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质量检测(课件 练习)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质量检测(课件 练习)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资源简介

综合质量检测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如表所示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NaNO3 K2HPO4 MgSO4· 7H2O (CH2O) 蒸馏水 青霉素
含量 3 g 1 g 0.5 g 30 g 定容至 1 000 mL 0.1万 单位
A.根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该培养基不能用于培养大肠杆菌
C.根据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D.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形成液体培养基
2.塑料的主要成分PET是一种较稳定、不易降解的有机物,科学家发现土壤中某种细菌能够降解PET,现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该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含PET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离该细菌
B.在制备选择培养基时宜采用干热灭菌法
C.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菌落的即目的菌
D.获得目的菌后,可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
3.(2024·扬州高二检测)艺术不止存在于纸笔之间,我们可以用培养皿当纸,接种环当笔,各种形态颜色的细菌和真菌当颜料,画出别具风格的作品。如在下列作品培养过程中,白色毛霉菌带有毛茸茸的感觉,可描绘大熊猫的皮毛,红色大肠杆菌可以描绘鹅嘴,水波则由假单胞杆菌绘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培养基时要经过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等步骤
B.图甲作品的毛霉菌是真核生物,图乙作品的假单胞杆菌是原核生物
C.使用接种环接种时,取菌种前和接种后都需将接种环进行湿热灭菌
D.培养成型的作品应低温保存,以免菌株疯长影响整体效果
4.(2024·苏州高二质检)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二倍体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最终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新植株(如图)。关于这一科学事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培育成的新植株是单倍体植株 B.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C.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有丝分裂 D.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5.(2024·连云港高二质检)下列关于天竺葵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竺葵的组织培养需要经过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B.要控制好培养基中所需植物激素的浓度及比例
C.为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要对外植体进行灭菌处理
D.接种外植体到培养基时,一般将天竺葵叶背面接触培养基
6.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微生物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原核生物繁殖快,且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B.处于一种能接受外来的DNA的生理状态的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
C.感受态细胞吸收DNA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D.感受态细胞吸收重组表达载体DNA的液体只要调节适宜的pH即可,没必要用缓冲液
7.下列关于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氢键
B.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C.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它们不能被反复利用
8.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PCR技术的原理是DNA的半保留复制
B.该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该包含扩增缓冲液、模板DNA、dNTP、Taq酶、引物等
C.引物应选用图中的a、d
D.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在Taq酶的作用下连接到引物的5'端
9.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如下:
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细胞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
B.②过程要用限制酶切割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C.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③过程可以用农杆菌转化法
D.参与④过程的物质不含有A、U、G、C
10.在PCR扩增DNA的实验中,预计一分子DNA经过30次循环后,应该得到230个DNA分子,但是结果只有约210个DNA分子,那么,下列选项中不是出现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
A.Taq酶的活力不够或活性受到抑制 B.系统设计欠妥
C.循环次数不够 D.引物不能与亲链结合
11.治疗性克隆有望解决供体器官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免疫排斥反应,如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细胞核移植 B.细胞A通常为去核的卵母细胞
C.过程②表示脱分化过程 D.胚胎干细胞可分化也可增殖
12.下图是“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几个重要操作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的原理是DNA不溶于乙醇,而某些蛋白质可溶于乙醇
B.图①和图③都需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拌,便于DNA的析出并保持结构完整
C.若图③操作后接图②操作,则DNA会留在滤液中
D.若图④操作后接图②操作,则DNA会留在纱布上
13.(2024·徐州高二期末)下列关于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动物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能促使雌性动物超数排卵
B.PEG能促进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后能得到新品种个体
C.移植胚胎能存活的原因是一定时间内早期胚胎在受体子宫中处于游离状态
D.为获取乳腺发生器的转基因动物,胚胎移植前需要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
14.某种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质酶抑制剂,积累于茎中,让取食它的害虫因消化酶受抑制,无法消化食物而死。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的安全性评论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的消化酶很可能无影响,因为人体消化酶和害虫消化酶结构上存在差异
B.安全,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已被高温破坏,不抑制人体消化酶
C.不安全,玉米的食用部分也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使人无法消化蛋白质而患病
D.不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使人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15.下图是几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制酶SmaⅠ和EcoRⅤ切割形成的末端,可通过E.coli DNA连接酶相互连接
B.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所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
D.SmaⅠ切割后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锦鲤疱疹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如图为Taq Man荧光探针技术的原理示意图,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PCR扩增时该探针被Taq酶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1个DNA分子,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基因工程中,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PCR技术扩增等
B.引物的化学本质是DNA单链
C.引物中的G—C含量比探针中的略高,这有利于保证退火时引物先与模板DNA结合
D.若最初该反应体系中只有一个病毒DNA分子,经n次循环后,需要消耗Taq Man荧光探针2n-1个
17.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茎尖、根尖、幼叶、花药等常用的外植体,细胞全能性较高,易于诱导脱分化
B.该过程所用的培养基只需要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无机营养
C.该技术生产的体细胞胚和生殖细胞胚均能发育成正常可育的植株
D.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和配比影响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18.高粱由于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在强光、高温的条件下,其利用CO2的能力远远高于水稻。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基因),将其转入水稻体内,培育出了一批光合效率较高的转基因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ppc基因需要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连接酶等工具酶
B.获得的该转基因水稻不一定都是杂合子
C.该批转基因水稻都能产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D.获得的转基因水稻每个体细胞都有ppc基因,且都能产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19.(2024·启东高二月考)将绿色荧光蛋白和分泌蛋白融合基因连入表达载体后,通过PEG介导法,导入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蛋白质分泌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盐酸解离处理不能获得原生质体
B.需要用蒸馏水悬浮原生质体以便于载体导入
C.叶肉细胞用PEG处理后可直接导入载体
D.在胞外观察到荧光说明细胞分泌了蛋白质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
20.(12分)(2023·泰州高二月考)甲、乙两位同学分别以某种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该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以该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作为外植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均能获得试管苗,其原理是           。
(2)甲、乙同学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所用的培养基中均加入一定量的蔗糖,蔗糖水解后可得到       。若要用细胞作为材料进行培养获得幼苗,该细胞应具备的条件是          (填“具有完整的细胞核”或“具有叶绿体”)。
(3)图中A、B、C显示的是不同的培养结果,出现不同结果主要是由于培养基中两种激素用量不同,这两种激素是        (填名称)。A中的愈伤组织是叶肉细胞经      形成的。
(4)若该种植物是一种名贵花卉的杂合子,要快速获得与原植株基因型和表型都相同的该种花卉,可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在培养时    (填“能”或“不能”)采用经减数分裂得到的花粉粒作为外植体,原因是                    。
21.(10分)如图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的流程图。
(1)图中制备抗体A的过程中,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    (答出两点)。
(2)图中,细胞Ⅰ的名称为        ;第一次、第二次筛选的目的分别是           、               。
(3)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           。
利用      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等疾病。
22.(12分)如图1为某高等动物生活史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某阶段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过程表示      ,若A过程能使生物产生变异,则原因之一是该过程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    ,出现基因重组。
(2)就子细胞的情况而言,A2过程不同于A1过程表现在           。
(3)图2是图1中   (填字母)阶段的部分过程,该过程表示      。
(4)图2中的a是经过图1中的   (填字母)过程形成的,该过程大体包括     、          、         等几个过程。
(5)图2中a至f的过程,细胞发生的生命历程有         ,其中,d中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      。
23.(12分)CTAB法是一种提取植物DNA的方法。通过有机溶剂抽提,去除蛋白质等杂质后,加入异丙醇获得的沉淀为CTAB与核酸复合物,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洗涤可去除CTAB,具体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仿-异戊醇的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过程②中加入氯仿-异戊醇离心后,DNA主要存在于A中,则A为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2)过程④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洗涤后的沉淀物中含有RNA,为得到较为纯净的DNA,可先用一定浓度的       溶液溶解沉淀物,然后加入       酶,再重复步骤      (填图中序号),最后在上清液中加入冷却的、体积分数为    ,得到较纯净的DNA。
24.(14分)(2024·南京高二期末)乳糖不耐症是由于乳糖酶(LCT)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科研工作者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新品种,给乳糖不耐症患者带来福音。图1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培育流程,图2是使用限制酶BamHⅠ切割DNA产生的结果。请分析回答问题:
(1)科学家在构建重组质粒T时,首先采用PCR技术对LCT基因进行扩增,在扩增目的基因的操作过程中,加入的物质有:模板DNA、引物对、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缓冲液以及      酶;若一个该DNA分子在PCR仪中经过4次循环,需要       个引物。
(2)据图2分析,限制酶BamHⅠ的识别序列以及切割位点(用“↓”表示)是       。
(3)图1中,切割质粒S用的酶是      ,切割后形成1.8 kb和8.2 kb(1 kb=1 000对碱基)两种片段。若用BamHⅠ和EcoRⅠ两种酶切割重组质粒T,获得1.6 kb和8.8 kb两种片段,则转入的LCT基因长度为     kb。
(4)在转基因低乳糖奶牛的乳腺细胞中,可检测到的物质有       (填字母)。
A.LCT基因  B.LCT mRNA  C.LCT
综合质量检测
1.D 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的区别在于是否加入凝固剂(如琼脂),题表所示的培养基配方中没有琼脂,因此属于液体培养基,A正确,D错误;青霉素会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该培养基不能用于培养大肠杆菌,B正确;该培养基中的(CH2O)可作为有机碳源,因此其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C正确。
2.D 欲分离出能分解PET的目的菌,应使用以PET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A错误;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湿热灭菌法,B错误;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菌落的也有可能是自养型微生物,C错误。
3.C
4.A 二倍体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离体培养成的植株仍属于二倍体,不是单倍体,A错误。
5.C 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及比例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故要控制好培养基中所需植物激素的浓度及比例,B正确;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对外植体消毒,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要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不能对其进行灭菌处理,C错误。
6.D 调节pH时可以使用酸溶液、碱溶液或盐溶液。缓冲液通常是盐溶液,如果使用酸碱溶液调节感受态细胞所在环境的pH,会导致感受态细胞受到破坏,无法继续转化,而缓冲液的化学性质相对温和,在调节pH的同时也保障了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故D错误。
7.C DNA连接酶是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个DNA分子片段连接起来;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因此基因工程操作不能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作用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可以被反复利用。
8.D 由图示可知,引物应选用图中的a、d,才能将目的基因片段扩增出来,C正确;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在Taq酶的作用下连接到引物的3'端,使引物延伸,D错误。
9.B ①过程是逆转录,利用逆转录酶合成DNA片段,所以需要的原料是A、T、G、C,A错误;②过程是目的基因与质粒DNA的重组,需要用限制酶切割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B正确;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重组基因的导入常用显微注射法,农杆菌转化法多用于植物细胞,C错误;④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过程,此过程中的mRNA和tRNA都含有A、U、G、C,D错误。
10.D 在PCR扩增DNA的实验中,没有得到应有的DNA分子数,有可能是Taq酶的活力不够或活性受到抑制,而形成的DNA少;系统设计欠妥导致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循环次数不够会出现子代DNA分子数少;引物不能与亲链结合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子代DNA而不是减少。
11.C 过程②表示胚胎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C错误;胚胎干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的能力,D正确。
12.B DNA不溶于乙醇,体积分数为95%的冷乙醇凝集效果最佳,所以图①的原理是DNA不溶于乙醇,而某些蛋白质可溶于乙醇,以便除去溶于乙醇的杂质,提取含杂质较少(或较纯净)的DNA,A正确;图①玻璃棒逆时针方向搅拌,目的是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图③玻璃棒顺时针方向搅拌,目的是加速细胞吸水破裂,B错误;图③操作是加入蒸馏水,破碎细胞,图②操作是过滤,获取含DNA的滤液,使DNA留在滤液中,C正确;图④操作是去除滤液中的杂质,析出DNA,图②操作是过滤,将DNA留在纱布上,D正确。
13.D 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分解,失去作用效果,应该静脉注射,A错误;由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不能培育成动物个体,B错误;一定时间内早期胚胎在母体子宫中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收集提供了可能;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C错误;为获取乳腺发生器的转基因动物,应选择雌性个体,故胚胎移植前需要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D正确。
14.D 因不同种酶在结构上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的消化酶很可能无影响,因此对人体是安全的,A正确;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因多肽类的蛋白酶抑制剂会被高温破坏,因此不会抑制人体消化酶,对人体是安全的,B正确;转基因玉米的食用部分也可能含蛋白酶抑制剂,因此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评估,C正确;人体摄取的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在消化道中会被消化为小分子的物质,不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细胞内表达,D错误。
15.B 限制酶SmaⅠ和EcoRⅤ切割形成的是平末端,E.coli 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而T4 DNA连接酶可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但连接效率较低,A错误;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RNA聚合酶将单个核糖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B正确;并不是所有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都是由6个核苷酸组成,有些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4个或8个核苷酸组成,C错误;SmaⅠ切割后产生的是平末端,D错误。
16.ABD 在基因工程中,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PCR技术扩增、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A正确;引物是根据目的基因合成的,一般是一段短的DNA单链,B正确;G—C之间形成3个氢键,G—C含量高的DNA更稳定,更难变性,但是对退火过程影响不大,C错误;由于每扩增1个DNA分子,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经n次循环后共有2n个DNA,跟初始相比,新增2n-1个DNA,所以需要Taq Man荧光探针2n-1个,D正确。
17.BC 该过程中所用培养基含有糖类等物质,除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无机营养外,还提供有机物质,B错误;二倍体的体细胞胚能发育成正常可育的植株,二倍体的生殖细胞胚发育成不可育的单倍体植株,C错误。
18.BC 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ppc基因需要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不需要DNA连接酶,A错误;获得的该转基因水稻不一定都是杂合子,有些可能是纯合子,B正确;该批转基因水稻光合效率较高,都能产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C正确;获得的转基因水稻每个体细胞都有ppc基因,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一定都能产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D错误。
19.BC 制备植物原生质体的方法是酶解法,即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若用盐酸处理会将细胞杀死,不能获得原生质体,A正确;原生质体无细胞壁,在蒸馏水中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故不能将原生质体悬浮在蒸馏水中,B错误;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叶肉细胞需去除细胞壁制成原生质体后再导入表达载体,C错误;由于该过程中将绿色荧光蛋白和分泌蛋白融合基因连接,故若在胞外观察到荧光说明细胞分泌了蛋白质,D正确。
20.(1)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的细胞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2)葡萄糖、果糖 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3)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脱分化 (4)不能 对杂合子的植株来说,其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而花粉粒的基因型与体细胞的基因型不同,用花粉粒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花卉的基因型不同于原植株
解析:(2)用细胞作为材料进行培养获得幼苗,细胞必须具有完整的细胞核,才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一整套遗传信息。(3)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两种主要激素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1.(1)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 (2)B淋巴细胞 获得杂交瘤细胞 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 同位素(或荧光)
解析:(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要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采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克隆化培养,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2)图中细胞Ⅰ是给小鼠注射抗原A之后,从小鼠脾中获取的B淋巴细胞。第一次筛选: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第二次筛选: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并非都是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需经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可作为诊断试剂,如利用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等疾病。
22.(1)减数分裂 互换 (2)一个卵原细胞经A2过程最后得到的子细胞中有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3)C 胚胎发育 (4)B 精卵识别 精子与卵细胞质膜接触 精卵细胞质膜融合 (5)分裂、分化、衰老、凋亡 有丝分裂
解析:根据图1变化可知,A表示减数分裂、B表示受精作用、C表示胚胎发育、D表示胚后发育。根据图2可知,a表示受精卵,b到f表示卵裂(有丝分裂)形成囊胚的过程。
23.(1)上清液 (2)NaCl RNA ② 95%的乙醇
解析:(1)氯仿-异戊醇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这说明过程②中加入氯仿-异戊醇离心后,DNA主要存在于上清液。(2)去除沉淀物中的RNA需要使用RNA酶,故可先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溶解沉淀物,然后加入RNA酶,再重复步骤②,最后在上清液中加入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得到较纯净的DNA。
24.(1)热稳定的DNA聚合(Taq) 30 (2)
(3)BamHⅠ和HindⅢ 2.2 (4)ABC
解析:(1)利用PCR扩增时需要的条件包括:模板DNA、引物对、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缓冲液以及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PCR 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时,缓冲液中需要加入的引物个数计算公式为2n+1-2,因此若一个该DNA分子在PCR仪中经过4次循环,需要24+1-2=30 (个)引物。(2)根据图2中限制酶BamHⅠ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可知,识别序列为—GGATCC—且在G与G之间切割,BamHⅠ的识别序列以及切割位点见答案。(3)由于目的基因中含有EcoRⅠ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用该酶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因此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切割质粒S用的酶是BamHⅠ和Hind Ⅲ;质粒S用BamHⅠ和Hind Ⅲ联合酶切后形成1.8 kb和8.2 kb两种片段,如图所示(以下图中弧线长度均沿着顺时针方向阅读),AB的长度为1.8 kb,BA的长度为8.2 kb;若用BamHⅠ和EcoRⅠ两种酶切割重组质粒T,获得1.6 kb和8.8 kb两种片段,如图所示,图中CD的长度为1.6 kb,DC的长度为8.8 kb,LCT基因的长度即CE的长度=CD+DE,结合这两个图看,DE的长度=DC的长度-BA的长度=8.8-8.2=0.6 (kb),因此LCT基因的长度即CE的长度=CD+DE=1.6+0.6=2.2(kb)。
(4)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LCT基因且会表达(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会产生LCT mRNA,翻译会产生LCT),因此可检测到的物质有LCT基因、LCT mRNA、LCT。
6 / 6(共57张PPT)
综合质量检测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
符合题意)
1. 如表所示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NaNO3 K2HPO4 MgSO4·7
H2O (CH2O) 蒸馏水 青霉素
含量 3 g 1 g 0.5 g 30 g 定容至1 000
mL 0.1万
单位
A. 根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 该培养基不能用于培养大肠杆菌
C. 根据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
是异养型
D.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形成液体培养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的区别在于是否加入凝固剂
(如琼脂),题表所示的培养基配方中没有琼脂,因此属于液体培
养基,A正确,D错误;青霉素会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生长繁殖,因
此该培养基不能用于培养大肠杆菌,B正确;该培养基中的
(CH2O)可作为有机碳源,因此其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
是异养型,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塑料的主要成分PET是一种较稳定、不易降解的有机物,科学家发
现土壤中某种细菌能够降解PET,现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该细菌。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含PET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离该细菌
B. 在制备选择培养基时宜采用干热灭菌法
C. 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菌落的即目的菌
D. 获得目的菌后,可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欲分离出能分解PET的目的菌,应使用以PET为唯一碳
源的培养基,A错误;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湿热灭菌法,B错误;
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菌落的也有可能是自养型微生物,C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 (2024·扬州高二检测)艺术不止存在于纸笔之间,我们可以用培
养皿当纸,接种环当笔,各种形态颜色的细菌和真菌当颜料,画出
别具风格的作品。如在下列作品培养过程中,白色毛霉菌带有毛茸
茸的感觉,可描绘大熊猫的皮毛,红色大肠杆菌可以描绘鹅嘴,水
波则由假单胞杆菌绘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制备培养基时要经过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等
步骤
B. 图甲作品的毛霉菌是真核生物,图乙作品的假单胞杆菌是原核生

C. 使用接种环接种时,取菌种前和接种后都需将接种环进行湿热灭

D. 培养成型的作品应低温保存,以免菌株疯长影响整体效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 (2024·苏州高二质检)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二倍体
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最终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新
植株(如图)。关于这一科学事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育成的新植株是单倍体植株
B. 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C. 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有丝分裂
D. 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解析:  二倍体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离体培养成的植株仍属于二倍
体,不是单倍体,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 (2024·连云港高二质检)下列关于天竺葵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 天竺葵的组织培养需要经过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B. 要控制好培养基中所需植物激素的浓度及比例
C. 为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要对外植体进行灭菌处理
D. 接种外植体到培养基时,一般将天竺葵叶背面接触培养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及比例影响愈伤组
织的生长和分化,故要控制好培养基中所需植物激素的浓度及比
例,B正确;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对外植体消毒,既要杀死材料表
面的微生物,又要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不能对其进行灭菌处
理,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微生物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常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原核生物繁殖快,且多为单
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B. 处于一种能接受外来的DNA的生理状态的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
C. 感受态细胞吸收DNA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D. 感受态细胞吸收重组表达载体DNA的液体只要调节适宜的pH即
可,没必要用缓冲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调节pH时可以使用酸溶液、碱溶液或盐溶液。缓冲
液通常是盐溶液,如果使用酸碱溶液调节感受态细胞所在环境
的pH,会导致感受态细胞受到破坏,无法继续转化,而缓冲液
的化学性质相对温和,在调节pH的同时也保障了细胞的正常生
理活动,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7.下列关于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氢键
B.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C.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它们不能被反复利用
解析:  DNA连接酶是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个DNA分子片段连接起来;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因此基因工程操作不能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作用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可以被反复利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 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PCR技术的原理是DNA的半保留复制
B. 该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该包含扩增缓冲液、模板DNA、dNTP、
Taq酶、引物等
C. 引物应选用图中的a、d
D. 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在Taq酶的作用下连接到引物的5'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由图示可知,引物应选用图中的a、d,才能将目的基因
片段扩增出来,C正确;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在Taq酶的作用下连接
到引物的3'端,使引物延伸,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 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
白质。生产流程如下:
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 目的基因 与质粒DNA重组 导入乙
细胞 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
B. ②过程要用限制酶切割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
质粒连接在一起
C. 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③过程可以用农杆菌转化法
D. 参与④过程的物质不含有A、U、G、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①过程是逆转录,利用逆转录酶合成DNA片段,所以需
要的原料是A、T、G、C,A错误;②过程是目的基因与质粒DNA
的重组,需要用限制酶切割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
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B正确;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重组基
因的导入常用显微注射法,农杆菌转化法多用于植物细胞,C错
误;④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过程,此过程中的mRNA和tRNA都含有
A、U、G、C,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0. 在PCR扩增DNA的实验中,预计一分子DNA经过30次循环后,应
该得到230个DNA分子,但是结果只有约210个DNA分子,那么,下
列选项中不是出现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Taq酶的活力不够或活性受到抑制
B. 系统设计欠妥
C. 循环次数不够
D. 引物不能与亲链结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在PCR扩增DNA的实验中,没有得到应有的DNA分子
数,有可能是Taq酶的活力不够或活性受到抑制,而形成的DNA
少;系统设计欠妥导致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循环次数不够会出现子
代DNA分子数少;引物不能与亲链结合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子代
DNA而不是减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1. 治疗性克隆有望解决供体器官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免疫排斥反
应,如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过程①表示细胞核移植
B. 细胞A通常为去核的卵母细胞
C. 过程②表示脱分化过程
D. 胚胎干细胞可分化也可增殖
解析:  过程②表示胚胎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C错误;胚
胎干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的能力,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如图是“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几个重要操作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①的原理是DNA不溶于乙醇,而某些蛋白质可溶于乙醇
B. 图①和图③都需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拌,便于DNA的析
出并保持结构完整
C. 若图③操作后接图②操作,则DNA会留在滤液中
D. 若图④操作后接图②操作,则DNA会留在纱布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DNA不溶于乙醇,体积分数为95%的冷乙醇凝集效果
最佳,所以图①的原理是DNA不溶于乙醇,而某些蛋白质可溶于
乙醇,以便除去溶于乙醇的杂质,提取含杂质较少(或较纯净)
的DNA,A正确;图①玻璃棒逆时针方向搅拌,目的是提取出含
杂质较少的DNA,图③玻璃棒顺时针方向搅拌,目的是加速细胞
吸水破裂,B错误;图③操作是加入蒸馏水,破碎细胞,图②操
作是过滤,获取含DNA的滤液,使DNA留在滤液中,C正确;图
④操作是去除滤液中的杂质,析出DNA,图②操作是过滤,将
DNA留在纱布上,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 (2024·徐州高二期末)下列关于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 在动物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能促使雌性动物超数排卵
B. PEG能促进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后能
得到新品种个体
C. 移植胚胎能存活的原因是一定时间内早期胚胎在受体子宫中处于游离状态
D. 为获取乳腺发生器的转基因动物,胚胎移植前需要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
中的蛋白酶分解,失去作用效果,应该静脉注射,A错误;由于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不能
培育成动物个体,B错误;一定时间内早期胚胎在母体子宫中处
于游离状态,为胚胎收集提供了可能;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
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
可能,C错误;为获取乳腺发生器的转基因动物,应选择雌性个
体,故胚胎移植前需要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某种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质酶抑制剂,积累
于茎中,让取食它的害虫因消化酶受抑制,无法消化食物而死。
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的安全性评论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 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的消化酶很可能无影响,因为
人体消化酶和害虫消化酶结构上存在差异
B. 安全,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已被
高温破坏,不抑制人体消化酶
C. 不安全,玉米的食用部分也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使人
无法消化蛋白质而患病
D. 不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细胞内表
达,使人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因不同种酶在结构上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
对人体的消化酶很可能无影响,因此对人体是安全的,A正确;
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因多肽类的蛋白酶抑制剂会被高
温破坏,因此不会抑制人体消化酶,对人体是安全的,B正确;
转基因玉米的食用部分也可能含蛋白酶抑制剂,因此存在安全隐
患,需要进一步评估,C正确;人体摄取的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
基因在消化道中会被消化为小分子的物质,不会通过食物链在人
体细胞内表达,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5. 如图是几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限制酶SmaⅠ和EcoRⅤ切割形成的末端,可通过E. coli DNA连
接酶相互连接
B.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催化磷酸二酯键
的形成
C. 所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
D. SmaⅠ切割后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限制酶SmaⅠ和EcoRⅤ切割形成的是平末端,E. coli
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而T4 DNA连接酶可连接黏性末
端和平末端,但连接效率较低,A错误;DNA连接酶是在两个
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
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RNA聚合酶将单
个核糖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B正
确;并不是所有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都是由6个核苷酸组成,有些
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4个或8个核苷酸组成,C错误;SmaⅠ切割后
产生的是平末端,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分)
16. 锦鲤疱疹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如图为Taq Man荧光探针技
术的原理示意图,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
基团吸收;PCR扩增时该探针被Taq酶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
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
即每扩增1个DNA分子,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
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在基因工程中,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
取、PCR技术扩增等
B. 引物的化学本质是DNA单链
C. 引物中的G—C含量比探针中的略高,这有利于保证退火时引物先
与模板DNA结合
D. 若最初该反应体系中只有一个病毒DNA分子,经n次循环后,需
要消耗Taq Man荧光探针2n-1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在基因工程中,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从
基因文库中获取、PCR技术扩增、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A正
确;引物是根据目的基因合成的,一般是一段短的DNA单链,B
正确;G—C之间形成3个氢键,G—C含量高的DNA更稳定,更难
变性,但是对退火过程影响不大,C错误;由于每扩增1个DNA分
子,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经n次循环后共有2n个DNA,跟初
始相比,新增2n-1个DNA,所以需要Taq Man荧光探针2n-1
个,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茎尖、根尖、幼叶、花药等常用的外植体,细胞全能性较高,易于诱导脱分化
B. 该过程所用的培养基只需要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无机营养
C. 该技术生产的体细胞胚和生殖细胞胚均能发育成正常可育的植株
D. 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和配比影响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该过程中所用培养基含有糖类等物质,除提供植物生
长发育所需的无机营养外,还提供有机物质,B错误;二倍体的
体细胞胚能发育成正常可育的植株,二倍体的生殖细胞胚发育成
不可育的单倍体植株,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高粱由于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在强光、高温的条件
下,其利用CO2的能力远远高于水稻。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基因),将其转入水稻体
内,培育出了一批光合效率较高的转基因水稻。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ppc基因需要限制性内切核酸酶、DNA
连接酶等工具酶
B. 获得的该转基因水稻不一定都是杂合子
C. 该批转基因水稻都能产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D. 获得的转基因水稻每个体细胞都有ppc基因,且都能产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ppc基因需要限制性内切核
酸酶,不需要DNA连接酶,A错误;获得的该转基因水稻不一定
都是杂合子,有些可能是纯合子,B正确;该批转基因水稻光合
效率较高,都能产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C正确;获得的
转基因水稻每个体细胞都有ppc基因,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
达,不一定都能产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9. (2024·启东高二月考)将绿色荧光蛋白和分泌蛋白融合基因连入
表达载体后,通过PEG介导法,导入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蛋白质分泌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通过盐酸解离处理不能获得原生质体
B. 需要用蒸馏水悬浮原生质体以便于载体导入
C. 叶肉细胞用PEG处理后可直接导入载体
D. 在胞外观察到荧光说明细胞分泌了蛋白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制备植物原生质体的方法是酶解法,即利用纤维素酶
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若用盐酸处理会将细胞杀
死,不能获得原生质体,A正确;原生质体无细胞壁,在蒸馏水
中会因过度吸水而涨破,故不能将原生质体悬浮在蒸馏水中,B
错误;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叶肉细胞需去除细胞壁制成原生质体
后再导入表达载体,C错误;由于该过程中将绿色荧光蛋白和分
泌蛋白融合基因连接,故若在胞外观察到荧光说明细胞分泌了蛋
白质,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
20. (12分)甲、乙两位同学分别以某种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
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该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以该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作为外植体,在一定条件下
进行组织培养,均能获得试管苗,其原理是


绿色叶片和白
色花瓣的细胞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完整的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甲、乙同学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所用的培养基中均加入一定
量的蔗糖,蔗糖水解后可得到 。若要用细
胞作为材料进行培养获得幼苗,该细胞应具备的条件是
(填“具有完整的细胞核”或“具有叶绿
体”)。
葡萄糖、果糖

有完整的细胞核
解析: 用细胞作为材料进行培养获得幼苗,细胞必须
具有完整的细胞核,才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一整套遗传信
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图中A、B、C显示的是不同的培养结果,出现不同结果主
要是由于培养基中两种激素用量不同,这两种激素是
(填名称)。A中的愈伤组织是叶肉细胞
经 形成的。
细胞
分裂素、生长素
脱分化
解析: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两种主要激素是细胞分裂素
和生长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若该种植物是一种名贵花卉的杂合子,要快速获得与原植株
基因型和表型都相同的该种花卉,可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
在培养时 (填“能”或“不能”)采用经减数分裂
得到的花粉粒作为外植体,原因是



不能
对杂合子的植株来说,
其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而花粉粒的基因型与体细胞的基因
型不同,用花粉粒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花卉的基因型不同于
原植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 (10分)如图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的流程图。
(1)图中制备抗体A的过程中,用到的生物技术主要有
(答出两点)。
解析: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要将B淋巴细
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采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对
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克隆化培养,需要用到动物细
胞培养技术。
动物细
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图中,细胞Ⅰ的名称为 ;第一次、第二次筛选
的目的分别是 、

B淋巴细胞
获得杂交瘤细胞
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
的杂交瘤细胞
解析: 图中细胞Ⅰ是给小鼠注射抗原A之后,从小鼠脾
中获取的B淋巴细胞。第一次筛选: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和融合
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
生长;第二次筛选: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并非都是能
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需经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
筛选后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

利用 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组织中
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等疾病。
解析: 单克隆抗体的优点: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
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单
克隆抗体可作为诊断试剂,如利用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单克
隆抗体在特定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等疾病。
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
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 
同位素(或荧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12分)如图1为某高等动物生活史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某阶段部
分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图中A过程表示 ,若A过程能使生物产生变
异,则原因之一是该过程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
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 ,出现基因重组。
(2)就子细胞的情况而言,A2过程不同于A1过程表现在


(3)图2是图1中 (填字母)阶段的部分过程,该过程表
示 。
减数分裂
互换
一个
卵原细胞经A2过程最后得到的子细胞中有1个卵细胞和3个
极体
C
胚胎发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图2中的a是经过图1中的 (填字母)过程形成的,该
过程大体包括 、
、 等几个过程。
(5)图2中a至f的过程,细胞发生的生命历程有
,其中,d中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

解析:根据图1变化可知,A表示减数分裂、B表示受精作
用、C表示胚胎发育、D表示胚后发育。根据图2可知,a表
示受精卵,b到f表示卵裂(有丝分裂)形成囊胚的过程。
B
精卵识别
精子与卵细胞质膜接

精卵细胞质膜融合
分裂、分化、
衰老、凋亡
有丝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12分)CTAB法是一种提取植物DNA的方法。通过有机溶剂抽
提,去除蛋白质等杂质后,加入异丙醇获得的沉淀为CTAB与核
酸复合物,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洗涤可去除CTAB,具体流
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氯仿-异戊醇的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
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过程②中加入氯仿-异
戊醇离心后,DNA主要存在于A中,则A为 (填
“上清液”或“沉淀物”)。
解析: 氯仿-异戊醇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
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这说明过程②中加入氯仿-异戊
醇离心后,DNA主要存在于上清液。
上清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过程④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洗涤后的沉淀物中含有
RNA,为得到较为纯净的DNA,可先用一定浓度
的      溶液溶解沉淀物,然后加入 酶,再
重复步骤 (填图中序号),最后在上清液中加入
冷却的、体积分数为 ,得到较纯净的DNA。
NaCl
RNA
95%的乙醇

解析: 去除沉淀物中的RNA需要使用RNA酶,故可先
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溶解沉淀物,然后加入RNA酶,再
重复步骤②,最后在上清液中加入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
的乙醇,得到较纯净的D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14分)(2024·南京高二期末)乳糖不耐症是由于乳糖酶(LCT)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科研工作者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新品种,给乳糖不耐症患者带来福音。图1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培育流程,图2是使用限制酶BamHⅠ切割DNA产生的结果。请分析回答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科学家在构建重组质粒T时,首先采用PCR技术对LCT基因
进行扩增,在扩增目的基因的操作过程中,加入的物质有:
模板DNA、引物对、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缓冲液以及
酶;若一个该DNA分子在PCR仪
中经过4次循环,需要 个引物。

稳定的DNA聚合(Taq)
30
解析: 利用PCR扩增时需要的条件包括:模板DNA、引物对、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缓冲液以及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PCR 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时,缓冲液中需要加入的引物个数计算公式为2n+1-2,因此若一个该DNA分子在PCR仪中经过4次循环,需要24+1-2=30 (个)引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据图2分析,限制酶BamHⅠ的识别序列以及切割位点(用
“↓”表示)是     。
解析:根据图2中限制酶BamHⅠ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可知,识别序列为—GGATCC—且在G与G之间切割,BamHⅠ的识别序列以及切割位点见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图1中,切割质粒S用的酶是 ,切割
后形成1.8 kb和8.2 kb(1 kb=1 000对碱基)两种片段。若
用BamHⅠ和EcoRⅠ两种酶切割重组质粒T,获得1.6 kb和8.8
kb两种片段,则转入的LCT基因长度为 kb。
BamHⅠ和HindⅢ 
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由于目的基因中含有EcoRⅠ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用该酶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因此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切割质粒S用的酶是BamHⅠ和Hind Ⅲ;质粒S用BamHⅠ和Hind Ⅲ联合酶切后形成1.8 kb和8.2 kb两种片段,如图所示(以如图中弧线长度均沿着顺时针方向阅读),AB的长度为1.8 kb,BA的长度为8.2 kb;若用BamHⅠ和EcoRⅠ两种酶切割重组质粒T,获得1.6 kb和8.8 kb两种片段,如图所示,图中CD的长度为1.6 kb,DC的长度为8.8 kb,LCT基因的长度即CE的长度=CD+DE,结合这两个图看,DE的长度=DC的长度-BA的长度=8.8-8.2=0.6 (kb),因此LCT基因的长度即CE的长度=CD+DE=1.6+0.6=2.2(k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在转基因低乳糖奶牛的乳腺细胞中,可检测到的物质
有 (填字母)。
A. LCT基因 B. LCT mRNA C. LCT
ABC
解析: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的乳腺细胞中
含有LCT基因且会表达(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会产生
LCT mRNA,翻译会产生LCT),因此可检测到的物质有
LCT基因、LCT mRNA、LC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