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一年级上学期第八周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一年级上学期第八周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一年级上学期第八周考试政治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上海石库门到北京天安门,从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到狼牙山上的悲情壮歌,从长江天堑的千帆竞发到长津湖畔的冲锋号角,从决胜全面脱贫的攻坚战到打好蓝天白云的保卫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壮大,在斗争中赢取伟大胜利。下列面对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立场正确的是( )
①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②采取一切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③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同一切旧观点、旧制度决裂
④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我国近代以来的一切期盼与追求、探索与奋斗、积累与创造,汇聚于新时代,绽放于新时代,成就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我国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④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通用的智慧和方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回眸十年逐梦路,实践证明( )
中国梦 这十年中国的发展步履更加坚实,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 这十年,中国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这十年,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①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②中国梦的深厚源泉是持续奋斗的精神
③中国梦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④中国梦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与马克思主义具体内容相同的科学理论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终极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 )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已经不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③“落后的社会生产”的提法已不能真实反映新时代我国发展的现状
④“美好生活的需要”的提法能更好反映新时代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永葆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是( )
A.实现伟大梦想 B.进行伟大斗争 C.建设伟大工程 D.推进伟大事业
7.2022年6月17日,北京冬奥会冠军、山西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等10名青年运动员光荣入团。苏翊鸣代表新团员发言时候指出,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青少年实现梦想的时代。这启示我们青年要( )
①在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谱写青春乐章②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③把国家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人生理想之中④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多个领域、各个方面,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力量之源②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③能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④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蛟龙号”载人作业深潜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复兴号”动车组、港珠澳大桥等高科技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形式②是中国制度优势的根本保证
③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④对社会实践的发展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下列对这一战略安排认识准确的有( )
①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判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显著标志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促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根本原因
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决定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主要方面
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决定着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40多年来,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并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文化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④制度安排——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紧紧锁住了宁夏中卫的黄沙,让“塞上江南”实至名归;赶漂人变身造林人,金沙江、雅砻江交汇处的三堆子漫山种满剑麻,涵养着长江上游的水源……一个个“染绿”“复绿”的故事,折射出( )
①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中国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③中国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变化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变的时代。下列选项对“变”与“不变”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②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但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③我国实现了从富到强的飞跃,但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实现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不能变
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但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 ②把握了世界发展大势
③孕育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 ④能为中国经济前行提供科学指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毛泽东曾对中国留学生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下列选项能佐证上述论断的是( )
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②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③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④青年人是时代的弄潮儿,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并说明为何青年时期便开始深研政理:“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
A.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救中华民族于水火B.挽救民族危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寻求治国良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D.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8.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国梦要( )
①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②放弃个人利益,把小我融入大我
③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④努力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历史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这一历史课题正在得到破解。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B.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C.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D.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仍在继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坚定的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下列对“新时代”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一个中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②这是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③这是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④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党的十九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该思想(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②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性变革
③提高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地位④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二年的新年贺词中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信心定力。这表明( )
①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③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④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①“十个明确” ②“十四个坚持” ③“五位一体” ④“四个全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有关这一战略安排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②到2035年,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到2035年,我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④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由此可见,中国梦( )
①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②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
③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④是奉献世界的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问题 )
26.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着各种考验和挑战,党要正确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党还要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等等。因此,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分析“两个确立”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27.1956年,党的八大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阶段性变化。
2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1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杨帆起航逐梦九天”,旨在号召社会各界在党的领导下再启新征程,追逐梦想,勇于探索,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加快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2021年,中国航天在太空写下“中国式浪漫”,全年发射首次突破50次,长征运载火箭实现400次发射新跨越,在载人航天、月球和深空探测、应用卫星、科学和技术试验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说明中国航天整体技术实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有助于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资源。
2022年,我国重点开展以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器等为代表的多个型号研制工作,推动卫星应用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打造“航天+信息化+”产业形态,加快建设高轨卫星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民商一体的卫星遥感综合运营服务体系,北斗应用向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延伸。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我们越来越接近航天梦,航天逐梦的背后,是一群牧星耕宇的追梦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从大山深处到大海之滨,一路追随、永不言弃;从翩翩少年到白发院士,他们矢志奋斗、不胜不休……“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这是中国航天人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航天人不断开展新的科研探索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29.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全党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部中国近代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复兴史。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但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谋求中华民族复兴,但最终都壮志未酬。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并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通过改革开放,神州大地焕发出无限生机活力,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人民从此富了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提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开始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B B C B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A B A D B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A B B
26.①“两个确立”体现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②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③在新时代,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领导和行动指南,因此,“两个确立”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7.(1)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随着时代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2)①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②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8.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造福人民。我国的航天人通过不断推进多个试验探索,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人民的航天强国梦。③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息息相通。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有助于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资源。④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航天人矢志奋斗、实干创新,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梦想,把小我融入大我,汇聚成强大力量,努力实现中国梦。
29.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②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③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历史视角,要有世界视野,要始终焕发革命精神;要勇于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尽责,勇于迎难而上,不断交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30.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