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4.3 化学方程式(第 2 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副标题:从 “符号” 到 “定量计算” 的应用
背景图:选择一张双场景融合图片,左侧是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标注 “2H O \(\stackrel{MnO_2}{=\!=\!=}\)2H O + O ↑”)与计算过程(已知 5g H O ,求生成 O 质量),右侧是计算步骤拆解(设、方、关、比、求、答),下方标注 “核心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直观呈现计算主题与逻辑。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知识理解:明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各物质的质量比固定),掌握计算的基本步骤(设、方、关、比、求、答),了解计算中常见的已知量类型(反应物质量、生成物质量),能处理含杂质的计算(纯物质质量 = 混合物质量 × 纯度)。
能力提升:能独立完成 “已知一种物质质量,求另一种物质质量” 的计算(如已知 KMnO 质量求 O 质量),能规范书写计算过程(含比例式、单位),能解决简单的含杂质计算(如已知含杂质的 Zn 求 H 质量),提升化学定量计算与逻辑表达能力。
意识培养:认识到 “化学方程式是定量计算的核心工具”,理解 “规范计算是结果准确的保障”,培养 “严谨细致、步骤清晰” 的科学态度,为后续复杂化学计算(如多步反应)奠定基础。
幻灯片 3:情境导入 —— 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解决 “量” 的问题?
情境展示:呈现三组实际计算需求,引发学生思考:
情境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若需要生成 0.8g 氧气用于实验,需要称取多少克过氧化氢?仅靠实验尝试会浪费药品,如何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
情境 2:工厂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生产氢气(Zn + H SO = ZnSO + H ↑),若投入 13g 锌,理论上能生成多少克氢气?这关系到生产成本,必须精准计算。
情境 3:某同学用 10g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实际收集到 0.6g 氧气,而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得知 “10g KMnO 完全分解应生成 0.64g O ”—— 为什么实际值与理论值有差异?计算结果有什么意义?
提问互动:上一课时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体现各物质的质量比(如 2H O \(\stackrel{MnO_2}{=\!=\!=}\)2H O + O ↑中,H O 与 O 的质量比为 68:32)。如何利用这个固定质量比,根据已知物质质量求未知物质质量?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幻灯片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与类型 ——“固定质量比是关键”
一、计算依据(核心逻辑)
理论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固定不变(等于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 化学计量数的比值),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示例:2H O \(\stackrel{MnO_2}{=\!=\!=}\)2H O + O ↑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m(H O ) : m(H O) : m(O ) = (2×34) : (2×18) : (1×32) = 68 : 36 : 32 = 17 : 9 : 8;
这意味着:每 68 份质量的 H O 分解,生成 36 份质量的 H O 和 8 份质量的 O ,质量比始终为 17:9:8,与反应物总量无关。
二、常见计算类型
类型 1: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最基础类型);
示例:已知 2g H 在 O 中完全燃烧,求生成 H O 的质量(2H + O \(\stackrel{点燃}{=\!=\!=}\)2H O)。
类型 2: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逆向计算);
示例:已知需要生成 4.4g CO ,求需要燃烧多少克 C(C + O \(\stackrel{点燃}{=\!=\!=}\)CO )。
类型 3:含杂质的计算(需先求纯物质质量);
示例:用含杂质 20% 的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10g 与稀硫酸反应,求生成 H 的质量(Zn + H SO = ZnSO + H ↑);
关键公式:纯物质质量 = 混合物质量 × 纯度(纯物质质量分数),纯度 = 1 - 杂质质量分数。
类型 4:过量计算(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用不足量的物质计算);
示例:1g H 与 10g O 反应,求生成 H O 的质量(需先判断 O 过量,用 H 质量计算)。
幻灯片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六步规范法”
以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求生成 0.8g 氧气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 为例,详解计算的六个步骤:“设、方、关、比、求、答”。
步骤 1:设 —— 设未知量(明确求什么)
操作:设待求物质的质量为 x(或其他字母),必须带单位(如 “设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不能写 “设需要过氧化氢为 x g”,单位统一在最后体现);
示例:设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
步骤 2:方 —— 写出并配平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操作: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确保配平(原子数目守恒),标注反应条件(可省略,但方程式必须正确);
示例:2H O \(\stackrel{MnO_2}{=\!=\!=}\)2H O + O ↑(配平正确,催化剂 MnO 标注清晰)。
步骤 3:关 —— 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建立关联)
操作:
在化学方程式中,写出相关物质(已知量对应的物质和未知量对应的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 × 化学计量数”(写在化学式正下方);
在对应的 “相对分子质量 × 计量数” 下方,写出已知物质的质量和未知量 x(带单位);
示例:
2H O \(\stackrel{MnO_2}{=\!=\!=}\)2H O + O ↑
2×34 = 68 32
x 0.8g
(相关物质为 H O 和 O ,H O 不参与计算,可忽略)。
步骤 4:比 —— 列出比例式(核心计算环节)
操作:根据 “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 = 实际质量比”,列出比例式(左右两边单位统一,比例式格式规范);
示例:
68 / 32 = x / 0.8g
(左边为相对质量比,右边为实际质量比,x 的单位与已知量单位一致,均为 “g”)。
步骤 5:求 —— 求解未知量(计算过程要清晰)
操作:根据比例式,通过交叉相乘求解 x,计算过程要写出,结果保留合理小数位数(通常保留 1-2 位,或按题目要求);
示例:
x = (68 × 0.8g) / 32 = 54.4g / 32 = 1.7g
(计算过程:68×0.8=54.4,54.4÷32=1.7,单位为 “g”)。
步骤 6:答 —— 简明写出答案(回应问题)
操作: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必须带单位;
示例: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1.7g。
三、完整计算过程示例(规范书写)
题目: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投入 13g 锌,理论上能生成多少克氢气?
解:
设:理论上能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
写:Zn + H SO = ZnSO + H ↑;
关:65 2
13g x
比:65 / 2 = 13g /x;
求:x = (2 × 13g) / 65 = 26g / 65 = 0.4g;
答:理论上能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4g。
幻灯片 6:常见计算类型的应用与解析
一、类型 2: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示例)
题目:要得到 18g 水,需要多少克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解:
设:需要氢气的质量为 x;
写:2H + O \(\stackrel{点燃}{=\!=\!=}\)2H O;
关:2×2 = 4 2×18 = 36
x 18g
比:4 / 36 = x / 18g;
求:x = (4 × 18g) / 36 = 72g / 36 = 2g;
答:需要氢气的质量为 2g。
二、类型 3:含杂质的计算(示例)
题目:用含杂质 10% 的高锰酸钾(杂质不参与反应)20g 加热分解,能生成多少克氧气?(2KMnO \(\stackrel{\triangle}{=\!=\!=}\)K MnO + MnO + O ↑)
解:
计算纯 KMnO 的质量:
纯 KMnO 质量 = 20g × (1 - 10%) = 20g × 90% = 18g;
设: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
写:2KMnO \(\stackrel{\triangle}{=\!=\!=}\)K MnO + MnO + O ↑;
关:2×158 = 316 32
18g x
比:316 / 32 = 18g /x;
求:x = (32 × 18g) / 316 ≈ 576g / 316 ≈ 1.82g;
答:能生成氧气的质量约为 1.82g。
三、类型 4:过量计算(示例)
题目:将 2g 氢气与 16g 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2H + O \(\stackrel{点燃}{=\!=\!=}\)2H O)
解:
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
根据方程式,H 与 O 的质量比为 (2×2):32 = 4:32 = 1:8;
现有 2g H ,若完全反应需 O 质量 = 2g × 8 = 16g(与提供的 O 质量相等,恰好完全反应);
(若提供 O 为 20g,则 O 过量,用 H 质量计算);
设:生成水的质量为 x;
写:2H + O \(\stackrel{点燃}{=\!=\!=}\)2H O;
关:4 36
2g x
比:4 / 36 = 2g /x;
求:x = (36 × 2g) / 4 = 72g / 4 = 18g;
答:生成水的质量为 18g。
幻灯片 7:计算中的常见错误与纠正(“避坑指南”)
错误类型
错误示例(以 H O 制 O 为例)
错误原因
正确做法
未知量未带单位或单位错误
设需要 H O 的质量为 x g(或设需要 H O 为 x)
单位标注位置错误(x 本身含单位,无需加 “g”)或未设单位
设需要 H O 的质量为 x(x 带单位,在后续计算中体现)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用 “H O \(\stackrel{MnO_2}{=\!=\!=}\)H O + O ↑” 计算
原子数目不守恒,质量比错误
先配平为 “2H O \(\stackrel{MnO_2}{=\!=\!=}\)2H O + O ↑”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计算 H O 相对分子质量为 34×2=68(正确),但 O 写为 16
忽略 O 的化学计量数(O 计量数为 1,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准确计算 “相对分子质量 × 计量数”,O 为 32×1=32
比例式格式错误
列 “68 /x = 32 / 0.8g” 或 “68:32 = 0.8g:x”
比例关系颠倒(相对质量与实际质量对应错误)
正确格式:“相对质量 1 / 实际质量 1 = 相对质量 2 / 实际质量 2”,即 68/32 = x/0.8g
含杂质计算未除杂
直接用 20g 含杂质 KMnO 计算,未算纯质量
杂质不参与反应,不能计入反应物质量
先算纯物质质量 = 混合物质量 × 纯度,再用纯质量计算
结果未保留合理小数位数
计算得 x=1.723g,直接写 1.723g(题目要求保留 1 位)
未按题目要求或常规保留小数
按题目要求保留(如 1.7g),无要求则保留 1-2 位
幻灯片 8:课堂活动 ——“化学方程式计算竞赛”
活动 1:基础计算接力(小组合作)
任务:每组抽取 1 道基础计算题(类型 1 或类型 2),小组内分工完成 “设、方、关、比、求、答”,限时 5 分钟,完成后派代表展示计算过程;
题目示例:
已知 3g 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求生成 CO 的质量(C + O \(\stackrel{点燃}{=\!=\!=}\)CO );
要生成 9g 水,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分解(2H O \(\stackrel{MnO_2}{=\!=\!=}\)2H O + O ↑);
参考答案:
解:设生成 CO 的质量为 x;C + O \(\stackrel{点燃}{=\!=\!=}\)CO ;12 44;3g x;12/44=3g/x;x=11g;答:生成 CO 的质量为 11g;
解:设需要 H O 的质量为 x;2H O \(\stackrel{MnO_2}{=\!=\!=}\)2H O + O ↑;68 36;x 9g;68/36=x/9g;x=17g;答:需要 H O 的质量为 17g。
活动 2:含杂质计算挑战(独立完成)
任务:给出题目 “用含杂质 20% 的锌 15g 与稀硫酸反应,求生成氢气的质量(Zn + H SO = ZnSO + H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批改;
评分标准:纯物质质量计算正确(20 分)、方程式正确(20 分)、比例式规范(20 分)、计算过程无误(20 分)、答案正确带单位(20 分),满分 100 分;
参考答案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4.3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a
i
T
u
j
m
i
a
N
g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2.学生能够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掌握解题步骤和格式。
若火箭推进器中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假如你是这次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火箭升空要携带1000㎏的液氢,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
导入新课
这就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探究点 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计算依据
2H2+O2 2H2O
点燃
质量比
4: 32 : 36
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______。因此,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及已知量,可求出未知量。
固定
若 4g
___g
___g
32
36
若 ___g
___g
72g
64
8
计算依据
注意:按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计算时都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合作探究
例1 在实验室中,将含有13.6 g过氧化氢的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求过氧化氢完全分解生成的氧气质量是多少。
探究点 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合作探究
(1)设未知量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
(2)确定根据,即写出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 + O2↑
MnO2
(3)找相关量,即列出与计算相关的量
2×34
32
13.6g
x
(4)列比例式
(5)求未知量
(6)回答问题
答:可生成6.4g氧气。
解题步骤
书写格式
2×34
32
=
13.6g
x
x= =6.4g
32×13.6g
2×34
设写找列求答
2.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
2H2O2 2H2O + O2↑
MnO2
2×34
32
13.6g
x
答:可生成6.4g氧气。
书写格式
2×34
32
=
13.6g
x
所设未知量不带单位。
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
只标出相关量,且上下对齐。
上: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下:已知量(带单位)和未知数
各物质质量比成正比,要带单位。
计算结果无要求时则保留一位小数,要带单位。
x= =6.4g
32×13.6g
2×34
系数×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2.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练习1.15.5g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找出下列所解答案中的错误)
解:设可生成 x g五氧化二磷。
P + O2 P2O5
点燃
31
142
15.5
x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g。
31
15.5
=
142
x
x= =71
15.5×142
31
①设未知数不正确
②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③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错误
④已知量未带单位
⑤列比例式质量未带单位计算
⑥计算结果错误且无单位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算对已知物和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即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 )
(3)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不能少;
(4)计算过程中的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中;
(5)必须代入纯净物的质量计算。
甲乙两组同学在使用氯酸钾制氧气时,甲组同学才收集了两瓶就没有气体了,而乙组同学收集了四瓶还继续有气体冒出。
到底取用多少克氯酸钾才能既满足实验要求,又不浪费呢?
例2 用加热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氧气9.6 g,求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1)设未知量
(2)写反应式
(3)找相关量
(4)列比例式
(5)求未知量
(6)回答问题
解:设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 + 3O2↑
MnO2
245
96
9.6g
x
答: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245
96
=
x
9.6g
x= =24.5g
245×9.6g
96
探究点 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根据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合作探究
例3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按CaCO3纯净物计算),可制得生石灰(按CaO纯净物计算),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试计算每制得100t氧化钙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吨。
(1)设未知量
(2)写反应式
(3)找相关量
(4)列比例式
(5)求未知量
(6)回答问题
解:设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高温
CaCO3 CaO + CO2↑
56
44
x
100t
56
100 t
=
x
44
x
=
44×100 t
= 78.6 t
56
答: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78.6t。
探究点 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4.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质量互求
合作探究
练习2.火箭升空要携带1000㎏的液氢,需要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吨液氧的来满足液氢完全燃烧?
解:设需液氧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点燃
4 32
1000㎏ x
4
1000kg
=
x
32
x=8000㎏
答:需液氧的质量是8000㎏。
例4 工业上,煅烧含有杂质10%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 5.6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所用原料很多是不纯的,在进行计算时应考虑杂质问题。
物质的纯度(质量分数)=
纯物质的质量
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
×100%
纯物质的质量=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质量分数)
例4 工业上,煅烧含有杂质10%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 5.6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需要含有杂质10%碳酸钙的质量为x。
高温
CaCO3 CaO + CO2↑
56
100
(1-10%)x
5.6t
100
(1-10%)x
=
5.6t
56
x=11.1t
答:需要11.1t的碳酸钙。
练习3.工业上,煅烧含有杂质10%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含有杂质5%的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 + CO2↑
高温
56
100
(1-10%)x
5.6t×(1-5%)
100
(1-10%)x
=
5.6t×(1-5%)
56
x=10.6t
答:需要10.6t的碳酸钙。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和要领
三个关键
1.正确书写化学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通常保留1位小数)
知识点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 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由于( )
D
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化学反应过程
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
C.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观粒子个数比
D.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返回
2. [2025·北京海淀区期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实验前后,天平示数均为 。(说明:选项
中涉及的符号含义如表所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符号
含义 参加反应 的质量 参加反应 的质量 生成 的质量 生成 的
质量
A.
B.
C.
D. 反应后,铁元素质量减少,铜元素
质量增加

【点拨】天平称量整个实验装置和试
剂的质量,A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生成的铜的质
量比为 ,B错误;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可知, ,
C正确;反应后,铁元素和铜元素质量均不变,D错误。
返回
知识点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2025·滨州阶段改编]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
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全面开启了载人飞船任务的“新篇
章”。氯酸钠氧烛是空间站理想的备份氧源,反应原理为
(未配平)。请计算:
(1)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2)求理论上 氯酸钠能产生氧气的质量(根据如下解
题步骤规范写出计算过程)。
解题步骤 解答
①设未知量____
②写反应式____
③找相关量____
④列比例式____
⑤求未知量____
⑥回答问题____
解:设理论上氯酸钠能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
答:理论上氯酸钠能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
返回
纠易错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格式不规范
4.下面是某同学做的一道计算题,请指出他的错误,并改正
过来。
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 ,同时生成氯化锌
,求制得 的质量。
解:设制得的质量为 。
答:制得 。
本题主要错误是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且步骤不齐全。改正如下:
解:设制得的质量为 。
答:制得的质量为 。
返回
5.化学项目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点燃红磷
前电子天平示数为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后,待白烟
完全沉降取下橡胶塞,片刻后再一起称量,电子天平示数稳
定为 (如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 。
0.05
(2)计算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
到 )。
解:设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为 。
答: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约为 。
6.[2025·西安阶段]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
小组的同学利用该试剂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溶于水
也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 。
(2)小组同学欲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主
要操作步骤为加水溶解、______、洗涤、干燥。
4.5
过滤
(3)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
答: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
返回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设未知量为x(不带单位)
回答问题
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注意配平)
列出比例式
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





求未知量

课堂小结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