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104267001243330010363200103759002025年秋德化二中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感受古人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你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小名和小华在课间讨论起了中华诗文,小名感慨道:“中国诗文真是源远流长,风采万千。细品写景佳句,有王绩的《野望》①,②。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③。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④。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出黄鹤楼两岸视野开阔、景象优美。小华说:“是呀,‘一切景语皆情语’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⑤。学了王维的《使至塞上》知晓了“⑥,属国过居延。”是在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又从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想到《三峡》中的⑦,⑧。”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人生有涯,读书无界,赏读妙文佳句,是人生一大快事,一大乐事。读书如刘伶醉酒后跣足蓬头般散①(màn),(  )后击掌欢呼,也是浑然忘我的表现!近书闻香,书是美丽佳人,让观者物我两忘;捧书识看,书是投契知音,不患贫穷,不患微小,不患是非,于你、于我、于他都是良友!
读书吧!在这个网络盛行的时代,在这个浅阅读流行的时代,在这个读书成为时尚的时代,我们通过(  )的阅读,可以在书中寻(mì)②温暖的阳光地带,采撷(  )的花朵,领略生命的高洁与伟岸。一册在手,书里的风景、书外的故事、阅读的心境都深刻交③(róng)在一起,构成独特的体验。因此,只要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2.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书)(3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茅塞顿开
坚持不懈
五彩缤纷
B.茅塞顿开
坚韧不拔
五光十色
C.如梦初醒
坚持不懈
五光十色
D.如梦初醒
坚韧不拔
五彩缤纷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只要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就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就能更为宽广。
B.只有我们无时无刻读书,我们的生命就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就能更为宽广。
C.只有我们无时无刻不忘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D.只要我们无时无刻不忘读书,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才能更为宽广。
5.名著阅读。(6分)
请从《红星照耀中国》备选人物中任选一项,用他(他们)的经历印证诗句。
二、阅读(6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7分)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一个“空”字,似有无限的感慨。
B.颔联是首联的延伸,这两联是对实景的描绘,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叹息。
C.颈联转写登楼所见明丽之景对仗工整上下句各用一个叠词,声音铿锵,富于音乐美。
D.本诗题为《黄鹤楼》处处写楼,写楼的历史悠久、耸入云端、位置独特、景物多变。
7.一个“愁”字点出了诗人的情感,请从写作手法和意象两个角度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4分)
(二)阅读回答问题。(16分)
【甲】《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施从事书》吴均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①累颐物②,悟衷散赏。
注释:①荡:涤荡,消除??②颐物:留连物态以怡养性情
8.划线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B.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C.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D.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9.解释下列画横线词语的意思。(3分)
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春罗被径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念:①被子。②覆盖 。③穿着。④加;及。
(1)被:
绿嶂百重
联系课文、语境解释词义
则素湍绿潭
(2)绿:
鸡鸣不已
参考词典解释
感动不已??
(3)已:
10.翻译下列两个句子。(6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11.甲乙两文都有写到“猿”,请结合选文分析各自的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20分)
爷爷的烽烟往事
梁晓颖
①我爷爷——确切地说,是我爱人的爷爷,名叫王殿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1951年2月16日入朝,1954年4月8日回国。我是读了爷爷的《回忆录》才知道,平时看起来慈祥寡言的爷爷原来是立功多次的无名英雄。
②爷爷是河北围场人,出身穷苦。1946年,15岁的爷爷加入东北民主联军,参加过大大小小战役十几次:梨树沟门之战,围歼杨家杖子之战,锦州攻坚战,辽西大会战,解放沈阳和营口之战,辽沈战役,天津战役,渡江战役,广西战役等。
③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10月征兵时,爷爷立刻报名请求参战。“结果第一轮竟然给刷下来了!”原本我以为只要年轻人愿意就可以参军。可实际不然:“验兵条件很严”,“党员、班长以上的立过功的老同志,到广州、武汉进行体检,如合格到北京长辛店进行最后检查。结果我没合格,因为沙眼。”
④爷爷再次请战,几个月后如愿入朝。“1950年11月有西北野战军来一个独立团到四平,以他们为基础成立了坦克三师,1951年2月,我们带全部装备开始入朝。”“当时我在坦克六团指挥连,任技术副连长。我们这个连是个大连,全连共有301个官兵。”
⑤在朝期间的艰苦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遇到美机轰炸,黑天行驶不开车灯是爷爷经常遇到的情况。“我方每二三公里布置一个防空哨,每个哨所三个人,一个在山上或高处监视敌机,若是听到敌机声音,就立即鸣枪报警。行驶的汽车一听到枪声,马上闭灯行驶。”“黑天敌机在上空盘旋,我们的汽车,不开灯,就得摸黑往前开,遇到没有月亮,看不清路。司机的助手下车,反披着羊皮大衣,司机照着白影往前开,赶任务。”
⑥后勤补给跟不上,爷爷病了。“我们入朝初期,吃的是粗粮炒面。没有高粱米,没有蔬菜,不少同志得了夜盲眼,我也摊上了,白天走路往沟里掉,黑天什么也看不见。后来副食虽然有些改善,但新鲜蔬菜还是吃不到,那真是十分艰苦。”
⑦虽然环境艰苦,久经沙场的爷爷依然很勇武,曾用步枪打掉过美军飞机。爷爷解释了他们用步枪打下飞机的细节:“白天小喷气式敌机贴着山沟低飞,来寻找目标,发现有伪装汽车,就扫射轰炸,敌机飞得很低,我们用步枪打掉一架敌机,我荣立二等功一次。”
⑧爷爷多次受伤,有一次夜间行车差点被炸死:“我们后车刚到百姓一块豆地时被敌机发现,来了五架敌机。开始向我们这辆车轰炸。把我们这辆车炸扣斗子了,把我扣压在车底下,把车上拉的物资连人全部甩到豆地里,这时迅速来了两门大炮,把敌机炸跑了。调来一辆吊车,把车吊起,就这样我才出来。”
⑨“1954年4月8号我们回国,回到四平市,重新住在辽北学院。”从此以后,爷爷就在英雄城四平——这个爷爷当年亲手解放的城市安了家。从朝鲜回国后太爷爷来部队探亲。离家多年,见到久别的父亲,爷爷很是激动,很是高兴,可听到母亲已经去世的消息又很悲伤,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悲痛。
⑩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仅是一次战略的胜利,更是精神上的伟大胜利。我父亲是退伍兵,少年时总听父亲哼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慢慢地我也会唱了。少女时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被感动得稀里哗啦。
?2014年,爷爷走了。那天我去北山送葬,时值春天,夜幕笼罩,雨一直在下。以前见面时总是爷爷关心我们,笑呵呵地问孩子问学业问工作,很少谈及自己的过往。那夜,雨过后,一弯新月从东方升起,天空微有几分笑意和温暖。在这个被信仰照亮的夜晚,在这个拂去了覆盖心灵之上历史风尘的夜晚,我好想和爷爷聊聊天,聊聊他的青春、他的梦想、他在朝鲜的日子……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爷爷虽然是多次立功的志愿军战斗英雄,但平时却几乎没有跟“我”提起。
B.第⑨段爷爷听闻母亲去世,后悔自己在外打仗未能尽孝,因而“撕心裂肺”。
C.第⑩段抗美援朝提振激励了国人精神士气,因此是“精神上的伟大胜利”。
D.本文回忆爷爷抗美援朝期间的英雄事迹,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
1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
①结果第一轮竟然给刷下来了!(赏析加点词语)(3分)
②那夜,雨过后,一弯新月从东方升起,天空微有几分笑意和温暖。(赏析句子)(3分)
14.作者回忆了爷爷在朝期间的哪些往事?请简要概括。(3分)
15.文章以“爷爷的烽烟往事”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6.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内容真实”的特点鲜明突出,请结合文章分析哪些地方具体印证了这一特点。(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2分)
①塑料垃圾的环境外溢导致了微塑料污染,塑料颗粒已经无处不在。塑料垃圾对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明确出台相关禁限塑政策。2022年6月24日,中国联合相关国际组织,正式提出“以竹代塑”倡议,以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②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分布广泛,资源规模可观。研究显示,竹子最高生长速度可达每24小时长1.21米,2—3个月即可完成高生长和粗生长。竹子成熟快,3—5年即可成林,且年年出笋长新竹,可谓“一次造林,永续利用”。全球已知竹类植物1642种,已知有39个国家竹林面积总计5000万公顷以上,年产竹材超过6亿吨。其中,中国有竹类植物800多种,竹林面积641万公顷。
③竹材用途广泛,可实现全竹利用,几乎没有废料。竹产品多元丰富,目前已开发的竹产品种类超过1万种,涉及衣、食、住、行等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刀叉勺、吸管、杯子和盘子等一次性餐具,到家居耐用品,再到工业领域如冷却塔竹格填料、竹缠绕管廊等工业产品,竹制品在很多领域都可以替代塑料产品。竹制品在整个生命周期都保持低碳水平甚至负碳足迹。从碳汇过程来看,竹产品与塑料产品相比,碳足迹为负值。竹制品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
④同时,竹林的减碳固碳能力远超普通林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在我国,竹林每年可实现减碳1.97亿吨、固碳1.05亿吨,减碳固碳总量达到3.02亿吨。如果全球每年使用6亿吨竹子替代PVC产品,预计将减少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⑤然而现阶段,“以竹代塑”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不少人对于竹资源的优势认识不足,竹产品的推广使用还存在一定困难。未来推动“以竹代塑”,需要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同时,成本问题也阻碍“以竹代塑”的推广。以竹纤维一次性餐具为例,由于产量和规模较小,原料的采收和初加工不集中,以及流水线终端制品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影响了成本的降低。此外,“以竹代塑”产品在加工技术上仍处于不断提升阶段,需要持续开展技术攻关。
(摘编自新华网《“以竹代塑”,实现减碳固碳》)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塑料垃圾因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使得全球140多个国家推出了禁塑令。
B.中国为了保护环境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与相关国际组织发起“以竹代塑”的倡议。
C.文章第②段划线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中国竹子资源丰富的特点。
D.竹制品在使用完以后,能够完全自然降解,不会产生污染,对环境和人类都很友好。
18.竹子作为塑料的替代品有哪些优势?请简要概括。(3分)
19.如何推进“以竹代塑”的推广工作?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12分)
【材料一】蚝壳屋,即用蚝壳建造的房屋,也称坷壳厝。在泉州浔浦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最早的建筑雏形于南宋时期出现,明末清初逐渐兴盛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建筑巧妙精湛,是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而随着经济发展浪潮的推进,现代式楼房的快速普及,大规模挤压蚝壳屋的生存空间。再者,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几近100%的浔浦居民脱离了原始的打渔生活,过上了灵活性更强,且越来越不受时空条件影响的生活,蚝壳屋更受冷落。
(摘编自网络)
【材料二】泉州当地居民对蚝壳屋的认识
(数据来源:《安徽建筑》2021年8月,有改动)
【材料三】许多现存的蚝壳屋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和自然作用下,已经成为渔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闽南渔村文化发展的智慧结晶,也是闽南渔村文化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一带一 路”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均为当今国家最为重要的发展规划之一,蚝壳屋作为闽南渔村文化的最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渔村文化能够取得一个更具高度、面向世界的发展平台,保护蚝壳屋对于提高闽南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
而从浔浦当地的情况来看,作为具有浓重历史印记的文物,蚝壳屋拥有了一份不可忽视的文化魅力,如若精心地去维护蚝壳屋使之形成一个独特的建筑群,现代气息与古代意蕴融合,那么对于外地的游客无疑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摘编自《安徽建筑》2021年8月)
20.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蚝壳屋,也称坷壳厝,只在泉州浔浦村、法石村一带分布。
B.蚝壳屋肇始于南宋时期,在明末清初广为流行,是古民居的独特景观。
C.因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不再青睐蚝壳屋。
D.有“一带一路”战略等国家政策的支持,闽南渔村文化能更好地发展。
21.阅读【材料二】,泉州当地居民对蚝壳屋的认识有何矛盾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
22.阅读【材料三】,保护蚝壳屋具有哪些意义?请简要概括。(6分)
三、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成长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满天,也有狂风骤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历经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但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
请以“成长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3 分)
  1.①东皋薄暮望 ②徙倚欲何依 ③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芳草萋萋鹦鹉洲 ⑤烟波江上使人愁 ⑥单车欲问边 ⑦有时朝发白帝 ⑧暮到江陵
  2.①漫 ②觅 ③融
  3.A
  4.C
  5. 示例一:选毛泽东。毛泽东早年经历丰富,曾求学、组织革命活动,面对国民党的封锁与围剿,始终坚定革命信念,带领红军历经长征,突破重重困难,最终建立革命根据地。这印证了 “千磨万击还坚劲”,无论遭遇多少磨难,始终坚守信仰、顽强抗争,展现出不屈的意志。
  示例二:选红军战士。红军在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缺衣少食,还要应对敌人的追击,却始终没有放弃,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团结精神,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这正体现了 “千磨万击还坚劲”,在无数艰难险阻的磨砺下,依然坚定前行,彰显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阅读(67 分)
  (一)诗歌阅读
  6.B
  7. 写作手法: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将 “日暮”“烟波” 等景象与 “愁” 情结合,以景衬情;意象:“日暮” 点明时间已晚,游子漂泊无归,加剧思乡之愁;“烟波” 营造出迷蒙、壮阔又略带苍凉的意境,象征游子思乡之情的绵远与深沉,共同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愁。
  (二)文言文阅读
  8.C
  9.(1)覆盖 (2)碧绿的 (3)停止
  10.(1)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风雨交加,天色昏暗,鸡叫声却不停止。
  11. 甲文写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通过猿猴凄厉的叫声,渲染三峡秋景的萧瑟、凄凉氛围,侧面烘托出三峡山高谷深的特点,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乙文写 “企水之猿,百臂相接”,描绘猿猴争相饮水的热闹景象,突出青山生机盎然的特点,体现出此地景色的迷人,为 “信足荡累颐物” 做铺垫。
  (三)现代文阅读(《爷爷的烽烟往事》)
  12.B
  13.①“竟然” 表示出乎意料,写出爷爷主动报名参战却因沙眼第一轮被刷下时的意外与惊讶,也从侧面体现出爷爷参战意愿的强烈。 ②运用环境描写(拟人手法),将天空赋予 “笑意和温暖” 的情态,描写雨后新月升起的景象,营造出温馨、安宁的氛围,既呼应爷爷英雄的一生,也表达了对爷爷的缅怀与敬意,暗含爷爷的精神如新月般照亮人心。
  14.①遭遇美机轰炸时,摸黑行车,靠助手反披羊皮大衣指引方向;②因后勤补给不足,患上夜盲症,艰苦作战;③用步枪打掉美军飞机,荣立二等功;④夜间行车时车辆被敌机轰炸,自己被压车下,后被救出。
  15.①“烽烟往事” 点明文章核心内容,即爷爷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概括文章主旨;②“爷爷” 限定写作对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体现亲切感;③题目富有历史感与故事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同时暗含对爷爷英雄事迹的敬意。
  16.①文中明确记载爷爷的姓名、入朝与回国时间(1951 年 2 月 16 日入朝,1954 年 4 月 8 日回国)、所在部队(坦克三师坦克六团指挥连)、职务(技术副连长)及连队人数(301 人),数据具体,真实可信;②详细描述爷爷参战的具体战役(梨树沟门之战、锦州攻坚战等)、入朝体检被刷下的原因(沙眼)、用步枪打飞机的细节、车辆被轰炸的经过等,细节真实,符合实际;③引用爷爷《回忆录》中的内容(如 “验兵条件很严”“吃的是粗粮炒面”),增强内容的真实性。
  (四)现代文阅读(《“以竹代塑”,实现减碳固碳》)
  17.A
  18.①生长快、分布广、资源丰富,成熟快且可永续利用;②用途广泛,可全竹利用,竹产品种类多,能在多领域替代塑料;③全生命周期低碳(负碳足迹),用后可自然降解,环保健康;④竹林减碳固碳能力强,远超普通林木,利于应对气候变化。
  19.①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人认识竹资源的优势,推动竹产品推广;②扩大竹产品产量与规模,集中原料采收和初加工,提升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③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提升 “以竹代塑” 产品的加工技术水平。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A
  21.①大部分居民希望保存蚝壳屋,体现对蚝壳屋的认可;②同时,愿意住蚝壳屋的居民极少,且有部分居民接受其现状或消亡,缺乏主动保护与传承的意愿,存在矛盾。
  22.①蚝壳屋是闽南渔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智慧结晶,保护它有助于传承闽南渔村文化;②在 “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能提升闽南地区文化软实力,为渔村文化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③蚝壳屋具有历史文化魅力,维护后可形成独特建筑群,融合现代与古代意蕴,吸引游客,助力当地旅游发展。
  三、作文(60 分)
  23.(略,需以 “成长路上的风景” 为题写记叙文,字数不少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围绕成长中的经历展开,体现阅历的积累与人生的精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