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化学式-第1课时 化学式的含义和读写(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化学式-第1课时 化学式的含义和读写(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4.1 化学式(第 1 课时 化学式的含义和读写)
副标题:掌握 “物质的化学语言”
背景图:选择一张双场景融合图片,左侧是水分子模型(H O,标注 “2 个氢原子、1 个氧原子”,体现微观含义),右侧是氯化钠晶体(NaCl,标注 “钠离子与氯离子按 1:1 构成”,体现离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下方标注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直观呈现化学式的核心定义。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知识理解:明确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掌握化学式的多维度含义(宏观:物质、元素组成;微观:分子、原子构成),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如 H O、O 、NaCl),掌握单质与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规则。
能力提升:能准确解读常见化学式的含义(如 “CO ” 表示二氧化碳、碳元素与氧元素等),能根据物质类别正确书写和读出简单化学式(如 “Fe” 读作铁,“P O ” 读作五氧化二磷),能区分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如 “2H O” 中两个 “2” 的不同含义),提升化学用语应用能力。
意识培养:认识到化学式是化学学科的 “通用语言”,理解 “化学式能简洁表达物质组成”,培养 “用化学用语描述物质” 的科学思维,为后续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学习奠定基础。
幻灯片 3:情境导入 —— 如何 “简洁表达” 物质的组成?
情境展示:呈现三组对比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情境 1:老师在黑板上写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 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写了 3 行字;若用 “水的化学式为 H O”,仅 7 个字就表达了核心信息 —— 为什么化学式能如此简洁?它包含哪些含义?
情境 2:学生甲说 “氧气由 O 分子构成”,学生乙说 “氧气由 O 分子构成”,老师指出乙的错误 —— 为什么氧气的化学式是 O 而不是 O?化学式的书写有什么规则?
情境 3:看到 “NaCl”,化学老师能快速知道是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若写成 “氯化钠”,国际上不同语言的科学家可能需要翻译 —— 为什么化学式能成为国际通用的 “物质代码”?
提问互动: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元素符号,而化学式是元素符号的 “组合应用”,是物质的 “化学身份证”。什么是化学式?它能表达哪些信息?如何正确书写和读出化学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式的含义和读写。
幻灯片 4:化学式的定义与意义 ——“物质的化学语言”
一、化学式的定义(核心概念)
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 H O 表示水,NaCl 表示氯化钠,O 表示氧气);
本质: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真实组成(如 H O 不仅是符号组合,还表示水确实由氢、氧元素组成,且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1);
注意:
每种纯净物都有固定的化学式(因纯净物组成固定,混合物无固定组成,故无化学式,如空气、糖水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化学式中的数字表示原子(或离子)的个数比(如 CO 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1:2,NaCl 中钠、氯离子个数比为 1:1)。
二、化学式的意义(宏观与微观双维度)
以 “水的化学式 H O” 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解读其含义,形成 “符号→信息” 的对应逻辑:
维度
具体含义
示例(H O)
备注
宏观意义
1.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水这种物质
所有化学式都具备此意义
2.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表示水由氢元素(H)和氧元素(O)组成
所有化合物化学式均具备,单质化学式(如 Fe)表示该物质由某一种元素组成
微观意义
1.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仅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表示 1 个水分子
适用于分子构成的物质(如 O 、CO ),离子构成的物质(如 NaCl)无此意义(不存在 NaCl 分子)
2. 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仅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表示 1 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适用于分子构成的物质,需注意原子个数比
3. 表示该物质中原子(或离子)的个数比
表示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1
适用于所有化学式(如 NaCl 中 Na 与 Cl 个数比为 1:1)
三、不同类别物质化学式的意义对比
物质类别
化学式
宏观意义
微观意义
单质(分子构成)
O (氧气)
1. 表示氧气;2. 表示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1. 表示 1 个氧分子;2. 表示 1 个氧分子由 2 个氧原子构成
单质(原子构成)
Fe(铁)
1. 表示铁;2. 表示铁由铁元素组成
1. 表示 1 个铁原子;2. 表示铁由铁原子直接构成
化合物(分子构成)
CO (二氧化碳)
1. 表示二氧化碳;2. 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 表示 1 个二氧化碳分子;2. 表示 1 个二氧化碳分子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
化合物(离子构成)
NaCl(氯化钠)
1. 表示氯化钠;2. 表示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1. 表示氯化钠中钠离子(Na )与氯离子(Cl )的个数比为 1:1;2. 表示氯化钠由 Na 和 Cl 构成
四、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位置不同,意义不同”)
以 “2H O” 为例,区分化学式中不同位置数字的含义: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化学计量数):表示粒子的个数(仅微观意义,无宏观意义);
如 “2H O” 中前面的 “2”:表示 2 个水分子;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或离子团)中该原子的个数;
如 “2H O” 中 “H” 右下角的 “2”:表示 1 个水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
注意: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与右下角的数字意义不同(如 “2H” 表示 2 个氢原子,“H ” 表示 1 个氢分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
五、课堂小练 —— 解读化学式的意义
题目:说出下列化学式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
O :
宏观:① 表示氧气;② 表示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微观:① 表示 1 个氧分子;② 表示 1 个氧分子由 2 个氧原子构成;
Fe:
宏观:① 表示铁;② 表示铁由铁元素组成;
微观:① 表示 1 个铁原子;② 表示铁由铁原子直接构成;
NaCl:
宏观:① 表示氯化钠;② 表示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微观:① 表示氯化钠中 Na 与 Cl 的个数比为 1:1;② 表示氯化钠由 Na 和 Cl 构成。
幻灯片 5: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规范表达物质组成”
化学式的书写需根据物质类别(单质、化合物)遵循不同规则,核心是 “符合物质的真实组成”:
一、单质化学式的书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金属、稀有气体、部分非金属):
书写规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因这类物质无分子,直接由原子构成,原子个数比为 1:1);
示例:
金属单质:铁 Fe、铜 Cu、铝 Al、汞 Hg;
稀有气体:氦 He、氖 Ne、氩 Ar;
部分非金属单质:碳 C、硅 Si、磷 P、硫 S(这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形成巨大原子集合体)。
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多为非金属气体):
书写规则:用 “元素符号 + 右下角数字” 表示,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通常为 2 个原子,称为 “双原子分子”);
示例:
氧气 O (1 个氧分子由 2 个氧原子构成)、氢气 H 、氮气 N 、氯气 Cl ;
特殊情况:臭氧 O (1 个臭氧分子由 3 个氧原子构成)、碘 I (固态,1 个碘分子由 2 个碘原子构成)。
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书写化合物化学式需遵循 “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后续化合价学习会深化,本课时先掌握常见化合物的固定写法),核心是 “原子个数比符合物质组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书写规则:“氧元素在后,另一种元素在前”,原子个数比标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个数比为 1 时,数字 “1” 省略);
示例:
二氧化碳 CO (碳在前,氧在后,原子个数比 1:2);
氧化镁 MgO(镁在前,氧在后,原子个数比 1:1,“1” 省略);
五氧化二磷 P O (磷在前,氧在后,原子个数比 2:5)。
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盐、碱的部分):
书写规则:“金属元素在前,非金属元素在后”,原子(或离子)个数比标注在右下角(个数比为 1 时省略);
示例:
氯化钠 NaCl(钠在前,氯在后,离子个数比 1:1);
氯化钾 KCl(钾在前,氯在后,离子个数比 1:1);
氯化镁 MgCl (镁在前,氯在后,离子个数比 1:2)。
常见化合物化学式的记忆(固定组成,需熟记):
物质名称
化学式
组成特点

H O
氢、氧元素,原子个数比 2:1
二氧化碳
CO
碳、氧元素,原子个数比 1:2
氯化钠
NaCl
钠、氯元素,离子个数比 1:1
氧化镁
MgO
镁、氧元素,原子个数比 1:1
五氧化二磷
P O
磷、氧元素,原子个数比 2:5
二氧化硫
SO
硫、氧元素,原子个数比 1:2
三、化学式书写的常见错误与纠正
物质名称
错误写法
错误原因
正确写法
氧气
O
未标注分子中原子个数(氧气是双原子分子)
O
二氧化碳
CO2、Co2
数字未写在右下角,或元素符号小写(“O” 小写错误)
CO
氯化钠
NaCl2、Na2Cl
离子个数比错误(NaCl 中 Na 与 Cl 为 1:1)
NaCl
氧化镁
MgO2、Mg2O
原子个数比错误(MgO 中 Mg 与 O 为 1:1)
MgO

Fe2、Fe3
铁由原子直接构成,无需标注数字
Fe
幻灯片 6:化学式的读写方法 ——“见式能读,见名能写”
一、单质化学式的读写(简单直接)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
读法:直接读元素名称(如 Fe 读作 “铁”,Cu 读作 “铜”,He 读作 “氦”);
特殊:碘 I 读作 “碘”(不读 “碘气”,因常温下为固态),碳 C 读作 “碳”。
由分子构成的单质:
读法:一般读 “某气”(气体单质),元素名称后加 “气” 字,右下角数字一般不读出(双原子分子);
示例:O 读作 “氧气”,H 读作 “氢气”,N 读作 “氮气”,Cl 读作 “氯气”;
特殊:O 读作 “臭氧”(需读出数字 “3”,因分子中原子个数不是 2),I 读作 “碘”(固态,不读 “碘气”)。
二、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按类别规律读写)
氧化物的读写:
写法→读法:“另一种元素 + 氧元素”→ 读 “氧化某” 或 “几氧化几某”(原子个数比为 1 时,“几” 省略);
原子个数比为 1:1:读 “氧化某”(如 MgO 读作 “氧化镁”,CuO 读作 “氧化铜”);
原子个数比不为 1:1:读 “几氧化几某”(如 CO 读作 “二氧化碳”,P O 读作 “五氧化二磷”,SO 读作 “二氧化硫”);
读法→写法:“氧化某”→ 元素符号(另一种元素在前,氧在后),原子个数比 1:1(如 “氧化镁”→ MgO);“几氧化几某”→ 数字对应原子个数(如 “五氧化二磷”→ P O ,“二” 对应 P 的个数 2,“五” 对应 O 的个数 5)。
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
写法→读法:“金属元素 + 非金属元素”→ 读 “某化某”(原子或离子个数比为 1 时,省略数字;不为 1 时,需读出数字);
个数比为 1:1:读 “某化某”(如 NaCl 读作 “氯化钠”,KCl 读作 “氯化钾”);
个数比不为 1:1:读 “某化几某”(如 MgCl 读作 “氯化镁”,FeCl 读作 “氯化铁”,FeCl 读作 “氯化亚铁”—— 铁的化合价不同,需区分 “亚” 字,后续学习);
读法→写法:“某化某”→ 金属元素在前,非金属元素在后,个数比 1:1(如 “氯化钠”→ NaCl);“某化几某”→ 数字对应原子个数(如 “氯化镁”→ MgCl ,“二” 对应 Cl 的个数 2)。
常见化合物读写示例:
化学式
物质类别
读法
读写逻辑
CO
氧化物
二氧化碳
“碳” 在前 “氧” 在后,原子个数比 1:2→“二氧化碳”
MgO
氧化物
氧化镁
原子个数比 1:1→“氧化镁”,省略数字
P O
氧化物
五氧化二磷
原子个数比 2:5→“五氧化二磷”,数字对应
NaCl
金属 + 非金属
氯化钠
离子个数比 1:1→“氯化钠”,省略数字
MgCl
金属 + 非金属
氯化镁
离子个数比 1:2→“氯化镁”,Cl 的个数 2 隐含在 “化” 后
三、化学式读写的常见错误与纠正
化学式
错误读法
错误原因
正确读法
CO
二氧碳化、碳氧二
读法顺序颠倒,或数字位置错误
二氧化碳
P O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4.1 化学式-第1课时
化学式的含义和读写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a
i
T
u
j
m
i
a
N
g
1.了解化学式及其含义,掌握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2.了解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学习目标
一位徒步游爱好者,在国外旅游时路过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由于烈日当空,他急需补充水,于是寻求村民的帮助,可是由于语言不通,比划了半天也没能解决,突然他灵机一动,在纸上写下“H2O”这个符号,终于解决了问题。
为什么可以表示水呢?
导入新课
国际上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作化学式。由分子构成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
物质 氧气 氢气 二氧 化碳 氯化氢 四氧化 三铁 氧化汞
化学式 O2 H2 CO2 HCl Fe3O4 HgO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化学式
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

空气
纯净物 Na
混合物
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化学式
同种物质有不同的化学式吗?


H2O
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化学式
化学式能随意书写吗?
二氧化硫:CO2
四氧化三铁:Fe4O3
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后确定的,不得随意猜测和臆造。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化学式
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化学式的关系
宏观
微观
符号

金刚石
氯化钠
Cl-
Na+
H2O
C
NaCl
同学们能从这些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与构成的方法中,总结出化学式的含义吗?
表示1个水
分子。
表示水这
种物质。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表示1个水分子
由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
宏观
微观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2.化学式的意义
化学式
(又叫分子式)
宏观
微观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②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一)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的意义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2.化学式的意义
(二)其他化学式的意义
1.由离子或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合物不存在一个个的分子,其化学式表示了该物质中各元素原子数的最简比。如:Cu在微观方面只表示一个铜原子;NaCl在微观上表示Na+和Cl-的比例是1:1。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2.化学式的意义
(二)其他化学式的意义
2.元素符号之前加数字不再表示某元素,不再有宏观意义,只表示n个这样的原子。同样,化学式前加数字也不再表示该物质,不具有宏观的意义,只表示n个这样的分子。如2CO2只表示2个二氧化碳分子,不具有宏观意义。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2.化学式的意义
2 H2O
2个水分子
1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不再有宏观意义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3.化学式中数字表示的意义
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可以改变。
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不能变动。
H 2H H2 2H2 2H+
表示微粒的个数
表示1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3.化学式中数字表示的意义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氢分子 ;(2)镁离子 ;
(3)2个磷原子 ;(4)铝元素 。
练一练
3H2
Mg2+
2P
Al
化学式如何书写呢?
金属单质: 铁(Fe)、铝(Al)
固态非金属单质: 硫(S)、磷(P)
稀有气体:氖气(Ne)、氦气(He)
①单质
用元素符号直接
表示化学式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4.化学式的书写
氧气(O2) 氢气(H2)
氮气(N2) 臭氧(O3)
气体非金属
单质
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表示化学式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4.化学式的书写
②化合物
氧化物:氧在后,其他元素在前。
例如:CO2、SO2、H2O等。
其他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
例如:NaCl、FeCl3等。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4.化学式的书写
合作探究
探究点 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5.化学式的读法
原则 读作 举例 不读原个数 读原个数 有原子团
顺写反读
某化某
NaCl读作氯化钠
CO2读作二氧化碳
CaCO3读作碳酸钙
2.下列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
A.二氧化一碳  CO2
B.五氧化二磷  O2P5
C.氯化钾   KCl
D.氧化镁   OMg
C
练一练
知识点1 化学式的含义
1. [2025·济源阶段]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
列符号中,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种原子,还表示一种物
质的是( )
C
A. B. C. D.
返回
2. 如图,下列四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个化学符号,此化学符
号可能是( )
B
A. B. C. D.
返回
3. 某同学认为“ ”表示的意义有以下几种:①表示氮元素;
②表示氮气这种物质;③表示1个氮分子;④表示2个氮原子;
⑤表示氮离子;⑥表示1个氮分子中有2个氮原子。其中正确
的是( )
B
A. ②④⑤ B. ②③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⑤⑥
【点拨】由的化学式可知, 可表示氮气这种物质,表示
一个氮分子,表示一个氮分子中有两个氮原子,氮元素表示
为,两个氮原子表示为,氮离子表示为 ,故选B。
返回
知识点2 化学式的读法和书写
4.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读法错误的是( )
B
A. 五氧化二氮 B. 硫酸钠
C. 氯化银 D. 碘化钾
【点拨】 读作硫化钠。
返回
5. “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
独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A. 2个氧原子 B. 2个氢分子
C. 钠离子 D. 氧化铜
【点拨】2个氧原子表示为 ,A错误。
返回
6.化学研究中常用图示表示微观粒子。请写出如图所示微观
粒子的化学符号:
返回
7.判断下列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加以改正,若
正确则填“正确”。
(1)氧气: ____。
(2)氩气: ____。
(3)氧化镁: _____。
(4)二氧化氮: ______。
(5)氯酸钾: _______。
(6)高锰酸钾: ________。
正确
返回
纠易错 不能正确描述化学式的意义
8. 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 )
具有降脂、抑菌的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 )
D
A. 荷叶碱属于化合物
B. 荷叶碱中含有四种元素
C. 荷叶碱分子中氮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D. 荷叶碱由19个碳原子、2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
子构成
意义
化学式
读写方法
概念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宏观意义
微观意义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构成
课堂小结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