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 2025-2026 学年高二(上)10 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
1.下列生活常见的物质中,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 )
A.食醋 B.食盐 C.胆矾 D.小苏打
2.常温下,在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水的电离受到促进的是( )
A. NaCl B. NaHSO4 C. Na2CO3 D. NaOH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实验室利用 H2O2制 O2加入MnO2
B.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C.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适当加热溶液(氨气不挥发)后颜色变深
D.反应 CO(g)+NO2(g) CO2(g)+NO(g)ΔH<0,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4.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生反应:X(g)+2Y(g) 3Z(g)。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Z的生成速率与 Z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消耗 a mol X,同时生成 3a mol Z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5.关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液态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ΔH<0,ΔS<0
C.自由能变化ΔG<0的化学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熵增的过程
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0.1NA
B. 0.1mol苯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0.3NA
C. 1mol丙烷分子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 10NA
D.氢氧根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
第 1页,共 10页
7.一定条件下,在 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 3C(g)+B(g)
B.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40%
C. 0~2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2mol L-1 min-1
D.反应达到平衡后,向反应容器内充入氦气,ABC的浓度不变
8.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对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中和热 B.探究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C.测定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的速率D.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 2页,共 10页
A. A B. B C. C D. D
9.某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 mA(g)+nB(g) 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如图所示,其
中 C%表示 C的体积分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图 a可知,T1>T2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由图 b可知,该反应 m+n<p
D.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按原比例再加入 A与 B,C%不变
10.常温下,pH=1的稀盐酸与 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后 pH=7,则 V 酸:V 碱为( )
A. 1:1 B. 2:1 C. 1:2 D. 1010:1
11.氨对发展农业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氨的生产流程示意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安全事故发生
B.合成氨一般选择 400~500℃进行,主要是让铁触媒的活性最大,平衡转化率高
C.热交换的目的是预热原料气,同时对合成的氨气进行降温利于液化分离
D.新型锰系催化剂将合成氨的温度、压强分别降到了 350℃、1MPa,显著降低合成氨的能耗
12.臭氧层中 O3分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3页,共 10页
A.催化反应①、②和总反应均是放热反应
B.决定 O3分解反应速率的是催化反应①
C. E=E1+E2
D. Cl是反应的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ΔH
13.相同温度下,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酸 HX HY HZ
电离平衡常数 Ka 9×10-7 9×10-6 1×10-2
A.等体积、pH相同的三种酸,稀释 10倍后 c(H+):HX<HY<HZ
B.反应 HZ+Y-=HY+Z-不能发生
C.等体积、等浓度的三种酸,分别与相同浓度的 NaOH溶液反应,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HZ>HY>HX
D.相同温度下,1mol L-1HX和 0.1mol L-1HX溶液,HX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 2H2(g)+O2(g)=2H2O(g) ΔH=-571.6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571.6kJ mol-1
B.已知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 1molO2充分反应后,释放出 98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 2SO3 ΔH=-98kJ mol-1
C.含 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 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28.7kJ mol-1
D.已知 2CO2(g)+4H2O(l)=2CH3OH(l)+3O2(g) ΔH=+1451.5kJ mol-1,则 2molCO2(g)和 4molH2O
(l)的总能量低于 2molCH3OH(1)和 3molO2(g)的总能量
15.在 25℃时,向体积均为 20mL、浓度均为 0.1mol L-1的两种酸HX、HY溶液中分别滴加 0.1mol L-1的NaOH
溶液,所加 NaOH溶液体积与反应后溶液的 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 4页,共 10页
A. HX电离方程式为 HX=X-+H+
B. Ka(HY)约为 10-8
C. a与 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 V(NaOH)=20mL时,反应后的两种溶液中均存在 c(H+)=c(OH-)
二、流程题:
16.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具有强氧化性。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易溶于水,易
溶于浓 KOH溶液,难溶于异丙醇(一种有机溶剂),在生活中常被用作水处理剂。实外化学组的同学设计
了如下流程利用废铁屑(含少量 Fe2O3杂质)制备高铁酸钾:
回答下列问题:
(1)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证明“酸溶”后的溶液中含有 Fe3+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
(2)“氧化Ⅰ”选用 H2O2作氧化剂的好处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在对 K2FeO4晶体进行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
(4)在对 K2FeO4晶体进行“洗涤”时,洗涤剂最好选用______(填字母序号)。
A.H2O
B.NaOH溶液
C.异丙醇
D.稀盐酸
(5)若 K2FeO4晶体未洗涤干净,含有的杂质阴离子为______(写一种)。
(6)已知“转化”为复分解反应,“氧化Ⅱ”中 NaClO被还原为 NaCl,则“氧化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第 5页,共 10页
三、实验题:
17.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 Cl2并对 Cl-、Fe2+、乙醛、Br-的还原性进行探究(夹持装置和加热仪
器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的名称是______。
(2)写出 A装置中产生 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待 A中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B的溶液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4)反应几分钟后,向 C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C中溶液立即变红,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
乙醛被氯气氧化为乙酸,理由是______。
(5)D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E中尾气处理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四、简答题:
18.Ⅰ.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定量分析方法,现要用 0.1000mol L-1NaOH标准溶液测定某食用白醋中醋酸的
物质的量浓度,进行如下实验:
(1)某同学列出的实验步骤如下:
A.分别向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注入 0.1000mol L-1NaOH标准溶液和待测醋酸至 0刻度以上 2~3cm
B.调节滴定管液面至 0或 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C.用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D.用标准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2~3次;待测醋酸润洗酸式滴定管 2~3次
E.排气泡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把滴定管固定好
F.滴定管检漏,用水清洗所有仪器,备用
G.通过酸式滴定管向锥形瓶注入 20.00mL待测醋酸,并加入 2滴指示剂
上述实验步骤中按操作先后排序:F→D→A→______(用字母表示)。
(2)本实验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填“甲甚橙”、“酚酞”或“石蕊”),到达滴定终点时的标志为______。
第 6页,共 10页
(3)滴定开始和结束时,读数如图所示,则消耗 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_____mL。
(4)乙学生做了三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选取下述合理数据,计算出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0.1000mol L-1的 NaOH
实验序号 待测醋酸溶液的体积/mL 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0.00 25.33
2 25.00 0.00 30.00
3 25.00 1.00 25.67
(5)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
A.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
B.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醋酸溶液润洗
D.滴定到达终点时,仰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Ⅱ.利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也可以进行一些氧化还原滴定,某实验室为了监测烟道气中的含量,将 VL
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 H2O2溶液中,使完全被氧化为 ,加水稀释至 100.00mL。量取 20.00mL该溶液,
加入 标准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用 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
Fe2+,终点时消耗 V2mL。滴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
(6)请计算气样中 NOx折合成 NO2的含量为______mg m-3。
19.为降低温室效应,CO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Ⅰ.CO2和 CH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合成气,在 1L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 1molCO2和 1molCH4,发生反
应:CO2(g)+CH4(g) 2CO(g)+2H2(g)ΔH=+234kJ mol-1
(1)下列措施能使已达到平衡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
第 7页,共 10页
A.及时分离出氢气
B.适当降低温度
C.增大 CO2的浓度
D.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2)CO2和 H2发生如下反应可以制取甲醇和二甲醚。
反应①:CO2(g)+3H2(g) CH3OH(g)+H2O(g)ΔH1K1
反应②:2CO2(g)+6H2(g) CH3OCH3(g)+3H2O(g)ΔH2K2
现由 CH3OH(g)直接合成 CH3OCH3(g),反应为 CH3OH(g)+CO2(g)+3H2(g) CH3OCH3(g)+2H2O
(g)
则该反应的反应热ΔH为______(用含ΔH1,ΔH2的式子表示),平衡常数 K为______(用含 K1,K2的式子
表示)。
Ⅱ.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CO(g)+2H2(g) CH3OH(g)ΔH,现有容积均为 2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
容器。在甲中充入 2mol CO和 4molH2,乙中充入 4mol CO和 8molH2。甲和乙均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平衡时甲醇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3)300℃时,当甲容器中 CH3OH的体积分数处于 D点时,此时 v 正______v 逆(填“>”“=”或“<”)。
(4)曲线Ⅰ代表的是容器______(填“甲”或“乙”)中发生的反应。
(5)的反应的ΔH______0(填“>”“=”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6)A、B、C三点的平衡常数 KA、KB、KC大小关系是______。
第 8页,共 10页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A
16.【答案】(1)+6;KSCN;
(2) 反应产物对环境无污染,且过氧化氢受热分解为氧气和水,容易除去未反应的过氧化氢;
(3) 玻璃棒、漏斗;
(4) C;
(5) Cl-或 OH-;
(6)
17.【答案】(1)分液漏斗;
(2)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3) 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黄色;
(4)不能;因为制备氯气所用的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混有 HCl气体,HCl溶于水能使石蕊试液
变红;此外,氯气与水反应也能生成酸;
(5)Cl2+2Br-=2Cl-+Br2;
(6)Cl2+2OH-=Cl-+ClO-+H2O
第 9页,共 10页
18.【答案】(1)E→G→B→C;
(2) 酚酞;当滴入最后一滴 NaOH标准液时,待测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3)26.10;
(4) 0.1000;
(5)C;
(6)
19.【答案】(1)BC;
(2)ΔH2-ΔH1; ;
(3) >;
(4) 乙;
(5)<;随着温度升高甲醇的体积分数下降,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正向放热,ΔH<0;
(6) KA>KB=KC
第 10页,共 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