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浮力(含答案) 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河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章 浮力(含答案) 2026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河南)

资源简介

第9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1. 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水堵头________水的压力,________水的浮力.(均填“受”或“不受”)
第1题图
2. (2025江西)如图所示,重力为1.5 N的物体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第2题图
3. (2025龙东地区)小宁同学把一个质量为50 g的木块放在水中,木块漂浮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这个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它的密度是_____g/c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4. (易错题)(2024广州)潜水艇从海水高密度区驶入低密度区,急剧下降的过程称为“掉深”.如图,某潜水艇从a处驶入低密度海水区,“掉深”到b处.与a处相比,潜水艇在b处(  )
第4题图
A. 受到的浮力大小变小
B. 受到的浮力大小变大
C. 排开液体的重力不变
D. 排开液体的重力变大
5. 沪科新增习题改编 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从入水到露出水面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人体体积变化)(  )
第5题图
A. ②时刻运动员受到的浮力比③时刻的大
B. ③时刻运动员受到的浮力最大
C. ④时刻运动员受到的浮力比②时刻的小
D. ⑤时刻运动员受到的浮力比④时刻的小
6. (2025福建改编)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中的潜水艇模型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第6题图
7. (2025濮阳一模改编)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导弹驱逐舰,其满载时的排水量为7×103 t.(ρ海水取1.0×103 kg/m3, g取10 N/kg)
(1)驱逐舰在某次海上航行时的吃水深度为5 m,求此时驱逐舰的底部所受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驱逐舰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
第7题图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第2节 浮力相关实验
1. (2025云南)实验小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第1题图
(1)a中将铁块缓慢浸入水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铁块受到的浮力逐渐________,表明浮力与深度有关;铁块浸没后,继续增加深度,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表明浮力与深度无关,前后结论不一致.分析发现以上实验某过程中同时改变了深度和________________.
(2)改用b中的物块继续探究,此物块重______N;c、d中物块所受浮力均为______N.由此可知,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__关.
(3)根据b、d、e三次实验可知,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________.分析b、________三次实验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若将b中的物体换成相同材料的球体,则不能完成b、c、d三次实验的探究,具体理由是____________.
2. 小李同学想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甲 乙 丙 丁
第2题图1
(1)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甲、乙、丙、丁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______.
(2)小李利用三个不同物体a、b、c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体 物重G/N 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浮力F浮/N 空桶重G0/N 桶与排开水的总重G1/N 排开水重G排/N
a 1.2 0.7 0.5 0.6 1.1 0.5
b 2 1.4 0.6 0.6 1.2 0.6
c 2.4 1.7 0.7 0.6 1.2 0.6
分析表中物体a、b的实验数据,小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李在探究物体c所受浮力的实验中,排除各种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发现物体c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它所受浮力,请分析实验操作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第2题图2
(4)小张利用身边的器材对小李的实验进行改进: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重物、溢水杯(由饮料瓶和吸管组成)、薄塑料杯(质量忽略不计)等器材,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时小张逐渐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逐渐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逐渐________,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为ΔFA,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为ΔF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ΔFA________(填“>”“=”或“<”)ΔFB.
(5)针对两种实验方案,小张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B. 实验器材生活化,实验中能同步观察弹簧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
基础过关
1. 人教新增习题改编 元宵节,小丽和家人一起放孔明灯祈福,如图所示.点燃灯内的松脂后,孔明灯内部气体温度升高,密度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使孔明灯升空.孔明灯加速升空时,所受浮力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第1题图
2. 人教图片改编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示意图,艇体采用轻质的复合织物材料制成,囊体上层装有压缩氦气.通过向艇外排出下层部分的空气而实现上升.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上升过程中艇体体积不变.浮空艇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__________,浮空艇排开空气的质量__________(前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浮空艇悬浮在空中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第2题图
3. (2025濮阳一模)如图所示,小欢同学把一个苹果用力丢入水中,他发现苹果浸没后向下运动了一段距离,又向上运动,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 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苹果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苹果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增大
C. 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苹果受到水的浮力一直保持不变
D. 在水面漂浮时,苹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4. 人教、沪科新增图片改编 如图所示,是南极海洋冰山的美丽景象.冰山实质就是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据科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熔化,海平面升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 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 冰山所受的重力小于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C. 冰山熔化一部分后仍会漂浮在水面上
D. 冰山熔化一部分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5. (2025重庆)2025年4月28日,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蓝鲸号”下水,如图所示.其体积为12 m3,依靠智能压载水舱系统进行浮沉调节,可实现数十米深的下潜、静态悬浮和水下航行.(近海的海水密度取ρ水,g取10 N/kg)求:
(1)“蓝鲸号”在近海悬浮时所受浮力;
(2)“蓝鲸号”在近海悬浮时,距海面20 m处的顶部受到海水的压强;
若“蓝鲸号”从近海水平潜行至远海,海水密度突变为1.03×103 kg/m3时,至少应增加多少自重才能防止上浮.
第5题图
综合提升
6. (2025凉山州)《天工开物》中记录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煮海水制盐的方法,对用于制盐的海水密度有严格要求.关于海水等级的测评,《熬波图咏》中谈到,可以用莲子制备成四颗不同标准的“浮子”来测定海水等级.测定时,浮起的“浮子”数量越多,待测海水的等级越高(一等海水密度最大等级最高,二、三、四、五等依次次之).若将以上四颗“浮子”放入盛有待测海水的竹管内,“浮子”的浮沉情况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 竹管内待测的海水为一等海水
B. ①号“浮子”的重力比其他三颗“浮子”的大
C. ①号“浮子”的密度比其他三颗“浮子”的大
D. 若竹管内改盛四等海水,①号“浮子”所受浮力不变
7. (2025烟台)如图所示,小明洗碗时发现,向漂浮在水面上的碗中加水,碗浸入水的深度越来越大,当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碗浸没水中,直至沉底.假如碗里水的质量是缓慢均匀增加的,则下列关于碗受到的浮力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可能是(  )
第7题图
8. (2025连云港)王莲拥有水生植物中最大的叶片,莲叶边缘上卷,在叶脉通气组织的支撑下,莲叶几乎不浸入水中.王莲进入观赏期时,植物园向游客开设“莲叶载人”的体验活动.为保证安全,莲叶浸入水中的深度不能超过其边缘卷边高度的25%.工作人员将面积为1.5 m2、质量为3 kg的硬质泡沫板放在底面积为2 m2的莲叶中央,该莲叶卷边高度为16 cm,游客站立在硬质泡沫板上,体验“一叶当舟”的乐趣,如图所示,某游客的质量为60 kg,双脚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4×10-2 m2.求:(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游客双脚站立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2)游客体验“一叶当舟”时,莲叶受到的压强;
(3)为保证安全,该莲叶能托起游客的最大质量.(不计莲叶的质量)
第8题图
新考法推荐
9. (错题分析)(2025山西)小明记录了如下错题,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之处、分析错因并写出正确解答过程.
错题记录 第9题图 “小小饮料瓶,救命大神器”.如图所示,消防员示范把空饮料瓶直接拧到T恤衫上快速自制救生衣,未穿救生衣的消防员在足够深的水中漂浮时,仅头顶能露出水面,此时他所受浮力为F1;他穿上自制救生衣后漂浮在水中,头部完全露出水面,他和救生衣在水中所受总浮力为F2.设消防员所受重力为G,救生衣的质量忽略不计,请比较F1和F2的大小关系. 解:消防员未穿救生衣在水中漂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1=G 消防员穿上救生衣后,由于饮料瓶排开液体受到浮力,而他自身受到的浮力不变,则总浮力变大,F2>G,所以F2>F1.
错题改正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第4节 压强、浮力相关判断
类型 1相同液体
1. (2025黑白卷)如图为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题图
A. 福建舰从低密度海域驶入高密度海域后受到的浮力会变大
B. 人员和物资上舰后,福建舰排开水的质量变大
C. 人员和物资上舰后,福建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D. 人员和物资上舰后,福建舰船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2. (古代科技)(2025洛阳一模)如图为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漏刻原理图.漏水壶通过底部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箭尺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当受水壶中的液面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 箭尺受到的浮力变小
B. 箭尺排开水的质量变小
C. 水对箭尺底面的压强变大
D. 水对受水壶底的压强变大
3. (2025黑白卷)如图所示是饲养员和海豚在水中“交流”的场景,饲养员所穿的背心是通过充气和放气来改变体积大小的,从而帮助饲养员上浮和下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 饲养员在水中悬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B. 饲养员要下沉,应向背心充气
C. 饲养员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
D. 饲养员上浮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变大
4. (2025平顶山一模)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的深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第4题图
A. 三个容器,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最大
B. 三个容器,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最小
C. 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D.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5. (2025实验中学二模)(双选)如图为“25 ℃彩球温度计”在不同温度下的示意图.彩球温度计的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一种特殊液体,其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彩球(体积恒定)悬浮时,环境温度为2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 图甲中彩球温度计所测的环境温度较高
B. 甲、乙两图中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
C. 图甲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D. 甲、乙两图中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类型 2不同液体
6. (2025达州)小红在阳台种了几株番茄苗,番茄成熟后,她将一个番茄先后浸没在盛有水和盐水的容器中静止,释放后发现番茄在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番茄的密度比水的大
B. 番茄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番茄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排开盐水的重力
D. 将番茄露出盐水部分切去,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增大
7. (2025眉山)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圆柱形容器内装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如图所示.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 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等
B. 两容器所装液体的质量相等
C.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 甲容器中小球所受浮力大于乙容器中小球所受浮力
8. 人教想想做做改编 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 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 鸡蛋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等于在乙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
C. 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D. 甲、乙两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一样大
9. (2025洛阳三模)(双选)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静止后两液面深度相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 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试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时,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同
D. 乙液体对烧杯底部压强比甲液体对烧杯底部压强大
10. (2025泸州)(双选)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关系的过程中,同学们建立了以下模型.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容器中分别装有ρ甲<ρ乙<ρ丙且深度相同的三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密闭小瓶按如图方式放入液体中,均能漂浮.则放入小瓶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 各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h甲>h乙>h丙
B. 各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h甲<h乙<h丙
C. 各容器底部受液体压力的变化量ΔF甲>ΔF乙>ΔF丙
D. 各容器底部受液体压力的变化量ΔF甲<ΔF乙<ΔF丙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专项突破 浮力法测密度
类型 1测量液体的密度
1. (2022课标素材改编题)小明利用电子秤测量某杯盐水密度时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第1题图
(1)取密度为ρ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m1,如图甲;
(2)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测得杯、盐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m2,如图乙;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m3,如图丙;
(4)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____.
2. (2025北京)某同学利用一个圆柱形容器、一个梨、记号笔、刻度尺和适量的水测量酱油的密度,测量过程如图所示,图中h1、h2、h3、h4分别是梨放入水、酱油前后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待测酱油的密度 ρ酱油=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第2题图
3. 小红利用家里的吸管和细铜丝自制了密度计,然后用烧杯、刻度尺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第3题图
(1)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__,记为h0;
(2)将密度计竖直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如图甲,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3)然后将该密度计擦干竖直放入待测液体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2,如图乙;液体的密度表达式ρ液=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4. 小明想用刻度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柱形玻璃杯(厚度忽略不计),测量家中新熬制的酸梅汤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请你补充完整:
第4题图
(1)将小玻璃杯放入装有水的大玻璃杯,使其漂浮在水面(如图甲所示),测出小玻璃杯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
(2)在小玻璃杯中倒入酸梅汤(如图乙所示),测出小玻璃杯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2,测出小玻璃杯中______________为h3;
(3)酸梅汤的密度表达式ρ汤=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类型 2测量固体的密度
5. 热门的折叠屏手机折叠20万次后不变形、不断裂,靠的就是我国自主生产的“手撕钢”,“手撕钢”厚度仅0.015 mm.物理研学小组开展探究“手撕钢”物理属性的研学活动.
(1)小组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A4纸大的“手撕钢”的质量,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第5题图1
(2)再将“手撕钢”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1乙所示,则手撕钢的质量是__________g;把“手撕钢”捏成一团测出体积,如图1丙所示,可算出“手撕钢”的密度是__________g/cm3.
(3)同学们讨论有人指出上述过程测得“手撕钢”的密度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手撕钢”是通过厚钢轧压得到的,于是小组同学取一个厚钢块利用电子秤和烧杯进行密度测量,如图2所示,操作如下:
   
甲    乙     丙
第5题图2
步骤1:电子秤放在水平面上并调零,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并放置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为121.0 g,如图2甲所示;
步骤2:用手拉住系在厚钢块上的细线,缓缓浸没在水中保持静止,厚钢块未触底且水未溢出,电子秤的示数为131.0 g,如图2乙所示;
步骤3:将厚钢块缓慢沉底后松开细线,电子秤的示数为200.0 g,如图2丙所示,由此测出厚钢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6. (2025绥化)小明用量筒、水和细线测量橡皮泥的密度,(不考虑橡皮泥吸水及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第6题图
步骤一: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1;
步骤二:将橡皮泥用细线拴好慢慢浸没于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2;
步骤三:将橡皮泥捏成空心碗,放入量筒中使其浮在水面,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3.
(1)请写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用V1、V2、V3、ρ水表示).
(2)如果步骤三中量筒里的水有少量进入橡皮泥捏成的空心碗中,则所测橡皮泥密度的结果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 (2025吉林省卷)利用浮力知识,科技小组的同学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
    
甲     乙     丙
第7题图
步骤一:如图甲所示,将长方体物块放入柱形盛水容器中,物块漂浮,测出物块浸入水中的长度.
步骤二:如图乙所示,将小石块放在物块上,测得物块浸入水中的长度与图甲相比增加了h1,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与图甲相比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步骤三:如图丙所示,将小石块用细线(细线体积和质量均忽略不计)系在物块下,测得物块浸入水中的长度与图甲相比增加了h2,图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根据以上信息可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____(用ρ水、h1、h2表示).
参考答案
第9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1. 受 不受 2. 1.0(或1) 0.5
3. 0.5 0.6 4. A 5. D
6. 如答图所示
第6题答图
7. 解:(1)驱逐舰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海水gh=1.0×103 kg/m3×10 N/kg×5 m=5×104 Pa
(2)驱逐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7×103×103 kg×10 N/kg=7×107 N
(3)驱逐舰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
V排===7×103 m3
第2节 浮力相关实验
1. (1)变大 排开液体的体积 (2)3.8 1.4 无 (3)越大 e、f (4)若为球体,则c、d两次实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深度也相同
2. (1)F1-F3 (2)浮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3)实验时溢水杯没有盛满水(或物体排开的水没有完全进入小桶中,有部分水洒出)
(4)减小 增大 = (5)B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
1. 变小 大于 2. 变小 变小 等于
3. A 4. C
5. 解:(1)“蓝鲸号”悬浮时,V排=V=12 m3,它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2 m3=1.2×105 N
(2)“蓝鲸号”顶部受到的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20 m=2×105 Pa
(3)当海水密度突变后,若“蓝鲸号”仍然悬浮,所受的浮力为
F浮′=ρ海水gV排=1.03×103 kg/m3×10 N/kg×12 m3=1.236×105 N,则F浮′=G′
在近海悬浮时,“蓝鲸号”的自重G=F浮=1.2×105 N
需要增加的自重ΔG=G′-G=F浮′-G=1.236×105 N-1.2×105 N=0.036×105 N=3 600 N
6. C 7. D
8. 解:(1)游客对地面的压力F=G=mg=60 kg×10 N/kg=600 N
游客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5×104 Pa
(2)莲叶受到的压力F′=G总=m总g=(60 kg+3 kg)×10 N/kg=630 N
莲叶受到的压强p′===420 Pa
(3)当莲叶浸入水中的深度达到卷边高度25%时,泡沫板和游客的总重
G总′=F浮=ρ水V排g=1.0×103 kg/m3×2 m2×0.16 m×25%×10 N/kg=800 N
泡沫板和游客的总质量m总′===80 kg
莲叶能托起游客的最大质量m游客=m总′-m泡沫板=80 kg-3 kg=77 kg
9. 错误之处:消防员自身受到的浮力不变
错因分析:未考虑消防员排开水的体积变化(答案合理即可)
正确解答:消防员未穿救生衣在水中漂浮,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1=G.消防员穿上救生衣后,他和救生衣整体漂浮在水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救生衣的质量忽略不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总浮力F2=G,所以F1=F2.
第4节 压强、浮力相关判断
1. B 2. D 3. A 4. C
5. BD 【解析】图甲彩球处于漂浮状态,说明液体的密度大于彩球的密度,图乙彩球处于悬浮状态,说明液体的密度等于彩球的密度,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液体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甲和乙所处环境温度较高的是乙,A错误;由图可知,彩球在甲液体中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彩球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彩球的重力大小,彩球在乙液体中悬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彩球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彩球的重力大小,因两容器中的彩球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两者重力相等,则彩球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彩球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彩球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由重力公式可知,两彩球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B正确;整个装置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力将不变,C错误;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为G液+F浮,两容器中的液体重力G液和彩球受到的浮力F浮均相同,所以甲、乙两图中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根据p=可知,甲、乙两图中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也相等,D正确.故选BD.
6. A 【解析】番茄在水中下沉,说明番茄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A正确;番茄在水中下沉,浮力小于重力;在盐水中上浮,浮力大于重力,最终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同一番茄重力不变,所以番茄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B错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番茄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盐水的重力,C错误;将番茄露出盐水部分切去,番茄重力减小,因为番茄在盐水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减小,根据F浮=ρ液gV排,盐水密度不变,g不变,V排减小,液面下降,再根据p=ρ液gh,盐水的密度不变,h减小,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减小,D错误. 故选A.
7. B 【解析】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即p甲液=p乙液,由图知,h甲液<h乙液,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在p相同、g相同的情况下,h越大,ρ越小,所以ρ甲液>ρ乙液,A错误;两容器相同,底面积S相同,p甲液=p乙液,根据F=pS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甲液=F乙液,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压力大小等于液体重力与小球重力大小之和,两小球重力相同,即F甲液=G甲液+G球,F乙液=G乙液+G球,所以G甲液=G乙液,由G=mg知m甲液=m乙液,B正确;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压=G液+G容器+G球,两容器、小球、液体的重力均相同,所以F甲压=F乙压,容器底面积S相同,根据p=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C错误;小球在甲中漂浮、在乙中悬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漂浮和悬浮时浮力大小都等于小球自身重力大小,两小球相同,所以F浮甲=F浮乙=G球,D错误.故选B.
8. B 【解析】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它们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排开液体的质量也相等,A错误,B正确;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结合浮沉条件可知甲杯中盐水的密度等于鸡蛋的密度,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说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又因为两杯中液面相平,由公式p=ρgh可知,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C错误;由于甲杯中鸡蛋浸没盐水后与乙杯中鸡蛋部分浸入盐水中后液面相平,即说明甲杯中盐水的体积小,乙杯中盐水的体积大,且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故甲杯中盐水的质量小于乙杯中盐水的质量,则甲杯及杯中盐水、鸡蛋的总重小于乙杯及杯中盐水、鸡蛋的总重,所以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D错误.故选B.
9. CD 【解析】试管在甲、乙液体中均漂浮,根据漂浮条件,浮力大小等于试管总重力大小(F浮=G管),因此试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A、B错误;试管漂浮时,浮力等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又F下=p下S(p下为试管底部压强,S为试管底面积),因浮力与试管底面积S均相同,所以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下相同;C正确;由图可知,试管在甲、乙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V甲排>V乙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浮力相等时,排开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小,因此ρ甲<ρ乙;两烧杯液面深度相同,乙液体密度更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则乙液体对烧杯底部压强更大,D正确.故选CD.
10. AC 【解析】因为小瓶完全相同且均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甲=F浮乙=F浮丙=G瓶,三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V排甲>V排乙>V排丙,并且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甲容器上窄下宽,乙容器上下一样宽,丙容器上宽下窄,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甲容器液面上升高度最大,丙容器液面上升高度最小,所以结合V排甲>V排乙>V排丙和容器形状对液面上升高度的影响,可得各容器内液面上升高度h甲>h乙>h丙,A正确,B错误;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小瓶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自身重力G瓶,柱形容器乙中,液体对底部增加的压力ΔF乙=G瓶;甲容器侧壁对液体有向下的压力,导致底部压力增加量ΔF甲>G瓶;丙容器侧壁对液体有向上的支持力,导致底部压力增加量ΔF丙<G瓶,因此ΔF甲>ΔF乙>ΔF丙,C正确,D错误.故选AC.
专项突破 浮力法测密度
1. (3)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4)ρ
2.
3. (1)吸管的长度 (3)ρ水
4. (2)酸梅汤的深度 (3)ρ水
5. (1)右 (2)39 7.8 (3)测量出的体积偏大 将A4纸大的“手撕钢”撕成小片放入量筒,测量体积 (4)7.9×103
6. (1)ρ水 (2)不变
7. 变大 等于 ρ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