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道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西青道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天津市红桥区西青道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如图所示,为了较准确测量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长,下列测量工具最合适的是(  )
A. 测量范围:0~15cm、分度值:1cm
B. 测量范围:0~30cm、分度值:1cm
C. 测量范围:0~15cm.、分度值:0.1cm
D. 测量范围:0~30cm、分度值.0.1cm
2.关于误差,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的误差
B. 采用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C.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D.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减小误差的方法会越来越多,但是都不能绝对避免误差
3.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 乌鸦、老鹰相对静止
C.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D.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4.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正确的是(  )
A. 图甲是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直径L
B. 图乙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多次测出纪念币的直径,取平均值是为了消除误差
C. 图丙中测量地图上路线的长度,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与路线重合测量
D. 图丁中把金属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为
5.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 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 B. 教室的空间高度为3m
C. 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0.8s
6.如图所示是运动员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比赛过程中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最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
B. 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跑得快
C. 物理学中的速度是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D. 物理学中的速度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7.“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用频闪照相机记录木块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斜面长是42cm,由该照片可估算木块从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 13cm/s B. 18cm/s C. 23cm/s D. 28cm/s
8.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薛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吴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3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
A. 小薛速度最大 B. 小吴速度最大 C. 小李速度最大 D. 三人速度一样大
9.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10.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如果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2倍,则甲、乙两个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6:1 B. 1:6 C. 1:3 D. 1:1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用刻度间隔比标准尺小的刻度尺去测量物体长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B. 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时用力将卷尺拉的紧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C. 某本书有200页,测出该书厚度是0.8厘米,那么此书每页纸厚是400微米
D. 某同学每走一步的距离约60厘米,他走2500步约计15千米
12.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人看见乙车向东行,乙车上的人看见甲车向西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列火车至少有一辆是运动的 B. 甲、乙两列火车一定都是运动的
C. 甲车一定向西行,乙车一定向东行 D. 如果两车均向东行,甲车比乙车慢
1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平直公路向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的速度最快 B. 乙车的速度最慢
C. 经过4s,丙车运动在最前面 D. 经过2s,甲、乙两车相距5m
14.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C.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D. 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5.如图所示,图甲中木条的长度为 ;图乙中秒表读数为 。
16.在我国古代小说《镜花缘》里写道:“去年一阵大风,把我家院内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以地面为参照物水井是 的,水井被风吹到篱笆外面去了,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
17.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s跑完34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__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最后一空的结果精确到0.01)。
18.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几敉硬币稳稳立于以270km/h的速度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的照片,270km/h= m/s,以车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9.如图是汽车速度计和交通标志,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km/h;由交通标志可知汽车从这两个标志牌到西大桥限速 km/h,最快要 min。

2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象,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甲:v乙= ,当t=4s时,两车相距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1.请你补充完整《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测量运动小车的全程的、上半段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2)实验器材:长木板、小车、小木块、刻度尺、停表。
(3)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填空。
①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形成一个坡度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如图所示;
②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1,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并将s1、t1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固定,再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______,用______,并将s2、t2记录在表格中。
④根据公式______及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⑤根据公式v3=______(请用s1、t1、s2、t2表示)及测量数据,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并将v3记录在表格中。
(4)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提示本实验要测量运动小车全程的、上半段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请在下表格内填入要测量和要计算的物理量及单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22.老京张铁路是詹天佑在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人自主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它穿过崇山峻岭,最高速度约为35km/h。一百多年后,中国修建了第一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高速度可达350km/h的京张高铁,它再次见证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祖国的强大。京张高铁连接北京和张家口,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
京张高铁实际运行平均速度约为220km/h,从北京到张家口大约需要48min,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京张高铁全程的长度?
23.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全程6000m,前半段路程以10m/s的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以15m/s的速度行驶,求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4.沈阳到天津的G1300次列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
时间 沈阳 北戴河 唐山 天津
到站时间 16:11 16:44 17:20
发车时间 13:20 16:14 16:48
里程/km 0 426 680
(1)求列车从沈阳到天津的平均速度;
(2)该车从北戴河到唐山的平均速度为190km/h,求北戴河到唐山的里程;
(3)此动车长为200m,若以7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200m的桥,求动车全部过桥所用时间为多少?
25.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的距离。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用时3s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从司机发现险情到完全停止,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AB
12.【答案】AD
13.【答案】BCD
14.【答案】BCD
15.【答案】2.70cm
187.5s

16.【答案】静止
篱笆

17.【答案】11 9.09
18.【答案】75
运动

19.【答案】70
40
12

20.【答案】3:2
8m

21.【答案】①较小;③刻度尺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上半路程s2所用时间t2;④v=;⑤; 如上表所示
22.【答案】京张高铁全程的长度为176km。
23.【答案】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2m/s。
24.【答案】解:
(1)列车从沈阳到天津所用的时间:t1=17:20-13:20=4h,从沈阳到天津的路程s1=680km,
列车从沈阳到天津的平均速度:v1===170km/h;
(2)该车从北戴河到唐山的平均速度v2=190km/h,
车从北戴河到唐山的时间:t2=16:44-16:14=30min=0.5h,
从北戴河到唐山的里程:s2=v2t2=190km/h×0.5h=95km;
(3)车全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s3=L车+L桥=200m+1200m=1400m,
由v=可得,车全部过桥所用时间:t3===20s。
答:(1)列车从沈阳到天津的平均速度为170km/h;
(2)北截河到唐山的里程为95km;
(3)动车全部过桥所用时间为20s。
25.【答案】解:(1)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的距离,
所以汽车制动前的速度:v1===20m/s。
(2)从司机发现险情到完全停止,汽车运行的时间为:t2=0.75s+3s=3.75s,
汽车运行的距离:s2=15m+30m=45m,
这段时间汽车的平均速度:v2===12m/s。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则司机酒后反应时间为:t3=4×t1=4×0.75s=3s,
由速度公式得,司机酒后制动前汽车运行距离:s3=v1t3=20m/s×3s=60m,
汽车制动距离是:s4=30m,
所以司机酒后从看到险情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运行距离:s5=s3+s4=60m+30m=90m>80m,
所以司机酒后开车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20m/s。
(2)从司机发现险情到完全停止,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2m/s。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