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监测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卷首语: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用革命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砥砺前行。一、积累与运用(40分)书写展示,抄写句子,注意书写规范,字迹端正并力求美观。(3分 )我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摘自《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2.结合语境及拼音,正确、工整地写出词语。(6分)身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纪念活动现场,我想到八十多年前的景象:那时rì kòu( )穿着zhì fú( ),驾驶着tǎn kè( )进犯南京城,将zǐ dàn( )射向手无寸铁的百姓……现在,中华儿女继承了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huì jí( )所有力量,让中国yì lì( )在世界的东方。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旗帜 (zhì) 山坳 (yòu ) 憧憬(chōng) 等闲(xián)B.敌寇 (kòu) 逶迤 (yí) 铁索(suǒ) 泥丸(wán)C.距离 (jù) 爆炸(zhà) 磅礴(bàng) 沸腾(téng)D.协商(xié) 外宾 (bīnɡ) 岷山(mín) 乌蒙(méng)4.下列词语中字形、加点字义无误的一项是( )(2分)A.冰雹 斩钉截铁 大举进犯(举:举动)B.攀登 粉身碎骨 聚精会神(聚:集中)C.毫迈 坚强不屈 昂首挺胸(昂:高涨)D.眺望 全神惯注 徐徐上升(徐:缓慢)5.观察“寇”字的金文字形 ,由此猜测,此字部件“攴”最可能的含义是( )。(2分)A.手拿武器 B.直立水鸟 C.三寸长舌 D.旗帜飘扬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全神贯注地阅读这些感人的革命故事,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B.战士们奋不顾身的扑火,火烧着了头发,烧灼着皮肉,但他们忘乎所以,直到把火扑灭为止。C.观看了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后,我热血沸腾。D.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7.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语段观点的一项是( )(2分)2023年1月11日,六集电视专题片《长征之歌》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吕建成说:“每一代人要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路。看了《长征之歌》,我更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作为能源研究人员,我们要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新长征路上遇到的种种挑战,用科技创新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郭小虎说,每当片尾的主题歌响起,心中就流淌出对长征英烈的缅怀和对“新长征路”的憧憬与希望。“那音乐沁润着我的心灵,在时空交错中诉说着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使命担当。”A.《长征之歌》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 B.每一代人要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路C.《长征之歌》体现了长征精神的传承 D.《长征之歌》取得积极反响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2分)A.《七律·长征》一诗中,作者通过“暖”“寒”的对比,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和夺取泸定桥后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B.《狼牙山五壮士》紧扣一个“壮”字,叙述了五壮士为掩护群众撤离而诱敌上山,痛击敌人,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C.《开国大典》按时间顺序描绘了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场面。D.《灯光》一文采用插叙的写法,从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结尾又回到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9.按要求写句子。(7分)(1)郝副营长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我一定要让孩子们在灯光底下学习。”(改为转述句)(2分)。仿写句子(3分)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只听见 ,只听见 。(3)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仿照例句,写出人物说话时不用“说”的句子)(2分)。学以致用,根据句意填写恰当的内容。(7分)书中让我们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 ,乌蒙磅礴走泥丸。”诗人用奇特而夸张的想象,显示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精神;开国大典上阅兵式那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让我们回味;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不由使我们想到了 的郝副营长。爱国是一种精神,爱国是一种情怀。报效国家,陆游践行了“ ”的诺言;曹植歌颂了“ ,视死忽如归”的牺牲精神;作为军人的李纲立下了“ , ,不可以尺寸与人”的铿锵誓言。11.口语交际。(5分)六年级二班计划举办一次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按照活动步骤积极参与,完成任务。【任务一】确定演讲题目(1).下列演讲的题目与本次主题不一致的是( )(1分)A.爱国是民族的灵魂 B.我爱我的家乡C.祖国在我心中 D.我和我的祖国【任务二】搜集演讲材料(2)你打算选择“吾辈当自强”作为演讲题目,下列素材不合适的是( )(1分)A.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B.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C.刘胡兰15岁英勇就义 D.贝多芬顽强对抗耳鸣【任务三】撰写演讲稿(3)演讲开头的方法有很多,如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引用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为你的演讲写个开头。(3分)阅读与鉴赏二、阅读与理解。(30分)(一)阅读课内语段,完成12~15题。(12分)开国大典(节选)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 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12.“装甲车”的“甲”在字典中有以下解释:①天干的第一位,用作顺序的第一;②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③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④现代用金属做成的有保护功用的装备。“装甲车”中的“甲”应该选第( )种解释。(填序号)(2分)13.用“______”画出最能体现群众欢喜和激动的心情的句子。人们激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选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描写,先写__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15.假如现在有一个时空机,可以将你写的信带给受阅部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1题。(18分)翻越大雪山(节选)①1935年,红一方面军渡过大渡河,乘胜向北进发,到达了四川西部边境的宝兴县。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夹金山,挡住了红军的去路。②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那里没有人烟,山上空气稀薄( ),人走到上面,呼吸十分困难;那里天气变幻莫测:一会儿下大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又是狂风暴雨。那呼啸着的狂风,会把人从山顶卷到山脚。③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走了八个月了。衣服破了,草鞋烂了,脚底打满了老茧,既没有棉衣、棉鞋,也没有绒帽、手套,碰到这样奇寒的雪山,能走过去吗 ④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山去!12日上午9点钟,红军指战员每人拿着一根拐棍出发了。一到山脚下,气温骤然降低,脚下的路冻得硬邦邦的,木棍戳在地上发出“咯咯”的响声。先头班用刺刀挖了一个个脚窝,后面的人手拉着手,踏着这些脚窝,小心地前进。⑤山上云雾缭绕( ),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⑥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有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有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⑦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要一起翻过雪山。”⑧那个战士两眼噙着( )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⑨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⑩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 )而上。 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16.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变幻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给文章中加点的字,标注正确的读音。(4分)18.红军翻越夹金山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表述。(2分)19.第⑩自然段中“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请梳理出文章是如何体现“异常艰难”的,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6分)20.阅读第 自然段,用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中的一句诗描述这个场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短文赞扬了红军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2分)三、习作表达。(30分)风起东方,钱江湖涌,弦歌浩荡。9月23日晚,来自良渚古城遗址的“文明之光”,点燃象征亚洲大团结的亚运圣火,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开幕。亚运会上一定有让你印象深刻的精彩场面,请记录下来和同学们分享吧!要求:1.写清楚现场情况,将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2.写精彩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竞赛场景,也要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3.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监测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1.共3分。(1)要求:格式1分,开头空两个格。(2)内容2分。注意书写规范,字迹端正并力求美观。每错一字减0.5分,2分扣完为止。2.共6分,每个字0.5分。要求:书写工整,正确。日寇 制服 坦克 子弹 汇集 屹立3.2分,B4.2分,B5.2分,A6.2分,B7.2分,D8.2分,D9.共7分。(1)2分,郝副营长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他一定要让孩子们在灯光下学习。(2)3分,教室里十分安静 同学们翻书的声音 沙沙的写字声(答案不唯一)(3)2分,妹妹突然回头看着我,一脸兴奋:“我们去吃甜品吧!”(答案不唯一)10.共7分,每空一分。(1)3分,五岭逶迤腾细浪 声势浩大 舍己为人(2)4分,位卑未敢忘忧国 捐躯赴国难 祖宗疆土 当以死守11.共5分,(1)1分,B (2) 1分,D (3) 3分,示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高亢、激昂的国歌声在耳边奏响,仿佛万马奔腾,让人想到无数的革命先烈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用生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勇壮举,激励着我们发奋图强。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就是“吾辈当自强”!(答案不唯一) 要求:主题鲜明、深刻,1分;反映客观现实、具有普遍意义,1分;构思巧妙,能引起大家的共鸣,1分。二、阅读与理解。(30分)o(一)共12分。12.2分,选④。13.2分,每空一分。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阅兵式非常壮观。14.5分,前三个空各1分,最后一个空2分。 点面结合 每个方队的表现 全体方队的表现 不仅感受到阅兵式的庄严、隆重,更突显了各个队伍的特色15.3分。示例:在这个充满荣耀和自豪的时刻,我们不仅仅是在庆祝我们的成就,更是在感恩先辈们的付出。正是由于你们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会好好学习,勇于担当,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答案合理即可)共18分。16.2分,文中指天气变化多端,难以揣测。17.4分,每空一分。(xī bó) (liáo rào) (qín zhe) (wān yán)18.2分,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19.6分,每空一分。20.2分,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每错一字减0.5分,2分扣完为止。21.2分,坚韧不拔、英勇无畏、意志顽强(写出两个四字词语即可)习作表达30分。【习作评价标准】等级 内容 结构 语言 卷面书写作文一 作文二一类文 (27—30分) 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感情真实,符合作文要求。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分段表述,有条理。 语句通顺,具体生动,基本无语病。 书写美观,基本不出现错别字。二类文 (23—26分) 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感情真实,符合作文要求。 内容较具体,感情较真实,基本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分段表述,有一定的条理。 语句通顺,具体生动,语病少。 书写端正,错别字少。三类文 (20—22分) 内容比较具体,有情感表达,不偏离作文要求。 内容完整,能表达感情,感受表达不清楚。 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能分段表述,有一定的条理。 语句较通顺,较具体生动,语病较少。 书写较规范,错别字较少。四类文 (19分及以下) 内容不具体,偏离题意。 内容较简单,表述不清楚。 不能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不能分段表述,条理不清晰。 语句不通顺,语病多。 卷面杂乱,字迹不清,错别字多。注:(1)没有作文题目扣2分;作文题目加书名号扣1分;每个明显病句扣1分,最多扣3分;错别字(重复不记)及标点符号明显错误的1—3个扣0.5分,最多不超过3分。(2)抄袭本试题“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赋5—10分。(3)套用卷、雷同卷,得分在三类文(含三类文)分数以下。(4)达到下列四项者可评满分:①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受。②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观察仔细,选材新颖,重点突出,见解独特,有个性。③语言生动,有文采。④书写正确、美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老城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第二单元语文原题.docx 老城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第二单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