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课件 讲义)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检测(课件 讲义)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2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2025·珠海期末)下列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所实施的民事行为能产生主体预期的法律效力的有( B )
①16周岁的李某在超市当保安,购买了一部五千余元的手机
②12周岁的李某用积攒的压岁钱购置了一只电话手表
③18周岁的张A(不能辨认自己行为)从家里拿出字画交易
④甲公司通过政府招标与乙政府签订了办公设备的供应合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李某12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电话手表的行为只有得到监护人追认才会产生预期的法律效力,②不符合题意。张A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出售字画的行为没有经过监护人追认,不会产生预期的法律效力,③不符合题意。
2. (2025·黄山期末)正在上初中的王同学参加中国少年科技创新比赛,独立完成了墙壁插座防触电装置,成功获得大赛一等奖,并与该科技大赛赞助商M公司签订了发明转让协议。以下哪种观点说法正确( B )
A. 王同学发明的墙壁插座防触电装置,只要保密得当就能获得永久的法律保护
B. 王同学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与M公司签订作品转让协议
C. 王同学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注册专利
D. 王同学如取得专利,自成功申请日起拥有专利十年保护期
3. 刘某一直在城里打工,并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农村老家宅基地上的自建房一直闲置。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某酒店欲租用刘某的自建房并进行改造,用于旅游出租。于是该酒店与刘某联系,最终以每月800元的价格达成协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①刘某对自建房享有的物权受到法律保护
②刘某对自建房拥有用益物权
③刘某每月获得的800元是基于将自建房进行质押
④刘某出租自建房是国家财产制度不断完善的体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刘某对自建房享有所有权,而非用益物权,②错误。刘某获得的800元收入属于出租所得,而不是将自建房进行质押所得,③错误。
4. (2023·新课标卷)某日,夏某到甲餐厅用餐,餐厅员工擅自将其品尝新菜的画面拍摄下来,并将照片作为宣传文章的内容发布在餐厅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照片中夏某的脸部和身体特征清晰可辨。夏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甲餐厅删除该照片,遭到拒绝。夏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荣誉权
②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权
③甲餐厅发布的照片属于物证
④夏某与甲餐厅之间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本案中不涉及夏某的荣誉权,甲餐厅并未侵害夏某的荣誉权,①不符合题意。物证是以物品或者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而本案中甲餐厅发布的照片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且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属于电子数据证据,③错误。
5. 张某在某公司订购了轿车一辆,并选装原厂真皮座椅、电动天窗,向该公司交付定金1万元,双方订立口头的买卖合同,之后张某提走轿车并交纳尾款,可在维修时发现真皮座椅、电动天窗非原厂配置。双方产生纠纷,诉至法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①本案中交易数额较大,因而双方口头买卖合同不成立
②该公司应就己方对合同的不当履行承担违约责任
③鉴于该公司存在欺诈行为,张某可要求其退车返款并赔偿一倍车款
④张某如未提供公司的行为给张某造成损失的证据,法院可不予处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口头合同也是合同形式的一种,本案中双方主体适格,意思表示一致,标的明确,双方订立口头的买卖合同成立,①错误。鉴于该公司存在欺诈行为针对的是座椅、电动天窗,不构成根本违约,张某无权要求其退车返款并赔偿一倍车款,③错误。
6. 于某与某装修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其中有“发生伤亡事故,本公司概不负责”的条款,于某抱着侥幸心理在合同上签了字。七个月后,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设备,于某在施工中不慎从高处滑落坠地,经抢救无效死亡。装修公司以合同为由,拒绝死者家属提出的一切赔偿请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于某家属应信守合同,践行契约精神,自觉承担一切后果
②该装修公司与于某签订的合同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受法律保护
③该装修公司与于某签订的合同有关条款明显违反法律法规,不具有法律效力
④该装修公司侵犯了于某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责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该装修公司与于某签订的合同虽然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但合同有关条款明显违反法律法规,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该装修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②错误。
7. (2025·惠州月考)某大型商场在门口摆放了一个巨型粉色毛绒兔样态的卡通气模,形成临时打卡地标,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含有该卡通形象的宣传图片。T文化传媒公司发现该大型卡通气模与其创作的雕塑作品形象一致,认为该商场侵权,故诉至法院。本案中( A )
①该商场侵犯了T公司的展览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
②T公司对该雕塑作品依法享有永久有效的著作财产权
③T公司有权要求该商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责任
④该商场在网上发布宣传图片的行为侵犯了T公司的发表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是有一定期限的,T公司对该雕塑作品依法享有著作财产权,但不是永久有效,②错误。发表权是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商场的行为并没有侵犯T公司的发表权,因为作品已经由T公司创作完成,商场是在作品已发表后进行的侵权行为,④错误。
8. (2025·南昌期末)某休闲观光牧场中,原本温顺的牛因受到外界刺激,疯狂追逐观光人员,导致甲受惊吓而摔倒。后经医院鉴定,甲的膝关节构成十级伤残。牧场管理者认为自己的牛没有接触到甲,不存在侵权,甲遂提起了诉讼。关于牧场的责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①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②牧场管理者可通过证明自己尽到管理职责而免责
③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④牧场的牛与甲没有直接接触,不用承担侵权责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本案中牧场饲养的牛追逐甲,导致甲受惊吓而摔倒,根据法律规定,牧场需要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牧场管理者可通过证明自己尽到管理职责而免责,①②符合题意,③排除。牧场饲养的牛追逐观光人员,导致甲受惊吓而摔倒。虽没有直接接触,但甲摔倒与牛追逐有关,牧场需要承担侵权责任,④错误。
9. 王某有三子,甲、乙、丙三人各自独立生活,其中甲、乙与王某同城生活,丙在海外工作。甲经常上门看望王某,照顾王某的晚年生活。乙既不上门看望也不支付赡养费。王某生前立有遗嘱,明确将其遗产房屋一套给甲,另有存款50万元由三子均分。甲认为对自己不公平,在分割遗产时改为自己得30万元,另20万元由乙、丙均分。对本案的处理正确的是( C )
①甲篡改遗嘱丧失继承权
②依照王某的遗嘱执行
③丙未尽赡养义务,适当少分遗产
④乙能尽而不尽赡养义务,并非一定丧失继承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解析】甲篡改遗嘱的行为并无法律效力,不会对遗嘱执行构成实质影响,不影响其继承权,①不选;题干未提及丙是否尽到赡养义务,并且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继承多少份额,应依据遗嘱而定,③不选。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大学毕业的小明即将步入职场,准备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中,对此,你应该告诉他( D )
①劳动者要先承担相应的义务,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②劳动者平等竞争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③创业者有必要在创业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学会风险管理
④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不分先后,①错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错误。
11. 近年来,化妆品行业为了增加销量,在宣传产品时提出了许多“新”概念,例如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以及近期热议的量子护肤品等,但最后都被相关专业人士揭穿了其伪概念的本质。对于此类宣传,相关经营者、生产者、广告发布者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说明( B )
①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②消费者应当揭穿虚假宣传,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经营者应当遵守规则,做到公平竞争
④消费者应禁止搭便车,以防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材料讲述的是相关经营者、生产者、广告发布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遵守规则,做到公平竞争;而未讲述消费者应当揭穿虚假宣传,维护自己的权益,②不符合题意。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和良好的商业信誉,经营者禁止搭便车,④错误。
12. (2025·长沙期末)分别居住在三亚市吉阳区的甲和崖州区的乙是生意合作伙伴,也是多年好友。2020年3月,甲因资金周转问题向乙借款10万元,约定两年后还款。借款到期后,乙在多次催讨未果后,决定于2023年4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乙可聘请辩护人向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②乙的诉讼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
③甲不提交答辩状不会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
④乙可以向吉阳区人民法院起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近年来,零食江湖出现了“学院派”食品,即由高校研发和代言,由合作企业生产的食品,俘获了不少吃货的心。但这些“高学历”零食在受欢迎之余,也混入了一些“学历造假”分子。上海市消保委随机选取的13种宣称由“农科院”“农业大学”等机构参与研发的线上食品中,5款产品被相关机构明确回函否认有关联,4款产品未获相关机构的明确回应。零食“学历造假”( B )
①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消费权
②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
③警示制造商须尽到事先审查的义务
④是“搭便车”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产品造假不涉及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②排除。题干反映合格产品被仿冒,生产合格产品的企业无责任对仿冒商品进行事先审查,而造假企业目的就是仿冒,谈不上履行事先审查义务,③排除。
14. 2024年1月3日,A市的李某开车到B市出差,途经B市某街心公园时,不幸被范某的车追尾,造成车辆严重受损,幸好人并未受伤。李某要求范某赔偿车辆维修费10万元,范某认为赔偿金额过高,双方争执不下。对此,李某可以( A )
①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②通过行政复议维护权益
③提起行政诉讼维护权益
④诉至人民法院进行维权
A.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②不符合题意,行政复议主要针对的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该题目中明显不涉及行政复议的相关知识。③不符合题意,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该题目中不涉及行政诉讼的相关知识。
15. 居住在S市A县的张某在B县旅游,步行经过一居民楼时,被居民楼外墙脱落的水泥块砸伤头部身亡。为此,张父向人民法院起诉该居民楼的业主和物业,要求赔偿。人民法院受理后,进行了全面调查。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张父应到A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②业主和物业有权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
③该居民楼的业主和物业负有举证责任
④人民法院可将鉴定意见和证人证言作为审判依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解析】张父应到事发地B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①错误。业主和物业有权委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而不是辩护人,②错误。
16. (2025·佛山南海摸底)楼上潘女士家的自来水管破裂漏水,渗透到楼下杨先生家,造成部分物品浸水受损。协商无果后,杨先生诉至法院,要求潘女士赔偿损失15万元,经司法鉴定机构评估,杨先生的相关损失为10 514元。法院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潘女士愿意赔偿杨先生各项损失。以下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A )
①诉讼调解达成的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②相邻关系是对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应妥善处理
③潘女士应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的责任
④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可作为民事诉讼的书证证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应妥善处理,②错误。材料中提到的鉴定结果属于证据中的“鉴定意见”,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某、李某系相同单元的对门邻居,该单元为一梯两户。王某因自身防盗及安全需要,在自家门口上方墙角处安装360度摄像头,拍摄范围为电梯口、楼梯口及两家共用的空间,且能够完整覆盖李某大门位置。李某不同意王某安装使用该摄像头,认为王某24小时全天候监控,严重侵犯了自己及其家人的人身权利和隐私权。王某则称:“装摄像头是自己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双方协商未果,李某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被告王某应拆除摄像头。
(1) 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法院这样判决的理由。(8分)
【解析】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漏、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本案中,王某安装的摄像头监控范围过大,构成了对李某隐私权的侵害。(8分)
(2) 结合本案,谈谈如何妥善处理相邻关系。(6分)
【解析】①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③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每点2分,共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孙某独立抚养一儿一女长大成人后,女儿常年在国外工作,孙某与儿子同住。2018年,孙某立下自书遗嘱,将自己的房屋、存款给儿子。2021年9月,孙某儿子去其他城市工作,孙某的生活起居由其侄子照顾,孙某便让社区干部老张打印遗嘱,由其侄子负责其生养死葬,死后房屋归其侄子所有。2022年7月,孙某与老张一同外出旅游,途中孙某因钱包被盗,向老张借款6 000元并打了借条。旅游途中二人遭遇泥石流,孙某不幸被砸伤,住院期间得到其女儿的精心照顾。2022年9月孙某弥留之际,在神志清楚且有三位医生在场的情况下立下口头遗嘱,将自己的房子和存款给女儿。当日孙某过世。事后,老张拿着借条找到孙某的侄子要求还款。
(1) 材料中自书遗嘱、打印遗嘱、口头遗嘱是否有效?(8分)
【解析】①打印遗嘱、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材料中,打印遗嘱时只有社区干部老张一人在场,见证人人数不足,故该打印遗嘱无效。(4分)②口头遗嘱是孙某在神志清楚且有三位医生在场的情况下立下的,见证人人数符合要求,且是最后一份遗嘱,故该口头遗嘱有效。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故孙某2018年立下的自书遗嘱无效。(4分)
(2) 老张是否能找孙某侄子讨回借款?如不能,老张应找谁讨回借款?请分别说明理由。(8分)
【解析】①打印遗嘱无效,孙某侄子未继承遗产,因此老张不能找孙某侄子讨回借款。继承人不仅会获得被继承人的遗产,还需要承担被继承人未偿还的债务。(4分)②本应由被继承人偿还的债务,应由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超过的部分不负清偿责任。本案中,孙某立下的口头遗嘱有效,孙某遗产由孙某女儿继承,故老张应该找孙某女儿讨回借款。(4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彭先生通过某旅行社以3 880元报名参加某境外纯玩团。在游玩过程中,旅行社未提前与游客沟通便对行程进行了调整,引起了彭先生的不满。合同中明确“购物自愿”,导游却每天带游客去各种购物点,每个购物点都强制停留2-3个小时。彭先生因为拒绝购物遭到恶语侮辱,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最终导游强迫诱导彭先生购买了2万多元的玉器,并声称这些玉器都是正品、值得收藏、有升值空间等。彭先生回去后发现自己所购买的玉器都是假货,价值不过几百元。由此,双方发生争执。
网友认为: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案件是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彭先生的案件不是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案件。所以,彭先生的案件不是精神损害赔偿案件。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旅行社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并说明理由。(8分)
【解析】①旅行社应承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履行合同应遵循全面履行、诚信原则,订立和变更合同需要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旅行社私自改变行程,单方面变更合同,属于违约行为。(3分)②旅行社应承担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侵权责任。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旅行社对彭先生进行恶语侮辱,侵犯了彭先生的名誉权。(2分)③旅行社应承担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原则,经营者应当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旅行社强迫或诱导购物违背了上述原则,侵犯了彭先生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3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女士将两箱保健品邮寄给陈师傅,快递员上门收件并发送快递单号,李女士支付单次运费140元。物品到达后因陈师傅当时无法领取,派件员又联系到寄件人李女士,按其指示将物品放在了指定位置,当天物流信息显示“拍照签收,已签收”。10天后,陈师傅取快递时,发现快递已遗失,李女士多方投诉要求快递公司照价赔偿合计10 000元。快递公司则证实,李女士未在寄件时购买保价服务,且李女士的物品价值10 000元不得而知,只能适用未保价条款向其赔偿。李女士对此结果表示不满,将快递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登记立案,经审理认为,快递公司不存在过失及违约情形,李女士亦无法证明其邮寄的物品价值,作出依法驳回李女士诉讼请求的判决。李女士因工作繁忙,暂将此事搁下没有上诉。一个月后,李女士准备提起上诉,却被法院告知不再受理该上诉请求。
(1) 简要分析法院为何不再受理李女士的上诉请求。(6分)
【解析】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重要诉讼权利。(2分)但上诉如不及时提起,一审判决就会生效,(2分)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在民事诉讼中,提起上诉期限为15日,李女士一个月后提起上诉,当事人失去上诉权,所以法院不再受理。(2分)
(2) 结合材料,说明在本案中法院是如何通过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的。(8分)
【解析】①李女士与快递公司形成了有效的快递服务合同关系,完成签收流程,快递服务合同履行完毕,法院依法作出快递公司不存在过失及违约情形的判决。(2分)②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李女士亦无法证明其邮寄的物品价值,故法院依法驳回了李女士的诉讼请求。(2分)③法院严格遵守诉讼程序,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登记立案,经过审理,作出判决,一审结束后,李女士未在上诉期内提起上诉,故不受理其上诉请求。(2分)④由此可见,法院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正确解决纠纷,实现公平正义。(2分)(共36张PPT)
模块卷
选择性必修2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2025·珠海期末)下列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所实施的民事行为能产生主体预期的法律效力的有(  )
①16周岁的李某在超市当保安,购买了一部五千余元的手机
②12周岁的李某用积攒的压岁钱购置了一只电话手表
③18周岁的张A(不能辨认自己行为)从家里拿出字画交易
④甲公司通过政府招标与乙政府签订了办公设备的供应合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解析】李某12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电话手表的行为只有得到监护人追认才会产生预期的法律效力,②不符合题意。张A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出售字画的行为没有经过监护人追认,不会产生预期的法律效力,③不符合题意。
2. (2025·黄山期末)正在上初中的王同学参加中国少年科技创新比赛,独立完成了墙壁插座防触电装置,成功获得大赛一等奖,并与该科技大赛赞助商M公司签订了发明转让协议。以下哪种观点说法正确(  )
A. 王同学发明的墙壁插座防触电装置,只要保密得当就能获得永久的法律保护
B. 王同学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与M公司签订作品转让协议
C. 王同学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注册专利
D. 王同学如取得专利,自成功申请日起拥有专利十年保护期
B
3. 刘某一直在城里打工,并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农村老家宅基地上的自建房一直闲置。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某酒店欲租用刘某的自建房并进行改造,用于旅游出租。于是该酒店与刘某联系,最终以每月800元的价格达成协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刘某对自建房享有的物权受到法律保护
②刘某对自建房拥有用益物权
③刘某每月获得的800元是基于将自建房进行质押
④刘某出租自建房是国家财产制度不断完善的体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刘某对自建房享有所有权,而非用益物权,②错误。刘某获得的800元收入属于出租所得,而不是将自建房进行质押所得,③错误。
B
4. (2023·新课标卷)某日,夏某到甲餐厅用餐,餐厅员工擅自将其品尝新菜的画面拍摄下来,并将照片作为宣传文章的内容发布在餐厅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照片中夏某的脸部和身体特征清晰可辨。夏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甲餐厅删除该照片,遭到拒绝。夏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荣誉权
②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权
③甲餐厅发布的照片属于物证
④夏某与甲餐厅之间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解析】本案中不涉及夏某的荣誉权,甲餐厅并未侵害夏某的荣誉权,①不符合题意。物证是以物品或者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而本案中甲餐厅发布的照片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且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属于电子数据证据,③错误。
5. 张某在某公司订购了轿车一辆,并选装原厂真皮座椅、电动天窗,向该公司交付定金1万元,双方订立口头的买卖合同,之后张某提走轿车并交纳尾款,可在维修时发现真皮座椅、电动天窗非原厂配置。双方产生纠纷,诉至法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本案中交易数额较大,因而双方口头买卖合同不成立
②该公司应就己方对合同的不当履行承担违约责任
③鉴于该公司存在欺诈行为,张某可要求其退车返款并赔偿一倍车款
④张某如未提供公司的行为给张某造成损失的证据,法院可不予处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解析】口头合同也是合同形式的一种,本案中双方主体适格,意思表示一致,标的明确,双方订立口头的买卖合同成立,①错误。鉴于该公司存在欺诈行为针对的是座椅、电动天窗,不构成根本违约,张某无权要求其退车返款并赔偿一倍车款,③错误。
6. 于某与某装修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其中有“发生伤亡事故,本公司概不负责”的条款,于某抱着侥幸心理在合同上签了字。七个月后,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设备,于某在施工中不慎从高处滑落坠地,经抢救无效死亡。装修公司以合同为由,拒绝死者家属提出的一切赔偿请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于某家属应信守合同,践行契约精神,自觉承担一切后果
②该装修公司与于某签订的合同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受法律保护
③该装修公司与于某签订的合同有关条款明显违反法律法规,不具有法律效力
④该装修公司侵犯了于某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责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该装修公司与于某签订的合同虽然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但合同有关条款明显违反法律法规,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该装修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②错误。
B
7. (2025·惠州月考)某大型商场在门口摆放了一个巨型粉色毛绒兔样态的卡通气模,形成临时打卡地标,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含有该卡通形象的宣传图片。T文化传媒公司发现该大型卡通气模与其创作的雕塑作品形象一致,认为该商场侵权,故诉至法院。本案中(  )
①该商场侵犯了T公司的展览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
②T公司对该雕塑作品依法享有永久有效的著作财产权
③T公司有权要求该商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责任
④该商场在网上发布宣传图片的行为侵犯了T公司的发表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解析】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是有一定期限的,T公司对该雕塑作品依法享有著作财产权,但不是永久有效,②错误。发表权是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商场的行为并没有侵犯T公司的发表权,因为作品已经由T公司创作完成,商场是在作品已发表后进行的侵权行为,④错误。
8. (2025·南昌期末)某休闲观光牧场中,原本温顺的牛因受到外界刺激,疯狂追逐观光人员,导致甲受惊吓而摔倒。后经医院鉴定,甲的膝关节构成十级伤残。牧场管理者认为自己的牛没有接触到甲,不存在侵权,甲遂提起了诉讼。关于牧场的责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②牧场管理者可通过证明自己尽到管理职责而免责
③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④牧场的牛与甲没有直接接触,不用承担侵权责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A
【解析】本案中牧场饲养的牛追逐甲,导致甲受惊吓而摔倒,根据法律规定,牧场需要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牧场管理者可通过证明自己尽到管理职责而免责,①②符合题意,③排除。牧场饲养的牛追逐观光人员,导致甲受惊吓而摔倒。虽没有直接接触,但甲摔倒与牛追逐有关,牧场需要承担侵权责任,④错误。
9. 王某有三子,甲、乙、丙三人各自独立生活,其中甲、乙与王某同城生活,丙在海外工作。甲经常上门看望王某,照顾王某的晚年生活。乙既不上门看望也不支付赡养费。王某生前立有遗嘱,明确将其遗产房屋一套给甲,另有存款50万元由三子均分。甲认为对自己不公平,在分割遗产时改为自己得30万元,另20万元由乙、丙均分。对本案的处理正确的是(  )
①甲篡改遗嘱丧失继承权
②依照王某的遗嘱执行
③丙未尽赡养义务,适当少分遗产
④乙能尽而不尽赡养义务,并非一定丧失继承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C
【解析】甲篡改遗嘱的行为并无法律效力,不会对遗嘱执行构成实质影响,不影响其继承权,①不选;题干未提及丙是否尽到赡养义务,并且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继承多少份额,应依据遗嘱而定,③不选。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大学毕业的小明即将步入职场,准备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中,对此,你应该告诉他(  )
①劳动者要先承担相应的义务,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②劳动者平等竞争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③创业者有必要在创业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学会风险管理
④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不分先后,①错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错误。
D
11. 近年来,化妆品行业为了增加销量,在宣传产品时提出了许多“新”概念,例如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以及近期热议的量子护肤品等,但最后都被相关专业人士揭穿了其伪概念的本质。对于此类宣传,相关经营者、生产者、广告发布者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说明(  )
①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②消费者应当揭穿虚假宣传,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经营者应当遵守规则,做到公平竞争
④消费者应禁止搭便车,以防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解析】材料讲述的是相关经营者、生产者、广告发布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遵守规则,做到公平竞争;而未讲述消费者应当揭穿虚假宣传,维护自己的权益,②不符合题意。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和良好的商业信誉,经营者禁止搭便车,④错误。
12. (2025·长沙期末)分别居住在三亚市吉阳区的甲和崖州区的乙是生意合作伙伴,也是多年好友。2020年3月,甲因资金周转问题向乙借款10万元,约定两年后还款。借款到期后,乙在多次催讨未果后,决定于2023年4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乙可聘请辩护人向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②乙的诉讼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
③甲不提交答辩状不会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
④乙可以向吉阳区人民法院起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13. 近年来,零食江湖出现了“学院派”食品,即由高校研发和代言,由合作企业生产的食品,俘获了不少吃货的心。但这些“高学历”零食在受欢迎之余,也混入了一些“学历造假”分子。上海市消保委随机选取的13种宣称由“农科院”“农业大学”等机构参与研发的线上食品中,5款产品被相关机构明确回函否认有关联,4款产品未获相关机构的明确回应。零食“学历造假”(  )
①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消费权
②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
③警示制造商须尽到事先审查的义务
④是“搭便车”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解析】产品造假不涉及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②排除。题干反映合格产品被仿冒,生产合格产品的企业无责任对仿冒商品进行事先审查,而造假企业目的就是仿冒,谈不上履行事先审查义务,③排除。
14. 2024年1月3日,A市的李某开车到B市出差,途经B市某街心公园时,不幸被范某的车追尾,造成车辆严重受损,幸好人并未受伤。李某要求范某赔偿车辆维修费10万元,范某认为赔偿金额过高,双方争执不下。对此,李某可以(  )
①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②通过行政复议维护权益
③提起行政诉讼维护权益 ④诉至人民法院进行维权
A.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②不符合题意,行政复议主要针对的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该题目中明显不涉及行政复议的相关知识。③不符合题意,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该题目中不涉及行政诉讼的相关知识。
A
15. 居住在S市A县的张某在B县旅游,步行经过一居民楼时,被居民楼外墙脱落的水泥块砸伤头部身亡。为此,张父向人民法院起诉该居民楼的业主和物业,要求赔偿。人民法院受理后,进行了全面调查。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张父应到A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②业主和物业有权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
③该居民楼的业主和物业负有举证责任
④人民法院可将鉴定意见和证人证言作为审判依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解析】张父应到事发地B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①错误。业主和物业有权委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而不是辩护人,②错误。
B
16. (2025·佛山南海摸底)楼上潘女士家的自来水管破裂漏水,渗透到楼下杨先生家,造成部分物品浸水受损。协商无果后,杨先生诉至法院,要求潘女士赔偿损失15万元,经司法鉴定机构评估,杨先生的相关损失为10 514元。法院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潘女士愿意赔偿杨先生各项损失。以下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诉讼调解达成的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②相邻关系是对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应妥善处理
③潘女士应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的责任
④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可作为民事诉讼的书证证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应妥善处理,②错误。材料中提到的鉴定结果属于证据中的“鉴定意见”,④错误。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某、李某系相同单元的对门邻居,该单元为一梯两户。王某因自身防盗及安全需要,在自家门口上方墙角处安装360度摄像头,拍摄范围为电梯口、楼梯口及两家共用的空间,且能够完整覆盖李某大门位置。李某不同意王某安装使用该摄像头,认为王某24小时全天候监控,严重侵犯了自己及其家人的人身权利和隐私权。王某则称:“装摄像头是自己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双方协商未果,李某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被告王某应拆除摄像头。
(1) 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法院这样判决的理由。(8分)
【答案】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漏、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本案中,王某安装的摄像头监控范围过大,构成了对李某隐私权的侵害。(8分)
(2) 结合本案,谈谈如何妥善处理相邻关系。(6分)
【答案】①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③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每点2分,共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孙某独立抚养一儿一女长大成人后,女儿常年在国外工作,孙某与儿子同住。2018年,孙某立下自书遗嘱,将自己的房屋、存款给儿子。2021年9月,孙某儿子去其他城市工作,孙某的生活起居由其侄子照顾,孙某便让社区干部老张打印遗嘱,由其侄子负责其生养死葬,死后房屋归其侄子所有。2022年7月,孙某与老张一同外出旅游,途中孙某因钱包被盗,向老张借款6 000元并打了借条。旅游途中二人遭遇泥石流,孙某不幸被砸伤,住院期间得到其女儿的精心照顾。2022年9月孙某弥留之际,在神志清楚且有三位医生在场的情况下立下口头遗嘱,将自己的房子和存款给女儿。当日孙某过世。事后,老张拿着借条找到孙某的侄子要求还款。
(1) 材料中自书遗嘱、打印遗嘱、口头遗嘱是否有效?(8分)
【答案】①打印遗嘱、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材料中,打印遗嘱时只有社区干部老张一人在场,见证人人数不足,故该打印遗嘱无效。(4分)②口头遗嘱是孙某在神志清楚且有三位医生在场的情况下立下的,见证人人数符合要求,且是最后一份遗嘱,故该口头遗嘱有效。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故孙某2018年立下的自书遗嘱无效。(4分)
(2) 老张是否能找孙某侄子讨回借款?如不能,老张应找谁讨回借款?请分别说明理由。(8分)
【答案】①打印遗嘱无效,孙某侄子未继承遗产,因此老张不能找孙某侄子讨回借款。继承人不仅会获得被继承人的遗产,还需要承担被继承人未偿还的债务。(4分)②本应由被继承人偿还的债务,应由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超过的部分不负清偿责任。本案中,孙某立下的口头遗嘱有效,孙某遗产由孙某女儿继承,故老张应该找孙某女儿讨回借款。(4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彭先生通过某旅行社以3 880元报名参加某境外纯玩团。在游玩过程中,旅行社未提前与游客沟通便对行程进行了调整,引起了彭先生的不满。合同中明确“购物自愿”,导游却每天带游客去各种购物点,每个购物点都强制停留2-3个小时。彭先生因为拒绝购物遭到恶语侮辱,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最终导游强迫诱导彭先生购买了2万多元的玉器,并声称这些玉器都是正品、值得收藏、有升值空间等。彭先生回去后发现自己所购买的玉器都是假货,价值不过几百元。由此,双方发生争执。
网友认为: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案件是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彭先生的案件不是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案件。所以,彭先生的案件不是精神损害赔偿案件。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旅行社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并说明理由。(8分)
【答案】①旅行社应承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履行合同应遵循全面履行、诚信原则,订立和变更合同需要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旅行社私自改变行程,单方面变更合同,属于违约行为。(3分)②旅行社应承担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侵权责任。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旅行社对彭先生进行恶语侮辱,侵犯了彭先生的名誉权。(2分)③旅行社应承担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原则,经营者应当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旅行社强迫或诱导购物违背了上述原则,侵犯了彭先生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3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女士将两箱保健品邮寄给陈师傅,快递员上门收件并发送快递单号,李女士支付单次运费140元。物品到达后因陈师傅当时无法领取,派件员又联系到寄件人李女士,按其指示将物品放在了指定位置,当天物流信息显示“拍照签收,已签收”。10天后,陈师傅取快递时,发现快递已遗失,李女士多方投诉要求快递公司照价赔偿合计10 000元。快递公司则证实,李女士未在寄件时购买保价服务,且李女士的物品价值10 000元不得而知,只能适用未保价条款向其赔偿。李女士对此结果表示不满,将快递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登记立案,经审理认为,快递公司不存在过失及违约情形,李女士亦无法证明其邮寄的物品价值,作出依法驳回李女士诉讼请求的判决。李女士因工作繁忙,暂将此事搁下没有上诉。一个月后,李女士准备提起上诉,却被法院告知不再受理该上诉请求。
(1) 简要分析法院为何不再受理李女士的上诉请求。(6分)
【答案】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重要诉讼权利。(2分)但上诉如不及时提起,一审判决就会生效,(2分)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在民事诉讼中,提起上诉期限为15日,李女士一个月后提起上诉,当事人失去上诉权,所以法院不再受理。(2分)
(2) 结合材料,说明在本案中法院是如何通过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的。(8分)
【答案】①李女士与快递公司形成了有效的快递服务合同关系,完成签收流程,快递服务合同履行完毕,法院依法作出快递公司不存在过失及违约情形的判决。(2分)②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李女士亦无法证明其邮寄的物品价值,故法院依法驳回了李女士的诉讼请求。(2分)③法院严格遵守诉讼程序,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登记立案,经过审理,作出判决,一审结束后,李女士未在上诉期内提起上诉,故不受理其上诉请求。(2分)④由此可见,法院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正确解决纠纷,实现公平正义。(2分)
谢谢观赏选择性必修2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2025·珠海期末)下列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所实施的民事行为能产生主体预期的法律效力的有(  )
①16周岁的李某在超市当保安,购买了一部五千余元的手机
②12周岁的李某用积攒的压岁钱购置了一只电话手表
③18周岁的张A(不能辨认自己行为)从家里拿出字画交易
④甲公司通过政府招标与乙政府签订了办公设备的供应合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2025·黄山期末)正在上初中的王同学参加中国少年科技创新比赛,独立完成了墙壁插座防触电装置,成功获得大赛一等奖,并与该科技大赛赞助商M公司签订了发明转让协议。以下哪种观点说法正确(  )
A. 王同学发明的墙壁插座防触电装置,只要保密得当就能获得永久的法律保护
B. 王同学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与M公司签订作品转让协议
C. 王同学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注册专利
D. 王同学如取得专利,自成功申请日起拥有专利十年保护期
3. 刘某一直在城里打工,并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农村老家宅基地上的自建房一直闲置。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某酒店欲租用刘某的自建房并进行改造,用于旅游出租。于是该酒店与刘某联系,最终以每月800元的价格达成协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刘某对自建房享有的物权受到法律保护
②刘某对自建房拥有用益物权
③刘某每月获得的800元是基于将自建房进行质押
④刘某出租自建房是国家财产制度不断完善的体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2023·新课标卷)某日,夏某到甲餐厅用餐,餐厅员工擅自将其品尝新菜的画面拍摄下来,并将照片作为宣传文章的内容发布在餐厅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照片中夏某的脸部和身体特征清晰可辨。夏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甲餐厅删除该照片,遭到拒绝。夏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荣誉权
②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权
③甲餐厅发布的照片属于物证
④夏某与甲餐厅之间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张某在某公司订购了轿车一辆,并选装原厂真皮座椅、电动天窗,向该公司交付定金1万元,双方订立口头的买卖合同,之后张某提走轿车并交纳尾款,可在维修时发现真皮座椅、电动天窗非原厂配置。双方产生纠纷,诉至法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本案中交易数额较大,因而双方口头买卖合同不成立
②该公司应就己方对合同的不当履行承担违约责任
③鉴于该公司存在欺诈行为,张某可要求其退车返款并赔偿一倍车款
④张某如未提供公司的行为给张某造成损失的证据,法院可不予处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于某与某装修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其中有“发生伤亡事故,本公司概不负责”的条款,于某抱着侥幸心理在合同上签了字。七个月后,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设备,于某在施工中不慎从高处滑落坠地,经抢救无效死亡。装修公司以合同为由,拒绝死者家属提出的一切赔偿请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于某家属应信守合同,践行契约精神,自觉承担一切后果
②该装修公司与于某签订的合同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受法律保护
③该装修公司与于某签订的合同有关条款明显违反法律法规,不具有法律效力
④该装修公司侵犯了于某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责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 (2025·惠州月考)某大型商场在门口摆放了一个巨型粉色毛绒兔样态的卡通气模,形成临时打卡地标,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含有该卡通形象的宣传图片。T文化传媒公司发现该大型卡通气模与其创作的雕塑作品形象一致,认为该商场侵权,故诉至法院。本案中(  )
①该商场侵犯了T公司的展览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
②T公司对该雕塑作品依法享有永久有效的著作财产权
③T公司有权要求该商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责任
④该商场在网上发布宣传图片的行为侵犯了T公司的发表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2025·南昌期末)某休闲观光牧场中,原本温顺的牛因受到外界刺激,疯狂追逐观光人员,导致甲受惊吓而摔倒。后经医院鉴定,甲的膝关节构成十级伤残。牧场管理者认为自己的牛没有接触到甲,不存在侵权,甲遂提起了诉讼。关于牧场的责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②牧场管理者可通过证明自己尽到管理职责而免责
③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④牧场的牛与甲没有直接接触,不用承担侵权责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 王某有三子,甲、乙、丙三人各自独立生活,其中甲、乙与王某同城生活,丙在海外工作。甲经常上门看望王某,照顾王某的晚年生活。乙既不上门看望也不支付赡养费。王某生前立有遗嘱,明确将其遗产房屋一套给甲,另有存款50万元由三子均分。甲认为对自己不公平,在分割遗产时改为自己得30万元,另20万元由乙、丙均分。对本案的处理正确的是(  )
①甲篡改遗嘱丧失继承权
②依照王某的遗嘱执行
③丙未尽赡养义务,适当少分遗产
④乙能尽而不尽赡养义务,并非一定丧失继承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大学毕业的小明即将步入职场,准备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中,对此,你应该告诉他(  )
①劳动者要先承担相应的义务,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②劳动者平等竞争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③创业者有必要在创业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学会风险管理
④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1. 近年来,化妆品行业为了增加销量,在宣传产品时提出了许多“新”概念,例如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以及近期热议的量子护肤品等,但最后都被相关专业人士揭穿了其伪概念的本质。对于此类宣传,相关经营者、生产者、广告发布者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说明(  )
①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②消费者应当揭穿虚假宣传,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经营者应当遵守规则,做到公平竞争
④消费者应禁止搭便车,以防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2025·长沙期末)分别居住在三亚市吉阳区的甲和崖州区的乙是生意合作伙伴,也是多年好友。2020年3月,甲因资金周转问题向乙借款10万元,约定两年后还款。借款到期后,乙在多次催讨未果后,决定于2023年4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乙可聘请辩护人向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②乙的诉讼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
③甲不提交答辩状不会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
④乙可以向吉阳区人民法院起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近年来,零食江湖出现了“学院派”食品,即由高校研发和代言,由合作企业生产的食品,俘获了不少吃货的心。但这些“高学历”零食在受欢迎之余,也混入了一些“学历造假”分子。上海市消保委随机选取的13种宣称由“农科院”“农业大学”等机构参与研发的线上食品中,5款产品被相关机构明确回函否认有关联,4款产品未获相关机构的明确回应。零食“学历造假”(  )
①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消费权
②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
③警示制造商须尽到事先审查的义务
④是“搭便车”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2024年1月3日,A市的李某开车到B市出差,途经B市某街心公园时,不幸被范某的车追尾,造成车辆严重受损,幸好人并未受伤。李某要求范某赔偿车辆维修费10万元,范某认为赔偿金额过高,双方争执不下。对此,李某可以(  )
①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②通过行政复议维护权益
③提起行政诉讼维护权益
④诉至人民法院进行维权
A.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5. 居住在S市A县的张某在B县旅游,步行经过一居民楼时,被居民楼外墙脱落的水泥块砸伤头部身亡。为此,张父向人民法院起诉该居民楼的业主和物业,要求赔偿。人民法院受理后,进行了全面调查。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张父应到A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②业主和物业有权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
③该居民楼的业主和物业负有举证责任
④人民法院可将鉴定意见和证人证言作为审判依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6. (2025·佛山南海摸底)楼上潘女士家的自来水管破裂漏水,渗透到楼下杨先生家,造成部分物品浸水受损。协商无果后,杨先生诉至法院,要求潘女士赔偿损失15万元,经司法鉴定机构评估,杨先生的相关损失为10 514元。法院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潘女士愿意赔偿杨先生各项损失。以下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诉讼调解达成的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②相邻关系是对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应妥善处理
③潘女士应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的责任
④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可作为民事诉讼的书证证据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某、李某系相同单元的对门邻居,该单元为一梯两户。王某因自身防盗及安全需要,在自家门口上方墙角处安装360度摄像头,拍摄范围为电梯口、楼梯口及两家共用的空间,且能够完整覆盖李某大门位置。李某不同意王某安装使用该摄像头,认为王某24小时全天候监控,严重侵犯了自己及其家人的人身权利和隐私权。王某则称:“装摄像头是自己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双方协商未果,李某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被告王某应拆除摄像头。
(1) 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法院这样判决的理由。(8分)
(2) 结合本案,谈谈如何妥善处理相邻关系。(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孙某独立抚养一儿一女长大成人后,女儿常年在国外工作,孙某与儿子同住。2018年,孙某立下自书遗嘱,将自己的房屋、存款给儿子。2021年9月,孙某儿子去其他城市工作,孙某的生活起居由其侄子照顾,孙某便让社区干部老张打印遗嘱,由其侄子负责其生养死葬,死后房屋归其侄子所有。2022年7月,孙某与老张一同外出旅游,途中孙某因钱包被盗,向老张借款6 000元并打了借条。旅游途中二人遭遇泥石流,孙某不幸被砸伤,住院期间得到其女儿的精心照顾。2022年9月孙某弥留之际,在神志清楚且有三位医生在场的情况下立下口头遗嘱,将自己的房子和存款给女儿。当日孙某过世。事后,老张拿着借条找到孙某的侄子要求还款。
(1) 材料中自书遗嘱、打印遗嘱、口头遗嘱是否有效?(8分)
(2) 老张是否能找孙某侄子讨回借款?如不能,老张应找谁讨回借款?请分别说明理由。(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彭先生通过某旅行社以3 880元报名参加某境外纯玩团。在游玩过程中,旅行社未提前与游客沟通便对行程进行了调整,引起了彭先生的不满。合同中明确“购物自愿”,导游却每天带游客去各种购物点,每个购物点都强制停留2-3个小时。彭先生因为拒绝购物遭到恶语侮辱,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最终导游强迫诱导彭先生购买了2万多元的玉器,并声称这些玉器都是正品、值得收藏、有升值空间等。彭先生回去后发现自己所购买的玉器都是假货,价值不过几百元。由此,双方发生争执。
网友认为: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案件是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彭先生的案件不是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案件。所以,彭先生的案件不是精神损害赔偿案件。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旅行社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并说明理由。(8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女士将两箱保健品邮寄给陈师傅,快递员上门收件并发送快递单号,李女士支付单次运费140元。物品到达后因陈师傅当时无法领取,派件员又联系到寄件人李女士,按其指示将物品放在了指定位置,当天物流信息显示“拍照签收,已签收”。10天后,陈师傅取快递时,发现快递已遗失,李女士多方投诉要求快递公司照价赔偿合计10 000元。快递公司则证实,李女士未在寄件时购买保价服务,且李女士的物品价值10 000元不得而知,只能适用未保价条款向其赔偿。李女士对此结果表示不满,将快递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登记立案,经审理认为,快递公司不存在过失及违约情形,李女士亦无法证明其邮寄的物品价值,作出依法驳回李女士诉讼请求的判决。李女士因工作繁忙,暂将此事搁下没有上诉。一个月后,李女士准备提起上诉,却被法院告知不再受理该上诉请求。
(1) 简要分析法院为何不再受理李女士的上诉请求。(6分)
(2) 结合材料,说明在本案中法院是如何通过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的。(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