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B.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C. 雷雨天气氮气转化为氮的氧化物D. 液氨常用作制冷剂【答案】D【解析】A. 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有新物质产生,例如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 雷雨天气氮气转化为氮的氧化物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 液氨常用作制冷剂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2.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l2和NO2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若通入适当比例的Cl2和NO2,即发生反应Cl2+2NO2+4NaOH=2NaNO3+2NaCl+2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1 mol·L-1的盐酸共热制备氯气B. 装置Ⅰ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C. 装置Ⅲ的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2的量D. 若制备的NO2中含有NO,应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NO【答案】C【解析】A.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而1 mol·L-1的盐酸是稀盐酸,因此不能发生反应制取氯气,故A错误;B.该实验不需要保证氯气是干燥的,所以装置Ⅰ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Cl溶液,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杂质HCl气体,故B错误;C.由于NO2气体不能再CCl4中溶解,气体通过装置Ⅲ,可根据导气管口气泡的多少,观察气体流速,因此其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2的量,故C正确;D.若制备的NO2中含有NO,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会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最后导致气体完全变为NO,故D错误;答案选C。3. 下列气体除杂的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气体(杂质) 除杂方法A NO(NO2) 通过NaOH溶液洗气B CO2(SO2) 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D Cl2(HCl) 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答案】A【解析】A.NO2与NO的混合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NO2+NO+2NaOH=2NaNO2+H2O,A错误;B.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所以SO2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SO2+2NaHCO3=Na2SO3+H2O+2CO2,B正确;C.O2能与灼热的铜网反应,即能被灼热的铜网吸收,转化成固态氧化铜,而氮气不与灼热的铜网反应,C正确;D.HCl 极易溶于水,可溶于饱和食盐水中,而饱和食盐水能抑制Cl2的溶解,即减少Cl2的溶解,D正确。4. 下列实验装置或对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收集NO2气体 验证NH3极易溶于水 检验CO2 制备SO2【答案】B【解析】A.NO2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B.烧瓶中滴入水,气球膨胀,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故B正确;C.木炭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错误;D.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故D错误。5. 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探究与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②中水可除去和硝酸蒸气 B. 当④中红棕色气体消失时,再点燃酒精灯C. 因反应生成,故无需尾气处理 D. ④中红色固体变黑说明能氧化【答案】C【解析】装置①中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整个装置中残留有空气,NO能与O2反应NO2气体,并且硝酸具有挥发性,混合气体通过装置②中水吸收除去NO2和硝酸蒸气,通过装置③中浓硫酸干燥得到较为纯净的一氧化氮气体,加热条件下NO通入装置④中与Cu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若④中红色固体变黑,说明NO能氧化Cu生成N2和CuO,据此解答该题。A.硝酸具有挥发性,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②中的水可除去和硝酸蒸气,故A正确;B.当装置④中红棕色气体消失时,说明装置中空气已排尽,可排除氧气的干扰,再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验证,故B正确;C.反应生成了N2,但尾气中仍含有一定量的NO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需进行尾气处理,故C错误;D.若④中红色固体变黑,即Cu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了黑色的CuO,说明NO能氧化Cu为CuO,故D正确;选C。6. 氮、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b→a属于氮的固定B. 工业上制备的途径为b'→c'→d'→fC. d或d'均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强酸D. a'和f的浓溶液反应,产物一定有b'和c'【答案】D【解析】从氢化物的价态可确定a为NH3、b为N2、c为NO、d为NO2、e为HNO3或硝酸盐,a′、b′、c′、d′、e′、f′分别为H2S、S、SO2、SO3、H2SO3及其盐、H2SO4及其盐。A.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称为氮的固定,所以N2转化为NH3为氮的固定,A正确;B.工业上制备H2SO4的途径为S→SO2→SO3→H2SO4,B正确;C.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C正确;D.(H2S)和(H2SO4)的浓溶液反应,产物可能有(S)和(SO2),也可能只有SO2,D错误;故选D。7. 高砷煤中含有砷硫铁(FeAsS)等物质。燃煤产生的烟气中含NO、、粉尘等,经过SCR脱硝除去NO,粉尘经沉降得到粉煤灰。(1)燃煤固硫①燃烧高砷煤时加入生石灰将大部分硫元素转化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留在煤渣中。②高砷煤燃烧过程中,砷硫铁在高温下被氧化成释放到烟气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SCR脱硝(脱除烟气中的NO)在烟气中加入适量氨气,用钒氧化物作催化剂将、NO、转化为。①在SCR脱硝的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若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CR脱硝法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粉煤灰成分研究粉煤灰可用于水泥工业,粉煤灰中的氨含量(或铵盐)会影响水泥的性能。取50.00g粉煤灰加入NaOH蒸出,用20mL 0.1000的溶液吸收,用0.200 NaOH溶液滴定过量的至终点,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NaOH溶液10.00mL,计算粉煤灰中的以计的氨含量___________ (用表示,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①CaSO4 ②(2)① ②(3)过量的硫酸n(H2SO4)=0.200mol/L×10.00×10-3L×=1.000×10-3mol,吸收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n(NH3)=(0.1000 mol/L×20.00×10-3L-1.000×10-3mol) ×2=2.000×10-3mol,所以粉煤灰中的氨的含量为【解析】【小问1详解】①燃烧高砷煤时,硫元素转化为SO2,加入的生石灰在高温条件下和二氧化硫、氧气生成硫酸钙,即将大部分硫元素转化为CaSO4留在煤渣中;②高砷煤燃烧过程中,砷硫铁在高温下被氧化成释放到烟气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①在SCR脱硝的反应中,用钒氧化物作催化剂将、NO、转化为,其中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从-3价变为0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即还原剂为;②若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SCR脱硝法的反应原理为;【小问3详解】用0.200 NaOH溶液滴定过量的至终点,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NaOH溶液10.00mL,则过量的硫酸n(H2SO4)=0.200mol/L×10.00×10-3L×=1.000×10-3mol,吸收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n(NH3)=(0.1000 mol/L×20.00×10-3L-1.000×10-3mol) ×2=2.000×10-3mol,所以粉煤灰中的氨的含量为。8. 为消除燃煤烟气中含有的SO2、NOx,研究者提出若干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1)下列物质中,能吸收SO2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a.氨水 b.酸性KMnO4溶液 c.BaCl2溶液 d.Na2CO3溶液(2)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时将SO2转化为CaS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选取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进行无害化处理。NH3还原N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4)以NaClO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控制溶液的pH=5.5,将烟气中的SO2、NO转化为SO、NO,均为放热反应。①NaClO溶液吸收烟气中S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②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如下图,SO2的脱除率高于NO,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1种即可)。③烟气中SO2和NO的体积比为4∶1,50℃时的脱除率见上图,则此吸收液中烟气转化生成的NO和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答案】(1)abd (2)2CaCO3+2SO2+O22CaSO4+2CO2(3)4NH3+6NO 5N2+6H2O(4)①SO2+ClO +H2O == SO+Cl +2H+ ② 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O;SO2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NO;SO2与NaClO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NO ③ 2∶13【解析】【小问1详解】a.SO2为酸性氧化物,与氨水产生亚硫酸铵,a项符合题意;b.SO2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b项符合题意;c.SO2不能与BaCl2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d.Na2CO3呈碱性能与酸性SO2发生反应产生Na2SO3,d项符合题意;故选abd;【小问2详解】SO2在高温下与O2、CaCO3转变为CaCO3,反应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答案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小问3详解】NH3还原NO产生无污染的物质为N2和H2O,反应为4NH3+6NO 5N2+6H2O。答案为4NH3+6NO 5N2+6H2O;【小问4详解】酸性条件下,NaClO溶液吸收烟气中SO2氧化为,反应为SO2+ClO +H2O == SO+Cl +2H+。该脱出过程在溶液中进行,可对比两者溶解度有差异、还原性差异、反应速率差异等。烟气中SO2和NO的体积比为4∶1,可设SO2和N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1mol。根据电子守恒SO2~ Cl-~ 该过程产生的n(Cl-)=4×100%mol=4mol;而2NO~3Cl- ~2计算得该过程产生的Cl-为1mol×1.5×80%=1.2mol,为0.8mol。所以和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8:(1.2+4)=2:13。答案为SO2+ClO +H2O == SO+Cl +2H+;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O;SO2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NO;SO2与NaClO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NO;2∶13。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B.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C. 雷雨天气氮气转化为氮的氧化物D. 液氨常用作制冷剂2.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l2和NO2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若通入适当比例的Cl2和NO2,即发生反应Cl2+2NO2+4NaOH=2NaNO3+2NaCl+2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1 mol·L-1的盐酸共热制备氯气B. 装置Ⅰ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C. 装置Ⅲ的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2的量D. 若制备的NO2中含有NO,应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NO3. 下列气体除杂的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气体(杂质) 除杂方法A NO(NO2) 通过NaOH溶液洗气B CO2(SO2) 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D Cl2(HCl) 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4. 下列实验装置或对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收集NO2气体 验证NH3极易溶于水 检验CO2 制备SO25. 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探究与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②中水可除去和硝酸蒸气 B. 当④中红棕色气体消失时,再点燃酒精灯C. 因反应生成,故无需尾气处理 D. ④中红色固体变黑说明能氧化6. 氮、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b→a属于氮的固定B. 工业上制备的途径为b'→c'→d'→fC. d或d'均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强酸D. a'和f的浓溶液反应,产物一定有b'和c'7. 高砷煤中含有砷硫铁(FeAsS)等物质。燃煤产生的烟气中含NO、、粉尘等,经过SCR脱硝除去NO,粉尘经沉降得到粉煤灰。(1)燃煤固硫①燃烧高砷煤时加入生石灰将大部分硫元素转化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留在煤渣中。②高砷煤燃烧过程中,砷硫铁在高温下被氧化成释放到烟气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SCR脱硝(脱除烟气中的NO)在烟气中加入适量氨气,用钒氧化物作催化剂将、NO、转化为。①在SCR脱硝的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若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CR脱硝法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粉煤灰成分研究粉煤灰可用于水泥工业,粉煤灰中的氨含量(或铵盐)会影响水泥的性能。取50.00g粉煤灰加入NaOH蒸出,用20mL 0.1000的溶液吸收,用0.200 NaOH溶液滴定过量的至终点,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NaOH溶液10.00mL,计算粉煤灰中的以计的氨含量___________ (用表示,写出计算过程)。8. 为消除燃煤烟气中含有的SO2、NOx,研究者提出若干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1)下列物质中,能吸收SO2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a.氨水 b.酸性KMnO4溶液 c.BaCl2溶液 d.Na2CO3溶液(2)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时将SO2转化为CaS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选取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进行无害化处理。NH3还原N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4)以NaClO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控制溶液的pH=5.5,将烟气中的SO2、NO转化为SO、NO,均为放热反应。①NaClO溶液吸收烟气中S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②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如下图,SO2的脱除率高于NO,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1种即可)。③烟气中SO2和NO的体积比为4∶1,50℃时的脱除率见上图,则此吸收液中烟气转化生成的NO和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2.1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随堂练习含答案(教师用).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2.1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随堂练习(学生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