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河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河南)

资源简介

第2章 物态变化
基础过关
1. (传统文化)(2025开封二模)《天工开物》记录了我国古代许多传统技术.人们晾晒豆株时尽量将豆株铺开,这是通过增大液体________的方式来加快液体的蒸发;在阳光下晒豆株干得快,表明液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蒸发越快.
2. (2025省实验中学二模)在零下30 ℃以下的极寒环境中将滚烫的开水泼出,开水提供的大量水蒸气迅速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呈现出如图所示的泼水成冰的壮观场景.这与古人冬天为了运送巨石在路面上泼水成冰的形成原理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第2题图
3. (2025江西)按照规划,我国将在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如果能找到冰,可以让冰________热量,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将有利于人类在月球上建立活动基地并进行深空探索.
4. 人教想想做做改编 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满红颜色的水,用带玻璃管的塞子将小瓶塞紧,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自制温度计,此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性质.如果要使该自制温度计的准确程度提高,写出一条改进方法:________.
第4题图
5. 下列关于温度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8 ℃
B. 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70 ℃
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8 ℃
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 ℃
6. (2025山西)如图为山西省运城市著名的七彩盐湖,运城人民在千年前就将盐湖水引入盐田,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湖水减少,盐便结晶出来.此过程中,湖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第6题图
A. 液化 B. 汽化 C. 升华 D. 凝华
7. (2025齐齐哈尔改编)实验小组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第7题图
(1)①如图甲实验装置,点燃酒精灯前,对实验装置进行检查,发现烧杯中的温度计安装出现错误,该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并检查无其他错误后,继续实验.
②点燃酒精灯后,一边观察实验现象,一边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计示数.图乙是试管中温度计在某时刻的示数,其读数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绘制试管中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绘制烧杯中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


第7题图
①分析图丙中图像可知,图丙中________(填“AB”“BC”或“CD”)段图像能够反映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②分析图丁中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
(3)小明发现,试管中的碎冰完全熔化成水以后,继续加热,t3时刻以后的温度变化特点与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相同,所以他认为t3时刻以后试管中的水沸腾了.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对实验进行评估,认为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过长.若重新实验,使用原装置给同样多的碎冰加热,要明显缩短加热时间,对加入烧杯中的水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填“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
8. (2025福建改编)防冻液是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特殊液体.为判断某防冻液在最低气温为-25 ℃的某地区能否使用,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烧杯中装有适量防冻液,置于制冷剂中,用温度传感器每隔1 min记录防冻液的温度,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观察到14~20 min防冻液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分析图像可知:防冻液在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凝固点为________℃,由此判断该防冻液______在该地区使用.


第8题图
综合提升
9. (2025龙东地区)北方冬天室外的气温很低,司机进入小轿车并关闭所有车门后,若没有打开汽车空调,过一会儿就会发现车窗内壁上会形成一层水雾;司机打开空调的暖风后,车窗内壁上的水雾会逐渐消失.关于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车窗内壁上水雾的形成是由于小轿车内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B. 车窗内壁上水雾的形成是由于小轿车内的空气汽化形成的
C. 车窗内壁上水雾会逐渐消失是因为车窗内壁上的水珠汽化成了水蒸气
D. 司机打开空调的暖风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提高车窗内壁上水珠的温度
10. (2025北京)在青藏铁路工程中,为了保证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铁路两侧竖立了许多热棒.如图所示,热棒是封闭的中空长棒,下端插在冻土中,上端装有散热片,里面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作为“制冷剂”.在寒冷的季节,空气温度低于冻土层温度,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通过液态氨与气态氨的相互转化,使冻土层的温度降低、厚度增加,这样即使到了暖季热棒不再工作,冻土也不会完全融化,冻土层因温度变化对路基产生的影响变小.关于热棒在工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 液态氨吸收冻土的热量变为气态氨是升华现象
B. 气态氨上升到热棒上端放出热量液化为液态氨
C. 热棒的作用是把热量从空气中传到冻土中
D. 冻土层从热棒吸收热量,厚度增加
参考答案
第2章 物态变化
1. 表面积 剧烈(或快) 2. 凝华 不同
3. 吸收 熔化
4. 热胀冷缩 换用更细的玻璃管(合理即可)
5. A 6. B
7. (1)①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 ②-3
(2)①BC ②保持不变
(3)不正确,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从烧杯中的水吸热,达到沸点时,与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4)提高水的初温
8. 不变 -35 可以
9. C 10.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