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彩虹》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虹、浇”等生字,规范书写“提、挂、吗、啊”等生字。2.学生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中“我”天马行空的想象。【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认识“虹、浇”等生字,规范书写“提、挂、吗、啊”等生字。2.学生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中“我”天马行空的想象。【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孩子们,猜猜看它是什么。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3.齐读课题后,引导学生用词语、词组或句子描述彩虹。4.学习“虹”字。(1)指名读。(2)讲“虹”的字理,从虫到工。用小故事帮助学生记忆。(“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古人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古文中就有“虹饮于河”的说法,意思是说:一条大虫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黄河里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作了偏旁。)5.过渡: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和这个小姑娘看一看吧。二、任务一:彩虹想法我知道1.这个小姑娘啊,看到这么美丽的彩虹,脑袋里突然产生了许多奇妙的想法,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小朋友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把它读好。(生自由读文) 2.(师范读课文二、三、四节)课文中的小姑娘把这些奇妙的想法和谁说了?(适时板书)爸爸、妈妈、哥哥。一起轻轻地喊出他们(板书)。3.小姑娘想跟爸爸、妈妈、哥哥借什么呢?(水壶、镜子、秋千)4.(出示字卡)镜子,古时候的镜子都是用铜打磨而来的,所以镜字是金字旁。(指导读音,后鼻音) 5.这水壶是爸爸用来——(出示词卡:浇花)(指名读)指导读音。浇花离不开水,所以浇的偏旁是(三点水)。组词:浇水 浇花。6.随机指导认识“壶”字。出示“壶”字象形字图片,形状像壶形。其本义为古代盛器。人们已经学会用陶土做壶,壶一般是大腹,细颈,小口。组词:水壶、冰壶。 7.指导长句朗读。男女比赛读、师生配合读。8.师:(出示水壶)水壶在这呢!咦,小姑娘想象着拿着水壶去干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句子可长了,来,小声地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9.师:现在老师要考一考我们班的小朋友了,看看谁是火眼金睛,有两个生字宝宝藏在这个句子中,你们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把这两个生字宝宝找出来。好吗?(师做动作:提 洒)(1)学习“提”组词突破,和手有关。组词:提高 提问。 学习“洒”教师提示关注读音,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浇——洒10.现在,同学们,这两个字回到句子中,你们还能流利地读好吗?(男生读、女生读) 11.咦,这个小姑娘真的走上彩虹去洒水了吗?没有,这是她的想法,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呀?(如果)谁想来读一读小姑娘的想法!教师指导朗读。12.小朋友们,我们也来带着动作一起读一读小姑娘的想法吧!师生配合做动作读13.是啊,多么奇妙的想法啊!可是,小姑娘为什么想去彩虹上洒水呢? 14.(出示情境图)你们看,爸爸在田里挑水多辛劳啊,一起来读这个字。(学习生字:挑)你还知道哪些提手旁的字?(把、打、挂、扫)组词:挑水 挑食。 15.看到这么辛劳的爸爸,谁来读读这一句教师指导要读出高兴的心情。 16.谁还能让爸爸高兴?指名读。 17.小结:有你们这样一群既乖巧又懂事的孩子,爸爸能不高兴吗?三、任务二:我是小小书法家过渡: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生字,下面我们再来学习这几个字的书写,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提、挂、吗、啊点拨:“提、挂、吗、啊”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提”字的“是”第1笔竖画在竖中线,第5笔横画在横中线,最后一笔捺画要写得舒展。(3)“挂”字注意注意右边的“圭”的竖画不在竖中线上,第3笔横画在横中线上。(4)“吗、啊”的“口”字旁都要写在左上格。“吗”的“马”第2笔竖折折钩的竖在竖中线;“啊”的“阿”双耳旁比“可”占位更高。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课文中小姑娘奇妙的想法里,知道她是想借爸爸的水壶到彩虹上洒水让爸爸放轻松、变高兴的。那么小姑娘又想怎样让妈妈和哥哥高兴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五、布置作业把课文读给父母听,注意读好长句子,读好问句语气,读好停顿。【板书设计】彩虹爸爸 妈妈 哥哥水壶 镜子 秋千高兴《彩虹》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荡、裙”等生字,规范书写“哥、秋”等生字。2.学生能够熟练读好长句子,精准读出问句语气,深切体悟童真童趣的奇妙想象。3.能够深刻体会“我”关爱家人的情感,并尝试进行仿写句子的练习。【教学重难点】1.能够认识“荡、裙”等生字,规范书写“哥、秋”等生字。2.能够熟练读好长句子,精准读出问句语气,深切体悟童真童趣的奇妙想象;深刻体会“我”关爱家人的情感,并尝试进行仿写句子的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请看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2.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播放幻灯片。“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飞边落照明。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瞧,一场小雨过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过去。二、任务一:捕捉核心我知道(一)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读第1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学第1自然段。3.汇报交流。(1)指生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一座美丽的桥”就是彩虹。(2)学习量词:座。“座”是平舌音,半包围结构,“广”字右下加个“坐”字。①出示:一座美丽的桥。指生读。②你还知道“一座什么”?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桥,你最想上去干什么?(二)学习第2自然段。1.多么美丽的桥哇!文中的“我”想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我”想怎么做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句子。画完后,自己轻声读一读。画得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之后我们一起来交流。2.学生按要求自学第2自然段。3.小组内交流。4.汇报交流。(1)指生读第2自然段并汇报。(2)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指导。(3)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的停顿。①引导学生依次读好短语:浇花用的水壶 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您那把浇花用的水壶②引导学生明白:“我”想要的是爸爸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读出问的语气。理解“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您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您高兴吗 ”这句话的意思。①想一想:每一部分写“我”在干什么?②自己练读,圈画“我”的动作。③同桌共同学习,一个读词语,一个读分句。④反复朗读三个连续的动词,理解句子。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这几个连续的动作,体会动作的连续性、承接性。⑤“我”真的提着那把水壶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引导学生理解“如果”。表明这只是一种假设,不是真的在做。如果你是小女孩的爸爸,你高兴吗?为什么?指导学生用“高兴”说话。再次关注“提、洒、挑、浇”,这几个动词很有特点,都是左右结构的。这几个字都可以跟“水”组成词语:提水、洒水、挑水、浇水。学生边做动作边读词语,指导识记生字和词语,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类记忆。5.学法回顾:刚才我们先带着问题读了第2自然段,接着按要求圈画。画完后自己轻声读,然后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按照这种方法学习第3、4自然段。比一比谁学得认真。(三)学习第3、4自然段。1.学生按要求自学后,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1)指生读第3自然段并汇报。(2)其他学生补充。(3)教师相机指导。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引导学生依次读好短语:引导学生明白:“我”想要的是妈妈梳头用的那面镜子。读出问的语气。②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这句话的意思。随文认识“拿”字。“拿”是会意字,合手为拿。③出示陈述句对比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就多了一个月亮。④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妈妈,你高兴吗?为什么?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指生读第4自然段并汇报。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注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②随文认识“系、裙、荡”。换一换:紫——系,组词:关系、联系。加一加:衤+君=裙。带衣字旁的生字大多和衣服有关,“裙”是衣服,所以是衣字旁。组词:花裙子、衣裙。艹+汤=荡。组词:动荡、荡来荡去。③学习词语“荡来荡去”。A.指生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B.让学生做动作,想象画面,积累“飘来飘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感受这类词语的形象。并用这几个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④理解“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句话的意思。出示陈述句对比: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就成了一朵彩云。⑤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为什么?⑥多种形式指导朗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读,学生齐读。任务二:创意仿写我能行1.过渡: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呀!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吧!2.仔细读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仿照其中的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如果有这样一座桥在你面前时,你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3.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4.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好反问句。四、任务三:我是小小书法家过渡: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生字,下面我们再来学习这几个字的书写,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圆、丽、哥、秋点拨:(1)“圆”是全包围结构,注意第7笔横折在横中线上方,第8笔撇起笔在竖中线上。(2)“丽”是上下结构,第1笔横要写长点,第5笔竖画在竖中线上。(3)“哥”是上下结构,第3笔横折的折写在竖中线上,第6笔横画在横中线上,要写得长一点。(4)“秋”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火”的笔顺,先写点、撇,再写“人”。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五、课堂小结课文中小姑娘看到雨停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联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桥上帮爸爸、妈妈、哥哥做事,呈现了一个纯真浪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六、布置作业1.如果你走过彩虹桥,你会怎么办呢 (用反问句的方式模仿文中句子回答)2.画一画你心中的彩虹桥,并写一句话进行描述。【板书设计】彩虹提水壶——下雨——帮爸爸浇田拿镜子——月亮——照妈妈梳头 懂事挂秋千——坐着——荡来荡去成彩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单元4.彩虹 第1课时 教案.docx 第三单元4.彩虹 第2课时 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