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高一月考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后,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着陆前距离月球表面100米处有一次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最终,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下面有关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地球到月球的位移大小就是其运行轨迹的长度38万公里
B.“3日10时26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C.研究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过程的姿态时,不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D.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最后100米着陆过程中可以视作做自由落体运动
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定义式可知,a的方向与的方向一定相同
B.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其加速度也一定变化
C.当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也一定减小
D.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为负时,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3.如图,某滑雪爱好者从倾角一定的雪道上A点静止滑下,滑到水平雪道上C点时速度刚好为零,滑雪爱好者经过倾斜雪道的最低点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设滑雪爱好者在倾斜雪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水平雪道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A到C运动的路程为60m,时间为30s,则该滑雪爱好者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5m/s B.4m/s C.3m/s D.2m/s
4.物体甲的图像和物体乙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时间内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零
C.乙在时间内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5.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 s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25 m/s,沿斜面向上
B.5 m/s,沿斜面向下
C.5 m/s,沿斜面向上
D.25 m/s,沿斜面向下
6.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下图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真实的实验现象,丁也是真实的实验现象
B.利用斜面做实验,解决了时间难以测量的困难
C.由“斜面实验”的结论可知,铜球做落体运动的速度随位移均匀增大
D.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是为了便于测量加速度
7.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图为大桥上四段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视为质点)从a开始向右匀减速运动,减速到e刚好停止运动,若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  )
A.汽车通过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
B.汽车通过、、、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C.汽车通过每一段的速度变化量相同
D.汽车通过ac段和ce段所用时间之比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一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满足;(单位均是国际单位),当t=0时开始计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初速度大小为2m/s
B.汽车加速度大小为4m/s2
C.汽车2s末的速度为8m/s
D.汽车运动4s内的位移为18m
9.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从汽车开始运动起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m/s) 3.0 6.0 9.0 12 12 9.0 3.0
A.汽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4m/
B.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5s
C.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D.汽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1.5s
10.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
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相等
B.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为1:2:3
C.水滴在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之比为1:4:9
D.间歇发光的间隔时间是
三、非选择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7分)(1)如图甲图为探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装置,乙图是某次实验获取的一段纸带。某同学根据乙图中数据,可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
(2)另一同学打出一条纸带如图丙,在纸带上确定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实验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①丙纸带上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经描出丙纸带中各点瞬时速度,请画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③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60Hz,而计算时仍按f=50Hz,那么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相等)
12.(9分)某实验小组用不同的方案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在用重物下落来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中,下图是四位同学释放纸带瞬间的照片,你认为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2)用重物下落来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上下限位孔应在同一竖直线上
B.实验时应先启动计时器再松开纸带
C.选取一条符合要求的纸带,应将第一个点作为计数点
D.为保证纸带竖直下落,应将拉纸带的手靠在电火花计时器限位孔上,再释放纸带
(3)选取一条符合要求的纸带从中截取一段,其中A、B、C、D、E、F、G为纸带上选取的连续计时点,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点的间距如图丁所示。已知实验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则测得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 =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4)用重物下落来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造成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5)有一组同学利用光电门的实验方案来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如图所示。两个光电门间隔L,小球直径为d,将小球静止释放后依次通过A、B两个光电门,时间依次为t1,t2,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用所给字母表示)
13.(8分)如图所示,某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从A点()沿x轴负方向经运动到B点(),再从B点沿x轴正方向经运动到C点()。取x轴正方向为质点速度,位移的正方向,求:
(1)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位移x和路程L;
(3)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率。
14.(15分)从离地面H=500m的山顶处自由下落一个小球A,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 开始下落后第1s内的位移h1大小和最后1s内的位移h2大小;
(2) 当小球A开始下落至离地面h3=50m时的速度v大小;
(3) 若当小球A下落2s时,从山顶处自由下落一小球B,不计空气阻力,求再过2s,两小球相距多远?
15.(15分)正以的速率匀速运行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接一个垂危病人上车。列车决定先以加速度大小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小站恰好停止,停车60s后再以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启动,直到恢复到原来的速度行驶。
(1) 列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各是多少?
(2) 列车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原来速度的总位移是多少?
(3) 该列车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少时间?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高一月考
物理参考答案
1.C【详解】位移是指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则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地球到月球的位移大小小于其运行轨迹的长度38万公里,选项A错误; “3日10时26分”指的是时刻,选项B错误;研究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过程的姿态时,探测器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计,则不可以将其看成质点,选项C正确;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最后100米着陆过程中缓慢数值下降,加速度小于g,则不可以视作做自由落体运动,选项D错误.
2.A【详解】由定义式可知,时间是标量,a和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A正确;如果物体匀加速直线速运动,速度虽然在变化,但是其加速度不变,B错误;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它的速度增大,C错误;当加速度为负时,速度也可能为负,物体做加速运动,D错误。
3.B【详解】设滑雪爱好者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有,,又,,联立解得,故选B。
4.C【详解】根据图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可知,甲在整个时间内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总位移为,故A、B错误;图像中,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速度先负后正,说明物体乙先沿负方向运动,后沿正方向运动,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值,下方位移为负值,可知总位移为0,故C正确,D错误。
5.B【详解】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10 m/s,a=-5 m/s2,由v=v0+at,可得当t=3 s时,v=-5 m/s,“-”表示物体在t=3 s时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
6.B【详解】因为物体自由下落时太快,伽利略很难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为了使物体运动速度变慢,伽利略转向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可以冲淡重力的作用,铜球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较小,所用时间较长,所以容易测量,因此甲、乙、丙三个图都是真实的实验现象,而丁图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A错误,B正确;“斜面实验”可以冲淡重力的作用,用不同倾斜角的斜面实验,则观察其运动的规律性,由“斜面实验”的结论可知,铜球做落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而不是随位移均匀增大,C错误;D.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提出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时代不能直接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通过若初速度是零,则位移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的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伽利略巧妙地将研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转换为研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因此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是为了便于测量位移与时间的关系,D错误。
7.D【详解】逆向思维,汽车看作是初速度为零的反向的匀加速运动,因de:ad=1:3,可知d点是ae的中间时刻,即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d点的瞬时速度,选项A错误;汽车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可知通过a、b、c、d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B错误;相邻相等位移的时间关系,每段时间不相等,速度变化量的公式为,可见速度变化量不相同,C错误。且汽车通过ac段和ce段所用时间之比为,D正确。
8.BD【详解】根据,结合x=12t﹣2t2,可得v0=12m/s,a=-4m/s2,所以初速度大小为2m/s,加速度大小为4m/s2,故A错,B正确;2s末的速度为,故C错误;汽车停止所需时间,则汽车运动4s时,运动的位移为,故D正确。
9.BC【详解】根据前3s的运动规律,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3m/s2,则4s时的速度为12m/s,从第5s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物体从4s时到9s时做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时间为5s,B正确;根据9.5s~10.5s,可求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6m/s2,C正确;根据可求9s时的速度为12m/s,及减速为0的时刻为11s,则物体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s,D错。
10.ABD【详解】水滴在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满足,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等分规律得,A正确,C错误;由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为,B正确。由 得,间歇发光的间隔时间为,D正确。
11.(7分)【答案】(1)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差恒定,为1.02cm。 (1分)
(2)①0.40 (2分) ; ② (2分) ; ③偏小 (2分)
【详解】(1)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分别为,,,可知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差相等。
(2)①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③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60Hz,时间间隔应变小,但是而计算时仍按f=50Hz,那么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12.(9分)【答案】(1)B (1分) (2) AB (2分) (3) 9.72 (2分)
(4)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阻力以及空气阻力 (2分) (4) (2分)
【详解】(1)手竖直拉住纸带上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且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故选B。
(2)为了减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打点计时器上下限位孔应在同一竖直线上,故A正确;为了保证纸带竖直下落,并充分利用纸带,应手提着纸带的上端,使重物靠近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先启动计时器再手松开纸带,故B正确,D错;选取一条符合要求的纸带,不一定要将第一个点作为计数点,故C错。
(3)
(5)小球通过两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故重力加速度
13.(8分)【答案】(1) 2m/s,方向沿x轴负方向 (2) 2m,方向沿x轴正方向,10m (3) 2m/s
【详解】(1)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为 (2分)
即平均速度大小为2m/s,方向沿x轴负方向 (1分)
(2)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位移为 (1分)
方向沿x轴正方向 (1分)
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
得 (1分)
(3)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率为 (1分)
得 (1分)
14.(15分)【答案】(1) 第1秒内位移为5m,最后1秒内位移为95m (2) (3) 相距60m
【详解】(1)小球下落第1s内的位移 (2分)
代入数据得 (1分)
设H=500m,由 (1分)
解得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分)
方法一:前9s内位移为: ,得 (2分)
解得小球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 (1分)
方法二:根据匀加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比例式,可得 (2分)
解得小球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 (1分)
(2)由题可知,此时小球下落的高度 (1分)
由 (2分)
得小球速度大小为 (1分)
(3)A球下落的高度 (1分)
B球下落的高度 (1分)
则两球之间的距离 (1分)
15.(15分)【答案】(1), (2) (3)
【详解】(1)设减速时加速度大小,加速时加速度大小,匀减速时间为,匀加速时间为,则匀减速过程 (2分)
解得 (1分)
匀加速过程 (1分)
解得 (1分)
(2)匀减速过程运动的位移 (2分)
匀加速过程运动的位移 (1分)
列车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原来速度的总位移大小为 (1分)
(3)列车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原来速度的总时间 (1分)
如果列车不临时停车 (2分)
解得 (1分)
所以列车由于临时停车耽误的时间 (2分)
试卷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