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年级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类是社会性的存在,是按照理性、规范和价值而生活的存在,是靠意义、信念和信仰支撑
的存在。除强制性规范以外,伦理规范、意义和价值信仰、理性智慧,都来自人文经典,特别是来
自宗教、伦理和哲学经典及其诠释。中国的意义和价值信仰,不仅来自儒家的“六经”,也来自儒
学的经传和论说;不仅来自道家,也来自佛家。按照正统与非正统之分,儒家主要是正统性的,
道、佛主要是非正统性的。
中国古典学,不仅追求知识,而且追求智慧:不仅追求理性,而且追求价值:不仅论道理,而
且论道德。道家尊道贵德,儒家求仁求义,佛家信佛信空(悟真悟法),皆为意义和价值追求。东
周时代,各家各派就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儒家诠释“六经”,其主要表现是将“六经”的意
义符号化。
儒家古典学是天人统一之学,是伦理本位学一成人、成物和成就天下之学,是价值和意义
的信仰之学。《汉书·艺文志》谓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韩诗外传》强调儒
家的价值信仰说:“儒者,儒也…千举万变,其道不穷,六经是也。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
妇之别,朋友之序,此儒者之所谨守,日切磋而不舍也。”儒家信奉的普遍价值“仁、义、礼、智、
信”,被汉代人叫作“五常”。儒家德行的要项非常广泛,如“孝”“减”“直”“勇”“刚”等,都是儒家
所信奉的伦理道德价值。
儒家的古典学自西汉被确立为正统的学问之后,一直延续到清末。而佛、道整体上是非正
统性的,但在不同时期,两者或多或少也有正统性。如汉初道家或黄老学具有官方性,《老子》这
部经典在汉初七十年变成了官方的经典。在唐代,老子和道家受到特别的礼遇。佛家也有类似
的情况,南朝的梁武帝热衷于佛家,唐代也有皇帝热衷于佛家,佛家在唐代最兴盛。中国古典学
整体上奉行三教并行又有主次之别的原则。在三教争论中,儒家自居于正统,将道家和佛家看
成异端,宋明新儒家往往以佛道为空无,抵制其声称的虚无性,重建意义和价值信仰,并寻找根
源论的基础。古典学的方法和形态的不同,所引发的正统、道统与非正统、异端的争论,是意义
和信仰之争;为了调和、弥合各经典的差异性,使之井然有序和具有统一性,佛家不同宗派对各
类经典的地位和意义的判别、判定的教相判释论,其实也是各宗派确立本宗的正统性和权成性
的一种方式。
整体上说,古典学中的“道”,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原动力和最普過的价值。正如金岳霖所说:
“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各家所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高二年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中国古典学…被视为正统”中的“中国古典学”扩大范围,应为“儒家古典学”)
2.B(“最能呼应古典学原初精神的部分,人文主义色彩会更浓厚”过于绝对,从原文“但传统古
典中被现代科学理念遗弃或者遮蔽的部分,可能恰恰是充盈着人文主义色彩的内容,也最能
够与古典学的原初精神相呼应”可看出)
3.B(“在唐代,佛家受到特别礼遇,而南朝梁武帝热衷于老子和道家”表述有误,从原文“在唐
代,老子和道家受到特别的礼遇…佛家在唐代最兴盛”可看出,唐代受到特别礼遇的是道
家,梁武帝热衷于佛家,唐代也有皇帝热衷于佛家)
4.①引用论证。通过引用经典文献或权威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例如引用《汉
书·艺文志》中“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论证儒家对“六经”和“仁义”的重视。
②举例论证。如举例说明儒、佛、道的正统性与非正统性:儒家自西汉至清末为正统,而道家
在汉初(黄老学为官方经典)、唐代受礼遇,佛家在南朝梁武帝时期及唐代兴盛。③对比论证。
如儒家与佛家、道家的正统性地位的对比,突显中国古典学中三教地位的动态变化与主次关
系。(每点2分,答对两点、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5.①挖掘深层意义:解经学力求阐释隐藏在字面意义背后的东西,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
古典文本的内涵。②促进思想融合与创新:中国古典学包含了不同学派的思想和经典,解经
学有助于调和、弥合各经典的差异性,使之井然有序并具有统一性。③活化传统意义:传统古
典中被现代科学理念遗弃或遮蔽的部分可能恰恰充满人文主义色彩,解经学可以关注这些内
容,将古典的价值和当下的文化使命结合起来。(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6.B(“体现了父亲浪漫多情的诗性人生追求”于文无据,文中的“见太阳、踏芳草”是写实,因为
之前斯科特一直生活在黢暗的地下矿场,所以“体现了父亲浪漫多情的诗性人生追求”过于
牵强》
7.C(“并展现了老马吃苦耐劳而又忠贞不渝的特征”分析有误,第③段的插叙没有展现这一特
点,仅是交代了老马的来历和它与父亲的深厚感情)
8.①期待后的失望。先是以为父亲会坚定地拒绝售卖老马斯科特,因而满怀期待;没想到父亲
还是妥协了,“大卫紧攥着拳头,似乎要哭出声了”。②欣喜。斯科特自己抗拒上车让大卫倍
感欣喜,以为老马可以留下来了,“大卫几乎要跳起来了,挥动着双臂,大声喊着…”。③怨
恨。父亲不顾阻拦依然送老马上了车,让大卫心生怨恨。④绝望。斯科特被拉走之后,陷入
绝望的大卫疯狂地杀死了家里精心喂养的鸡。(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
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9.①人性之善与恶的对立统一。以大卫为代表:他喜欢老马斯科特,照顾小鸡们,却在失去老马
后杀死了鸡,这是还处在简单的是此非彼的二元思维状态的成长中的孩子在处理相对复杂的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