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知识点一 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越来越多1.下列有关植物基因工程的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基因抗虫棉改善了作物品质B.将毒素蛋白基因直接导入水稻的受精卵,可以得到抗虫水稻C.转入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有利于植物抗盐碱、抗干旱D.植物细胞中没有质粒,所以不能利用质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2.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是( )①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②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 ③减少了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④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2024·连云港高二检测)下列不属于转基因微生物或植物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是( )A.转基因技术已被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B.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是目前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重要途径C.目前开发成功的基因工程药物已经几乎涉及各种类型疾病的治疗D.通过育种技术生产无子西瓜知识点二 转基因产品与技术的安全问题受到关注4.基因工程产物不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是(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可能导致自然种群淘汰B.转基因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C.目的基因(如抗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D.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5.(2024·江苏盐城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及其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只是转基因微生物方面的应用B.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C.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的制定既维护了消费者权益,又最大程度保证了已上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D.转基因产品应标注为“转基因××加工品(制成品)”或者“加工原料为转基因××”6.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以下各项中支持此观点的是( )A.转基因作物能使贫穷国家的亿万人口摆脱饥饿,同时还能减少使用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B.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都是由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组成的C.对转入了苏云金杆菌基因的西红柿进行毒性分析表明,这种转基因西红柿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D.帝王蝶的幼虫在吃了某种转基因玉米的花粉沾染过的牛奶草叶子后,近一半的个体死亡,幸存的也不能正常发育7.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A.这种操作方法更容易成功B.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C.转基因植物中的细胞质基因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8.(多选)矿业生产和农田不当使用化肥会导致重金属镉(Cd)在土壤中过度积累。通过基因工程,将酵母菌液泡镉转运蛋白(YCF1)定位在不育杨树株系的液泡膜上,可获得液泡中富集Cd的转基因杨树。再通过收集杨树的组织器官异地妥善储存等后续处理,可对Cd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将长势一致的野生型和转基因杨树苗栽植在Cd污染土壤中,半年后测定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培育转基因不育株系可避免YCF1基因扩散造成基因污染B.由图1可知,野生型植株对Cd污染具有更强的耐受能力C.对杨树的茎叶进行后续处理对于修复Cd污染土壤最为方便有效D.YCF1向液泡内转运镉离子的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9.(多选)(2024·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期中)转基因食品存在“是否安全”的争议,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比如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使喷洒除草剂的人患癌症。请用已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有证据表明转基因产品有害,就应禁止该技术的应用B.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会导致人患癌症C.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实施产品标识制度D.人吃了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就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10.DBN9936是国内首批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玉米品种,对危害玉米的玉米螟等主要鳞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抗性,同时能耐受较高浓度的草甘膦(除草剂的有效成分)。其基因操作的受体是玉米品种DBN318,目的基因cry1Ab来源于苏云金杆菌,其表达产物能够专一有效地抑制玉米螟、棉铃虫及黏虫等玉米鳞翅目害虫;目的基因epsps来源于土壤农杆菌,其表达产物使转化体可耐受草甘膦除草剂。同样获批安全证书的国产转基因玉米品种DBN9858耐除草剂,但不抗虫,可作为DBN9936庇护材料使用。(1)DBN9936的转化过程之一是将含有epsps基因表达载体的 与玉米DBN318幼胚经 过程形成的愈伤组织共同培养,该过程需在培养基中添加酚类化合物,且在无菌、 (填“黑暗”或“光照”)的环境中进行。(2)利用PCR技术,可以鉴定共同培养后的愈伤组织中是否含有基因epsps。epsps基因的部分序列如下:5'—ATGGCT……AGGAAC—3'3'—TACCGA……TCCTTG—5'根据上述序列应制备引物 (填序列)对基因epsps进行PCR,鉴定后得到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经 过程获得DBN9936幼苗。幼苗移栽至大田前还需“炼苗”,“炼苗”时需逐渐降低湿度、 (填“增加”或“降低”)光照强度。(3)DBN9858和DBN9936两个玉米品种混合种植,更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请从生物进化的角度阐释两个品种混合种植的优点: 。(4)玉米为异花传粉,花粉飘散的距离很远,容易造成基因漂移,有同学提出将DBN9936的目的基因cry1Ab整合到玉米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并给出你的理由: 。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1.C 转基因抗虫棉使得棉花具有了抗虫的能力,并没有改善作物的品质,A错误;将毒素蛋白基因导入水稻的受精卵前,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才可能得到抗虫水稻,B错误;利用可以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来提高作物的抗盐碱和抗干旱的能力,C正确;可以利用质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如植物的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再转入植物细胞,D错误。2.B 抗逆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农作物具有抗逆能力(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抗干旱、抗盐碱等),因此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作物摆脱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中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①②④正确;但是抗逆作物不能产生无机盐,仍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因此不能减少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③错误。3.D A、B、C项所述都属于转基因微生物方面的研究成果。西瓜虽然属于植物,但无子西瓜繁育是通过多倍体育种技术,其原理为染色体变异,不是转基因技术, D符合题意。4.A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没有后代,也就不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A符合题意;转基因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和威胁,B不符合题意;目的基因(如抗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C不符合题意;载体的标记基因有些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由于自然选择,可能会出现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D不符合题意。5.A 可通过转基因微生物和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A错误。6.D 帝王蝶的幼虫在吃了某种转基因玉米的花粉沾染过的牛奶草叶子后,近一半的个体死亡,幸存的也不能正常发育,这说明了转基因食品存在不安全因素,D符合题意。7.C 一般而言,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故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受精卵中比导入叶绿体基因组更容易成功,A错误;转基因植物一般是杂合子,则植物杂交的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B错误;花粉中含有精子,其几乎不含细胞质,而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后,就不会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C正确;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没有生殖隔离,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错误。8.BD 转基因不育株系的配子不育,可避免YCF1基因随花粉扩散造成基因污染,A正确;由图1可知,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植株的干重更大,转基因植株对Cd污染具有更强的耐受能力,B错误;据图2可知,叶片和茎中的Cd含量较高,故对杨树的茎叶进行后续处理对于修复Cd污染土壤最为方便有效,C正确;YCF1向液泡内转运镉离子是逆浓度梯度运输,故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D错误。9.ABD 即使有证据表明某些转基因产品有害,也不应禁止该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用途,A错误;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的,食用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不一定会导致人患癌症,B错误;严格管理和控制转基因农产品标识制度,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C正确;食用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会被消化分解,不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D错误。10.(1)农杆菌 脱分化 黑暗 (2)5'—GTTCCT—3'和5'—ATGGCT—3' 再分化 增加 (3)可有效延缓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4)同意,叶绿体基因组不能随花粉遗传给下一代解析:(1)转基因植物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可以经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培养不需要光照。(2)引物的设计原则需符合: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与目的基因片段5'—AGGAAC—3'和3'—TACCGA—5'碱基互补配对;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得到幼苗,在移栽时要适当降低湿度,增加光照。(3)生产上将两种转基因的玉米混合种植,二者都有抗除草剂基因,都能在喷洒除草剂的大田中存活,DBN9936还含有抗虫基因,若单独种植,大部分害虫死亡,少数有抗性基因的害虫存活,并且有更多的机会将抗性基因传给后代,使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DBN9858不抗虫,与DBN9936混合种植,可有效延缓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4)为避免转基因玉米的花粉对其他野生型的玉米造成基因污染,可以将基因导入玉米细胞叶绿体基因组中。3 / 3第四章 生物技术安全与伦理问题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导学 聚焦 1.关注转基因产品与技术的安全问题。 2.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理性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知识点(一) 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越来越多1.转基因植物产品2.转基因动物产品3.转基因微生物产品4.基于上述学习,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只能利用转基因微生物。( )(2)转基因抗虫植物能抗病,种植过程中可以不施用农药。( )(3)转基因微生物产品具有周期短、效果显著、控制性强等特点。( )(4)转基因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和酶制剂行业。( )1.为什么微生物的基因改造取得的实际应用成果最多?2.目前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重要途径是什么?1.(2023·徐州高二期中)下列属于基因工程技术成果的是( )A.番茄—马铃薯新物种 B.高产的青霉素菌株C.含玉米叶绿体的菟丝子细胞 D.能进行生物固氮的酵母菌品种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学家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抑制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来延长番茄的储藏时间B.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使获得的转基因动物能抵抗相应病毒C.抗虫基因只要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就都能正常表达D.可利用工程菌大规模生产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等药物3.(2024·江苏连云港高级中学调研)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早、最广泛和取得实际应用成果最多的领域。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的优点B.微生物具有生长繁殖快的优点C.微生物具有适应性强、对环境因素不敏感的优点D.微生物具有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的优点知识点(二) 转基因产品与技术的安全问题受到关注1.关注转基因产品与技术的安全问题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 对生态系统安全性的关注(1)农作物转入外源基因后,其营养成分会不会改变? (2)人们食用转基因食品后,转入的基因会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甚至引发一些疾病? (3)转入的基因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或多肽会不会引发过敏体质的人群发生过敏反应? (1)转基因植物的扩散对生物多样性有无影响? (2)转入的基因是否会扩散到其他物种体内,从而导致自然界原有物种的混乱? (3)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其残体分解物、根部分泌物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效应? (4)转基因动物对生态系统的稳态是否会产生影响?2.我国采取的措施(1)发布了相关的管理条例。如我国批准进口的转基因作物,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油菜,只允许作为 进行规定的食品加工。(2)建立了转基因作物的 和 的网络及技术体系。如某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只有在获得 证书后,才能在规定的地域和期限内种植。3.基于上述学习,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转基因生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2)为了维护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需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 )(3)如果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会存在安全性问题。( )1.有人对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的理由是什么?2.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植物的品质。其与传统的细胞核转基因技术相比有什么优点?3.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引起的生态安全性问题值得研究,需要研究转基因鱼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及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根据以上资料,试分析转基因鱼会引起生态安全性问题的原因。1.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分析优点 缺点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②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③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值 ④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⑤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①可能产生新病毒或新过敏原 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杂草 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 ④可能会损害生物多样性 ⑤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基因污染1.下列选项属于对待生物技术的理性态度是( )A.转基因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的设计,不存在负面影响B.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C.大量引入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杂交D.转基因技术如果被恐怖分子利用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应停止转基因研究2.(2024·北京朝阳区期末)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一直是大众关注和争论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针对转基因技术,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利益的法规和政策B.转基因食品被食用后,其基因会进入人体基因组C.转基因作物进入自然界可能提高对有害生物的耐受力D.转基因产品的使用是否安全需要长期的跟踪调查3.转基因作物的推广种植,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硕果累累的转基因作物相关研究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关注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下列有关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叙述,错误的是( )A.抗性基因可能会随花粉传播到田间近缘野生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B.转入抗性基因的植物可能成为“入侵物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有可能会导致棉铃虫群体中相关抗性基因频率增加D.只要目的基因来自自然界,则培育出的转基因植物不存在安全性问题4.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1)举例说明在基因研究工作中,科学家是如何采取多种方法防止基因污染的?(2)如何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下列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虫棉、耐储藏番茄、八倍体小黑麦都是常见的转基因作物B.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叶绿体中,可防止花粉传播造成的基因污染C.食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食物可显著增强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D.转基因生物不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2.(多选)草甘膦是一种可以杀灭多种植物(包括农作物)的除草剂。其杀灭植物的原理是能够破坏植物叶绿体中的TIFPS合成酶。通过转基因的方法,让农作物产生更多的TIFPS合成酶,就能抵抗草甘膦,从而让农作物不被草甘膦杀死。下列有关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可通过喷洒草甘膦来检验转基因大豆是否培育成功 B.可以用质粒将TIFPS合成酶基因送入受体细胞C.可以用大豆的受精卵或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食品都是不安全的3.害虫损伤番茄的叶片后,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扩散到番茄的其他部位,诱导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表达,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酶抑制剂,导致害虫不能消化食物而死亡。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番茄的这种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玉米,使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有效抵御了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请结合材料回答:(1)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表达包括 和 两个过程;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是在茎叶细胞的 中合成的。(2)有人认为种植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中的杂草一般不会出现抗玉米螟性状,原因可能是 ,玉米很难与杂草进行杂交。(3)抗玉米螟玉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但是种植该玉米的农田还需要进行防虫管理,原因是 。(4)有人对食用该玉米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你认为是否有必要: 。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核心要点·巧突破】知识点(一)自主学习1.转入外源基因 抗病毒 抗虫2.外源基因 生长周期短或产仔、产卵多3.外源基因 周期短、效果显著、控制性强4.(1)× 提示:转基因微生物、动物、植物都可以生产特定的药物。(2)× 提示:转基因抗虫植物由于有了外源抗虫基因,所以可以抵抗害虫,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病原体。(3)√(4)√互动探究1.提示: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等优点。2.提示: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学以致用1.D 番茄—马铃薯新物种和含玉米叶绿体的菟丝子细胞都属于细胞工程技术的成果,高产的青霉素菌株是通过诱变育种得到的,能进行生物固氮的酵母菌品种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固氮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酵母菌细胞中实现的,D符合题意。2.C 目的基因导入了受体细胞不一定就都能正常表达,C错误。3.C 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的优点,便于研究,A正确;微生物的生长周期短,具有生长繁殖快的优点,B正确;微生物对环境因素敏感,如在某种抗生素的环境中不能生存,C错误;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简单,具有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的优点,D正确。知识点(二)自主学习2.(1)原料 (2)生物安全评价 监测 转基因生物安全3.(1)√(2)√(3)× 提示:来源于自然界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体后,可能破坏原有的基因结构,具有不确定性,外源基因也可能通过花粉传播,使其他植物成为“超级植物”等,所以转基因技术也可能存在着安全性问题。互动探究1.提示:可能出现新的过敏原问题,可能导致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等(合理即可)。2.提示: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更稳定,其遗传方式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不会随花粉传给后代,从而保持了母本的遗传特性。3.提示:转基因鱼与同种野生鱼杂交,使野生鱼带有转基因,具有生长优势,会使其捕食对象大量减少,进而与其他物种竞争,引起生态危机。学以致用1.B 转基因技术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负面影响,A不符合题意;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B符合题意;大量引入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杂交,容易造成基因污染,是不理性的表现,C不符合题意;转基因技术有其优点和缺点,要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D不符合题意。2.B 所有基因一旦进入人的消化系统都将被分解成生物界通用的4种核苷酸,才能被人体的细胞吸收利用,因此转基因食品被食用后,其基因不会进入人体基因组,B错误。3.D 抗性基因可能会随花粉传播到田间近缘野生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A正确;转基因植物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它们在某地区的竞争能力较强,可能成为“入侵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存在,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有可能会导致棉铃虫群体中相关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正确;即使目的基因来自自然界,培育出的转基因植物仍然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D错误。4.B 对转基因食品只是要求标注“转基因××”等字样,并没有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B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网络构建 (1)提示:我国科学家将来自玉米的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由于α-淀粉酶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使花粉失去活性,因而可以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2)提示: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需要建立在完备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即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还应该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课堂演练1.B 八倍体小黑麦不属于转基因作物,它是通过染色体变异得到的,A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叶绿体中,由于叶绿体中基因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所以可防止花粉传播造成的基因污染,B正确;食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食物不会增强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因为人体的消化系统会将该食物分解成生物界通用的4种核苷酸,不会将该基因整合到人体基因中,C错误;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2.ABC 从个体水平上鉴定转基因大豆是否培育成功时,可通过喷洒草甘膦后观察转基因大豆的存活情况来检测,A正确;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需要载体,目前常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物病毒等,B正确;可以用大豆的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也可以用大豆的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C正确;转基因食品上市前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不能认为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食品都是不安全的,D错误。3.(1)转录 翻译 核糖体 (2)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3)可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该玉米能够抵抗玉米螟,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玉米害虫 (4)①有必要,这种转基因玉米的果实中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内消化酶的活性,使人无法对食物进行消化而患病。②无必要,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但对人可能无影响。③无必要,人类食用的通常是煮熟后的玉米食品,该蛋白酶抑制剂在高温下已经破坏,因此不会对人的消化造成不良影响。(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的蛋白酶抑制剂属于蛋白质,蛋白质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2)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中的杂草一般不会出现抗玉米螟性状,原因可能是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3)抗玉米螟玉米具有抗玉米螟作用,故可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该农田还要进行防虫管理,原因是该玉米能够抵抗玉米螟,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玉米害虫。(4)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可以多角度进行分析,只要合理即可。4 / 4(共66张PPT)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导学 聚焦 1.关注转基因产品与技术的安全问题。2.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理性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核心要点·巧突破01过程评价·勤检测02课时训练·提素能03目录CONTENTS核心要点·巧突破01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知识点(一) 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越来越多1. 转基因植物产品cccc2. 转基因动物产品cccc3. 转基因微生物产品ccc4. 基于上述学习,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只能利用转基因微生物。( × )提示:转基因微生物、动物、植物都可以生产特定的药物。(2)转基因抗虫植物能抗病,种植过程中可以不施用农药。( × )提示:转基因抗虫植物由于有了外源抗虫基因,所以可以抵抗害虫,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病原体。(3)转基因微生物产品具有周期短、效果显著、控制性强等特点。 ( √ )(4)转基因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和酶制剂行业。( √ )××√√1. 为什么微生物的基因改造取得的实际应用成果最多?提示: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等优点。2. 目前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重要途径是什么?提示: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1. (2023·徐州高二期中)下列属于基因工程技术成果的是( )A. 番茄—马铃薯新物种B. 高产的青霉素菌株C. 含玉米叶绿体的菟丝子细胞D. 能进行生物固氮的酵母菌品种解析: 番茄—马铃薯新物种和含玉米叶绿体的菟丝子细胞都属于细胞工程技术的成果,高产的青霉素菌株是通过诱变育种得到的,能进行生物固氮的酵母菌品种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固氮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酵母菌细胞中实现的,D符合题意。2.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科学家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抑制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来延长番茄的储藏时间B. 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使获得的转基因动物能抵抗相应病毒C. 抗虫基因只要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就都能正常表达D. 可利用工程菌大规模生产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等药物解析: 目的基因导入了受体细胞不一定就都能正常表达,C错误。3. (2024·江苏连云港高级中学调研)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早、最广泛和取得实际应用成果最多的领域。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的优点B. 微生物具有生长繁殖快的优点C. 微生物具有适应性强、对环境因素不敏感的优点D. 微生物具有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的优点解析: 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的优点,便于研究,A正确;微生物的生长周期短,具有生长繁殖快的优点,B正确;微生物对环境因素敏感,如在某种抗生素的环境中不能生存,C错误;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简单,具有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的优点,D正确。知识点(二) 转基因产品与技术的安全问题受到关注1. 关注转基因产品与技术的安全问题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 对生态系统安全性的关注(1)农作物转入外源基因后,其营养成分会不会改变? (2)人们食用转基因食品后,转入的基因会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甚至引发一些疾病? (3)转入的基因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或多肽会不会引发过敏体质的人群发生过敏反应? (1)转基因植物的扩散对生物多样性有无影响?(2)转入的基因是否会扩散到其他物种体内,从而导致自然界原有物种的混乱?(3)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其残体分解物、根部分泌物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效应?(4)转基因动物对生态系统的稳态是否会产生影响?2. 我国采取的措施(1)发布了相关的管理条例。如我国批准进口的转基因作物,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油菜,只允许作为 进行规定的食品加工。(2)建立了转基因作物的 和 的网络及技术体系。如某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只有在获得 证书后,才能在规定的地域和期限内种植。原料 生物安全评价 监测 转基因生物安全 3. 基于上述学习,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转基因生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 √ )(2)为了维护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需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 √ )√√(3)如果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会存在安全性问题。 ( × )提示:来源于自然界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体后,可能破坏原有的基因结构,具有不确定性,外源基因也可能通过花粉传播,使其他植物成为“超级植物”等,所以转基因技术也可能存在着安全性问题。×1. 有人对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的理由是什么?提示:可能出现新的过敏原问题,可能导致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等(合理即可)。2. 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植物的品质。其与传统的细胞核转基因技术相比有什么优点?提示: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更稳定,其遗传方式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不会随花粉传给后代,从而保持了母本的遗传特性。3. 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引起的生态安全性问题值得研究,需要研究转基因鱼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及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根据以上资料,试分析转基因鱼会引起生态安全性问题的原因。提示:转基因鱼与同种野生鱼杂交,使野生鱼带有转基因,具有生长优势,会使其捕食对象大量减少,进而与其他物种竞争,引起生态危机。1. 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分析优点 缺点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②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③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值 ④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⑤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①可能产生新病毒或新过敏原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杂草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④可能会损害生物多样性⑤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 基因污染1. 下列选项属于对待生物技术的理性态度是( )A. 转基因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的设计,不存在负面影响B. 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C. 大量引入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杂交D. 转基因技术如果被恐怖分子利用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应停止转基因研究解析: 转基因技术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负面影响,A不符合题意;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B符合题意;大量引入国外转基因作物与本地近缘作物品种杂交,容易造成基因污染,是不理性的表现,C不符合题意;转基因技术有其优点和缺点,要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D不符合题意。2. (2024·北京朝阳区期末)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一直是大众关注和争论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针对转基因技术,各个国家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利益的法规和政策B. 转基因食品被食用后,其基因会进入人体基因组C. 转基因作物进入自然界可能提高对有害生物的耐受力D. 转基因产品的使用是否安全需要长期的跟踪调查解析: 所有基因一旦进入人的消化系统都将被分解成生物界通用的4种核苷酸,才能被人体的细胞吸收利用,因此转基因食品被食用后,其基因不会进入人体基因组,B错误。3. 转基因作物的推广种植,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硕果累累的转基因作物相关研究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关注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下列有关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叙述,错误的是( )A. 抗性基因可能会随花粉传播到田间近缘野生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B. 转入抗性基因的植物可能成为“入侵物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有可能会导致棉铃虫群体中相关抗性基因频率增加D. 只要目的基因来自自然界,则培育出的转基因植物不存在安全性问题解析: 抗性基因可能会随花粉传播到田间近缘野生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A正确;转基因植物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它们在某地区的竞争能力较强,可能成为“入侵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存在,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有可能会导致棉铃虫群体中相关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正确;即使目的基因来自自然界,培育出的转基因植物仍然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D错误。4.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B.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C. 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D. 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解析: 对转基因食品只是要求标注“转基因××”等字样,并没有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B错误。过程评价·勤检测02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1)举例说明在基因研究工作中,科学家是如何采取多种方法防止基因污染的?提示:我国科学家将来自玉米的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由于α-淀粉酶基因可以阻断淀粉储藏使花粉失去活性,因而可以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2)如何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提示: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需要建立在完备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即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还应该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1. 下列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虫棉、耐储藏番茄、八倍体小黑麦都是常见的转基因作物B.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叶绿体中,可防止花粉传播造成的基因污染C. 食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食物可显著增强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D. 转基因生物不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解析: 八倍体小黑麦不属于转基因作物,它是通过染色体变异得到的,A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叶绿体中,由于叶绿体中基因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所以可防止花粉传播造成的基因污染,B正确;食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食物不会增强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因为人体的消化系统会将该食物分解成生物界通用的4种核苷酸,不会将该基因整合到人体基因中,C错误;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2. (多选)草甘膦是一种可以杀灭多种植物(包括农作物)的除草剂。其杀灭植物的原理是能够破坏植物叶绿体中的TIFPS合成酶。通过转基因的方法,让农作物产生更多的TIFPS合成酶,就能抵抗草甘膦,从而让农作物不被草甘膦杀死。下列有关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可通过喷洒草甘膦来检验转基因大豆是否培育成功B. 可以用质粒将TIFPS合成酶基因送入受体细胞C. 可以用大豆的受精卵或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D.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食品都是不安全的解析: 从个体水平上鉴定转基因大豆是否培育成功时,可通过喷洒草甘膦后观察转基因大豆的存活情况来检测,A正确;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需要载体,目前常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物病毒等,B正确;可以用大豆的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也可以用大豆的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C正确;转基因食品上市前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不能认为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食品都是不安全的,D错误。3. 害虫损伤番茄的叶片后,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扩散到番茄的其他部位,诱导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表达,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酶抑制剂,导致害虫不能消化食物而死亡。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番茄的这种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玉米,使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有效抵御了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请结合材料回答:(1)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表达包括 和 两个过程;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是在茎叶细胞的 中合成的。转录翻译核糖体解析: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的蛋白酶抑制剂属于蛋白质,蛋白质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2)有人认为种植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中的杂草一般不会出现抗玉米螟性状,原因可能是 ,玉米很难与杂草进行杂交。解析: 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中的杂草一般不会出现抗玉米螟性状,原因可能是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3)抗玉米螟玉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 。但是种植该玉米的农田还需要进行防虫管理,原因是 。解析: 抗玉米螟玉米具有抗玉米螟作用,故可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该农田还要进行防虫管理,原因是该玉米能够抵抗玉米螟,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玉米害虫。可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该玉米能够抵抗玉米螟,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玉米害虫(4)有人对食用该玉米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你认为是否有必要: 。解析: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可以多角度进行分析,只要合理即可。有必要,这种转基因玉米的果实中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内消化酶的活性,使人无法对食物进行消化而患病。②无必要,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但对人可能无影响。③无必要,人类食用的通常是煮熟后的玉米食品,该蛋白酶抑制剂在高温下已经破坏,因此不会对人的消化造成不良影响。(答案合理即可)课时训练·提素能03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知识点一 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越来越多1. 下列有关植物基因工程的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转基因抗虫棉改善了作物品质B. 将毒素蛋白基因直接导入水稻的受精卵,可以得到抗虫水稻C. 转入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有利于植物抗盐碱、抗干旱D. 植物细胞中没有质粒,所以不能利用质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12345678910解析: 转基因抗虫棉使得棉花具有了抗虫的能力,并没有改善作物的品质,A错误;将毒素蛋白基因导入水稻的受精卵前,需要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才可能得到抗虫水稻,B错误;利用可以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来提高作物的抗盐碱和抗干旱的能力,C正确;可以利用质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如植物的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再转入植物细胞,D错误。123456789102. 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是( )①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②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③减少了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④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2345678910解析: 抗逆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农作物具有抗逆能力(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抗干旱、抗盐碱等),因此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作物摆脱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中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①②④正确;但是抗逆作物不能产生无机盐,仍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因此不能减少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③错误。123456789103. (2024·连云港高二检测)下列不属于转基因微生物或植物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是( )A. 转基因技术已被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B. 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是目前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重要途径C. 目前开发成功的基因工程药物已经几乎涉及各种类型疾病的治疗D. 通过育种技术生产无子西瓜12345678910解析: A、B、C项所述都属于转基因微生物方面的研究成果。西瓜虽然属于植物,但无子西瓜繁育是通过多倍体育种技术,其原理为染色体变异,不是转基因技术, D符合题意。12345678910知识点二 转基因产品与技术的安全问题受到关注4. 基因工程产物不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是( )A.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可能导致自然种群淘汰B. 转基因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C. 目的基因(如抗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D. 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12345678910解析: 三倍体转基因鲤鱼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没有后代,也就不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A符合题意;转基因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和威胁,B不符合题意;目的基因(如抗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C不符合题意;载体的标记基因有些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由于自然选择,可能会出现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D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5. (2024·江苏盐城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及其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只是转基因微生物方面的应用B. 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C. 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的制定既维护了消费者权益,又最大程度保证了已上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D. 转基因产品应标注为“转基因××加工品(制成品)”或者“加工原料为转基因××”解析: 可通过转基因微生物和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A错误。123456789106. 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以下各项中支持此观点的是( )A. 转基因作物能使贫穷国家的亿万人口摆脱饥饿,同时还能减少使用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B. 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都是由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组成的C. 对转入了苏云金杆菌基因的西红柿进行毒性分析表明,这种转基因西红柿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D. 帝王蝶的幼虫在吃了某种转基因玉米的花粉沾染过的牛奶草叶子后,近一半的个体死亡,幸存的也不能正常发育12345678910解析: 帝王蝶的幼虫在吃了某种转基因玉米的花粉沾染过的牛奶草叶子后,近一半的个体死亡,幸存的也不能正常发育,这说明了转基因食品存在不安全因素,D符合题意。123456789107. 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A. 这种操作方法更容易成功B. 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C. 转基因植物中的细胞质基因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 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12345678910解析: 一般而言,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故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受精卵中比导入叶绿体基因组更容易成功,A错误;转基因植物一般是杂合子,则植物杂交的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B错误;花粉中含有精子,其几乎不含细胞质,而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后,就不会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C正确;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没有生殖隔离,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错误。123456789108. (多选)矿业生产和农田不当使用化肥会导致重金属镉(Cd)在土壤中过度积累。通过基因工程,将酵母菌液泡镉转运蛋白(YCF1)定位在不育杨树株系的液泡膜上,可获得液泡中富集Cd的转基因杨树。再通过收集杨树的组织器官异地妥善储存等后续处理,可对Cd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将长势一致的野生型和转基因杨树苗栽植在Cd污染土壤中,半年后测定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2345678910A. 培育转基因不育株系可避免YCF1基因扩散造成基因污染B. 由图1可知,野生型植株对Cd污染具有更强的耐受能力C. 对杨树的茎叶进行后续处理对于修复Cd污染土壤最为方便有效D. YCF1向液泡内转运镉离子的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12345678910解析: 转基因不育株系的配子不育,可避免YCF1基因随花粉扩散造成基因污染,A正确;由图1可知,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植株的干重更大,转基因植株对Cd污染具有更强的耐受能力,B错误;据图2可知,叶片和茎中的Cd含量较高,故对杨树的茎叶进行后续处理对于修复Cd污染土壤最为方便有效,C正确;YCF1向液泡内转运镉离子是逆浓度梯度运输,故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D错误。123456789109. (多选)(2024·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期中)转基因食品存在“是否安全”的争议,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比如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使喷洒除草剂的人患癌症。请用已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只要有证据表明转基因产品有害,就应禁止该技术的应用B. 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会导致人患癌症C. 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实施产品标识制度D. 人吃了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就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12345678910解析: 即使有证据表明某些转基因产品有害,也不应禁止该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用途,A错误;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的,食用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不一定会导致人患癌症,B错误;严格管理和控制转基因农产品标识制度,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C正确;食用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会被消化分解,不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D错误。1234567891010. DBN9936是国内首批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玉米品种,对危害玉米的玉米螟等主要鳞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抗性,同时能耐受较高浓度的草甘膦(除草剂的有效成分)。其基因操作的受体是玉米品种DBN318,目的基因cry1Ab来源于苏云金杆菌,其表达产物能够专一有效地抑制玉米螟、棉铃虫及黏虫等玉米鳞翅目害虫;目的基因epsps来源于土壤农杆菌,其表达产物使转化体可耐受草甘膦除草剂。同样获批安全证书的国产转基因玉米品种DBN9858耐除草剂,但不抗虫,可作为DBN9936庇护材料使用。12345678910(1)DBN9936的转化过程之一是将含有epsps基因表达载体的 与玉米DBN318幼胚经 过程形成的愈伤组织共同培养,该过程需在培养基中添加酚类化合物,且在无菌、 (填“黑暗”或“光照”)的环境中进行。解析: 转基因植物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可以经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培养不需要光照。农杆菌脱分化黑暗12345678910(2)利用PCR技术,可以鉴定共同培养后的愈伤组织中是否含有基因epsps。epsps基因的部分序列如下:5'—ATGGCT……AGGAAC—3'3'—TACCGA……TCCTTG—5'根据上述序列应制备引物 (填序列)对基因epsps进行PCR,鉴定后得到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经 过程获得DBN9936幼苗。幼苗移栽至大田前还需“炼苗”,“炼苗”时需逐渐降低湿度、 (填“增加”或“降低”)光照强度。5'—GTTCCT—3'和5'—ATGGCT—3'再分化增加12345678910解析: 引物的设计原则需符合: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与目的基因片段5'—AGGAAC—3'和3'—TACCGA—5'碱基互补配对;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得到幼苗,在移栽时要适当降低湿度,增加光照。12345678910解析: 生产上将两种转基因的玉米混合种植,二者都有抗除草剂基因,都能在喷洒除草剂的大田中存活,DBN9936还含有抗虫基因,若单独种植,大部分害虫死亡,少数有抗性基因的害虫存活,并且有更多的机会将抗性基因传给后代,使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DBN9858不抗虫,与DBN9936混合种植,可有效延缓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3)DBN9858和DBN9936两个玉米品种混合种植,更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请从生物进化的角度阐释两个品种混合种植的优点: 。可有效延缓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12345678910(4)玉米为异花传粉,花粉飘散的距离很远,容易造成基因漂移,有同学提出将DBN9936的目的基因cry1Ab整合到玉米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并给出你的理由: 。解析: 为避免转基因玉米的花粉对其他野生型的玉米造成基因污染,可以将基因导入玉米细胞叶绿体基因组中。同意,叶绿体基因组不能随花粉遗传给下一代12345678910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docx 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pptx 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