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陈太丘与友期》 课件 (共23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陈太丘与友期》 课件 (共23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方正》
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2.品味语言,多角度赏析人物形象。(重点)
3.理解方正的内涵,传承方正之风。(难点)
学习目标
标注节奏,名家范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相约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友人)才到。乃,才。
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离开
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拉,牵引
回头看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中午时分。过了正午(朋友)仍然没到,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没有来,已经离开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午时分,到了正午您却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牵拉陈元方(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
同桌交流,再理情节
1.陈太丘与友人约定正午同行,友人未到,陈太丘先行离开。(约定-迟到-舍去)
2.友人迟到后怒骂陈太丘不守约,元方据理反驳其无信无礼。(驳友)
3.友人惭愧下车想拉元方,元方进门不顾,友人最终独自离去。(惭愧-不顾)
情景剧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失约迟到)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辱骂父亲)
2.友人从“怒”到“惭”,接着“下车引之”,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什么?(2分)
被元方“有理有据”的反驳点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即“无信无礼”,想要改正。
1.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1111
1.元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1111
2.父亲的友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分析人物形象
1111
1.元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分析人物形象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聪明善辩,讲礼貌
元方入门不顾。
率真,好坏分明
1111
1.父亲友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分析人物形象
不守信用
不讲礼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
知错能改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1.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合适,为什么?(3分)
①表达自己的观点:合适/不合适(1分)
②解释为什么:是因为 。所以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合适/不合适的。(2分)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合适
①表达自己的观点:合适(1分)
②解释为什么:是因为友人既迟到又辱骂元方的父亲,不讲信用且没有礼貌,元方这样做有利于维护父亲的尊严。所以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合适/不合适的。(2分)
不合适
①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合适(1分)
②解释为什么:是因为元方指责友人不讲礼貌,自己更应该讲礼貌;同时友人是父亲的朋友,是自己的长辈,元方作为晚辈,应该以礼相待。所以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合适/不合适的。(2分)
理解“方正”的内涵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篇,“方正”这里指品行刚正,不怕坚持因做正确的事而得罪人。
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3分)
1.他懂得“信”的重要,明白友人与父亲约定正午出行,友人未到就是不讲信用。
2.他懂得“礼”的重要,指出友人当着孩子面骂父亲是没有礼貌。
3.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面对友人的怒骂,能冷静清晰地反驳。
4.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1111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一个关于守信重礼、品行修养的故事。我们为人要懂礼貌、有诚信、尊重他人。希望同学们能牢固树立讲诚信的观念。努力践行。
课堂小结
结合单元:亲情,责任感,母爱,和谐的家庭氛围,用心体会,并用心做到。
1111
如果你的同桌约好放学和你一起去吃饭,却提前走了,没告诉你,你会怎么跟他沟通?
传承“方正”之风
先询问对方是否有着急的事情。
解释这样做不讲信用。
提醒对方下次遵守约定,如果有事情要提前说。
1111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小事中也要做到“方正”。
将“方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不迟到,不违约。
按时完成作业尊重他人,好好沟通。
做事讲理,好好沟通。
讲礼貌,尊重同学和老师。
再读课文,读出感情。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111
1.基础(学困生):
背诵课文,抄写“期、舍、去、乃”4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2.提高层(中等生+优等生):
完成课文重点文言句子翻译
写一段120字左右的短文,讲述“我身边的‘知错能改’的故事”(如同学迟到后主动道歉并改正)。
作业布置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