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数星星的孩子 教案(共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数星星的孩子 教案(共2课时)

资源简介

6《数星星的孩子》教案(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撒、碧、靠、仰、颗、距”等生字,会写“数、晚、奶”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第1-3自然段,感知张衡数星星的场景。
3.体会张衡观察星星的专注态度,感受星空之美。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对话,体会科学的观察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碧玉盘、乱动”等词语的语境义,感受星空比喻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小朋友们,夏天的夜晚,你们有没有躺在草地上看过星星呀?星星一闪一闪的,是不是特别有趣?古代有个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爱星星,还从星星里发现了大秘密呢!今天咱们就来认识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板书课题,边写边读)
2.课题里有个“数”字,它可是个多音字哦。大家看老师做动作——(伸出手指做数数动作)我在“数星星”,这里读shǔ;那数学课上的“数字”,它读什么呀?(预设学生:shù!)对啦,咱们在不同的地方要读对它的音。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要求
现在请大家自己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还要完成两个小任务哦:
用‘○’圈出生字,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边读边想:谁在数星星?他发现了什么?(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2.生字闯关
(1)课文读完了,生字宝宝们迫不及待要和大家见面啦!出示词语:咱们开火车读,火车火车哪里开?(开火车读词语,纠正易错音)
zhēn sǎ bì kào yǎnɡ kē
珍珠 撒落 碧玉 依靠 仰望 一颗
jù biàn zǔ sháo rào zhuàn
距离 变化 祖先 勺子 围绕 转动
chǔ hàn kè yán
清楚 汉朝 刻苦 钻研
(2)还有个多音字朋友“转”,课文里说“星星转来转去”,这里读zhuàn(第四声);咱们平时说“转身”,就读zhuǎn(第三声),大家来试试这两个词?(指名读,齐读)
3.识字妙招
(1)这些生字宝宝有什么好记的方法呢?咱们来想想办法!
做个“撒”豆子的动作(边说边做抛撒动作):“撒”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散’,用手把东西散开就是‘撒’。
抬头“仰”望天空(做抬头动作):“仰”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卬”,人抬头看就是“仰”。
“碧”玉盘怎么记?(分解字形)王字旁+白+石,合起来就是“碧”,碧玉是绿色的玉石哦。
“颗”星星:左边是“果”,右边是“页”,像果实一样圆圆的东西,用量词“颗”,比如一颗星星、一颗珠子。
“距离”的“距”:足字旁,和脚有关,咱们座位之间的空隙就是距离,用脚能丈量。
“乱动”的“乱”:想象舌头打结说不清楚话,就是“乱”,所以“乱”有舌字旁。(带领学生书空生字,巩固记忆)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呀?大家标对了吗?
预设:5
2.主人公张衡在哪里数星星呢?(引导学生找课文句子)
预设:院子里,靠着奶奶
四、随情境学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咱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星空是什么样的?
预设:星星亮晶晶的,像珍珠一样!天空蓝蓝的,像玉盘!
(2)是呀,珍珠是圆圆的、亮亮的,碧玉盘是蓝蓝的、滑滑的,多美呀!咱们来挑战朗读,读的时候注意:
读“珍珠撒落”时,做一下抛洒的动作,好像星星从天上掉下来一样;
读“碧玉盘”时,声音轻轻的,就像在摸一块光滑的宝玉;
读“一颗、两颗……”时,语速慢慢的,感受张衡数得多么认真。(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评价:你读得真有画面感!)
2.学习第2-3自然段
(1)在张衡认真数星星的时候,奶奶过来了。奶奶会怎么说呢?(出示奶奶的话,指导语气)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你能数得清吗?”大家试试用慈祥的语气读读。(学生读)
(2)张衡听了,会怎么回答呢?(出示张衡的话,指导语气)他坚定地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中间总是隔那么远。大家用认真的语气读读。(学生读)
(3)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怎么读更好
星星在动,可不是乱动。
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北斗七星果然是绕着北极星转动的。
(4)咱们来对比一下:奶奶觉得星星在______?(预设学生:乱动)但张衡发现星星______?(预设学生:有规律,距离不变) 这说明张衡观察得多仔细呀!
3.书写指导
(1)现在咱们来学写三个字:数、晚、奶。
数:左边“米”要写得窄一点,右边“攵”的撇和捺要舒展,像张开的手臂。(范写笔顺)大家跟着书空。
晚:左边“日”窄窄的,右边“免”要宽一点,“免”的竖弯钩像晚上的月亮。
奶:左边“女”的长横要变成提,右边“乃”的撇要穿插到“女”的下面,这样字才紧凑。
大家在田字格中写两个,注意姿势哦!(学生书写,教师巡视纠错)
五、课堂小结
今天咱们和张衡一起在院子里数星星,知道了星空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还佩服张衡数星星时的认真劲儿。下节课,爷爷会告诉张衡星星的大秘密,咱们到时接着探索,好不好?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张衡:一颗、两颗…… → 有规律(距离不变)
奶奶:星星在乱动 → 数不清
生字:数、晚、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您、爷、很”等生字。
2.学习4-5段,理解北斗七星运行规律。
3.学习张衡实证探究精神,激发科学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张衡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北斗七星运行规律,掌握“绕、研”等字的结构分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的星空词语你还能认识吗?复习字词
过渡:
课文中“张衡坚信星星不乱动,爷爷会怎么证明呢?让我们赶快走进故事吧!
二、探究学习
学习4段:重点句朗读指导
爷爷(沉稳智慧):“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1.张衡(好奇求证):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
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2.生字妙招:
勺:象形字(像吃饭的勺子);组:分开=(纟+且)
3.张衡听到爷爷的话怎么做?圈出动作词.
一夜没睡好 → 几次起来 → 看清楚 → 果然是
4.思考:换成“看一次”行吗?为什么?(体会科学精神)
三、书写指导
重点字指导:
1.“您” 部首:心
书写提示: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面“你”字,单人旁在竖中线左侧,收在左线以内,起笔略高;右侧部分略高,左小右大
易错点:容易将“心”字的卧钩写得太平或太弯,导致整个字重心不稳;上面“你”字的横钩与竖钩搭配不当,如横钩过长或竖钩过短。
2.“很” 部首:彳
书写提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彳”,首撇以斜切起笔,稍重,角度略平,右边“艮”竖提挡住横折的起笔,稍重,向下行笔略轻,舒展有力。
易错点:“彳”的两个撇画容易写得角度相同或长短不当;“艮”字内部的横画间距不均匀,或竖提的起笔位置错误。
3.“变” 部首:又
书写提示: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收下放。上半部分点横不宜过长,撇捺舒展打开。下半部分“又”字底,上窄下宽,捺画是主笔,捺脚要平。
易错点:上半部分的点和横写得过长,导致下半部分“又”字空间过小;捺画没有写平,或捺脚不明显。
4.“张”部首:弓
书写提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弓”字旁要写得瘦一些,右侧“长”略宽。“弓”的横折横笔需扛肩,折笔往里收。最后一笔捺从上方横竖交叉点右侧横上面起笔写捺,捺笔末端是整个字的最右侧。
易错点:(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四、迁移拓展
1.有人说‘奶奶说得对,星星根本数不清’,你支持谁?
预设:张衡
张衡的证据: (1)星星有规律 (2)北斗星会转动
2.延伸实践: 今晚大家也观察星星,完成“观星记录单”
五、全文总结
今天咱们和张衡一起在院子里数星星,知道了星空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明白了张衡星星的大秘密。
六、课后作业
把《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 张衡(天文学家)
北斗七星:勺子形 → 绕北极星转
科学精神:
观察 → 验证 → 坚持
4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