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6年高考近五年(2021-2025)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专题11热学(学生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6年高考近五年(2021-2025)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专题11热学(学生版+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11 热学
考点 五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1 分子动理论 2022、2025 在知识点上,分子动理论中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气体实验定律(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盖 - 吕萨克定律)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考查重点。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命题时常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如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内气体状态变化、空调制冷制热过程中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航天器热控系统中气体的运用等,考查学生对热学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进行分析求解。
考点2 热力学定律 2021、2023、2024
考点3 气体、固体和液体 2021、2024、2025
考点01 分子动理论
1.(2025·山东·高考)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规定两个分子间距离r等于时分子势能为零,则( )
A.只有r大于时,为正 B.只有r小于时,为正
C.当r不等于时,为正 D.当r不等于时,为负
【答案】C
【详解】两个分子间距离r等于时分子势能为零,从处随着距离的增大,此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增大;从处随着距离的减小,此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也做负功,分子势能也增大;故可知当不等于时,为正。
故选C。
2.(2022·山东·高考)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汽缸内用绝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汽缸开口向上放置,活塞处于静止状态,将汽缸缓慢转动过程中,缸内气体( )
A.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正功
B.内能减小,所有分子热运动速率都减小
C.温度降低,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减少
D.温度升高,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增加
【答案】C
【详解】初始时汽缸开口向上,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汽缸内外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差与活塞的重力平衡,则有 汽缸在缓慢转动的过程中,汽缸内外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差大于重力沿汽缸壁的分力,故汽缸内气体缓慢的将活塞往外推,最后汽缸水平,缸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AB.汽缸、活塞都是绝热的,故缸内气体与外界没有发生热传递,汽缸内气体压强作用将活塞往外推,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气体内能减小,故缸内理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并不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减小,AB错误;
CD.气体内能减小,缸内理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故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减小,C正确,D错误。
故选C。
考点02 热力学定律
3.(2024·山东·高考)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过程是等压过程,b→c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c→a过程是等温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B.b→c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a→b→c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D.a→b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c→a过程放出的热量
【答案】C
【详解】A.a→b过程压强不变,是等压变化且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0,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 即内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对外做功,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内能,A错误;
B.方法一: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即 又由气体体积增大可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减少。
方法二:过程为等温过程,所以 结合分析可知 所以b到c过程气体的内能减少。故B错误;
C.过程为等温过程,可知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C正确;
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结合上述解析可知:一整个热力学循环过程,整个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故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不等于过程放出的热量,D错误。
故选C。
4.(2023·山东·高考)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温度为,压强为。经等容过程,该气体吸收的热量后温度上升;若经等压过程,需要吸收的热量才能使气体温度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为 B.等压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C.等压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加了原体积的 D.两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都为
【答案】AD
【详解】C.令理想气体的初始状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 等容过程为状态二 等压过程为状态三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解得 体积增加了原来的,C错误;
D.等容过程中气体做功为零,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两个过程的初末温度相同即内能变化相同,因此内能增加都为,D正确;
AB.等压过程内能增加了,吸收热量为,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对外做功为,即做功的大小为 解得 A正确B错误;
故选AD。
5.(2021·山东·高考)如图所示,密封的矿泉水瓶中,距瓶口越近水的温度越高。一开口向下、导热良好的小瓶置于矿泉水瓶中,小瓶中封闭一段空气。挤压矿泉水瓶,小瓶下沉到底部;松开后,小瓶缓慢上浮,上浮过程中,小瓶内气体(  )
A.内能减少
B.对外界做正功
C.增加的内能大于吸收的热量
D.增加的内能等于吸收的热量
【答案】B
【详解】A.由于越接近矿泉水瓶口,水的温度越高,因此小瓶上浮的过程中,小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A错误;
B.在小瓶上升的过程中,小瓶内气体的温度逐渐升高,压强逐渐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体积膨胀,对外界做正功,B正确;
CD.由AB分析,小瓶上升时,小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由于气体对外做功,因此吸收的热量大于增加的内能,CD错误。
故选B。
考点03 气体、固体和液体
6.(2025·山东·高考)如图所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足够长玻璃管竖直固定于调温装置内。玻璃管导热性能良好,管内横截面积为S,用轻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大气压强为,活塞与玻璃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等于最大静摩擦力。用调温装置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时,气柱高度为,活塞开始缓慢上升;继续缓慢加热至时停止加热,活塞不再上升;再缓慢降低气体温度,活塞位置保持不变,直到降温至时,活塞才开始缓慢下降;温度缓慢降至时,保持温度不变,活塞不再下降。求:
(1)时,气柱高度;
(2)从状态到状态的过程中,封闭气体吸收的净热量Q(扣除放热后净吸收的热量)。
【答案】(1)
(2)
【详解】(1)活塞开始缓慢上升,由受力平衡 可得封闭的理想气体压强升温过程中,等压膨胀,由盖-吕萨克定律 解得
(2)升温过程中,等压膨胀,外界对气体做功降温过程中,等容变化,外界对气体做功 活塞受力平衡有 解得封闭的理想气体压强
降温过程中,等压压缩,由盖-吕萨克定律 解得 外界对气体做功 全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因为,故封闭的理想气体总内能变化 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 解得 故封闭气体吸收的净热量。
7.(2024·山东·高考)图甲为战国时期青铜汲酒器,根据其原理制作了由中空圆柱形长柄和储液罐组成的汲液器,如图乙所示。长柄顶部封闭,横截面积S1=1.0cm2,长度H=100.0cm,侧壁有一小孔A。储液罐的横截面积S2=90.0cm2,高度h=20.0cm,罐底有一小孔B。汲液时,将汲液器竖直浸入液体,液体从孔B进入,空气由孔A排出;当内外液面相平时,长柄浸入液面部分的长度为x;堵住孔A,缓慢地将汲液器竖直提出液面,储液罐内刚好储满液体。已知液体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大气压p0=1.0×105Pa。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忽略器壁厚度。
(1)求x;
(2)松开孔A,从外界进入压强为p0、体积为V的空气,使满储液罐中液体缓缓流出,堵住孔A,稳定后罐中恰好剩余一半的液体,求V。
【答案】(1);(2)
【详解】(1)由题意可知缓慢地将汲液器竖直提出液面过程,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所以有
又因为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2)当外界气体进入后,以所有气体为研究对象有 又因为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8.(2021·山东·高考)血压仪由加压气囊、臂带,压强计等构成,如图所示。加压气囊可将外界空气充入臂带,压强计示数为臂带内气体的压强高于大气压强的数值,充气前臂带内气体压强为大气压强,体积为V;每次挤压气囊都能将的外界空气充入臂带中,经5次充气后,臂带内气体体积变为,压强计示数为。已知大气压强等于,气体温度不变。忽略细管和压强计内的气体体积。则V等于(  )
A. B. C. D.
【答案】D
【详解】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 已知
,,
代入数据整理得
故选D。
1.(2025·山东·高考冲刺卷(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b、b→c、c→a三个过程后回到状态a,其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b→c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不变
B.在b→c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增加
C.气体在c→a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在a→b过程吸收的热量
D.气体在c→a过程放出的热量等于在a→b过程吸收的热量
【答案】B
【详解】AB.在b→c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体积减小,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数密度增加,所以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故A错误,B正确;
CD.在c→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不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气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内能变化量;在a→b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增加量加上对外做的功。气体在c→a过程中与在a→b过程中内能变化量绝对值相同,所以气体在a→b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在c→a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故CD错误。
故选B。
2.(2025·山东聊城·学考模拟三)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变化至状态的图像。气体可以经过程①由状态缓慢变化至状态,再经过程②由状态缓慢变化至状态;气体亦可经过程③由状态缓慢变化至状态。已知①、②、③分别为等温、等容、绝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气体吸收热量
B.过程③气体的内能不变
C.过程②吸收的热量大于过程①放出的热量
D.过程③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逐渐减少
【答案】C
【详解】A.过程①为等温过程,内能不变,即 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即 根据,可知 即气体放出热量,故A错误;
BD.过程③为绝热过程,即 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即 所以 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又因体积减小,分子数密度增大,所以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逐渐增大,故BD错误;
C.因过程③的图像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大于过程①的图像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所以过程③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大于过程①外界对气体做的功,而过程②体积不变,而气体经过程③和经过程①②内能的变化相同,所以过程①②整个过程吸收热量,即过程②吸收的热量大于过程①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
故选C。
3.(2025·山东济南山东师大附中·二模)压燃式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具有动力大、油耗小、低排放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机车及各种汽车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内部气体(可视为定量的理想气体)遵循如图所示的狄塞尔循环,其中a→b、c→d为绝热过程,则气体(  )
A.在a→b过程中温度不变
B.在b→c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界做功
C.在d→a过程中吸收热量
D.经历一个循环过程后对外界做功为0
【答案】B
【详解】A.a→b过程为绝热过程,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则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即a→b过程内能增大,温度升高,A错误;
B.b→c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根据 可知,气体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则内能,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界做的功,B正确;
C.d→a过程中体积不变,则,根据可知,气体的压强减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气体放出热量,C错误;
D.根据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气体所做的功可知,经历一个循环后,外界对气体做功不为零,D错误。
故选B。
4.(2025·山东济宁·考前押题联考)如图,1mol某理想气体经两个不同的过程(a→b→c和a→c)由状态a变到状态c。已知理想气体遵循气体定律,气体内能的变化量与温度的关系为(R为大于0的已知常量,、分别为气体始末状态的温度)。初始状态a的温度为。则( )
A.两过程内能增量相同均为
B.a→c过程单位时间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增加
C.a→b→c过程内能逐渐增大
D.两过程从外界吸收热量之比为
【答案】D
【详解】A.由可知,c状态温度为。两过程内能增加量相同,为 A错误;
B.a→c过程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分子撞击器壁作用力增大,故单位时间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减少,B错误;
C.a、b状态温度相同,内能相同,故C错误;
D.由图线与V轴围成面积可求两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得, 所以二者比值为,故D正确。
故选D。
5.(2025·山东滨州·二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个热循环过程,其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过程为等温过程,过程为等容过程,过程为绝热过程。在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在过程中,内能减少了。在的一个热循环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总功为( )
A.20J B.
C. D.
【答案】B
【详解】依题意,为等温过程,故,在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即,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有 解得过程为等容过程,由
得 在过程中,内能减少了,即 对过程,有 解得过程为绝热过程,即,在过程中,有
解得 在的一个热循环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总功为
故选B。
6.(2025·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预测)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b、b→c两个过程变化到状态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和b→c过程,气体的温度变化相同
B.a→b过程和b→c过程,气体的内能变化相同
C.a→b过程和b→c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相同
D.a→b过程和b→c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相同
【答案】C
【详解】AB.设状态a、b、c的温度分别为、、 结合图像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a→b过程有
b→c过程有
故得
a→b过程,气体的温度变化
b→c过程,气体的温度变化
显然 因此,气体的内能变化,故AB错误;
C.由热学知识可知,图像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等于气体做的功。 由图示图像可知,a→b过程图像的面积等于b→c过程图像的面积,故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a→b过程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气体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即气体对外做功数值上等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b→c过程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可见,a→b过程和b→c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并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7.(2025·山东十三校·4月联考)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开始,依次经状态、、再次回到状态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由到和由到均为等温过程、由到和由到均为等容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到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由到的过程中,气体向外界放热
C.由到的过程中,气体内能保持不变
D.由到的过程中,气体内能不断增大
【答案】B
【详解】A.到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A错误;
B.到的过程等温, 外界对气体做功, 由知即气体向外界放热,B正确;
CD.到的过程,体积不变,压强减小,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CD错误。
故选B。
8.(2025·山东名校·4月联考)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化的热力学循环,由法国工程师尼古拉。卡诺于1824年提出。一定质量某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A→B→C→D→A)可用如图压强-体积(p-V)图像来表达,A、B、C、D分别为四条线的交点。其中AB线与CD线为两条等温线,温度分别为和。B→C过程与D→A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已知状态A的压强为p、体积为,状态C的体积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状态C的压强为
B.在A→B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正功
C.气体在A→B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C→D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D.从整个循环过程看,该气体是对外做功的,是吸收热量的
【答案】D
【详解】A.A→B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则 B→C过程中,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联立可得 故A错误;
B.在A→B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则内能不变,气体体积增大,即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界做的正功,故B错误;
CD.气体在C→D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放出热量,气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p-V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区域的面积表示做功,由图可知,A→B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较多,即气体吸收热量较大,所以从整个循环过程看,该气体是对外做功的,是吸收热量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2025·山东·模拟预测)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则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  )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B.气体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C.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
D.气体分子对汽缸壁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变大
【答案】C
【详解】AB.由图可知气体只在ab两态的pV乘积相等,温度相等,但是中间过程中不能确定,则整个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保持不变,气体内能变化情况也不能确定,选项AB错误;
C.气体在初末两态温度相等,则内能相等,气体从a到b体积变大,对外做功,吸收热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选项C正确;
D.气体从a到b压强减小,可知气体分子对汽缸壁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变小,选项D错误。
故选C。
10.(2025·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如图甲所示是带有报警装置的加热器模型。一高度为H的汽缸开口向上直立在水平地面上,汽缸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活塞横截面积为S,在缸的正中间处有固定卡环,活塞可以在卡环以上无摩擦运动。活塞下方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封闭气体温度为T0,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活塞缓慢上升了,恰好触碰到报警装置。已知理想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k为正的已知常量),不计活塞和卡环的厚度,重力加速度为g。封闭气体状态变化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塞质量
B.活塞质量
C.从a到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D.从a到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答案】BC
【详解】AB.设活塞质量为m,b到c过程气体等压膨胀 由平衡知识可得 解得,故A错误,B正确;
CD.从a到c过程,气体先经历等容升温增压过程,再经历等压升温增容过程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解得 据题意得 从b到c过程,气体对外做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从a到c的过程中 气体吸收的热量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1.(2025·山东淄博·三模)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开口向上的圆柱形容器内用质量为m的活塞密封一部分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能无摩擦地滑动。初始时容器内气体的温度为,气柱的高度为h。当容器内气体向外界放出一定热量后,活塞缓慢下降再次平衡。已知容器内气体内能变化量ΔU与温度变化量ΔT的关系式为,C为已知常数,大气压强恒为,重力加速度为g,所有温度为热力学温度。则(  )
A.
B.气体放出的热量为
C.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答案】AD
【详解】AC.设被活塞封闭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压强为p1,对活塞,根据平衡条件有mg+p0S=p1S
解得 当容器内气体向外界放出一定热量后,被封闭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变化,初态V0=hS,末态V1=(h-h)S=hS 设末态温度为T1,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T1=T0 根据公式气体内能变化量ΔU=CΔT=C(T0-T0)=-T0C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故A正确,C错误;
B.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W+Q 而W=p1S h 解得W=h(p0S+mg) 所以容器内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小为Q= [T0C+h(p0S+mg)],故B错误;
D.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减小,气体数密度增加,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则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故D正确;
故选AD。
12.(2025·山东齐鲁教研体·考前质量检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c、cb、ba三个过程回到状态a,其中a、c连线经过原点O,a、b连线平行于t轴,b、c连线平行于p轴,横轴的单位为摄氏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
B.b→a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
C.c→b过程,气体对外界做的功等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D.b状态时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比a状态少
【答案】AB
【详解】A.a→c过程,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A正确;
B.b→a过程,,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体积增大,对外界做功,根据可知,气体从外界吸热,B正确;
C.c→b过程为等温变化过程,内能不变,c→b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可知,气体放出热量;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放出的热量,C错误;
D.b→a过程,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平均运动速率增大,单个分子与器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大,由于压强不变,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减少,所以b状态时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比a状态多,D错误。
故选AB。
13.(2025·山东德州·三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C又回到状态A,该过程的图像如图所示,BC与横轴平行、AC与纵轴平行、AB的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
B.在过程中,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在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D.在一个循环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答案】CD
【详解】A.在过程中,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即外界对气体做负功,故A错误;
B.在过程中,压强不变,体积减小,则温度降低,故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故B错误;
C.在过程中,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不做功;压强增大,则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增大,故气体从外界吸收能量,故C正确;
D.p-V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气体经全过程,内能不变,但由于全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大于体积减小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故D正确。
故选CD。
14.(2025·山东淄博·三模)重型卡车以不同速度匀速行驶时,轮胎内气体温度的增量与速度关系式为Δt=(0.3v+0.002v2)℃,速度v的单位为km/h。轮胎内气压超过p1=15.5atm或者低于p2=7atm都会使爆胎概率达到60%。某卡车司机出发前检查每个轮胎内的气体压强为p0=13atm,轮胎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均为t0= 13°C,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将轮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不计轮胎体积的变化,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关系为T=(t+273)K。
(1)为使爆胎概率低于60%,求该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上限v1;
(2)若卡车以速度v2=50km/h匀速行驶过程中,司机发现其中一个轮胎因为缓慢漏气使得胎内气压变为p2=7atm,求此轮胎漏出气体的质量与轮胎内原有气体质量的比值k。
【答案】(1)v1=100km/h
(2)
【详解】(1)若轮胎内被封闭气体压强为p1、温度为T1时,汽车的速度达到上限v1,由查理定律有
其中 解得 即 此过程温度变化量为 由 得
(2)当v2=50km/h时,由 得 则此时气体温度为 对轮胎内的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解得 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则 即
15.(2025·山东济南山东师大附中·二模)如图所示,导热良好、内壁光滑的汽缸竖直放置,一定质量的活塞放置在卡环上,将汽缸分为A、B两部分。初始时两部分高度均为h,C处开口,B部分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现将环境温度由T0缓慢升高为时,活塞恰好离开卡环;继续升温直至活塞升高,然后保持温度不变;再由充气口C注入气体,使活塞缓慢下降,最后刚好回到卡环位置。已知大气压强为p0。求:
(1)活塞升高时的温度;
(2)注入气体前、后A部分气体的质量比。
【答案】(1)T=2T0
(2)
【详解】(1)对于B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解得T1=2T0
(2)注入气体过程,对B部分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可得对活塞则有
注入气体前后,A部分气体的质量比为 联立解得
16.(2025·山东德州·三模)科学小实验“听话的小药瓶”,其原理如图所示,把高的玻璃容器竖直放置,装入一部分某种液体,将一质量的小药瓶倒放入液体中,瓶口有微小锯齿状(内外液体能良好流通),小药瓶底面积,高8cm,初始状态如图所示:小药瓶内液体高度,液体的密度,玻璃容器内液面高度,容器底面积。取,大气压强。不计小药瓶的体积。求:
(1)求初始状态下小药瓶内气体压强;
(2)现将玻璃容器上端封闭,并往外抽气,求小药瓶即将上浮时,玻璃容器剩余的气体和初始状态下玻璃容器内气体质量之比。(整个过程中温度恒定,小药瓶不倾倒,不漏气)
【答案】(1)
(2)
【详解】(1)对小瓶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2)小药瓶上浮的临界 即 其中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解得 此时小药瓶液面下降,玻璃容器内液面上升 则玻璃容器气体压强 解得 同理则有 解得
故剩余气体与原气体质量之比
17.(2025·山东齐鲁教研体·考前质量检测)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足够高的汽缸开口竖直向上静置于地面上,质量为的活塞通过劲度系数的轻弹簧与活塞底部相连,汽缸的横截面积为,活塞与汽缸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为时,汽缸内气体的压强为,气体体积。已知大气压强,重力加速度取,忽略弹簧的体积。求:

(1)弹簧的原长;
(2)现对汽缸缓慢加热,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缸内气体的温度为多少。
【答案】(1)35cm
(2)
【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活塞的受力,由平衡条件可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设压缩量,有,解得 此时活塞到底端距离 则弹簧原长
(2)假设弹簧恢复原长时缸内气体温度,则气体压强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解得
18.(2025·山东青岛·三模)实验时某同学发现橡皮塞卡在装有水的玻璃瓶的瓶口无法取出,为取出橡皮塞该同学采取了以下措施:他先将玻璃瓶置于温度为87℃的恒温水中,稳定后橡皮塞恰好移动;然后将瓶从水中取出静置足够长时间,用注射器缓慢向瓶内注入150mL空气后,橡皮塞恰好移动,已知玻璃瓶容积为1000mL,橡皮塞的横截面积为2×10-3m2,橡皮塞与瓶口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0N,环境温度始终为15℃,大气压强为1.0×105Pa,整个过程橡皮塞密封性良好,不计橡皮塞质量及体积。求:
(1)玻璃瓶中水的体积;
(2)注射器注入的空气与瓶内原有空气的质量比。
【答案】(1)375mL
(2)
【详解】(1)加热过程气体经历等容变化,则, 解得 充气过程中, 解得
(2)瓶内原有气体,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注入气体与原有气体质量的比值
19.(2025·山东潍坊·三模)某同学利用铝制空饮料罐制作的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接口处插入一根透明吸管后用蜡密封,并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长度可忽略的油柱。罐口外部吸管的长度为,当外界温度为时,油柱恰好位于吸管的最右侧,当外界温度缓慢降低到时,油柱恰好位于外部吸管的最左侧。已知外界大气压强恒为,吸管的厚度不计、横截面积为,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1)求该饮料罐内部的体积V;
(2)若该温度计的油柱从外部吸管的最右侧缓慢移动到最左侧的过程中,封闭气体的内能减少1.2J,求该过程中密封气体放出的热量Q。
【答案】(1)
(2)
【详解】(1)封闭气体的变化过程为等压变化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则有 其中

解得
(2)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温度降低,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得 放出热量为2J
20.(2025·山东聊城·学考模拟三)热气球通过携带各种气象仪器上升到不同高度,测量大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等参数。通过这些数据,气象学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大气的垂直结构和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如图所示,一热气球的下端有一小口,使球内外的空气可以流通,以保持球内外压强相等;球内有温度调节器,以便调节球内空气的温度﹐使气球上升或下降。已知气球的总体积为(球壳体积忽略不计),除球内空气外。气球和吊篮的总质量为M,地球表面大气温度为,密度为,如果把大气视为理想气体且密度和温度不随高度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 ,热气球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加热球内气体可使热气球从地面飘起。当热气球刚要从地面缓慢飘起时,求:
(1)气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初始时的质量比;
(2)热气球内气体的温度T。
【答案】(1)
(2)
【详解】(1)当球内气体加热使热气球恰能从地面飘起,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又
联立解得热气球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为 设球内气体加热前(温度为)的质量为,球内气体的摩尔数为,单个气体分子的质量为,则有 气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初始时的质量比为
(2)设热气球内温度T时,球内气体的摩尔数为,则有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得 解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11 热学
考点 五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1 分子动理论 2022、2025 在知识点上,分子动理论中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气体实验定律(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盖 - 吕萨克定律)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考查重点。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命题时常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如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内气体状态变化、空调制冷制热过程中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航天器热控系统中气体的运用等,考查学生对热学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进行分析求解。
考点2 热力学定律 2021、2023、2024
考点3 气体、固体和液体 2021、2024、2025
考点01 分子动理论
1.(2025·山东·高考)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规定两个分子间距离r等于时分子势能为零,则( )
A.只有r大于时,为正 B.只有r小于时,为正
C.当r不等于时,为正 D.当r不等于时,为负
2.(2022·山东·高考)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汽缸内用绝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汽缸开口向上放置,活塞处于静止状态,将汽缸缓慢转动过程中,缸内气体( )
A.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正功
B.内能减小,所有分子热运动速率都减小
C.温度降低,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减少
D.温度升高,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增加
考点02 热力学定律
3.(2024·山东·高考)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过程是等压过程,b→c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c→a过程是等温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B.b→c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a→b→c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D.a→b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c→a过程放出的热量
4.(2023·山东·高考)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温度为,压强为。经等容过程,该气体吸收的热量后温度上升;若经等压过程,需要吸收的热量才能使气体温度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为 B.等压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C.等压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加了原体积的 D.两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都为
5.(2021·山东·高考)如图所示,密封的矿泉水瓶中,距瓶口越近水的温度越高。一开口向下、导热良好的小瓶置于矿泉水瓶中,小瓶中封闭一段空气。挤压矿泉水瓶,小瓶下沉到底部;松开后,小瓶缓慢上浮,上浮过程中,小瓶内气体(  )
A.内能减少
B.对外界做正功
C.增加的内能大于吸收的热量
D.增加的内能等于吸收的热量
考点03 气体、固体和液体
6.(2025·山东·高考)如图所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足够长玻璃管竖直固定于调温装置内。玻璃管导热性能良好,管内横截面积为S,用轻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大气压强为,活塞与玻璃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等于最大静摩擦力。用调温装置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时,气柱高度为,活塞开始缓慢上升;继续缓慢加热至时停止加热,活塞不再上升;再缓慢降低气体温度,活塞位置保持不变,直到降温至时,活塞才开始缓慢下降;温度缓慢降至时,保持温度不变,活塞不再下降。求:
(1)时,气柱高度;
(2)从状态到状态的过程中,封闭气体吸收的净热量Q(扣除放热后净吸收的热量)。
7.(2024·山东·高考)图甲为战国时期青铜汲酒器,根据其原理制作了由中空圆柱形长柄和储液罐组成的汲液器,如图乙所示。长柄顶部封闭,横截面积S1=1.0cm2,长度H=100.0cm,侧壁有一小孔A。储液罐的横截面积S2=90.0cm2,高度h=20.0cm,罐底有一小孔B。汲液时,将汲液器竖直浸入液体,液体从孔B进入,空气由孔A排出;当内外液面相平时,长柄浸入液面部分的长度为x;堵住孔A,缓慢地将汲液器竖直提出液面,储液罐内刚好储满液体。已知液体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大气压p0=1.0×105Pa。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忽略器壁厚度。
(1)求x;
(2)松开孔A,从外界进入压强为p0、体积为V的空气,使满储液罐中液体缓缓流出,堵住孔A,稳定后罐中恰好剩余一半的液体,求V。
8.(2021·山东·高考)血压仪由加压气囊、臂带,压强计等构成,如图所示。加压气囊可将外界空气充入臂带,压强计示数为臂带内气体的压强高于大气压强的数值,充气前臂带内气体压强为大气压强,体积为V;每次挤压气囊都能将的外界空气充入臂带中,经5次充气后,臂带内气体体积变为,压强计示数为。已知大气压强等于,气体温度不变。忽略细管和压强计内的气体体积。则V等于(  )
A. B. C. D.
1.(2025·山东·高考冲刺卷(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b、b→c、c→a三个过程后回到状态a,其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b→c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不变
B.在b→c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增加
C.气体在c→a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在a→b过程吸收的热量
D.气体在c→a过程放出的热量等于在a→b过程吸收的热量
2.(2025·山东聊城·学考模拟三)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变化至状态的图像。气体可以经过程①由状态缓慢变化至状态,再经过程②由状态缓慢变化至状态;气体亦可经过程③由状态缓慢变化至状态。已知①、②、③分别为等温、等容、绝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气体吸收热量
B.过程③气体的内能不变
C.过程②吸收的热量大于过程①放出的热量
D.过程③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逐渐减少
3.(2025·山东济南山东师大附中·二模)压燃式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具有动力大、油耗小、低排放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机车及各种汽车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内部气体(可视为定量的理想气体)遵循如图所示的狄塞尔循环,其中a→b、c→d为绝热过程,则气体(  )
A.在a→b过程中温度不变
B.在b→c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界做功
C.在d→a过程中吸收热量
D.经历一个循环过程后对外界做功为0
4.(2025·山东济宁·考前押题联考)如图,1mol某理想气体经两个不同的过程(a→b→c和a→c)由状态a变到状态c。已知理想气体遵循气体定律,气体内能的变化量与温度的关系为(R为大于0的已知常量,、分别为气体始末状态的温度)。初始状态a的温度为。则( )
A.两过程内能增量相同均为
B.a→c过程单位时间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增加
C.a→b→c过程内能逐渐增大
D.两过程从外界吸收热量之比为
5.(2025·山东滨州·二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个热循环过程,其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过程为等温过程,过程为等容过程,过程为绝热过程。在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在过程中,内能减少了。在的一个热循环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总功为( )
A.20J B.
C. D.
6.(2025·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预测)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b、b→c两个过程变化到状态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和b→c过程,气体的温度变化相同
B.a→b过程和b→c过程,气体的内能变化相同
C.a→b过程和b→c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相同
D.a→b过程和b→c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相同
7.(2025·山东十三校·4月联考)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开始,依次经状态、、再次回到状态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由到和由到均为等温过程、由到和由到均为等容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到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由到的过程中,气体向外界放热
C.由到的过程中,气体内能保持不变
D.由到的过程中,气体内能不断增大
8.(2025·山东名校·4月联考)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化的热力学循环,由法国工程师尼古拉。卡诺于1824年提出。一定质量某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A→B→C→D→A)可用如图压强-体积(p-V)图像来表达,A、B、C、D分别为四条线的交点。其中AB线与CD线为两条等温线,温度分别为和。B→C过程与D→A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已知状态A的压强为p、体积为,状态C的体积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状态C的压强为
B.在A→B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正功
C.气体在A→B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C→D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D.从整个循环过程看,该气体是对外做功的,是吸收热量的
9.(2025·山东·模拟预测)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则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  )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B.气体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C.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
D.气体分子对汽缸壁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变大
10.(2025·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如图甲所示是带有报警装置的加热器模型。一高度为H的汽缸开口向上直立在水平地面上,汽缸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活塞横截面积为S,在缸的正中间处有固定卡环,活塞可以在卡环以上无摩擦运动。活塞下方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封闭气体温度为T0,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活塞缓慢上升了,恰好触碰到报警装置。已知理想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k为正的已知常量),不计活塞和卡环的厚度,重力加速度为g。封闭气体状态变化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塞质量
B.活塞质量
C.从a到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D.从a到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11.(2025·山东淄博·三模)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开口向上的圆柱形容器内用质量为m的活塞密封一部分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能无摩擦地滑动。初始时容器内气体的温度为,气柱的高度为h。当容器内气体向外界放出一定热量后,活塞缓慢下降再次平衡。已知容器内气体内能变化量ΔU与温度变化量ΔT的关系式为,C为已知常数,大气压强恒为,重力加速度为g,所有温度为热力学温度。则(  )
A.
B.气体放出的热量为
C.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12.(2025·山东齐鲁教研体·考前质量检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c、cb、ba三个过程回到状态a,其中a、c连线经过原点O,a、b连线平行于t轴,b、c连线平行于p轴,横轴的单位为摄氏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
B.b→a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
C.c→b过程,气体对外界做的功等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D.b状态时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比a状态少
13.(2025·山东德州·三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C又回到状态A,该过程的图像如图所示,BC与横轴平行、AC与纵轴平行、AB的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
B.在过程中,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在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D.在一个循环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14.(2025·山东淄博·三模)重型卡车以不同速度匀速行驶时,轮胎内气体温度的增量与速度关系式为Δt=(0.3v+0.002v2)℃,速度v的单位为km/h。轮胎内气压超过p1=15.5atm或者低于p2=7atm都会使爆胎概率达到60%。某卡车司机出发前检查每个轮胎内的气体压强为p0=13atm,轮胎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均为t0= 13°C,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将轮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不计轮胎体积的变化,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关系为T=(t+273)K。
(1)为使爆胎概率低于60%,求该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上限v1;
(2)若卡车以速度v2=50km/h匀速行驶过程中,司机发现其中一个轮胎因为缓慢漏气使得胎内气压变为p2=7atm,求此轮胎漏出气体的质量与轮胎内原有气体质量的比值k。
15.(2025·山东济南山东师大附中·二模)如图所示,导热良好、内壁光滑的汽缸竖直放置,一定质量的活塞放置在卡环上,将汽缸分为A、B两部分。初始时两部分高度均为h,C处开口,B部分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现将环境温度由T0缓慢升高为时,活塞恰好离开卡环;继续升温直至活塞升高,然后保持温度不变;再由充气口C注入气体,使活塞缓慢下降,最后刚好回到卡环位置。已知大气压强为p0。求:
(1)活塞升高时的温度;
(2)注入气体前、后A部分气体的质量比。
16.(2025·山东德州·三模)科学小实验“听话的小药瓶”,其原理如图所示,把高的玻璃容器竖直放置,装入一部分某种液体,将一质量的小药瓶倒放入液体中,瓶口有微小锯齿状(内外液体能良好流通),小药瓶底面积,高8cm,初始状态如图所示:小药瓶内液体高度,液体的密度,玻璃容器内液面高度,容器底面积。取,大气压强。不计小药瓶的体积。求:
(1)求初始状态下小药瓶内气体压强;
(2)现将玻璃容器上端封闭,并往外抽气,求小药瓶即将上浮时,玻璃容器剩余的气体和初始状态下玻璃容器内气体质量之比。(整个过程中温度恒定,小药瓶不倾倒,不漏气)
17.(2025·山东齐鲁教研体·考前质量检测)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足够高的汽缸开口竖直向上静置于地面上,质量为的活塞通过劲度系数的轻弹簧与活塞底部相连,汽缸的横截面积为,活塞与汽缸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为时,汽缸内气体的压强为,气体体积。已知大气压强,重力加速度取,忽略弹簧的体积。求:

(1)弹簧的原长;
(2)现对汽缸缓慢加热,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缸内气体的温度为多少。
18.(2025·山东青岛·三模)实验时某同学发现橡皮塞卡在装有水的玻璃瓶的瓶口无法取出,为取出橡皮塞该同学采取了以下措施:他先将玻璃瓶置于温度为87℃的恒温水中,稳定后橡皮塞恰好移动;然后将瓶从水中取出静置足够长时间,用注射器缓慢向瓶内注入150mL空气后,橡皮塞恰好移动,已知玻璃瓶容积为1000mL,橡皮塞的横截面积为2×10-3m2,橡皮塞与瓶口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0N,环境温度始终为15℃,大气压强为1.0×105Pa,整个过程橡皮塞密封性良好,不计橡皮塞质量及体积。求:
(1)玻璃瓶中水的体积;
(2)注射器注入的空气与瓶内原有空气的质量比。
19.(2025·山东潍坊·三模)某同学利用铝制空饮料罐制作的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接口处插入一根透明吸管后用蜡密封,并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长度可忽略的油柱。罐口外部吸管的长度为,当外界温度为时,油柱恰好位于吸管的最右侧,当外界温度缓慢降低到时,油柱恰好位于外部吸管的最左侧。已知外界大气压强恒为,吸管的厚度不计、横截面积为,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1)求该饮料罐内部的体积V;
(2)若该温度计的油柱从外部吸管的最右侧缓慢移动到最左侧的过程中,封闭气体的内能减少1.2J,求该过程中密封气体放出的热量Q。
20.(2025·山东聊城·学考模拟三)热气球通过携带各种气象仪器上升到不同高度,测量大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等参数。通过这些数据,气象学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大气的垂直结构和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如图所示,一热气球的下端有一小口,使球内外的空气可以流通,以保持球内外压强相等;球内有温度调节器,以便调节球内空气的温度﹐使气球上升或下降。已知气球的总体积为(球壳体积忽略不计),除球内空气外。气球和吊篮的总质量为M,地球表面大气温度为,密度为,如果把大气视为理想气体且密度和温度不随高度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 ,热气球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加热球内气体可使热气球从地面飘起。当热气球刚要从地面缓慢飘起时,求:
(1)气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初始时的质量比;
(2)热气球内气体的温度T。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