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习题课2 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目 标 导 航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1. 掌握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2. 能写出转化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纲要笔记1. 推断题的审题与解题(1) 标:把题中所给的信息标在转化关系图中。(2) 推:根据转化关系进行推断,并不断标出推出的物质。直到全部物质推出。(3) 验:对照已知信息,进行整体合理性验证。推断题的解题方法12. 解题储备的知识(1) 熟悉物质的颜色、状态和类别。如:Na2O2(淡黄色);Na(银白色);Na2O、Na2CO3、NaHCO3(白色)等。(2) 熟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3) 熟悉物质间转化的条件。如:Na→Na2O(常温);Na→Na2O2(加热或点燃)。(4) 熟悉常见的反应。如:NaCl+NH3+CO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 (侯氏制碱法)。NH4Cl+NaHCO3↓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2NaOH+CO2(少量)===Na2CO3+H2ONaOH+CO2(过量)===NaHCO3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CO2+H2O===2NaHCO3Na2CO3+2HCl===2NaCl+H2O+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HCl===NaCl+H2O+CO2↑NaOH+HCl===NaCl+H2O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1) 装置A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2) 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3)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5) 装置E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填名称)。1试管口有水珠干燥CO22CO2+2Na2O2===2Na2CO3+O2石灰水变浑浊氧气过量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相关计算3 化学方程式 相当于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H2~4NaOH与CO2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Na2CO3A、B、C、D、E五种物质,焰色试验均为黄色,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单质,B是淡黄色固体,D可作发酵粉。2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固体B为________ (填化学式),其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2Na+2H2O===2Na++2OH-+H2↑Na2O21∶2(3)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4) 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法除去固体E中混有的少量D。(5) 一定温度下,m g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与足量的B反应,B增重为m g,符合条件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①H2 ②CO ③C ④CH3COOHa. ①③ b. ①②④c. ②④ d. ②③④2Na2O2+2CO2===2Na2CO3+O21∶1加热b[思维过程]1. 标、推、验2. (1) CO2、水蒸气分别与足量Na2O2反应时,固体相当于吸收了CO2中的“CO”、水蒸气中的“H2”,故固体增加的质量分别为Δm(CO2)=m(CO),Δm(H2O)=m(H2)。(2) 凡是分子组成相当于(CO)n·(H2)m的物质,w 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后,固体增重必为w g。(3)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只要C、O原子个数比为1∶1,即可满足(2)条件。价类二维图同时体现了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其核心是元素,方法是分类,内涵是转化。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4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①易失去电子,在反应中表现为还原性B. 可以选用Ba(OH)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C. 中学常见的物质②有两种,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之比均为2∶1D. 用洁净的铂丝分别蘸取少量图中各物质的样品,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均呈现黄色3B配套新练案1. (2024·深圳)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错误的是( )A. 过氧化钠:供氧剂B. 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C. 小苏打:发酵粉的主要成分D. 纯碱:除物品上的油污【解析】烧碱(NaOH)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错误。B2. 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解析】高压钠灯产生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与钠的还原性无关,A错误。A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社区服务:更换球场高压钠灯 钠单质具有强还原性B 帮厨活动:烘焙面包使用小苏打作膨松剂 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C 学工活动:节日燃放五彩缤纷的烟花 许多金属元素有焰色试验D 实践活动:用卤水点豆浆制豆腐 胶体遇电解质会聚沉3. 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与现象和结论说法均正确的是( )【解析】碳酸钠、碳酸氢钠与澄清石灰水均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A错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速率较快,立即产生气泡,则反应较剧烈的是NaHCO3,B、D错误。C选项 操作 现象和结论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的是Na2CO3溶液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反应较剧烈的是Na2CO3溶液C 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红色更深的是Na2CO3溶液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2CO3溶液4. (2024·深圳)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DA. 图甲:证明氯化钠是电解质B. 图乙: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C. 图丙:验证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D. 图丁:制备NaHCO3甲 乙 丙 丁【解析】若灯泡发光,氯化钠溶液导电,可知氯化钠在溶液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证明氯化钠为电解质,A正确;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不能分解生成CO2,现象不同,可以鉴别,B正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证明,C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口在液面下易发生倒吸,应将通二氧化碳和氨气的导管互换,D错误。5. 侯氏制碱法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沉淀池”的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CO2,再通入NH3B. 从“母液”中可获得副产品NH4ClC. 循环利用的物质X是CO2D.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Na2CO3中是否含有NaClA【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侯氏制碱法中为获得更多产品应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足量NH3,再通CO2,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得到更多的碳酸氢钠晶体,A错误。6. 如图所示,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有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其焰色试验均为黄色。(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____;E ____________。(2) 反应①~⑥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3) 写出B→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O2NaHCO3①②③④2Na2O2+2H2O===4Na++4OH-+O2↑NaOH+CO2===NaHCO3(4) 加热D和E的固体混合物5.00 g,使E完全分解,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D的质量为___________。4.16 g7. (2024·深圳)A、B、C、D、E、F六种物质的焰色试验均为黄色。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E,此外B与盐酸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C、D与盐酸反应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和A可反应生成C,F和H也可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A、C、F的化学式:A __________;C ___________;F ___________。(2) 写出F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写出B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Na2CO3Na2O22Na2O2+2CO2===2Na2CO3+O22Na+2H2O===2Na++2OH-+H2↑【解析】由焰色试验为黄色,且A、B、C、D均与盐酸反应生成E,可知E为NaCl;B与盐酸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可知B为Na;C、D还生成气体H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C、D为Na2CO3或NaHCO3;F和CO2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气体,则F为Na2O2,C为Na2CO3,则D为NaHCO3;D和A反应可生成Na2CO3,则A为NaOH。8. 钠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Ⅰ. 碳酸氢钠可作安全气囊中的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 高压钠灯具有发光效率高、穿透力强、耗电少、寿命长等优点。这种灯发出的光为_______色。Ⅲ. 过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漂白剂。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黄[装置分析](1) 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填字母)。a. NaHCO3饱和溶液b. Na2CO3饱和溶液c. 浓硫酸(3) 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_。CaCO3+2H+===Ca2++H2O+CO2↑a浓硫酸[进行实验]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4) 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应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木条复燃2Na2O2+2CO2===2Na2CO3+O2[实验反思](6) 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2中装置残留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也可与Na2O2反应产生O2使木条复燃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解析】Ⅲ. [装置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装置④⑤中通入的气体应该一个是干燥的CO2,一个是带有水蒸气的CO2,从而做对照试验;装置②中出来的气体直接通入装置⑤中,气体中掺杂水蒸气,故装置④中气体应被干燥。(3)装置③为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的装置,试剂可选用浓硫酸。(4)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装置④中没有水蒸气,则二氧化碳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不能生成氧气,故a处带火星木条不复燃,装置⑤中有水蒸气,则二氧化碳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故a处带火星木条复燃。(7)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水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钠,故只需证明产物中有碳酸钠,则可以向反应后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碳酸钙沉淀,证明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谢谢观赏习题课2 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1. 掌握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2. 能写出转化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推断题的解题方法1. 推断题的审题与解题(1) 标:把题中所给的信息标在转化关系图中。(2) 推:根据转化关系进行推断,并不断标出推出的物质。直到全部物质推出。(3) 验:对照已知信息,进行整体合理性验证。2. 解题储备的知识(1) 熟悉物质的颜色、状态和类别。如:Na2O2(淡黄色);Na(银白色);Na2O、Na2CO3、NaHCO3(白色)等。(2) 熟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3) 熟悉物质间转化的条件。如:Na→Na2O(常温);Na→Na2O2(加热或点燃)。(4) 熟悉常见的反应。如:NaCl+NH3+CO2+H2O===NH4Cl+NaHCO3↓(侯氏制碱法)。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①2Na+O2Na2O2;②2Na+Cl22NaCl;③2Na+2H2O===2NaOH+H2↑;④2Na2O2+2H2O===4NaOH+O2↑;⑤2Na2O2+2CO2===2Na2CO3+O2;⑥2NaOH+CO2(少量)===Na2CO3+H2O;⑦NaOH+CO2(过量)===NaHCO3;⑧Na2CO3+Ca(OH)2===CaCO3↓+2NaOH;⑨Na2CO3+CO2+H2O===2NaHCO3;⑩2NaHCO3Na2CO3+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NaOH+HCl===NaCl+H2O; 2NaCl+2H2O2NaOH+H2↑+Cl2↑;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Cl(熔融)2Na+Cl2↑。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1) 装置A中现象是试管口有水珠。(2) 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CO2。(3)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4) 装置D中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5) 装置E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填名称)。过量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相关计算化学方程式 相当于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H2~4NaOH与CO2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Na2CO3 A、B、C、D、E五种物质,焰色试验均为黄色,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单质,B是淡黄色固体,D可作发酵粉。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2) 固体B为Na2O2(填化学式),其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3)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1。(4) 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2OH-+CO2===CO+H2O,可用加热法除去固体E中混有的少量D。(5) 一定温度下,m g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与足量的B反应,B增重为m g,符合条件的物质是b(填字母)。①H2 ②CO ③C ④CH3COOHa. ①③ b. ①②④c. ②④ d. ②③④[思维过程]1. 标、推、验2. (1) CO2、水蒸气分别与足量Na2O2反应时,固体相当于吸收了CO2中的“CO”、水蒸气中的“H2”,故固体增加的质量分别为Δm(CO2)=m(CO),Δm(H2O)=m(H2)。(2) 凡是分子组成相当于(CO)n·(H2)m的物质,w 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后,固体增重必为w g。(3)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只要C、O原子个数比为1∶1,即可满足(2)条件。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价类二维图同时体现了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其核心是元素,方法是分类,内涵是转化。 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 物质①易失去电子,在反应中表现为还原性B. 可以选用Ba(OH)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C. 中学常见的物质②有两种,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之比均为2∶1D. 用洁净的铂丝分别蘸取少量图中各物质的样品,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均呈现黄色配套新练案1. (2024·深圳)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错误的是(B)A. 过氧化钠:供氧剂B. 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C. 小苏打:发酵粉的主要成分D. 纯碱:除物品上的油污【解析】烧碱(NaOH)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错误。2. 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A)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社区服务:更换球场高压钠灯 钠单质具有强还原性B 帮厨活动:烘焙面包使用小苏打作膨松剂 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C 学工活动:节日燃放五彩缤纷的烟花 许多金属元素有焰色试验D 实践活动:用卤水点豆浆制豆腐 胶体遇电解质会聚沉【解析】高压钠灯产生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与钠的还原性无关,A错误。3. 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与现象和结论说法均正确的是(C)选项 操作 现象和结论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的是Na2CO3溶液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反应较剧烈的是Na2CO3溶液C 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红色更深的是Na2CO3溶液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2CO3溶液【解析】碳酸钠、碳酸氢钠与澄清石灰水均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A错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速率较快,立即产生气泡,则反应较剧烈的是NaHCO3,B、D错误。4. (2024·深圳)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D)甲 乙 丙 丁A. 图甲:证明氯化钠是电解质B. 图乙: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C. 图丙:验证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D. 图丁:制备NaHCO3【解析】若灯泡发光,氯化钠溶液导电,可知氯化钠在溶液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可证明氯化钠为电解质,A正确;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不能分解生成CO2,现象不同,可以鉴别,B正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证明,C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导管口在液面下易发生倒吸,应将通二氧化碳和氨气的导管互换,D错误。5. 侯氏制碱法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 “沉淀池”的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CO2,再通入NH3B. 从“母液”中可获得副产品NH4ClC. 循环利用的物质X是CO2D.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Na2CO3中是否含有NaCl【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侯氏制碱法中为获得更多产品应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足量NH3,再通CO2,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得到更多的碳酸氢钠晶体,A错误。6. 如图所示,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有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其焰色试验均为黄色。(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Na2O2;E NaHCO3。(2) 反应①~⑥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②③④(填序号)。(3) 写出B→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C→E的化学方程式:NaOH+CO2===NaHCO3。E→D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CO2↑+H2O。(4) 加热D和E的固体混合物5.00 g,使E完全分解,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D的质量为4.16 g。【解析】(4) 设混合物中NaHCO3质量为x,2NaHCO3Na2CO3+CO2↑+H2O Δm2×84 62 x 0.31 g则有=,解得x=0.84 g,m(Na2CO3)=5.00 g-m(NaHCO3)=5.00 g-0.84 g=4.16 g。7. (2024·深圳)A、B、C、D、E、F六种物质的焰色试验均为黄色。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E,此外B与盐酸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C、D与盐酸反应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和A可反应生成C,F和H也可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A、C、F的化学式:A NaOH;C Na2CO3;F Na2O2。(2) 写出F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3) 写出B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解析】由焰色试验为黄色,且A、B、C、D均与盐酸反应生成E,可知E为NaCl;B与盐酸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可知B为Na;C、D还生成气体H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C、D为Na2CO3或NaHCO3;F和CO2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气体,则F为Na2O2,C为Na2CO3,则D为NaHCO3;D和A反应可生成Na2CO3,则A为NaOH。8. 钠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Ⅰ. 碳酸氢钠可作安全气囊中的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H2O+CO2↑。Ⅱ. 高压钠灯具有发光效率高、穿透力强、耗电少、寿命长等优点。这种灯发出的光为黄色。Ⅲ. 过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漂白剂。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装置分析](1) 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H2O+CO2↑。(2) 装置②中的试剂是a(填字母)。a. NaHCO3饱和溶液b. Na2CO3饱和溶液c. 浓硫酸(3) 装置③中的试剂是浓硫酸。[进行实验]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4) 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应该分别是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木条复燃。(5) 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实验反思](6) 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步骤2中装置残留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也可与Na2O2反应产生O2使木条复燃。(7) 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解析】Ⅲ. [装置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装置④⑤中通入的气体应该一个是干燥的CO2,一个是带有水蒸气的CO2,从而做对照试验;装置②中出来的气体直接通入装置⑤中,气体中掺杂水蒸气,故装置④中气体应被干燥。(3)装置③为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的装置,试剂可选用浓硫酸。(4)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装置④中没有水蒸气,则二氧化碳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不能生成氧气,故a处带火星木条不复燃,装置⑤中有水蒸气,则二氧化碳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故a处带火星木条复燃。(7)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水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钠,故只需证明产物中有碳酸钠,则可以向反应后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碳酸钙沉淀,证明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习题课2 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1. 掌握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2. 能写出转化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推断题的解题方法1. 推断题的审题与解题(1) 标:把题中所给的信息标在转化关系图中。(2) 推:根据转化关系进行推断,并不断标出推出的物质。直到全部物质推出。(3) 验:对照已知信息,进行整体合理性验证。2. 解题储备的知识(1) 熟悉物质的颜色、状态和类别。如:Na2O2(淡黄色);Na(银白色);Na2O、Na2CO3、NaHCO3(白色)等。(2) 熟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3) 熟悉物质间转化的条件。如:Na→Na2O(常温);Na→Na2O2(加热或点燃)。(4) 熟悉常见的反应。如:NaCl+NH3+CO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侯氏制碱法)。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2Na+Cl22NaCl;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Cl(熔融)2Na+Cl2↑。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1) 装置A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2) 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装置E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填名称)。过量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相关计算化学方程式 相当于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H2~4NaOH与CO2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CO~2Na2CO3 A、B、C、D、E五种物质,焰色试验均为黄色,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单质,B是淡黄色固体,D可作发酵粉。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固体B为________(填化学式),其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3)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4) 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法除去固体E中混有的少量D。(5) 一定温度下,m g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与足量的B反应,B增重为m g,符合条件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①H2 ②CO ③C ④CH3COOHa. ①③ b ①②④c ②④ d ②③④[思维过程]1. 标、推、验2. (1) CO2、水蒸气分别与足量Na2O2反应时,固体相当于吸收了CO2中的“CO”、水蒸气中的“H2”,故固体增加的质量分别为Δm(CO2)=m(CO),Δm(H2O)=m(H2)。(2) 凡是分子组成相当于(CO)n·(H2)m的物质,w 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后,固体增重必为w g。(3)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只要C、O原子个数比为1∶1,即可满足(2)条件。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价类二维图同时体现了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其核心是元素,方法是分类,内涵是转化。 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①易失去电子,在反应中表现为还原性B. 可以选用Ba(OH)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C. 中学常见的物质②有两种,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之比均为2∶1D. 用洁净的铂丝分别蘸取少量图中各物质的样品,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均呈现黄色配套热练习题课2 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1. (2024·深圳)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错误的是( )A. 过氧化钠:供氧剂B. 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C. 小苏打:发酵粉的主要成分D. 纯碱:除物品上的油污2. 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社区服务:更换球场高压钠灯 钠单质具有强还原性B 帮厨活动:烘焙面包使用小苏打作膨松剂 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C 学工活动:节日燃放五彩缤纷的烟花 许多金属元素有焰色试验D 实践活动:用卤水点豆浆制豆腐 胶体遇电解质会聚沉3. 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与现象和结论说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和结论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的是Na2CO3溶液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反应较剧烈的是Na2CO3溶液C 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红色更深的是Na2CO3溶液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2CO3溶液4. (2024·深圳)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图甲:证明氯化钠是电解质B. 图乙: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C. 图丙:验证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D. 图丁:制备NaHCO35. 侯氏制碱法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沉淀池”的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CO2,再通入NH3B. 从“母液”中可获得副产品NH4ClC. 循环利用的物质X是CO2D.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Na2CO3中是否含有NaCl6. 如图所示,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有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其焰色试验均为黄色。(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E________。(2) 反应①~⑥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3) 写出B→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加热D和E的固体混合物5.00 g,使E完全分解,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D的质量为________。7. (2024·深圳)A、B、C、D、E、F六种物质的焰色试验均为黄色。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E,此外B与盐酸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C、D与盐酸反应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和A可反应生成C,F和H也可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A、C、F的化学式:A__________;C__________;F__________。(2) 写出F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写出B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钠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Ⅰ. 碳酸氢钠可作安全气囊中的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 高压钠灯具有发光效率高、穿透力强、耗电少、寿命长等优点。这种灯发出的光为______色。Ⅲ. 过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漂白剂。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装置分析](1) 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a. NaHCO3饱和溶液b. Na2CO3饱和溶液c. 浓硫酸(3) 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进行实验]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4) 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应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6) 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习题课2 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pptx 习题课2 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学用word.doc 习题课2 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教用word.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