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1.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B. 饱和NaCl溶液NaHCO3Na2CO3C. FeS2SO2SO3D. 漂白粉HClOO2【答案】D【解析】A.S和O2点燃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为SO2,A错误;B.饱和NaCl溶液加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B错误;C.二氧化硫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C错误;D.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光照分解生成HCl和氧气,D正确;故选D。2. 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次氯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B. 向溶液通入足量:C. 用热NaOH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硫黄:D. 与过量NaOH溶液加热:【答案】B【解析】A.次氯酸钠有强的氧化性,会将氧化产生,被还原产生,由于气体少量,NaClO过量,所以反应产生的会再与过量结合生成弱酸HClO,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结合物质的拆分原则,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B.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B错误;C.热NaOH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硫黄,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亚硫酸钠,C正确;D.NaOH溶液过量,反应要以不足量的为标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故选B。3. 部分含S和Cl的物质分类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或f与金属Cu反应的产物中Cu的化合价均为+2B. 向h的溶液中通入c,溶液的酸性增强C. d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可使胆矾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D. c和g都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答案】B【解析】根据含S和Cl的物质分类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可知,a是H2S、b是S、c是SO2、d是H2SO4、e是HCl、f是Cl2、g是ClO2、h是HClO,据此解答。A.b是S、f是Cl2,两者与金属Cu反应的产物分别为Cu2S、CuCl2,产物中Cu的化合价分别为+1、+2,A错误;B.h是HClO,属于弱酸,c是SO2,向HClO的溶液中通入SO2,发生反应:SO2+HClO+H2O=H2SO4+HCl,即生成两种强酸,则溶液酸性增强,B正确;C.d是H2SO4,浓硫酸吸出胆矾中的水属于吸水性,故C错误;D.c是SO2、g是ClO2,SO2具有漂白性,但是它不能使指示剂褪色,则二氧化硫只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lO2具有漂白性,是因为ClO2具有氧化性,D错误;故选B。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燃煤中添加CaO可以减少和温室气体的排放②二氧化硫具有抗氧化性,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③液氨汽化时吸热,可用作制冷剂④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存在⑤单质硫易溶于,实验室可用清洗沾有硫单质的试管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⑤【答案】B【解析】①CaO是碱性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可以反应得碳酸钙和硫酸钙,但碳酸钙高温下不稳定分解,故燃煤中添加CaO可以减少的排放,无法减少的排放,故错误;②二氧化硫具有抗氧化性,二氧化硫可用作葡萄酒酿制的食品添加剂,起到杀菌和防止色素被氧化的作用,故正确;③氨气易液化成液氨,液氨在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可做制冷剂,故正确;④因为加入的是硝酸钡,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离子,再加入盐酸时引入氢离子,就相当于存在了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钡沉淀,也可能含有亚硫酸离子,故错误;⑤单质硫易溶于,则实验室可用清洗沾有硫单质的试管,故正确;综上,②③⑤描述正确,故选B。5. 含硫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及部分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e的浓溶液加入蔗糖中搅拌,蔗糖变黑色B. b附着在试管壁上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洗涤C. 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 e的浓溶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大,质量分数减小【答案】C【解析】由硫物质的价类二维图知,a为H2S,b为S,c为SO2,d为SO3,e为H2SO4,f为亚硫酸盐,g为氢硫酸盐,据此回答。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蔗糖变黑色,故A正确;B.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生成硫化钠、亚硫酸钠和水,则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以用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故B正确;C.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褪色,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C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因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导致硫酸溶液的质量增大,质量分数减小,故D正确;故选C。6. 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浓H2SO4SO2Na2SO3溶液Na2S2O3SA. 反应①中生成的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B. 反应④中当消耗1mol稀硫酸时,电子转移6molC. 可以用CS2清洗做过实验③后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D. 反应①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答案】C【解析】A.反应①中生成的SO2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作漂白剂是利用二氧化硫结合有机色素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故A错误;B.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消耗1mol硫酸反应中电子转移总数2e-,故B错误;C.硫单质易溶于二硫化碳溶液,可以用CS2清洗做过实验③后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故C正确;D.反应①生成S的反应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2mol浓硫酸只有1mol作氧化剂,故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故D错误;故选:C。7. 利用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类别的坐标系,可以对含某元素的各物质性质有整体的认识。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1)R是一种由四种元素组成的钠盐,当R溶于水时,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检验其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2)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产生,在上述图表中它是______(图中的字母),为避免过多进入大气造成酸雨,沿海的火电站可利用天然海水(显弱碱性的微粒主要是)吸收该物质,成本低廉。其过程如下。已知含亚硫酸成碳酸中各种粒子占含硫或含碳微粒总量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天然海水吸收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②氧化的目的是将硫元素全部转化为,该过程中溶液pH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③排放海水与原海水相比,减少的与增加的的物质的量之比的为______。(3)溶液脱除空气污染物X并再生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每脱除170kg X,消耗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答案】(1) ①. ②.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溶液中含有(2) ①. Z ②. ③. 降低 ④. 2∶1(3) ①. ②.【解析】根据图知,X、Y、Z、W、M、N、R、T分别是H2S、S、SO2、SO3、H2SO4、H2SO3、硫酸盐、亚硫酸盐;天然海水吸收时,因为天然海水显弱碱性的微粒主要是,则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通入O2可将海水中的氧化为,反应为O2+2=2+2H+。【小问1详解】R是一种由四种元素组成的钠盐,即硫酸氢钠,当R溶于水时,其电离方程式为;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溶液中含有;【小问2详解】在上述图表中的符号是Z;天然海水吸收时,因为天然海水显弱碱性的微粒主要是,则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通入O2可将海水中的氧化为,反应为O2+2=2+2H+,则溶液中c(H+)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故溶液的pH降低;排放海水与原海水的pH大约相等,即氧化过程中生成的H+与几乎完全反应生成CO2逸出,相关反应为SO2+=CO2+、O2+2=2+2H+、H++=CO2↑+ H2O,则总反应为:2SO2+4+O2=4CO2+2+2H2O,所以减少的与增加的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2:1;【小问3详解】由图和分析可知:反应Ⅰ:,反应Ⅱ:,总反应:,设:每脱除170kg H2S,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x。,,x=2.5×103mol,则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22.4L/mol×2.5×103mol =L。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1.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B. 饱和NaCl溶液NaHCO3Na2CO3C. FeS2SO2SO3D. 漂白粉HClOO22. 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次氯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B. 向溶液通入足量:C. 用热NaOH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硫黄:D. 与过量NaOH溶液加热:3. 部分含S和Cl的物质分类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或f与金属Cu反应的产物中Cu的化合价均为+2B. 向h的溶液中通入c,溶液的酸性增强C. d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可使胆矾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D. c和g都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燃煤中添加CaO可以减少和温室气体的排放②二氧化硫具有抗氧化性,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③液氨汽化时吸热,可用作制冷剂④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存在⑤单质硫易溶于,实验室可用清洗沾有硫单质的试管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⑤5. 含硫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及部分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e的浓溶液加入蔗糖中搅拌,蔗糖变黑色B. b附着在试管壁上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洗涤C. 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 e的浓溶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大,质量分数减小6. 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浓H2SO4SO2Na2SO3溶液Na2S2O3SA. 反应①中生成的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B. 反应④中当消耗1mol稀硫酸时,电子转移6molC. 可以用CS2清洗做过实验③后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D. 反应①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7. 利用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类别的坐标系,可以对含某元素的各物质性质有整体的认识。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1)R是一种由四种元素组成的钠盐,当R溶于水时,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检验其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2)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产生,在上述图表中它是______(图中的字母),为避免过多进入大气造成酸雨,沿海的火电站可利用天然海水(显弱碱性的微粒主要是)吸收该物质,成本低廉。其过程如下。已知含亚硫酸成碳酸中各种粒子占含硫或含碳微粒总量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天然海水吸收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②氧化的目的是将硫元素全部转化为,该过程中溶液pH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③排放海水与原海水相比,减少的与增加的的物质的量之比的为______。(3)溶液脱除空气污染物X并再生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每脱除170kg X,消耗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1.3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随堂练习含答案(教师用).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1.3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随堂练习(学生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