,以防试管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收集氧气 收(收) 当导管口有 的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当瓶口有 冒出时,表明瓶内已经集满氧气;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撤离导管 离(利) 实验结束后,先 ,再熄灭酒精灯 熄(息) 重难点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关键操作顺序开始:检查气密性→装试剂,塞棉花→固定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连接导管→预热→集中加热→气泡连续均匀时开始收集。结束: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冷却→拆卸→清洗。[跟踪训练]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用水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旋转插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用F装置收集气体并结束实验时,应先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否则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G装置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________(填“m”或“n”,下同),若将集气瓶中的气体改为水,那么进气口应是__________。基础巩固1.下列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是(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较纯净的O2。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B.先向试管中加入KMnO4固体,再检查装置气密性C.实验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再点燃酒精灯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装试剂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不可能是( )A.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B.试管没有预热C.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D.装试剂前忘了检查气密性5.某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组装氧气的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3)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可能是未使用________(填实验用品名称)。若该同学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能力达标6.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 A.①③⑥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7.分子筛具有多孔结构,孔径均匀。利用孔径合适的某型分子筛将氧气从空气中“筛”出,从而获得氧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根据相关信息推断分子的大小:N2<O2C.氧气穿过分子筛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孔径合适的分子筛也可用于滤去水中的不溶物素养提升8.某班同学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实验活动。【思路与方法】(1)选择适当的反应。甲同学选择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请你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甲同学组装了一套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②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乙同学发现该装置有两处错误,请写出错误之处: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验证所制得的气体。验证氧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与交流】(4)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乙同学看了“天宫课堂”,提出: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氧气,应该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填字母)。3.2 氧气的制取课时1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由于高锰酸钾是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因此可采用如图的发生装置。(2)收集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较干燥的氧气。3.实验步骤。操作步骤 简记 操作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 查(茶) 连接好装置,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将试剂装入试管 装(庄) 将试剂平铺在试管底部,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定(定) 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点燃酒精灯 点(点) 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加热,以防试管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收集氧气 收(收) 当导管口有连续并比较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当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表明瓶内已经集满氧气;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撤离导管 离(利)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熄灭酒精灯熄灭酒精灯 熄(息) 重难点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关键操作顺序开始:检查气密性→装试剂,塞棉花→固定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连接导管→预热→集中加热→气泡连续均匀时开始收集。结束: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冷却→拆卸→清洗。[跟踪训练]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用水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旋转插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用F装置收集气体并结束实验时,应先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否则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G装置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________(填“m”或“n”,下同),若将集气瓶中的气体改为水,那么进气口应是__________。答案:(1)酒精灯 锥形瓶 (2)润湿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移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 试管炸裂 (4)m n基础巩固1.下列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是( A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较纯净的O2。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D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B.先向试管中加入KMnO4固体,再检查装置气密性C.实验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再点燃酒精灯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B )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装试剂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不可能是( D )A.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B.试管没有预热C.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D.装试剂前忘了检查气密性5.某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组装氧气的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3)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可能是未使用________(填实验用品名称)。若该同学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烧杯。(2)氧气的收集装置分两种情况:排水法收集氧气选择②④⑤,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选择③⑤。(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了,可能是未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固体进入水槽使水变成了紫红色。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集气瓶内未装满水,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等。答案:(1)烧杯(2)②④⑤(或③⑤)(3)棉花 集气瓶未装满水(合理即可)能力达标6.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D ) A.①③⑥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7.分子筛具有多孔结构,孔径均匀。利用孔径合适的某型分子筛将氧气从空气中“筛”出,从而获得氧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根据相关信息推断分子的大小:N2<O2C.氧气穿过分子筛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孔径合适的分子筛也可用于滤去水中的不溶物素养提升8.某班同学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实验活动。【思路与方法】(1)选择适当的反应。甲同学选择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请你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甲同学组装了一套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②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乙同学发现该装置有两处错误,请写出错误之处: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验证所制得的气体。验证氧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与交流】(4)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乙同学看了“天宫课堂”,提出: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氧气,应该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填字母)。答案:(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①酒精灯②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③a.试管口向上倾斜 b.试管口未放棉花(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4)温度升高,装置中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5)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 课时1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学生版.docx 3.2 课时1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