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秋天的怀念 课件(共18张PPT) 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 秋天的怀念 课件(共18张PPT) 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
史铁生
听读课文,以下字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我”
tān huàn
母亲
xù dāo
xiǔ

瘫痪 脾气 砸碎 捶打 暴怒无常
憔悴 整宿 敏感 诀别 絮絮叨叨
淡雅 深沉 高洁 烂漫 泼泼洒洒
Q1请自行勾画出描写作者悲观消沉情绪的句子。(3min)
1.D1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暴怒
2.D1“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3.D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4.D3“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不耐烦
1.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4.“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Q2 母亲面对这样的“我”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从原文中找出对应语句,并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去分析你看到了怎样的母亲,感受到了怎样的母爱。
(1)D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动作描写。“悄悄”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 “我”,体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神态描写。母亲强忍着内心的悲伤,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呵护和关爱。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2)D1母亲扑过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动作、语言描写。“扑”、“抓”体现母亲的痛心和焦急。说明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忍”写出了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与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信心,推动生活下去的勇气。
(3)D3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动作描写。“挡”是母亲有意的动作,她怕“我”看到树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生情,产生悲观甚至绝望的情绪。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神态描写。“憔悴”既暗含母亲饱受病痛的折磨,又表明“我”绝望的状态对母亲心理的折磨;“央求”反映出母亲屡遭儿子拒绝却从未改变的关怀与渴望;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4)D3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之深;母亲很怕因为自己的情绪或者措辞而刺激到我,所以尽力地压抑自己的难过,而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敏感。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能找到。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
——《我与地坛》
感受爱母的思绪
懊悔、悔恨
1、D2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悔恨)
2、D4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恨的心情)
3、D5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对母亲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Q3 “我”这种懊悔愧疚的情感在课文中多处都有流露,请勾画出来。
Q4 请在原文中找出有关看花的三处句子,并结合三处句子来体会作者人生态度的转变过程。
1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2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
3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绝望
暴怒无常
产生希望
面对现实
热爱生活
渴望创造美好人生
淡雅
深沉
高洁
烂漫
泼泼
洒洒
②D7: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义。
一是象征着母亲的期望;
二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觉悟;
三是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
你是什么颜色的花,你就会开出什么颜色的花!尽情绽放,拥抱生活。
Q5: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朴素至极的话语,寄托着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与期望。
(1)当“我”对生活痛苦绝望甚至想要轻生时,母亲近乎本能地急切恳求着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
(2)母亲去世后,“我”和妹妹领悟了母亲临终前没有说完的话: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我与地坛》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与地坛》
我用心语传话
妈妈,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 。
作业:
1.必做:完成《能力》第五课。
2.选做:课外推荐阅读《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世界上有一种美丽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
世界上有一种美丽的回音,是孩子懂得了母亲的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