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部二中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娆(ráo) 鲜妍(yán) 喃喃(nán) 伛偻提携(lǔ)
B.风骚(sāo) 忧戚(qì) 轻灵(líng) 浩浩汤汤(shāng)
C.折腰(zhé) 嘶哑(sī) 谪守(zhé) 山肴野蔌(sù)
D.娉婷(pīn) 冠冕(guān) 枉然(wǎng ) 觥筹交错(gō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谷穗 汹涌 毳衣 饮少辄醉 B.丰润 辞藻 摇曳 日星隐耀
C.阴翳 酒冽 雾淞 樯倾楫摧 D.篝火 慷概 无垠 刻骨名心
3.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戏曲文学历史悠久,元明清是戏曲作家的时代,独领风骚六七百年。
B.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风流人物。
C.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表演者们红装素裹,身着青绿色的舞衣,长袖翻飞,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
D.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一代天骄。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守”指因罪被贬谪流放,出任外官。“迁客”指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B.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C.“更”为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中的“三更”指23~1点,“五更”指3~5点。
D.“画家梁文樑在新与旧交替的时代变革中,不是选择放弃,而是自觉肩负起把真、善、美传播到四方的责任”,是一个并列复句。
二、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传承诗词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①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为今人留下无数名篇,造就了无比灿烂的中华诗歌文化。凡中国人,不论身处何方,从事什么工作,过着怎样的生活,几乎都熟读“春眠不觉晓”,能诵“床前明月光”,会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词在我们的生命岁月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给心灵以美的熏陶,给生命以丰厚的馈赠,给人生以深沉的激励。试想如果没有李白、孟浩然、王之涣、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黄鹤楼上、晴川阁下该少却多少韵味?鹳雀楼头、赏心亭中又何来千古回响?诗歌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诗意人生的写照、家国情怀的寄托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艺术结晶。传承好诗词文化,对安顿个体心灵、涵养民族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②古典诗词生命力强,至今仍是温暖人、鼓舞人的文化力量。近10年来,除了从事古诗词教学和研究,我还参加了多个电视文化节目的录制。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每每需要为观众解读中华文明的某个特质时,总是可以借助诗词做出迅速而贴切的传达,同时还富有审美意蕴。【甲】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在互联网广泛普及、传播更加大众化的今天,诗词节目已成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共同话题,推动文化的代际传承,为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温暖的文化力量。诗词还能转化成前行的力量,这也是伟大诗篇流传至今的原因。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登上央视舞台的普通农家女子白茹云。她家境平平又身患疾病,却不抱怨不沮丧。她最喜欢苏轼的名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在人们的帮助下,带着这份洒脱和豁达,白茹云在田野里劳作,在家务中忙碌,过着充实又诗意的生活,成为乐观坚强的平凡英雄。
③古典诗词内涵丰富,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诗言志的传统一以贯之,诗歌也由此得到升华,成为传达理想价值、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我们的先贤,那些伟大的灵魂,他们经历再多的坎坷与磨难,也能够凭借诗词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联,实现对生命价值的内在超越。现代人也可以借中华诗词,对薪火相传的价值与信仰做出坚定而有诗意的表达。民族危难时,仁人志士慨叹“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改革开放中,先行者“弄潮儿向涛头立”。在朝气蓬勃的新时代,用中华优秀诗词涵养民族文化气质十分必要。健康的文化生态会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精神层面的和谐共振也会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进而不断涵养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④古典诗词创新发展,能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诗词有助于唤醒和发展青少年的母语感知能力,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育加大了诗词教学力度。我们应抓住契机,充分呈现诗词之美,通过及时有效的正向反馈,让广大青少年真正爱上诗词,由此获得心灵的滋养、良知的启迪、创造力的激发,延续好中华文脉。大众媒介为传播诗词文化提供了有效助力。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诗意中国》等文化节目,激发了诗词文化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手从节目中脱颖而出,在同龄人中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热爱诗词在当代青少年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为提高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在文化艺术领域,诗词文化转化创新大有可为。通过一声声诵读,唤醒情感记忆;通过美食、服饰和建筑设计,再造诗词意境;通过一部部专题片,在影像中重温经典;通过一本本图书,传承文明薪火。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挖掘文旅深度融合的可能;在影视剧中,越来越多的诗词文化元素被引入,丰富着艺术创作的文化阵地。
⑤腹有诗书气自华。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诗词荡涤灵魂、滋养精神。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生命的不同时刻,诗词都可以成为温暖人心、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我们相信,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比丰富的中华诗词文化一定能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进一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陪伴我们诗意地栖居在神州大地。
5. 下列最能准确概括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中国是诗的国度,拥有无比灿烂的中华诗歌文化。
B. 古典诗词生命力强,至今仍是温暖人、鼓舞人的文化力量。
C. 传承好诗词文化,对安顿个体心灵、涵养民族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D. 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诗词文化能焕发更璀璨光彩。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诗意人生、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
B. 白茹云喜爱苏轼的名句,凭借诗词带来的洒脱豁达,成为乐观坚强的平凡英雄,这体现了诗词转化为前行力量的作用。
C. 现代人只能通过中华诗词,对薪火相传的价值与信仰做出坚定而有诗意的表达。
D. 中小学加大诗词教学力度,有助于唤醒和发展青少年的母语感知能力,延续中华文脉。
7. 下列关于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点明中国诗歌文化灿烂,指出传承诗词文化的重要意义,总领全文。
B. 第②段[甲]处通过作者参与电视文化节目录制的经历,论证古典诗词是温暖人、鼓舞人的文化力量。
C. 第④段列举《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等事例,论证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诗词文化的助力。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中间从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论述如何传承诗词文化。
(二)说明性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的进化与未来
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并非新生事物,其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在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上,约翰·麦卡锡等科学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标志着该领域的正式诞生。经过数十年跌宕起伏的发展,AI技术已经从早期基于逻辑推理和专家系统的规则模型,演进为当前以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为核心的复杂算法模型。尤其是2012年,AlexNet在ImageNet图像识别竞赛中取得突破性成绩,引爆了深度学习的技术浪潮,推动了AI在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全面复兴。自此,人工智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医疗、交通、教育、金融、娱乐等多个领域。
②在医疗领域,AI正在成为医生的重要助手。AI辅助诊断系统能够通过分析海量病历数据和医学影像,快速、精准识别病灶特征。例如,某些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AI影像诊断系统,在肺癌早期筛查任务中对X光影像的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7%,甚至超过部分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除了诊断支持,AI还用于药物研发、基因组学分析和手术机器人控制,大幅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的可及性。在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技术依赖于AI算法对多传感器数据的实时融合与决策,特斯拉、Waymo等企业已在其自动驾驶车辆中部署了包括计算机视觉、路径规划和多智能体协同在内的全套AI解决方案。据统计,这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已在全球范围内累计行驶数十亿公里,事故率显著低于人类驾驶员,显示出AI在提升道路安全方面的巨大潜力。在教育方面,AI驱动的个性化学习系统正逐渐改变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类系统通过持续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掌握情况和认知特点,实现自适应的内容推送与学习路径规划。某知名在线教育平台的实际应用数据显示,接受AI辅助指导的学生,其平均成绩提升了15%,学习动力和完成率也明显改善。
③尽管AI发展迅速,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AI系统依赖海量数据训练,一旦数据泄露或被篡改,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另一方面,AI伦理争议不断,例如算法偏见会造成就业、司法等领域的不公平。此外,AI的快速发展还引发人类对就业结构变化的担忧,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到2030年,全球约8亿个工作岗位将受到AI影响。
④未来,AI技术将朝着更具通用性、自主性和安全性的方向发展。量子计算与AI的结合,可能带来算力的飞跃;脑机接口技术的成熟,或许能实现人类与AI的直接交互。但无论如何发展,AI始终是人类创造的工具,如何让其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是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全体社会成员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选自2025年5月《光明日报》,有删改)
8.下列对文本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以人工智能为说明对象。
B.AI辅助诊断系统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准确率为97%,完全替代了人类医生。
C.第④段中“AI始终是人类创造的工具”一句,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揭示AI本质特征。
D.文中列举AI在医疗、交通、教育领域的应用,体现其发展的广泛与深入。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量子计算与AI结合、脑机接口技术成熟,是未来AI发展的潜在方向。
B.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人工智能从起源到当下应用及未来发展的情况。
C.AI面临的数据隐私、伦理争议和就业冲击等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D.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与思考。
10.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人工智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每小题4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永远的雪域高原
乔正芳
①那天下午,天气好得出奇。夹杂着黑丝的绯红色云朵,似乎要把西天点燃。看得久了,便感觉目迷神摇。
②连长站在山坡上。马上就要转业了,这雪原、边界、哨卡,他有太多的留恋和不舍。战士小洪默默地站在他身边。
③连长注视着前方,似自言自语:“我来和老班长告个别。”小洪知道老班长是连长心里永远的痛。那是连长刚来雪原不久,一次和老班长巡逻,不慎摔下悬崖,又恰逢雪崩,老班长为了救他被永远地埋在了雪原……
④小洪想起他刚来雪原时,由于水土不服病倒了。那天,连长偷偷塞给他一个苹果,要知道,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雪原上,一个新鲜的苹果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小洪吃完,顿觉神清气爽,病似好了大半。这时,听到门外巍巍的哭声:“我的苹果呢?谁偷了我的苹果?”原来,连长家嫂子带着六岁的儿子巍巍来雪原探亲,嫂子历经千辛万苦带来一袋苹果,给见到的战士每人一个,最后一个留给了巍巍。
⑤连长看起来有些低落。小洪抬起头,忽见大团的红云已变成灰云,滚动着汹汹而来。眨眼功夫,狂风裹挟着暴雪似千万条巨鞭狠狠抽来。连长一把搂住小洪,猛一侧身,靠在了一块巨石上。只觉耳边山呼海啸、地动天摇,世界正被一只看不见的巨手疯狂撕扯、摇撼……
⑥也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睁开眼睛,茫茫雪海中,二人渺小如蚁。
⑦“连长,我们还能回去吗?”小洪快哭了。
⑧“能!当然能!”连长笑着说,“我当兵二十三年了,什么危险没见过!等天亮了,部队一定会来救我们的。”
⑨看着连长胸有成竹的样子,小洪点点头。
⑩时间在慢慢熬着,也不知几点几分了。
棉大衣被冷气穿透了,裹在身上像层铁皮。小洪手脚麻木,茫然四望,看着因长期在高原生活而心脏早已出问题的连长,心一点点沉下去……
连长掏出一支烟,哆嗦着手点燃,递给小洪。平时,连长是不允许他们抽烟的。过了会儿,连长又掏出一颗糖,想塞到小洪嘴里。小洪摇摇头,他知道连长患有低血糖,更需补充能量。
连长咳嗽了几声,问:“小洪,你父母最近来信了吗?”见小洪不回答,他又说:“你是家里的独子,父母是不是特盼着你早点娶个媳妇?”
小洪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连长拍拍小洪的肩:“我有个侄女,在我们县医院当护士,人长得蛮漂亮。我嫂子托我在部队里给物色个对象,我观察了很久,觉得你最合适!本想过几天再告诉你的……”
小洪抬起头,眼里闪烁着星光。连长狡黠地问:“小洪,如果你俩成了的话,你该称呼我什么?”
小洪红着脸说:“叔叔。”
连长说:“不对,是叔丈。”
小洪笑了。连长一鼓作气,说:“来!打起精神,先给叔丈捶捶后背揉揉肩。”
……
天终于亮了!搜救的直升机出现了!小洪激动地挥手,跳着喊着,可皑皑雪原里,他的声音和身影实在太渺小了。
连长嘴唇青紫,喘息着说:“小洪,咱分头行动。两个目标,更好。”
小洪手脚并用拼力朝东爬去。过了一会儿,他惊喜地发现,直升机朝着他们越飞越近。
“连长!”小洪猛一回头,惊呆了:只见一团熊熊烈火,燃烧,舞动,似一只浴火的风,似一条腾空的龙!——是连长!他把自己的大衣、棉裤、内衣全都点燃了……
第二年,小洪陪着嫂子和巍巍来给连长扫墓。巍巍将一个苹果放在爸爸墓前,他说要让爸爸尝尝家乡的新苹果。
嫂子要回去了。小洪鼓足勇气提起连长的侄女,嫂子很诧异:“他们家三代单传,只有他这一个儿子,哪有什么侄女?”
小洪的眼泪瞬间决堤。他抬头挺胸,朝着连长的墓碑,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第2期,有删改)
11.小说中多次出现“苹果”这一物象,它的作用及象征意有哪些?(4分)
12.结合上下文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眨眼功夫,狂风裹挟着暴雪似千万条巨鞭狠狠抽来。
13.小说结尾处,小洪得知连长没有侄女后泪崩,这一情节安排有什么妙处?请从人物形象方面分析(4分)
14.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标题“永远的雪域高原”的多种意蕴。(4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小题(第15-17小题每题3分,第18小题6分,共15分)
【甲】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
①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③为有年④。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⑤乃雨甲子⑥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⑦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⑧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志:记。②扶风,岐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③占:占卜。④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⑥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⑦丁卯:农历四月十四日。⑧忭(biàn):高兴,快乐。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状:盛景、美景B. 沙鸥翔集 集:停息
C. 民方以为忧 方:才D. 甲子又雨 雨:雨水
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物喜 醒能述以文者
B.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 问其姓氏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写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
B. 甲文第②段描绘了“洞庭风雨图”,第③段描写了“洞庭春景图”,一暗一明景物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使人物心情形成鲜明的反差,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C. 乙文开始,苏轼即以“亭以雨名,志喜也”点出“喜”“雨”“亭”三字,格调别致,饶有兴味。
D.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二)古诗阅读 (共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前四句以金樽玉盘酒宴消除不了诗人心头的抑郁不平,写诗人内心苦闷、寂寞和惆怅。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侧面描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诗人心境茫然之中,借姜尚钓鱼得遇文王、伊尹梦见乘舟经过太阳而受商汤任用的典故,抒写了诗人对自己前路增添了信心。
D.从句式上看,“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用了短句,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形象地表明了诗人在理想抱负不能实现之时的奋起抗争。
20.任选角度分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诗的作用。(3分)
(三)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21.默写古诗文中名篇名句
(1)——然后我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5)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作者用简练传神的语言描绘春夏季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四、名著阅读(共7分,第1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
22. “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长了青苔的石椅。”
(1)诗中的“你”指的是 。(3分)
(2)20世纪30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共8分)
23.学完第三单元后,某班拟召开以“面对困境·乐观豁达”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3分)
(2)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参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2分)
备选人物:诸葛亮 文天祥 欧阳修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3)班会上,语文老师让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面对困难·乐观豁达”的看法。下面是小敏的即席发言,其中有几个问题,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A】当面对困难时,你会怎样?是止步不前,自我埋怨?还是勇敢向前?【B】其实,困难能克服完全在于你怎样看待它。如果你以忧愁、抱怨的心理去对待,困难就是一面巨大的墙,是通向成功之路的绊脚石,是让你信心消失的致命毒药。可如果你乐观向上、豁达、不抱怨,困难就会变成一座连接成功彼岸的桥,一条使你从平庸通向高尚的路。
①【A】处画线句子标点符号有误,应将“”改为“”。(2分)
②【B】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1分)
六、作文(60分)
24.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的外貌、成绩、处事能力等感到不满。其实,身材不够完美,可能很健康;成绩不够理想,可能韧性十足;处事能力有点弱,可能真诚善良……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与自己握手言欢,就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请以“与自己握手言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5.岁月匆匆,十四五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五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写作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C
  2.A
  3.C
  4.D
  二、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性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5.C
  6.C
  7.D
  (二)说明性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8.D
  9.B
  10. 示例一:AI 在教育领域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对我帮助很大。我的英语成绩较弱,使用的 AI 学习 APP 会分析我的错题和薄弱知识点,推送针对性的单词、语法练习,还能模拟对话场景,我的英语成绩在一学期内提升了 20 分,学习兴趣也更浓厚了。
  示例二:AI 辅助的智能家居让我的生活更便捷。家里的 AI 音箱可以语音控制灯光、空调、扫地机器人,早上还能播报天气和日程;AI 扫地机器人能自动规划路线,清扫房间死角,节省了我和家人的家务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学习和休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1.①作用:“苹果” 是贯穿小说的线索,串联起连长偷偷给小洪苹果、巍巍寻找苹果、巍巍为连长墓前放苹果等情节,推动故事发展;②象征意:象征战士间的深厚情谊(连长对小洪的关爱)、家人对战士的牵挂(嫂子带苹果探亲)、对逝者的思念(巍巍放苹果扫墓),也象征雪原上珍贵的温暖与希望。
  12.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狂风裹挟着暴雪” 比作 “千万条巨鞭”,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雪来得迅猛、威力极大的特点,渲染出危险、恶劣的环境氛围,为下文连长和小洪被困、连长点燃自己引搜救直升机做铺垫,衬托出连长的勇敢与牺牲精神。
  13.①突出连长的善良与智慧:连长编造 “有侄女” 的谎言,是为了在绝境中给小洪希望,让小洪有活下去的动力,这一情节揭示了连长谎言背后的深情,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②强化人物的牺牲精神:连长用善意的谎言守护小洪,与他后来点燃自己救人的行为相呼应,进一步凸显他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连长的伟大。
  14.①指永远存在的雪域高原这一地理环境,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见证了战士们的坚守与牺牲;②指雪域高原上战士们(连长、老班长)的精神永远流传,他们的忠诚、勇敢、奉献精神成为永恒的精神财富;③指小洪等后辈对先烈精神的传承永远延续,雪域高原承载的军民情谊与家国情怀永远不会消逝。
  三、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第 15-17 小题每题 3 分,第 18 小题 6 分,共 15 分)
  15.D
  16.B
  17.D
  18.①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②官吏们在庭院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笑。
  (二)古诗阅读(共 6 分)
  19.D
  20. 示例一:从内容角度,描写 “金樽清酒”“玉盘珍羞” 等珍贵的酒菜,展现出宴席的丰盛,与后文 “停杯投箸不能食” 形成对比,突出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无心享用的苦闷、茫然,反衬出 “行路难” 的困境对诗人的打击。
  示例二:从手法角度,运用夸张的手法,“斗十千”“直万钱” 极言酒菜的昂贵,强调宴席的奢华,与诗人内心的抑郁形成强烈反差,更能体现诗人理想不得实现的失意与痛苦,为下文抒发抗争与希望做铺垫。
  (三)名篇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
  21.(1)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三年谪宦此栖迟 (3)何事长向别时圆 (4)戍鼓断人行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四、名著阅读(共 7 分,第 1 小题 3 分,其余每空 1 分)
  22.(1)大堰河(或 “大堰河 —— 我的保姆”) (2)土地;太阳;《我爱这土地》;《向太阳》(或《黎明的通知》等)
  五、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23.(1)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人生之路从非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境与挫折。有的人会因此沮丧退缩,有的人却能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今天,我们召开 “面对困境 乐观豁达” 主题班会,一起探讨如何以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分享感悟!
  (2)示例一:诸葛亮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面临北伐艰难、后主昏庸等困境,仍鞠躬尽瘁、乐观坚守,为兴复汉室不懈努力。 示例二:文天祥 —— 南宋抗元名臣,虽身陷敌营、面临生死考验,却始终坚守气节,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豁达面对死亡,彰显爱国精神。 示例三:欧阳修 —— 北宋文学家,虽被贬滁州,却以乐观心态治理地方,与民同乐,在山水间寄托情怀,展现豁达的人生态度。
  (3)①第一个 “?”(或 “自我埋怨?” 后的问号);“,”(或逗号) ②其实,困难能否克服完全在于你怎样看待它。
  六、作文(60 分)
  24.(略,需以 “与自己握手言欢” 为题,围绕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接纳自我” 展开,立意积极,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25.(略,需先补全题目如 “十五岁,我多了一分责任”“十五岁,我多了一分成熟” 等,结合成长经历,抒发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