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四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安龙金字塔(如图1所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喀斯特峰林发育区,主体岩石为水平层理构造明显的泥质白云岩夹泥岩,山体呈锥形,形似“金字塔”。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安龙金字塔主体岩石对应于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安龙金字塔山体呈锥形,与之关联性最大的是(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重力坍塌 D.人类活动
3.安龙金字塔山体未来演变趋势最可能为( )
A.数量增多 B.高度降低 C.密度变大 D.占地面积稳定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甲地地质地貌为(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背斜成谷 D.向斜成谷
5.适宜在乙地开展的活动是( )
A.修建隧道 B.开采石料 C.开采石油 D.开凿水井
6.下列地形可能位于断层相对下降一侧的是( )
A.汾河谷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山 D.马里亚纳海沟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壳运动影响和河流下切侵蚀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为黄河某段河流阶地剖面图。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最先形成的河流阶地是( )
A.第一级阶地 B.第二级阶地 C.第三级阶地 D.第四级阶地
8.由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
①图示黄河东岸为侵蚀岸 ②图示黄河西岸为侵蚀岸
③图示黄河东岸较为陡峭 ④图示黄河西岸较为陡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河流阶地上易形成聚落或村庄,其原因主要是( )
A.煤矿丰富,工业发达 B.临近海洋,渔业发达
C.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D.四面环水,安全性高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湖泊水源补给主要是降水和径流。图1为青海湖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1996~2020年青海湖水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下列月份中,青海湖湖泊补给量最高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1.推测与1996~2004年青海湖水位变化状况密切相关的条件是( )
A.蒸发加剧 B.降水增加 C.结冰期延长 D.入湖水量增多
12.未来十年,青海湖面积及水位变化趋势最可能是( )
A.变小 降低 B.变大 升高 C.变小 升高 D.变大 降低
读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海域洋流的分布特点为( )
A.暖流均分布在大陆西岸海域 B.北太平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C.北半球暖流条数多于南半球 D.南太平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14.图示①②③④洋流中,洋流成因与其他洋流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北印度洋某洋流位置示意图,图中甲海域夏季渔业资源丰富。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示洋流( )
A.流向季节变化明显 B.受海水密度影响大
C.为补偿流 D.属于寒流
16.甲海域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夏季该海域( )
A.水质较好 B.冷海水上泛 C.入海径流量大 D.有寒暖流交汇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南阿尔卑斯山脉纵贯新西兰南岛,山地形成和形态演变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作用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其中西坡河流侵蚀强于东坡,导致南阿尔卑斯山脉分水岭向东移动。考察发现,南阿尔卑斯山脉断层附近的山体中富含硬度大、具有铁矿斑点的石英岩(形成于砂岩与岩浆侵入的接触带)。下图为新西兰南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描述新西兰南岛的地形特征。(6分)
(2)南阿尔卑斯山脉海拔在不断升高,试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主要原因。(4分)
(3)从流水侵蚀角度简析南阿尔卑斯山脉分水岭向东移动的原因。(4分)
(4)描述南阿尔卑斯山脉断层附近石英岩自形成至广泛出露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乌兰木伦河发源于内蒙古南部沙漠地区,在陕西神木市北部与悖牛川河相汇,如图1所示。图2为1970~2022年乌兰木伦河年内径流量月变化示意图,河流的径流量随着月份的不同呈上下波动趋势,具有两个峰值。
(1)指出乌兰木伦河的主要补给来源。(6分)
(2)1970~2022年乌兰木伦河年内径流量在3月和8月出现峰值,试分析原因。(4分)
(3)与1970~1989年相比,说出2010~2022年乌兰木伦河径流总量大小,并简析成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发生异常变化,可能会导致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下图为某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附近一定深度范围海水的垂直温度距平状况分布示意图(单位:℃),该现象发生时,易导致我国冬季寒潮发生频次增加,且会影响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热力环流强度。
(1)与正常年份相比,指出图示现象发生时A洋流流速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4分)
(2)图示现象发生时,易导致我国冬季寒潮发生频次增加。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说出图示现象发生对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热力环流强度的影响,并简析原因。(6分)
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
地理答案
1.D 安龙金字塔主体岩石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应为沉积岩;图2中丁为沉积岩,甲为岩浆岩,乙为岩浆,丙为变质岩,所以安龙金字塔主体岩石对应于图2中的丁。
2.A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壳运动的上升和流水下切侵蚀,导致安龙县喀斯特地区原有的大片地表岩石被切割成独立的单元,由于岩石软硬强度的差异性,山体顶部的岩层被大量侵蚀,而底部岩层侵蚀程度相对较轻,因此形成顶部尖锐底部宽大的锥形形态的安龙金字塔。
3.B 分析可知,随着流水的不断侵蚀,安龙金字塔山体高度将降低、数量将减少、密度将变小,占地面积会减少。
4.C 根据图中岩层形态及新老关系,以及地表形态,可以判断出甲处为背斜成谷。
5.D 根据图中岩层形态及新老关系可以判断出乙处为向斜,有利于存储地下水;修建隧道、开采石料、开采石油适合在背斜部位进行。
6.A 由所学知识可知,断层相对下降一侧通常形成谷地,汾河谷地位于断层相对下降一侧;华山为断块山,位于断层相对上升一侧;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流水沉积形成;马里亚纳海沟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7.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阶地中海拔最高的阶地往往最先形成。读图可知,图示第四级阶地海拔最高,应最先形成。
8.D 读图可知,图示黄河西岸更为陡峭,东岸较为平缓,故东岸应为堆积岸,西岸应为侵蚀岸。
9.C 河流阶地主要由河漫滩与河床发育而来,具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等优点,且临近水源,适宜聚落或村庄形成。
10.C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青海湖主要的补给方式是降水和径流,而夏季青海湖流域降水较多,且冰雪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大,青海湖湖泊补给量大,所以青海湖湖泊补给量最高的月份最可能是选项中的7月。
11.A 青海湖作为一个封闭的盆地,影响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降水、蒸发和径流量。由图可知,1996~2004年青海湖水位整体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该时期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降水减少,导致入湖水量不足;全球气温上升,青海湖结冰期缩短。
12.B 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未来十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冰川融水增加,加之2005年之后,全球变暖导致青海湖流域趋向暖湿化(湖泊水位上涨),区域降水增多,使得入湖水量增多,青海湖面积将变大、水位将升高。
13.C 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洋北半球有4条暖流,南半球有2条暖流,即北半球暖流条数多于南半球;南太平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洋流呈顺时针流动,中高纬度洋流呈逆时针流动;暖流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
14.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北太平洋暖流)、②(西风漂流)和③(南赤道暖流)均为风海流,④(秘鲁寒流)为上升补偿流。
15.A 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洋流属于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为暖流、风海流,冬季受东北风影响,自东向西流动,夏季受西南风影响,自西向东流动,流向季节变化明显。
16.B 分析可知,夏季甲海域盛行西南风(为离岸风),吹拂表层海水离岸流动,形成离岸流,使得下层冷海水上泛,将海水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海洋表层,鱼类饵料丰富,使得其渔业资源丰富。
17.(1)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原面积狭小且沿海分布;地势中部高,东西低等。(每条2分,共6分)
(2)该山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使山脉海拔不断升高。(合理即可,4分)
(3)山地西侧河流流程短,地势起伏更大,河流溯源侵蚀和向下侵蚀作用更强,促使分水岭向东侧移动。(合理即可,4分)
(4)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发生沉积作用形成砂岩;岩浆侵入到地壳岩石中,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岩浆周边的砂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石英岩;后经地壳运动,强大作用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岩层断裂,地壳抬升,石英岩经外力风化、侵蚀后,广泛出露。(合理即可,6分)
18.(1)降水(雨水);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每条2分,共6分)
(2)3月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开始融化,径流量较1、2月份明显增加,使得其在3月出现一个小峰值;乌兰木伦河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8月降水相对较多,且支流汇入多,使得其在8月出现一个大峰值。(每条2分,共4分)
(3)2010~2022年乌兰木伦河径流总量较1970~1989年小。(2分)成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矿产开发力度加大,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等。(每条2分,共4分)
19.(1)变化情况:加快(或增大)。(2分)理由:A洋流为北赤道暖流,图示现象(拉尼娜)发生时,东南信风增强,使得自东向西流动的北赤道暖流流速加快(或增大)。(合理即可,2分)
(2)冬季洋面气压较大陆低,而图示现象(拉尼娜)发生时,太平洋西部水温偏高,低压增强,加大了海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使得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形成更明显的低气压,使得冬季风势力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势力偏强,导致我国冬季寒潮发生频次增加。(合理即可,6分)
(3)影响:强度增大(或增强)。(2分)原因:图示现象(拉尼娜)发生时,热带太平洋西部水温高于正常年份,而东部水温低于正常年份,使得热带太平洋东、西部的海温差异进一步增大,气压差异增大,导致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热力环流强度增大(或增强)。(合理即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