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提能练 小题大题分类提能三一、选择题易错易混练易错点一 混淆有效劳动合同与无效劳动合同1. 大龄女青年李某是甲公司招用的职工,2023年1月双方订立的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因工作岗位特殊,工作前两年不得结婚生孩子”。2023年10月,李某在父母再三催促下与王某结婚,婚后不久李某怀孕了,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劳动合同约定为由辞退了李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因违反民法典法而无效B. 该劳动合同因排除劳动者权利而部分无效C. 李某必须先申请仲裁后起诉解决劳动争议D. 李某因违反劳动合同约定须承担违约责任【解析】双方订立的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工作前两年不得结婚生孩子”的条款排除了劳动者权利,违反了法律,造成劳动合同部分无效,而不是整体劳动无效,A错误,B符合题意。李某还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解决争议,而不是必须先申请仲裁后起诉。如果李某不愿协商与调解,或协商、调解无法解决问题,则必须先申请仲裁,之后才可以进行起诉,C错误。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违法,故李某的相关行为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D错误。易错点二 不能准确把握劳动者权利2. (2025·阜阳期末)某公司员工小张五一期间加班工作一天,但劳动报酬与平日一样,因而与公司产生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为维护小张的合法权益,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B )A. 公司侵犯了其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小张可以申请调解B. 公司侵犯了其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小张若协商索要不成可申请仲裁C. 公司侵犯了其休息休假的权利,小张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D. 劳动者履行了加班的法定义务,理应依法享有获得加班费的权利易错点三 不能准确把握劳动者维权的途径3. 入职某汽车销售公司做了三年的文员后,张某被用人单位口头通知解聘。被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没有对张某作出任何的经济补偿;而在工作的三年中,用人单位也没有给他缴纳过养老保险。张某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与用人单位协商维权,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张某可以( B )①申请调解,在调解协议生效30日内去申请司法确认 ②申请仲裁,经劳动仲裁的纠纷不得向法院提起诉讼 ③直接向法院起诉,若不服一审判决可在规定期限内上诉 ④向行政部门申请原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并补缴保险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或是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错误。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错误。易错点四 混淆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4. (2025·黄山期末)去餐馆吃饭时,在指定平台签到、打卡、发好评,就可以获赠一份小菜或甜品;网购或点外卖时,包装里常夹着“好评返现”卡片,按照指引给好评就能拿到几元红包;在指定平台发布探店好评,就能置换一顿“霸王餐”……从餐饮、网购到住宿、休闲,“好评返现”已悄然走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商家“好评返现”( D )A. 属于正当竞争,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B. 旨在让利促销,是正当的产品推广手段C. 属于混淆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D. 涉嫌虚假宣传,侵害其他消费者知情权易错点五 不能准确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5. (2025·东莞期末)陈某到饭店吃饭,服务员餐前送来两碟花生,未说明是赠送还是收费。结账时,饭店将花生计入收费。陈某认为自己并未下单花生,不应付费;饭店认为陈某已吃过,必须付费。对此争执,从法律角度分析恰当的有( B )①陈某可选择协商解决或寻求消费者协会维权②陈某的安全消费权和知情权均受到饭店侵害③若协商或调解不成,可以考虑采用诉讼方式④陈某因食用花生事实达成买卖合同,需付款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陈某的知情权受到饭店侵害,但没有侵害其安全消费权,②错误。陈某虽已食用花生,但并未明确此花生是赠送还是收费,因此不能认为已达成买卖合同,④错误。易错点六 不能准确把握不同税种的作用6. 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建设的通知》提出,要全面实施个人所得税申报信用承诺制,纳税人需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守信承诺,信用承诺的履行情况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此举旨在( B )①推动形成崇尚诚信的良好风尚 ②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③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④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缴纳税款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②不符合题意。个人所得税申报信用承诺制与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没有必然因果关系,且“保障”一词错误,③错误。二、主观题任务提能练任务一 运用劳动者维权途径的知识分析问题1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典题内化]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丙公司职工乔某负责该公司供销工作。随着业务量的扩大,丙公司增派职工李某协助乔某工作。李某从事供销工作的第一天,正遇一客户要求送货,丙公司安排李某随乔某一起送货以便熟悉业务。①乔某拒不答应,坚持自己一人送货,并拦住汽车,不让汽车开出公司,公司领导再三劝说无效,致使为客户送货拖延达3小时之久。为此,丙公司增加支付借用汽车费300元,并影响了公司的声誉。②事后,丙公司扣发了乔某当月的全部工资。③乔某不服,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中,双方经调解,无法达成协议。职工乔某的行为和企业扣发工资的行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8分)【解题指导】审设问 考查知识→劳动者维权途径设问指向→如何解决劳动争议析材料(请连线) ① A.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② B.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③ C.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尝试答题 [参考答案]均不合理。(1分)①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3分)②本案中,为加强供销业务力量,丙公司指派新手李某随车熟悉业务,本是一项正常的工作安排,乔某作为职工应当服从。但乔某却无理阻挠,不遵守公司劳动纪律,已经构成违纪,而且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因此,公司有权对乔某进行处罚。但是,丙公司扣除乔某当月全部工资处罚过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应予以纠正(4分)对比借鉴 ①答题前可回顾“任务一”;②答题后可参考答案,总结失分点,提高正确率任务二 运用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知识分析问题1 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 经营者应当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3 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诊断训练]2. (2024·湖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郝某常请朋友去家门口的A餐馆吃饭,除了方便、口味不错,还因为老板爽快,每次买单遇到总价不是整数时,都主动抹了零头,但最近的一次很不愉快。①郝某这次实际消费了529元,买单后才发现被收了530元,于是顺口问了一句:“咋还多收了我的钱呢?”新来的收银员不认识郝某,②斜眼问他:“你差那一块钱吗?”郝某感觉被冒犯,与对方争吵了起来,要求返还一元钱并赔礼道歉。没想到老板这次也较真了,③拒绝返还,理由是过去每次的抹零加起来远不止一元钱。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A餐馆老板能否多收这一元钱并说明理由;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和解,郝某坚持维权,请你给他一些建议。(9分)【解题指导】审设问 考查知识→《法律与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消费者权益及维权方式析材料(请连线) ① A. 侵犯人格尊严权② B. 经营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③ C. 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尝试答题 [参考答案]A餐馆不能多收这一元钱。(1分)理由: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2分)②A餐馆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属于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的费用的违法行为。经营者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四舍五入”收银方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当然,商家“四舍五入”的做法中,“四舍”属于商家让利的自愿行为,但擅自“五入”的做法违背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因此餐馆老板并不能将过去每次的抹零与这次多收的一元钱相抵。A餐馆“反向抹零”涉嫌违法,触碰到了消费者权益的底线,侵害了消费环境的公平公正, 要据实收取每一笔交易费用,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守法经营。且A餐馆收银员的言行,涉嫌侵害郝某人格尊严权。故A餐馆老板应该返还一元钱并向郝某赔礼道歉。(3分)建议: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和解,郝某坚持维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介入调解;如仍未解决,可保留好相关票据及付款凭证,拨打12315投诉举报,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反映,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仍未解决,还可提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分)对比借鉴 ①答题前可回顾“任务二”;②答题后可参考答案,总结失分点,提高正确率(共18张PPT)第三单元提能练小题大题分类提能三一、选择题易错易混练易错点一 混淆有效劳动合同与无效劳动合同1. 大龄女青年李某是甲公司招用的职工,2023年1月双方订立的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因工作岗位特殊,工作前两年不得结婚生孩子”。2023年10月,李某在父母再三催促下与王某结婚,婚后不久李某怀孕了,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劳动合同约定为由辞退了李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因违反民法典法而无效B. 该劳动合同因排除劳动者权利而部分无效C. 李某必须先申请仲裁后起诉解决劳动争议D. 李某因违反劳动合同约定须承担违约责任B【解析】双方订立的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工作前两年不得结婚生孩子”的条款排除了劳动者权利,违反了法律,造成劳动合同部分无效,而不是整体劳动无效,A错误,B符合题意。李某还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解决争议,而不是必须先申请仲裁后起诉。如果李某不愿协商与调解,或协商、调解无法解决问题,则必须先申请仲裁,之后才可以进行起诉,C错误。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违法,故李某的相关行为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D错误。易错点二 不能准确把握劳动者权利2. (2025·阜阳期末)某公司员工小张五一期间加班工作一天,但劳动报酬与平日一样,因而与公司产生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为维护小张的合法权益,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A. 公司侵犯了其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小张可以申请调解B. 公司侵犯了其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小张若协商索要不成可申请仲裁C. 公司侵犯了其休息休假的权利,小张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D. 劳动者履行了加班的法定义务,理应依法享有获得加班费的权利B易错点三 不能准确把握劳动者维权的途径3. 入职某汽车销售公司做了三年的文员后,张某被用人单位口头通知解聘。被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没有对张某作出任何的经济补偿;而在工作的三年中,用人单位也没有给他缴纳过养老保险。张某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与用人单位协商维权,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张某可以( )①申请调解,在调解协议生效30日内去申请司法确认 ②申请仲裁,经劳动仲裁的纠纷不得向法院提起诉讼 ③直接向法院起诉,若不服一审判决可在规定期限内上诉 ④向行政部门申请原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并补缴保险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或是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错误。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错误。B易错点四 混淆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4. (2025·黄山期末)去餐馆吃饭时,在指定平台签到、打卡、发好评,就可以获赠一份小菜或甜品;网购或点外卖时,包装里常夹着“好评返现”卡片,按照指引给好评就能拿到几元红包;在指定平台发布探店好评,就能置换一顿“霸王餐”……从餐饮、网购到住宿、休闲,“好评返现”已悄然走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商家“好评返现”( )A. 属于正当竞争,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B. 旨在让利促销,是正当的产品推广手段C. 属于混淆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D. 涉嫌虚假宣传,侵害其他消费者知情权D易错点五 不能准确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5. (2025·东莞期末)陈某到饭店吃饭,服务员餐前送来两碟花生,未说明是赠送还是收费。结账时,饭店将花生计入收费。陈某认为自己并未下单花生,不应付费;饭店认为陈某已吃过,必须付费。对此争执,从法律角度分析恰当的有( )①陈某可选择协商解决或寻求消费者协会维权②陈某的安全消费权和知情权均受到饭店侵害③若协商或调解不成,可以考虑采用诉讼方式④陈某因食用花生事实达成买卖合同,需付款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陈某的知情权受到饭店侵害,但没有侵害其安全消费权,②错误。陈某虽已食用花生,但并未明确此花生是赠送还是收费,因此不能认为已达成买卖合同,④错误。B易错点六 不能准确把握不同税种的作用6. 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建设的通知》提出,要全面实施个人所得税申报信用承诺制,纳税人需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守信承诺,信用承诺的履行情况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此举旨在( )①推动形成崇尚诚信的良好风尚 ②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③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④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缴纳税款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②不符合题意。个人所得税申报信用承诺制与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没有必然因果关系,且“保障”一词错误,③错误。B二、主观题任务提能练任务一 运用劳动者维权途径的知识分析问题1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典题内化]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丙公司职工乔某负责该公司供销工作。随着业务量的扩大,丙公司增派职工李某协助乔某工作。李某从事供销工作的第一天,正遇一客户要求送货,丙公司安排李某随乔某一起送货以便熟悉业务。①乔某拒不答应,坚持自己一人送货,并拦住汽车,不让汽车开出公司,公司领导再三劝说无效,致使为客户送货拖延达3小时之久。为此,丙公司增加支付借用汽车费300元,并影响了公司的声誉。②事后,丙公司扣发了乔某当月的全部工资。③乔某不服,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中,双方经调解,无法达成协议。职工乔某的行为和企业扣发工资的行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8分)【解题指导】审设问 考查知识→劳动者维权途径 设问指向→如何解决劳动争议 析材料 (请连线) ① A.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② B.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③ C.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尝试答题对比借鉴 ①答题前可回顾“任务一”;②答题后可参考答案,总结失分点,提高正确率[参考答案]均不合理。(1分)①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3分)②本案中,为加强供销业务力量,丙公司指派新手李某随车熟悉业务,本是一项正常的工作安排,乔某作为职工应当服从。但乔某却无理阻挠,不遵守公司劳动纪律,已经构成违纪,而且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因此,公司有权对乔某进行处罚。但是,丙公司扣除乔某当月全部工资处罚过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应予以纠正(4分)任务二 运用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知识分析问题1 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 经营者应当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3 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诊断训练]2. (2024·湖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郝某常请朋友去家门口的A餐馆吃饭,除了方便、口味不错,还因为老板爽快,每次买单遇到总价不是整数时,都主动抹了零头,但最近的一次很不愉快。①郝某这次实际消费了529元,买单后才发现被收了530元,于是顺口问了一句:“咋还多收了我的钱呢?”新来的收银员不认识郝某,②斜眼问他:“你差那一块钱吗?”郝某感觉被冒犯,与对方争吵了起来,要求返还一元钱并赔礼道歉。没想到老板这次也较真了,③拒绝返还,理由是过去每次的抹零加起来远不止一元钱。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A餐馆老板能否多收这一元钱并说明理由;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和解,郝某坚持维权,请你给他一些建议。(9分)【解题指导】审设问 考查知识→《法律与生活》知识 设问指向→消费者权益及维权方式 析材料 (请连线) ① A. 侵犯人格尊严权② B. 经营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③ C. 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尝试答题[参考答案]A餐馆不能多收这一元钱。(1分)理由: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2分)②A餐馆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属于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的费用的违法行为。经营者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四舍五入”收银方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当然,商家“四舍五入”的做法中,“四舍”属于商家让利的自愿行为,但擅自“五入”的做法违背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因此餐馆老板并不能将过去每次的抹零与这次多收的一元钱相抵。A餐馆“反向抹零”涉嫌违法,触碰到了消费者权益的底线,侵害了消费环境的公平公正, 要据实收取每一笔交易费用,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守法经营。且A餐馆收银员的言行,涉嫌侵害郝某人格尊严权。故A餐馆老板应该返还一元钱并向郝某赔礼道歉。(3分)尝试答题对比借鉴 ①答题前可回顾“任务二”;②答题后可参考答案,总结失分点,提高正确率建议: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和解,郝某坚持维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介入调解;如仍未解决,可保留好相关票据及付款凭证,拨打12315投诉举报,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反映,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仍未解决,还可提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分)谢谢观赏提能练 小题大题分类提能三一、选择题易错易混练易错点一 混淆有效劳动合同与无效劳动合同1. 大龄女青年李某是甲公司招用的职工,2023年1月双方订立的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因工作岗位特殊,工作前两年不得结婚生孩子”。2023年10月,李某在父母再三催促下与王某结婚,婚后不久李某怀孕了,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劳动合同约定为由辞退了李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因违反民法典法而无效B. 该劳动合同因排除劳动者权利而部分无效C. 李某必须先申请仲裁后起诉解决劳动争议D. 李某因违反劳动合同约定须承担违约责任易错点二 不能准确把握劳动者权利2. (2025·阜阳期末)某公司员工小张五一期间加班工作一天,但劳动报酬与平日一样,因而与公司产生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为维护小张的合法权益,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A. 公司侵犯了其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小张可以申请调解B. 公司侵犯了其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小张若协商索要不成可申请仲裁C. 公司侵犯了其休息休假的权利,小张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D. 劳动者履行了加班的法定义务,理应依法享有获得加班费的权利易错点三 不能准确把握劳动者维权的途径3. 入职某汽车销售公司做了三年的文员后,张某被用人单位口头通知解聘。被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没有对张某作出任何的经济补偿;而在工作的三年中,用人单位也没有给他缴纳过养老保险。张某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与用人单位协商维权,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张某可以( )①申请调解,在调解协议生效30日内去申请司法确认 ②申请仲裁,经劳动仲裁的纠纷不得向法院提起诉讼 ③直接向法院起诉,若不服一审判决可在规定期限内上诉 ④向行政部门申请原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并补缴保险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易错点四 混淆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4. (2025·黄山期末)去餐馆吃饭时,在指定平台签到、打卡、发好评,就可以获赠一份小菜或甜品;网购或点外卖时,包装里常夹着“好评返现”卡片,按照指引给好评就能拿到几元红包;在指定平台发布探店好评,就能置换一顿“霸王餐”……从餐饮、网购到住宿、休闲,“好评返现”已悄然走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商家“好评返现”( )A. 属于正当竞争,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B. 旨在让利促销,是正当的产品推广手段C. 属于混淆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D. 涉嫌虚假宣传,侵害其他消费者知情权易错点五 不能准确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5. (2025·东莞期末)陈某到饭店吃饭,服务员餐前送来两碟花生,未说明是赠送还是收费。结账时,饭店将花生计入收费。陈某认为自己并未下单花生,不应付费;饭店认为陈某已吃过,必须付费。对此争执,从法律角度分析恰当的有( )①陈某可选择协商解决或寻求消费者协会维权②陈某的安全消费权和知情权均受到饭店侵害③若协商或调解不成,可以考虑采用诉讼方式④陈某因食用花生事实达成买卖合同,需付款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易错点六 不能准确把握不同税种的作用6. 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建设的通知》提出,要全面实施个人所得税申报信用承诺制,纳税人需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守信承诺,信用承诺的履行情况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此举旨在( )①推动形成崇尚诚信的良好风尚 ②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③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④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缴纳税款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二、主观题任务提能练任务一 运用劳动者维权途径的知识分析问题1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典题内化]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丙公司职工乔某负责该公司供销工作。随着业务量的扩大,丙公司增派职工李某协助乔某工作。李某从事供销工作的第一天,正遇一客户要求送货,丙公司安排李某随乔某一起送货以便熟悉业务。①乔某拒不答应,坚持自己一人送货,并拦住汽车,不让汽车开出公司,公司领导再三劝说无效,致使为客户送货拖延达3小时之久。为此,丙公司增加支付借用汽车费300元,并影响了公司的声誉。②事后,丙公司扣发了乔某当月的全部工资。③乔某不服,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中,双方经调解,无法达成协议。职工乔某的行为和企业扣发工资的行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8分)【解题指导】审设问 考查知识→劳动者维权途径设问指向→如何解决劳动争议析材料(请连线) ① A.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② B.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③ C.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尝试答题对比借鉴 ①答题前可回顾“任务一”;②答题后可参考答案,总结失分点,提高正确率任务二 运用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知识分析问题1 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 经营者应当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3 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诊断训练]2. (2024·湖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郝某常请朋友去家门口的A餐馆吃饭,除了方便、口味不错,还因为老板爽快,每次买单遇到总价不是整数时,都主动抹了零头,但最近的一次很不愉快。①郝某这次实际消费了529元,买单后才发现被收了530元,于是顺口问了一句:“咋还多收了我的钱呢?”新来的收银员不认识郝某,②斜眼问他:“你差那一块钱吗?”郝某感觉被冒犯,与对方争吵了起来,要求返还一元钱并赔礼道歉。没想到老板这次也较真了,③拒绝返还,理由是过去每次的抹零加起来远不止一元钱。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A餐馆老板能否多收这一元钱并说明理由;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和解,郝某坚持维权,请你给他一些建议。(9分)【解题指导】审设问 考查知识→《法律与生活》知识设问指向→消费者权益及维权方式析材料(请连线) ① A. 侵犯人格尊严权② B. 经营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③ C. 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尝试答题对比借鉴 ①答题前可回顾“任务二”;②答题后可参考答案,总结失分点,提高正确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用word.doc 提能练 小题大题分类提能三.pptx 教用word.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