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十月练习试卷物理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有关杠杆的应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手推车运东西 B. 天平称质量
C. 筷子夹食物 D. 赛艇的划桨划水
2. 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甲图,人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 B. 乙图,人将货物从地面拉到高处
C. 丙图,人用力推车没有推动 D. 丁图,人搬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 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功越快的机械,其功率一定越大
B. 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C. 动能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D.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一定多
4. 下列物理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1J=1N·m B. 1W=1J/s
C. 1kg=9.8N D. 1J=1W·s
5. 中学生小阳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捡起,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在此过程中,小阳对课本所做的功大约为(  )
A. 0.5J B. 5J C. 50J D. 500J
6. 如图所示,世界女子攀岩大赛中,中国选手先登顶。若两位选手体重相同,整个过程中国选手和瑞士选手克服重力做功分别为和,对应的功率分别为、,则(  )
A. , B. ,
C. , D. ,
7. 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下列操作之后杠杆仍能保持平衡的是(  )
A. 左右两边钩码各去掉一个
B. 左右两边钩码均向左移动一格
C. 左边向左移动一格,右边增加一个钩码
D. 左右两边钩码各增加一个
8. 《天工开物》记载了水碓舂米(指碾米脱壳)的场景:水流冲击水轮转动,同时带动多个舂锤上下运动。水碓取代了人力或畜力,使得农民在一天内能舂出更多米,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机械无法解决的问题是(  )
A. 一天内做的总功增加 B. 增大了功率
C. 完成相同的任务所用时间更少 D. 减少了额外功
9. 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分别为F1、F2、F3、F4。则力最小的是(  )
A. F1 B. F2 C. F3 D. F4
10.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物体M、N匀速提升1m,拉力分别为、,此过程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已知将物体M、N匀速提升1m所用时间相等,下列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拉力 B. 拉力的功率相同
C. 动滑轮对M、N做的功相同 D. M、N的重力大小相等
11. 如图所示,蹦极者此刻正从O点由静止开始蹦极,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b点是蹦极者合力为零的位置,c点是蹦极者下降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蹦极者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
B. 蹦极者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 蹦极者的机械能一直减小
D. 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蹦极者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12. 重750N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和箱子将建材匀速运送到一定的高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建材的重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箱子的重力为100N。若忽略绳子的重力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绳子有足够承受能力,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为300N
B. 工人用该滑轮组最多可提升重1100N的建材
C. 当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所提升建材的重力为600N
D. 工人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最高可达65.2%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 如图甲所示是用于松紧内六角螺丝的扳手,,该工具使用时是一个______(选填“滑轮”“轮轴”),图______(选填“乙”“丙”)中的方法可以更轻松地拧动螺丝,因为这种方法对应的__________大。
14.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火箭加速上升过程如图所示,此过程中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机械能______。(以上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 小海利用家里衣架、瓶子等物品进行实验探究,如图甲他将原来处于静止的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的运动状态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改变,此时衣架起到了类似于______滑轮的作用。接着他用衣架和细线组装成图乙,当细线被拉下0.4m时,水瓶上升______m。
16. 跳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如图所示描绘了某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该同学身体质量为50kg,他跳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为______J,他1min跳绳次数为______次,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g取10N/kg)。
17. 小王将小球水平抛出,其部分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A、B两点,在这两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A点的动能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点的动能;若A、B两点为图甲中“①、②、③”点中的某两点,则B点可能是其中的______(选填“①”、“②”或“③”)点;整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 如图所示,均质杠杆AD在拉力作用下绕转轴D转动。现将重为150N的物体挂在杠杆中点B处,人在A处用100N的拉力竖直向上将物体提高0.5m,手移动的距离为1m,不计转轴D处的摩擦。在此过程中,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杠杆的自重为______N。
19. 如图所示,小聪用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A,2s匀速前进1m,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40N,小朱施加的拉力(忽略绳重和滑轮重),则在此过程中,物体A重力做功______J,滑轮组的额外功为______J,拉力的功率______W。
20. 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传统提水工具“桔槔”,用绳子系住一根直的硬棒的O点作为支点,A端挂有重为50N的石块,B端挂有重为20N的空桶,OA长为1.2m,OB长为0.6m,使用时,为放下空桶人向下拉绳的力为_________N,装满重为100N的水后,人需要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拉绳,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
21. 如图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而使绳绕A点从如图位置沿虚线CD转动,若从D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到C,F将______,F与其力臂的乘积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22.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杆,将它放在AB两个支座上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支座A位于距左端杆长处,支座B位于距左端杆长处;在最右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为30N时,杆刚好离开支座B,在最左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时,杆刚好离开支座A,则大小为______N,金属杆重力______N。
三、简答题(共48分)
23. 按要求作图;
(1)请在甲图中标出开瓶器的支点O的位置,并画出力F的力臂;
(2)已知动力和阻力臂,请在乙图中作出动力臂和阻力;
(3)轻质杠杆OBA上挂一重物,请在丙图中作出使杠杆静止时的最小力及其力臂;
(4)在丁图中画出工人提起重物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4. 某起重机的滑轮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其最大载重为5t。起重机将4800kg的钢板匀速提升到10m高的桥墩上,用时100s。若拉力的功率恒为6kW,提升过程克服钢丝绳重、摩擦做的功为J,每个滑轮均相同,g取10N/kg。求:
(1)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
(2)拉力做的总功;
(3)本次起重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每个滑轮的重力。
25. 如图是城市高架路的辅路匝道,可看成一个斜面。某段匝道长80m,垂直高度为6.4m。一辆质量为1500kg的汽车以恒定牵引力1500N沿匝道匀速驶上高架,用时8s。(忽略汽车长度,g取10N/kg)求:
(1)牵引力的功率;
(2)该匝道的机械效率;
(3)车辆在匝道上的阻力。
26. 小星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猜想二: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星同学将质量为m的小钢球从斜槽的某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将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如图所示,部分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如下表。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实验次数 钢球质量m/g 钢球下落高度h/cm 木块滑行距离s
1 20 20 近
2 40 20 较远
3 60 20 远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______。(选填字母),其大小通过_________反映;
A.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B.木块被钢球撞击后动能
(2)上述实验数据表明:__________。这个结论可用于解释汽车_______(选填“超速”或“超载”)带来的危害;
(3)如图所示,为小川同学两次实验的示意图。钢球A、B的质量,下落高度,木块滑行距离。他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的(正确/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
27. 小明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杠杆进行了下面两个实验:
(1)实验前,当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小明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如果改变一侧钩码的个数或悬挂位置,发现杠杆不再平衡。小红认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小明认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判断谁的观点正确,同学们利用图乙中水平平衡的杠杆()进行实验,保持B处悬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
①把A处悬挂的钩码改挂在C处,发现杠杆不再平衡。与A处相比,在C处时,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②把A处悬挂的钩码改挂在D处,发现杠杆仍保持平衡。与A处相比,______的距离不变;
③由此初步判断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
(3)如图丙所示,在杠杆的两端加挂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同时测出力臂大小,并将收集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4 15 3 20
(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不考虑摩擦)
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挂在D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4)实验中,将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再取下质量为m的钩码,将一个质量为2m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和η ,则η ___η ;(均选填
(5)若将同一物体分别悬挂在A、B两点,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次杠杆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有用A和W有用B,额外功分别为W额外A和W额外B,杠杆机械效率分别为ηA和ηB,则W有用A______W有用B,W额外A______W额外B,ηA______ηB;(均选填
(6)若将同一物体悬挂在A点,弹簧测力计分别挂在C点和D点时,竖直向上匀速使物体提高相同高度时,杠杆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C和ηD,则ηC______ηD。(选填
28. 跨学科实践——自制杆秤
在学习完杠杆知识后,小星想利用均质圆柱状长木条、秤盘、棉线、秤砣、铅笔、刻度尺、钩码若干(每个50g)等器材制作杆秤,通过查阅资料,他了解到简易杆秤的制作有如下两种方案。
活动一:设计评价量表。
(一)方案一
①先安装秤盘后固定提纽:用棉线在木条的一端附近安装秤盘,再利用棉线制成提纽,左右移动棉线在杠杆上某个位置固定,实现不挂秤砣且秤盘不放物体时在固定位置提起提纽,木条能水平平衡,如图甲所示。
②标定刻度:在秤盘中放入1个钩码,将秤砣悬挂在O处后向右移动,直至木条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在秤砣的位置处标上50g。继续在秤盘中放入2个、3个、……同种钩码,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在木条上不同位置处标出相应的质量。
③完成杆秤制作。
(二)方案二
①先固定提纽再安装秤盘:用棉线制成提纽,在木条的一端附近加以固定,然后用棉线安装秤盘,挂上秤砣并左右移动,实现秤盘不放物体时,提起提纽,木条能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
②按方案一中的方式标定质量刻度。
③完成杆秤制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固定位置O即为杠杆的_________,同时它也是标定质量为______的位置。
(2)方案一中,在完成固定提纽的操作后,若将秤砣悬挂于O处,木条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在水平位置平衡,理由是________。
(3)方案一中,若,,B处标定的质量值为,则秤砣质量为______g。
(4)按上述标定质量的方法,木条上相邻两个质量刻度间的距离是_________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5)方案二中,零刻度线的位置在_________点。(选填“C”、“O”或“D”)
(6)方案二中,若要提高杆秤的最大测量值,在现有器材条件下,你有什么建议:__________。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十月练习试卷物理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题答案】
【答案】 ①. 轮轴 ②. 乙 ③. 动力臂
【14题答案】
【答案】 ①. 变大 ②. 变大 ③. 变大
【15题答案】
【答案】 ① 会 ②. 定 ③. 0.08
【16题答案】
【答案】 ①. 50 ②. 180 ③. 150
【17题答案】
【答案】 ①. 小于 ②. ① ③. 变小
【18题答案】
【答案】 ①. 75 ②. 75% ③. 50
【19题答案】
【答案】 ①. 0 ②. 40 ③. 22
【20题答案】
【答案】 ①. 80 ②. 向上 ③. 20
【21题答案】
【答案】 ①. 先变小再变大 ②. 不变
【22题答案】
【答案】 ①. 20 ②. 80
三、简答题(共48分)
【23题答案】
【答案】(1) (2)
(3) (4)
【24题答案】
【答案】(1)
(2)
(3)
(4)
【25题答案】
【答案】(1)1.5×104W (2)80% (3)300N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A ②. 木块滑行的距离
(2) ①. 物体运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②. 超载
(3) ①. 错误 ②. 没有控制质量一定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右
(2) ①. 相同 ②. 支点到力的作用线 ③. 小明
(3) ①. 避免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②.
(4)> (5) ①. = ②. > ③. <
(6)=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支点 ②. 0
(2) ①. 能 ②. 秤砣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为0
(3)40 (4)均匀
(5)D (6)换用更重秤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