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8. 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选项 温度 金属 酸粒 盐酸粒 硫酸C 粉 硫酸D 粉 硝酸2. 下列事实或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 加热金属钠制备过氧化钠 B. 用铁触媒作催化剂合成氨C. 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D. 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3. 过量铁与少量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入适量NaCl溶液 B. 加入适量的水C. 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D. 再加入少量稀硫酸4. 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4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假设溶液体积不变),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时间t/min 1 2 3 4 5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105 217 334 410 47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2min内,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B. 化学反应速率最大时间段为C.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反应开始时,向盐酸中滴加少量的溶液,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未加溶液时大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催化还原NO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在以为主的催化剂上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还原NO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 过程Ⅰ、Ⅱ、Ⅲ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 由过程Ⅰ可知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 图2烟气脱硝的总反应为2.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0.2%X溶液、等试剂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已知:,,还原性实验序号 溶液体积/mL 实验时间溶液 KI溶液 溶液 X溶液① 10.0 0.0 4.0 2.0② 8.0 4.0 2.0③ 6.0 4.0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为淀粉 B. C. D.非选择题1. (一)在体积均为2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一定量炭粉和,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的过程如下图所示:(1)甲容器中,0~1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2)反应速率::A点________B点,A点________C点(填“<”“>”或“=”)。(3)乙容器中C点时,的物质的量百分数为________。(二)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发生反应:,测得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 ② ③ ④(4)则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改变下列条件能够加快该化学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a.充入氖气,使压强增大 b.增大氧气的浓度c.将容器的体积变为3L d.升高体系温度(三)为比较和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5)若图甲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①>②,甲同学认为比对分解催化效果好,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6)改进后,用图乙装置测定反应速率,需要测定的数据为________。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8. 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选项 温度 金属 酸粒 盐酸粒 硫酸C 粉 硫酸D 粉 硝酸【答案】C【解析】硝酸氧化性很强,不会生成氢气;一般温度越高、接触面积越大、浓度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快;C中温度、浓度都最大,且C中反应物为锌粉,锌与溶液之间接触面积最大,则C中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最快。2. 下列事实或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 加热金属钠制备过氧化钠 B. 用铁触媒作催化剂合成氨C. 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D. 将食物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答案】A【解析】A.钠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在加热和燃烧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A符合题意;B.用铁作催化剂合成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所以增大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B不符合题意;C.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则增大反应速率,将块状药品研细后再反应能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所以能加快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C不符合题意;D.降低温度,减慢反应速率,温度降低,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能减慢食物的腐败速率,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A。3. 过量铁与少量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入适量NaCl溶液 B. 加入适量的水C. 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D. 再加入少量稀硫酸【答案】C【解析】A.若加入NaCl溶液,会将稀硫酸稀释,c(H+)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A错误;B.加入适量的水,会将稀硫酸稀释,c(H+)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B错误;C.若加入几滴CuSO4溶液,则发生反应Fe+Cu2+=Cu+Fe2+,析出的Cu与Fe、稀硫酸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且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故C正确;D.若再加入少量稀硫酸,因Fe过量,则生成H2的总量增大,故D错误。故选C。4. 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4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假设溶液体积不变),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时间t/min 1 2 3 4 5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105 217 334 410 47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2min内,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B. 化学反应速率最大时间段为C.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反应开始时,向盐酸中滴加少量的溶液,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未加溶液时大【答案】B【解析】A.1~2min内生成氢气的体积为217mL-105mL=112mL,物质的量是0.005mol,消耗氯化氢是0.01mol,盐酸的浓度是0.01mol÷0.4L=0.025mol/L,因此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1min=,A正确;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0~1、1~2、2~3、3~4、4~5生成氢气分别是(mL)105、112、117、76、66,所以化学反应速率最大时间段为,B错误;C.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而盐酸的浓度一直是减小的,所以反应速率增大只能是温度升高,这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正确;D.反应开始时,向盐酸中滴加少量的溶液,锌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未加溶液时大,D正确;答案选B。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催化还原NO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在以为主的催化剂上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还原NO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 过程Ⅰ、Ⅱ、Ⅲ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 由过程Ⅰ可知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 图2烟气脱硝的总反应为【答案】BD【解析】A.由题中反应过程与能量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B.由反应过程图可看出,过程Ⅰ、Ⅱ、Ⅲ中均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因此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由过程Ⅰ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可知,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因此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错误;D.由反应过程图可知,脱硝的总反应为:,D正确。2.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0.2%X溶液、等试剂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已知:,,还原性实验序号 溶液体积/mL 实验时间溶液 KI溶液 溶液 X溶液① 10.0 0.0 4.0 2.0② 8.0 4.0 2.0③ 6.0 4.0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为淀粉 B. C. D.【答案】CD【解析】A.反应中有单质碘生成,碘遇淀粉显蓝色,则X为淀粉,A正确;B.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③中溶液的体积不同,需要保证溶液的总体积相等,因此,B正确;C.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C错误;D.由于还原性,所以与反应后需要过量,因此根据方程式可知,D错误;答案选CD。非选择题1. (一)在体积均为2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一定量炭粉和,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的过程如下图所示:(1)甲容器中,0~1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2)反应速率::A点________B点,A点________C点(填“<”“>”或“=”)。(3)乙容器中C点时,的物质的量百分数为________。(二)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发生反应:,测得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 ② ③ ④(4)则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改变下列条件能够加快该化学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a.充入氖气,使压强增大 b.增大氧气的浓度c.将容器的体积变为3L d.升高体系温度(三)为比较和对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5)若图甲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①>②,甲同学认为比对分解催化效果好,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6)改进后,用图乙装置测定反应速率,需要测定的数据为________。【答案】(1) (2) ①. > ②. >(3)50% (4) ①. ③>④>①>② ②. bd (5)未排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产生的干扰(6)气体体积和反应时间【解析】【小问1详解】甲容器中,0~1min内生成CO为1.5mol,则消耗CO2为0.75mol,浓度是0.375mol/L,所以平均反应速率=0.375mol/L÷1min=。【小问2详解】A点斜率大于B点斜率,则反应速率A点>B点,甲容器首先达到平衡状态,说明温度高,反应速率快,乙容器温度低,A点和C点CO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反应速率A点>C点。小问3详解】乙容器中C点时生成CO为1.2mol,则消耗CO2为0.6mol,剩余CO2为1.2mol,的物质的量百分数为。【小问4详解】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如果都用肼表示反应速率,则①②③④则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③>④>①>②。a.充入氖气,使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b.增大氧气的浓度,加快反应速率;c.将容器的体积变为3L,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升高体系温度,加快反应速率;答案选bd;【小问5详解】由于两种物质中阴离子也不同,未排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产生的干扰,所以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小问6详解】改进后,用图乙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反应中产生气体,则需要测定的数据为气体体积和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6.2.1化学反应的速率随堂练习含答案(教师用).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6.2.1化学反应的速率随堂练习(学生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