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练习题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复习练习题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
八年级语文
(满分 12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题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写作 总分
古诗词 文言文 现代文(一) 现代文(二)
得分
一、积累运用(26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溃退(kuì) 曦月(xī) 肖像xiāo  锐不可当(dānɡ)
B. 要塞(sài) 沿溯(shù) 藻荇(xìng) 屏息敛声(liǎn)
C. 驱犊(dú) 悄然(qiāo) 素湍(tuān) 摧枯拉朽(xiǔ)
D. 翘首(qiáo) 歼灭(jiān) 戾天(lì) 一丝不苟(ɡǒu)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 B.监视 操纵 桅杆 振耳欲聋
C.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皆虑 D.潇洒  凌空  凛冽  眼花潦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B. 科研人员殚精竭虑,使我国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咤风云
C. 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成绩能否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B.北京大学写给2025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 .我们从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25年初,济邹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C.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D.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6.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翻阅古典诗文,犹如走进美丽中国的画卷。中国的美是王维笔下描绘大漠落日的壮阔:(1)
,(2) (王维《使至塞上》);中国的美是王绩口中吟咏的秋林与山峦一片秋色的秀美:(3) ,(4) (王绩《野望》);中国的美是李白奇特想象中的江中奇景:月下飞天镜,(5)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国的美是郦道元眼中三峡深秋的凄美:每至晴初霜旦,(6)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于中国的美景美物中,我们可以体悟松柏坚贞之德:岂不罹凝寒?(7) (刘桢《赠从弟(其二)》);可以愉悦性情、益寿延年:养怡之福,(8) (曹操《龟虽寿》);迈进新时代,我们一起用文笔和行动为美丽中国增添华彩。
7.为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近日,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8分)
(1)(5分)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召开“走进峥嵘岁月——新闻采访会”,请你从下面三张图片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完成下列的新闻采访提纲。
(采访问题要求结合具体事例提出两个问题)
备选人物:

时间、地点 1936年陕北根据地
采访对象 (1)
采访目的 (2)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照片拍摄
采访用具 纸、笔、相机
采访问题 (3)
(2)活动二:学校布置八年级(2)班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有的同学认为名著阅读花的时间长,且远离自己的生活,不如多刷题,提高学习成绩;有的同学则认为名著是中华经典,教我们铭历史,怀家国,严律己。请你就以上“名著阅读”的观点表达你的看法,写一段80字以内的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3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6分)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①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②飞。
春暮西园[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②蛱(jiá)蝶:蝴蝶。
8.范诗通过 “梅子金黄”“杏子肥 ”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 ” 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2分)
9.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①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①夕春:夕阳。
1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2)怀民亦未寝 寝:
(3)止午、未、申三时 止:
(4)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工: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
月 景 尤 不 可 言 花 态 柳 情 山 容 水 意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安可为俗士道哉?
13.【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小语同学在浏览《光明日报》时,一则标题为《嫦娥六号任务计划5月3日发射》的新闻引起了他的关注。他搜集整理了下列材料,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①本报文昌5月3日电(记者胡其峰、李春剑、陈城)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②嫦娥六号探测器自此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③据介绍,嫦娥六号任务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任务周期长、工程创新多、风险高、难度大,每个阶段环环相扣。相比2020年实现月球正面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嫦娥六号任务需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实施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此外,嫦娥六号任务还开展了务实国际合作,最终确定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个国际搭载项目。
材料二:
①本报文昌5月3日电 (本报记者 陈城 胡其峰 李春剑 本报通讯员 蔡金曼)中国探月工程距立项,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间,中国探月工程已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这一次,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的任务目标,直指首次月背采样返回。
②“以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作为预选着陆区,任务的飞行全过程约53天。”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王琼介绍,嫦娥六号和嫦娥五号任务都是由11个飞行阶段组成,但内容和难度有很大的不同。
③嫦娥五号任务曾被认为是我国最复杂的航天任务,而嫦娥六号的任务更加艰巨。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和月球自转的速度一样快,因此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
④王琼介绍,嫦娥六号要实现月背采样返回,需要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和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等工程目标。
⑤“整个探月过程难点很多。比如对接机构和转移样品,我们只有一次机会,而且时间很短,要在一秒钟之内把上升器给抓住。”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黄树勇补充道。
⑥为什么要去月背采样?“因为这是一件没人做过的事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逯运通告诉记者,“实施月球背面样品采集并且安全地将其带回地球,这是‘从0到1’的突破。”
⑦南极——艾特肯盆地拥有整个月球最大、最深且最古老的撞击坑,同时这块地域的化学元素非常丰富,极具科学研究价值。“有了月球背面和月球正面的样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开展月球背面和正面演化差异的相关研究,深化人类对月球的演化历史、太阳系起源等科学问题的认知。”逯运通说。
⑧为了实现月背探测任务,早在今年3月,我国提前发射部署了鹊桥二号中继星,以支持嫦娥六号的各项任务展开。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任务周期之所以存在数十天差别,正是因为抵达月背区域和从月背区域返回到相关轨道,我们需要等待合适的相位时机。
材料三:
①(本报记者 张蕾 张胜 本报通讯员 黄希)3月15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被安全运抵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厂房,随即开始箭体总装测试工作。
②提到“长五”,浮现在公众脑海中的,除了发射中国空间站和探月、探火的“高光时刻”外,还有遥二失利的“至暗时刻”。那种“不可承受之重”所带来的痛,深深埋藏于每位队员心中。
③记得长五遥一火箭点火前,因报警频繁导致发射时间临时推迟两个小时。突发状况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预冷发动机的循环泵无法按设计状态不增压启动。此后,长五火箭又经历了遥二的失利。
④长五遥七火箭发射前夕,火箭团队对前期历次发射数据和出现过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深入探讨,终于在发射时不增压成功启动循环泵,驱散了笼罩在大家心间多年的技术阴霾。
⑤谈及长五遥二火箭的失利,氢氧发动机专家王珏终觉得,那其实是“上天的眷顾”——如果是遥一失利,火箭团队将面临大部分设计被推翻的境地,这意味着前期做的大量工作将付诸东流;如果遥二继续成功,长五火箭用于执行应用发射任务,但实际上发动机隐患并未被完全消除。
⑥经历了遥六、遥七的积累后,遥八任务得以高质量完成。打一仗,进一步——这是长五火箭全体研制、生产、操作人员秉持的理念。正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兵所言:“绝不能在保守中成功。”
14.(2分)请给材料一的新闻拟写标题。
15.(4分)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可以知道嫦娥六号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 ,我们要完成这一任务的原因是 。
16.(3分)同学们在阅读了材料三后,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大家纷纷交流了自己的阅读体会,请你积极参与吧。
(1)小语:“长五”经历的“高光时刻”“至暗时刻”让我深刻地认识到 。
(2)小文:从“氢氧发动机专家王珏终觉得,那其实是‘上天的眷顾’”这一细节中,我感受到我们航天人 的精神。
(3)小思:通读材料三,我认为“绝不能在保守中成功”,指的是 。
17.(2分)通读三则材料,下列选项对材料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嫦娥六号搭载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个国际项目,开展了务实国际合作。
B.因为抵达月背区域和从月背区域返回到相关轨道,需要等待合适的相位时机,导致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任务周期存在差别。
C.长五遥一火箭发射时间推迟两个小时,使预冷发动机的循环泵无法启动,成为笼罩在大家心间多年的技术阴霾。
D.中国探月工程走过的20个年头,经历过一次次的成功,也面对过失败,但我们的航天人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辣椒花开
晓寒
①天麻麻亮,杨意红就起床了。洗漱过后,在屋边转一圈,活动一下筋骨,然后拿着洒水壶,给院子里的花草浇水,用剪子清理枯黄的枝叶。花草茂盛,花开满枝,他心情格外舒畅。
  ②吃过早餐,他慢悠悠地出了门,向他的辣椒研发基地走去。基地离家不远,一里多的路程。沥青公路在薄雾中延伸,路边开着各种颜色的花,立有辣椒形的路灯和雕饰,这是湖南浏阳葛家镇为打造辣椒小镇而精心设计的。
  ③到了基地,太阳还没出来。四周安静,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香味,田间不时能看到忙碌的身影。
  ④又是一个美好的早晨。
⑤杨意红推开钢架大棚的门。大棚里,工厂化育苗温室一个、联栋温室五个、冬暖式日光温室五个,主要用来育苗和育种。新苗已经移走了大部分,还有小部分等着移栽。辣椒种在盆子里,盆子整整齐齐地搁在架子上,跟昨天相比,枝条上的花朵更多了,细细的洁白的朵儿在冲着他笑他弯下腰嗅了嗅,似乎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他踩着松软的泥土,在大棚里走了两个来回,脸上露出了笑容:辣椒长势良好,温度和湿度刚合适。他不用去看那些智能化的监测设备,光凭感觉,就足以确认——八十二岁的他,已经和辣椒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⑥不少人称呼杨意红为“辣椒大王”,杨意红不以为然:“我不是什么‘大王’,在培育辣椒品种的路上,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失败的。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就要去尝试。”在海南种辣椒的那段时间,杨意红一直惦记着老家葛家镇。葛家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油菜。这些农作物在整个浏阳和周边县市随处可见,这让葛家镇的农业缺乏竞争力。杨意红一直想回老家种辣椒,带领村里人致富。但由于气候的问题,产量上不来,价格又低,没人愿意种。
⑦能不能培育一个新品种,适应温差,夏秋两季都能挂果?这样产量上来了,效益好了,大家就会愿意种。有想法,就要去尝试,这是杨意红的性格。
⑧培育一个新品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时间、精力和大量资金的投入。那段时间,杨意红和他的孙子杨剑锋两人天天待在大棚里。育种注定是一场长跑,果型、长度、口感、抗性等,都要经过长时间的选育,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几百株辣椒里面,符合育种条件的只有一两株,至少要经过两三年的选育才能完成一轮提纯复壮。提纯复壮每过几年就要进行一次,否则就会出现退化,比如辣椒的长度缩短,或者抗病力降低。
⑨无数个挥汗如雨的白天,无数个钻研总结的夜晚,一轮又一轮的筛选和试验,杨意红终于培育出了他梦寐以求的优质品种。
  ⑩2018年,杨意红为葛家镇量身培育的“葛家鸡肠子辣椒”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那天,杨意红让孙子给他拍了张照。照片中,他蹲在自己培育的鸡肠子辣椒树边,手扶着辣椒的枝丫,侧过头望着长长的辣椒,皱纹舒展,像个孩子似的咧着嘴笑……
挨个看完几个大棚,杨意红接到了金源村的电话,请他去他们村里的辣椒基地指导,说一会儿开车来接他。杨意红乐呵呵地说:“不用来接,我叫剑锋开车过去。”只要说是去看辣椒,杨意红就特别高兴。他现在的身份是葛家镇辣椒种植技术顾问,他很看重这个身份,并不因为没有一分钱的薪水而懈怠,反而干得十分认真:“我这个年纪了,还能为乡村振兴出点力,感到很开心。”
   坐着孙子开的车,杨意红很快到了金源村,几位村干部已经在等他了。辣椒基地就在村部门口,一片大棚看不到头,这些大棚都是在杨意红的指导下搭起来的。下车后,杨意红问:“是有什么问题吗?”村干部笑着说:“没啥特殊情况,就是想请您看看。”杨意红也会心地笑了。这种情况常有,每个村的基地和农户承包的大棚都这样,即使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隔一段时间也要请杨意红去看看,只有他看了才放心。
杨意红和杨剑锋进入大棚,一路看过去,不时蹲下来,伸手扶着辣椒树仔细观察。辣椒长势不错,枝丫粗壮,叶子绿得发亮,很多已经点上了花苞。杨意红边看边对村里的管理员说:“前一段落了很多雨,这里面有些潮湿,要注意通风。趁天气好的中午,时间控制好,不能超过三十分钟,时间长了,温度降低了,对生长不利。最好控制在二十到二十八摄氏度。”走到另一个大棚,他打量了一会儿说:“这个沟还得挖深一点,以防暴雨天水漫上垄,辣椒怕水,水淹过根就会腐烂,活不成了。”这样一路看过去,边走边提出自己的建议,管理员在一旁不停地点头。总体上,杨意红感到很满意:“辣椒长得好,今年又会是个丰收年。”听他这样说,村干部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离开玉潭村的辣椒基地,杨意红准备回家。对他来说,这样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只是众多日子中平常的一天。在他的生活中,辣椒像是个轴心,每一个日子都围着辣椒在转。
车在村庄中穿行,阳光斜照着田野和远处的山峦。草木葱茏的四月天,到处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朵。而在杨意红的眼里,最美的最看不厌的,还是洁白如雪的辣椒花……
18.文章中的杨意红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
语句 人物形象
“有想法,就要去尝试,这是杨意红的性格。” (1)
“(2) 。” 有毅力、能坚持
“(3) 。” 认真负责
“这样一路看过去,边走边提出自己的建议,管理员在一旁不停地点头。” (4)
19.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跟昨天相比,枝条上的花朵更多了,细细的洁白的朵儿在冲着他笑。(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句子赏析)(2分)
(2)他弯下腰嗅了嗅,似乎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怎么理解加点词“似乎”)(2分)
20.读完本文之后,有同学觉得第①段写杨意红起床洗漱后的生活片段与文章写他种植辣椒无关,这个开头不太合适。你听到之后,想为他解释开头这样写的作用,请你先将你的想法写出来。(2分)
21.杨意红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凭借自己的热爱和努力,为家乡建设、为乡村振兴做出巨大贡献。请结合文章,谈谈你从他的身上获得的启发和感悟。(3分)
四、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问题特征鲜明;
(3)要有真实情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1.D 2.A 3.C 4.B 5.D 6.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云生结海楼 林寒涧肃 松柏有本性 可得永年7.(1)(5分)示例:备选人物:斯诺。采访目的:示例: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奋斗历程;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思想、品质及革命精神。
采访问题:您在延安采访期间与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接触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人物1分,采访目的2分,采访问题2分】
(2)(3分)示例1:阅读名著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名著可以丰富中学生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还可以开拓视野,铭记历史。因此,我们要多阅读经典名著。
示例2:阅读名著有利于提升个人素养。因为经典作品既有丰富的内容,精练的文字;还有有丰富的哲理,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所以,中学生要多读经典名著。
示例3:中学生阅读名著是大有裨益的。阅读经典可传承人类文明的智慧,可启迪青少年思维,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中学生应多读经典名著。(观点1分,理由2分)
二、(一)8.“菜花稀”(或“麦花雪白”) “花落尽” 9.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 【解析】第8题比较简单,主要是考查意象的把握。第9题已告诉我们是运用了衬托手法,作分析就是要求具体说明是怎么衬托的,指出运用衬托的手法起了什么作用,产生了什么艺术效果。
(二)10.(4分)共同,一起 睡觉 仅仅,只是 精巧,精妙
11.(2分)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
12.(4分)(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
13.(4分)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乙】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哪能和俗人说呢!
三、现代文阅读(一)14.(2分)示例:嫦娥六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15.(4分)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实现科技创新突破;利于对月球丰富的化学元素的科研;深化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太阳系起源等问题的认知。
16.(3分)示例:任何成功的取得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经历失败与挫折 示例:面对失败的积极乐观 示例:我们需要有勇于创新,不怕挑战的精神,在不断地挑战与创新中实现突破与发展。 17.(2分)C
(二)18.(1)勇于实践 (2)无数个挥汗如雨的白天,无数个钻研总结的夜晚,一轮又一轮的筛选和试验,杨意红终于培育出了他梦寐以求的优质品种
(3)他现在的身份是葛家镇辣椒种植技术顾问,他很看重这个身份,并不因为没有一分钱的薪水而懈怠,反而干得十分认真 (4)专业素养高
19.(1)(2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杨意红看到辣椒长势很好后的喜悦心情。
(2)(2分)“似乎”表示好像、仿佛,辣椒花本没有香气,这里写杨意红好像闻到了淡淡清香,表现出他对辣椒的喜爱,更突出他对辣椒种植这份工作的喜爱。
20.(2分)第①段直接提出杨意红这个人,然后叙写他的日常生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文章全文围绕杨意红来写,第①段以此开头便于引出下文的记叙。
21.(3分)示例:杨意红因为对辣椒种植行业的热爱,不断钻研,一生都在为之努力,最终取得重大突破,并且为家乡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巨大贡献。这让我明白了一个人拥有自己的热爱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热爱付出精力,一直坚持下去,保持热爱,努力奋斗,争取为家乡的建设和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写作。
题目的材料围绕“习惯”这一关键词展开,从习惯的定义、存在方式、以及重要影响三方面进行了阐释。同学们在写作时要特别注意“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这段话。这是是理解材料的重点,也是我们写作的切入点。“行为”“心理”“风气”“传统”这四个层面符合人们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认识规律,同学们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程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中选取适合自己的角度进行写作。除此之外也可写对“习惯”的其他感悟与认识。材料的最后一句“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提示我们要在文中写出习惯所产生的影响。审题时,需要注意习惯有好有坏,文章不止可写好习惯,也可写坏习惯,从反面立意,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因此,同学们在写作时,既要写出自己关于“习惯”的相关的“经历与体验”,也要写出对于“习惯”的“认识与思考”。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丰富且立意深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