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姓名:准考证号:秘密★启用前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学情检测化学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Mg-24C1-35.5Fe-56一、单选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籍中记载的下列事实或现象的形成,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梦溪笔谈》:“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B.《七步诗》:“煮豆燃豆萁”C.《神农本草经》:“石胆能化铁为铜”D.《本草纲目》:“野外之鬼磷,其火色青,其状如炬,俗称鬼火”2.对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钢铁、液氯、硬铝B.同素异形体:12C、1BC、4CC.酸性氧化物:三氧化硫、一氧化碳、干冰D.电解质:醋酸、熔融氯化钠、过氧化钠高三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3.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A.在通风橱内制备CL2B.用干燥沙土覆盖少量燃着的NaC.点燃H,前,先进行验纯操作D.配制稀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4.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具有漂白性,常用作漂白剂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半导体材料C.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硬度大D.“雨过天青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天青色,来自氧化铁5.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l,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B.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K,S04溶液,含有的K+数目为2NC.标准状况下,107g的NH,Cl含有的分子数目为2ND.58.5 g NaCl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6.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大量Ba+的溶液:Na、CO}、IB.澄清透明溶液中:K+、Fe3+、NO,C.加入Na,0固体的溶液中:Ba2+、Mg2*、ClD.在能溶解Al(OH)3的溶液中:Fe2+、S0 、K7.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很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光束通过空间站热控材料使用的纳米气凝胶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B.由于LiOH碱性强于KOH,载人飞船中常用LiOH固体吸收空气中的CO,C.钛密度小、耐高温、耐腐蚀,适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壳体、人造卫星壳体D.过氧化钠可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常用作航天飞船的供氧剂高三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学情检测化学参考答案1.A【解析】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中涉及的反应为难溶的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中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符合题意;“煮豆燃豆萁”涉及的反应为豆萁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过程中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石胆能化铁为铜”涉及的反应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中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野外之鬼磷,其火色青,其状如炬,俗称鬼火”涉及的反应为磷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中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解析】液氯是纯净物,A错误:12C、1BC、14C互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B错误:一氧化碳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错误;醋酸属于酸、熔融氯化钠属于盐、过氧化钠属于活泼金属氧化物,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电离,从而导电,均属于电解质,D正确;故选D。3.D【解析】C2有毒,需在通风橱内制备,A正确;Na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与水和CO2都能反应,钠着火用干燥沙土覆盖,B正确;含有氧气的氢气点燃容易爆炸,点燃H2前,先进行验纯操作,C正确;配制稀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错误:故选D。4.C【解析】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IO具有漂白性,A错误;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造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如F、Cr、Mn、V等),而半导体材料则需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寻找,B错误;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具有比组成合金各成分金属强度、硬度大等特点,C正确;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与瓷器青色不符,D错误;故选C。5.A【解析】1molC2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A正确:无溶液体积,无法计算,B错误;107gNH,Cl的物质的量为2mol,NH,Cl是离子化合物不含分子,C错误;58.5gNaC1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L,D错误;故选A。6.B【解析】Ba+与CO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K、Fe、NO;互不反应,能大量存在于澄清透明溶液中,B正确;N,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OH与Mg*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能溶解AI(OH)3的溶液,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碱性条件下OH与F +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学情检测化学.pdf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学情检测化学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