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5 跨学科实践活动:水的净化与自制净水器知识点一 认识水的净化方法净化水的常见方法。净水方法 原理 发生的变化 净化程度沉淀法 加入明矾等絮凝剂,使悬浮的不溶性杂质凝集沉淀下来 物理变化过滤法 分离水和水中不溶性固体物质 物理变化吸附法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物理变化知识点二 过滤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知识点三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天然水―→格栅反应沉淀池―→过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清水池配水泵―→千家万户注意:经自来水厂净化的水还有对人体有害的离子、色素等可溶性杂质以及细菌等微生物,不宜直接饮用自来水,应将自来水煮沸后再饮用,或使用市售家用净水器进行二次滤水。知识点四 设计与制作净水器1.应急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用学过的净水方法,制作简易的净水器,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初步净化,满足需要。2.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混合物分离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性质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杂质分离。其主要步骤有:分析混合物成分、比较物质性质差异、明确分离方法。 重难点 简易净水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部分颜色和异味,小卵石、石英砂能除去水中部分难溶性杂质;由上到下依次为小卵石和石英砂,能依次除去大颗粒和小颗粒难溶性杂质;若将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位置调换,则会影响净水效果;该装置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跟踪训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洁净的塑料瓶取一定量的河水样品,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进行的是________操作。(2)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滤纸的边缘要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液面。(3)该操作用于净水,可除去水中______杂质。(4)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代替滤纸和玻璃棒来完成此操作。(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过滤 (2)引流 高于 (3)难溶性 (4)纱布 筷子 (5)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仪器不干净(任写一条)基础巩固1.家用净水器经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其净水方法是( D )A.过滤 B.蒸馏C.沉降 D.吸附2.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液面可以高于滤纸的边缘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3.关于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该装置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C.该装置净水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河水经该装置净化后仍是混合物4.某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来水A.上述处理过程包含“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净水的方法B.用明矾使水中的杂质“沉降”,达到初步净水的目的C.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5.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江水或河水净化成自来水。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多选,填字母)。a.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b.未用玻璃棒引流c.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d.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2)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操作②,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待净化的水应该从________(填字母)端通入。解析:(2)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一些色素和异味,待净化的水最好从b端进入,原因是水从下向上,水能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净化效果好。答案:(1)过滤 玻璃棒 ad (2)吸附 b能力达标6.某净水装置使用膜处理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超滤膜的孔隙直径小于微滤膜B.超滤膜能滤去所有微粒C.微滤膜能滤去大分子和蛋白质D.经膜处理净化后得到的水样是纯净物7.下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物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还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使水更干净。(3)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野炊时,如果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怎样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手绢、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呢?用图示或文字表示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天然水除静置沉淀外还可以采用吸附沉淀,即加入絮凝剂(如明矾),使悬浮于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沉降,从而使水变得澄清。答案:(1)地下水经过了沙石、土壤等的过滤(或地表水易被污染等)(2)加明矾(合理即可) (3)加热煮沸(4)在切去底部、倒置的饮料瓶中,由下至上依次加入手绢、细沙和小卵石(或画图)。8.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进行实验】Ⅰ.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配制水样:向10 L水中加入25 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 mL水和5 g絮凝剂进行配制。Ⅱ.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静置,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 水样的体积/mL 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mL 静置时间/min 浊度去除率/%① 200 0 20 12.48② 200 0.2 20 76.54③ 200 0.3 20 84.60④ 200 0.4 5 64.45⑤ 200 0.4 10 70.85⑥ 200 0.4 15 81.04⑦ 200 0.4 20 86.02⑧ 200 0.5 20 88.15⑨ 200 0.6 20 86.49【解释与结论】(1)实验②中浊度去除率比实验①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依据实验④~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反思与评价】(4)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②中加有絮凝剂,故其浊度去除率比①高。(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④~⑦中加有等量絮凝剂,但静置时间不同,故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3)要想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则变量为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故可选择表中实验①②③、②③⑦或⑦⑧⑨等。(4)实验⑧⑨中,水样的体积与静置时间都相同,⑧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较少,但浊度去除率较高,则无法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答案:(1)加入了絮凝剂(2)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3)①②③(合理即可)(4)由实验⑧⑨对比得出,两组实验中水样的体积与静置时间都相同,⑧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较少,浊度去除率较高素养提升9.小聪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净化处理。(1)他首先在浑浊的湖水中加入明矾粉末,静置一会儿后,他将得到的湖水过滤,过滤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聪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多选,填字母)。a.用玻璃棒引流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c.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内壁d.将滤纸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3)过滤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即可)。(4)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即可)。(5)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看法你是否同意?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纯水,还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答案:(1)引流(2)acd(3)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杂质太多(合理即可)(4)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5)否 水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蒸馏3.5 跨学科实践活动:水的净化与自制净水器知识点一 认识水的净化方法净化水的常见方法。净水方法 原理 发生的变化 净化程度沉淀法 加入 等絮凝剂,使悬浮的不溶性杂质凝集沉淀下来 物理变化分离水和水中不溶性固体物质 物理变化吸附法 利用活性炭的 除去水中的 和 物理变化知识点二 过滤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知识点三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天然水―→格栅反应沉淀池―→过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清水池配水泵―→千家万户注意:经自来水厂净化的水还有对人体有害的离子、色素等可溶性杂质以及细菌等微生物,不宜直接饮用自来水,应将自来水煮沸后再饮用,或使用市售家用净水器进行二次滤水。知识点四 设计与制作净水器1.应急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用学过的净水方法,制作简易的净水器,对自然界中的水进行初步净化,满足需要。2.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混合物分离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性质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杂质分离。其主要步骤有:分析混合物成分、比较物质性质差异、明确分离方法。 重难点 简易净水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部分颜色和异味,小卵石、石英砂能除去水中部分难溶性杂质;由上到下依次为小卵石和石英砂,能依次除去大颗粒和小颗粒难溶性杂质;若将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位置调换,则会影响净水效果;该装置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跟踪训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洁净的塑料瓶取一定量的河水样品,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进行的是________操作。(2)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滤纸的边缘要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液面。(3)该操作用于净水,可除去水中______杂质。(4)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代替滤纸和玻璃棒来完成此操作。(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基础巩固1.家用净水器经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其净水方法是( )A.过滤 B.蒸馏C.沉降 D.吸附2.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液面可以高于滤纸的边缘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3.关于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该装置可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C.该装置净水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河水经该装置净化后仍是混合物4.某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自来水A.上述处理过程包含“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净水的方法B.用明矾使水中的杂质“沉降”,达到初步净水的目的C.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5.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江水或河水净化成自来水。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多选,填字母)。a.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b.未用玻璃棒引流c.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d.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2)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操作②,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待净化的水应该从________(填字母)端通入。能力达标6.某净水装置使用膜处理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滤膜的孔隙直径小于微滤膜B.超滤膜能滤去所有微粒C.微滤膜能滤去大分子和蛋白质D.经膜处理净化后得到的水样是纯净物7.下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物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还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使水更干净。(3)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野炊时,如果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怎样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手绢、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呢?用图示或文字表示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进行实验】Ⅰ.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配制水样:向10 L水中加入25 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 mL水和5 g絮凝剂进行配制。Ⅱ.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静置,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 水样的体积/mL 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mL 静置时间/min 浊度去除率/%① 200 0 20 12.48② 200 0.2 20 76.54③ 200 0.3 20 84.60④ 200 0.4 5 64.45⑤ 200 0.4 10 70.85⑥ 200 0.4 15 81.04⑦ 200 0.4 20 86.02⑧ 200 0.5 20 88.15⑨ 200 0.6 20 86.49【解释与结论】(1)实验②中浊度去除率比实验①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依据实验④~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反思与评价】(4)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素养提升9.小聪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净化处理。(1)他首先在浑浊的湖水中加入明矾粉末,静置一会儿后,他将得到的湖水过滤,过滤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聪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多选,填字母)。a.用玻璃棒引流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c.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内壁d.将滤纸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3)过滤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即可)。(4)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即可)。(5)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看法你是否同意?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纯水,还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5 跨学科实践活动:水的净化与自制净水器 - 学生版.docx 3.5 跨学科实践活动:水的净化与自制净水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