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锦瑟》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锦瑟》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锦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锦瑟》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李商隐诗歌中的文化内涵,感受晚唐诗歌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意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典故和多向旨意,学生能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解读诗歌,培养开放性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朗诵和品读《锦瑟》,学生能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并尝试通过朗诵表达诗歌的情感内涵。 (4)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诗歌的朗诵和讨论,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语言特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锦瑟》中的典故,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多重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开放性诗歌鉴赏能力。 (2)结合李商隐的生平背景,探讨诗歌中的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锦瑟》中的典故与情感内涵的关联。 (2)把握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鉴赏古诗词,实现从 “知识本位” 向 “素养导向” 的转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代诗坛上,除了广为人知的李白和杜甫之外,还有一位散发着独特光芒的诗人 —— 李商隐。他虽然没有李白那样不羁奔放的个性,也没有杜甫那样博大的情怀,但他的诗作却独具魅力,尤其是那些情感深邃、意境扑朔迷离的 “无题诗”,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锦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李商隐诗歌的特点,并简要介绍《锦瑟》的创作背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提问:李商隐与李白、杜甫的风格有何不同?) 二、初读感知 (1)倾情诵读 【任务导引】 梁启超曾评价李商隐的作品:“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任务设计】 读诗题了解 “锦瑟” 锦瑟:有花纹的瑟。据《世本》记载,瑟是由伏羲发明的,最初有五十弦。《汉书 郊祀志》则提到,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声凄厉,无法阻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李商隐所弹奏的是那个让泰帝悲痛不已的五十弦瑟,因此,尽管锦瑟外表华美,但琴声却充满了哀伤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句,感受琴声中的情感。然后讨论锦瑟的意义。(生:锦瑟代表了美好的回忆和深深的哀愁。) 将这首诗压缩成七绝、五绝、三言 (1) 七绝: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 五绝: 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 此情成追忆,当时已惘然? (3) 三言: 五十弦,思华年。 成追忆,已惘然。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这些诗句,感受不同形式下的诗意,并讨论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特点。(生:七绝更加含蓄,五绝简洁明快,三言则更显凝练。)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形式的变化对诗词的理解有什么影响?(生:形式的变化可以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诗中情感的复杂性。) 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题为锦瑟,写的是不是锦瑟呢?写的是什么? 通过朗读诗歌,学生会发现诗中的 “锦瑟” 并不是唯一的描写对象,而是引发联想的引子,或是睹物思人,或是听琴兴感,都是触发联想,诱发文思。真正要说的是 “思华年”,也就是对美好年华的怀念。 教师提问:什么是诗眼?(生:诗眼是指诗中最为关键的一句话或几个字,通常包含了诗歌的核心思想。) 诵读指导 配上一首伤感的音乐,请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把握节奏和情感。教师可以示范诵读,展示正确的语速和感情处理方式。 学生轮流朗读,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诗中的忧郁之情。(生:在老师指导下,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李商隐诗中的情感。) 三、探究多项旨意 品读诗意 【任务导引】 王蒙先生曾说:“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 【任务设计】 谈谈你理解的李商隐(知人论世) 夹缝生存 李商隐 (约 813 - 约 858), 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曾三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在开成二年 (837 年) 受到牛党令狐楚的赏识而中举。此后,他还曾担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后来,他又成为李党王茂元的女婿,因此被牛党认为忘恩负义。牛党掌权后,他政治上备受排挤,郁郁不得志,最终在夹缝中度过了一生。 深情难忘 李商隐在 23 岁时,曾在玉阳山上学道,在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宋华阳。两人互生情愫,陷入了爱恋之中。两个多月后,这段超越常规的爱情因礼教和教规的压力而无疾而终,但这短暂的欢娱和无望的爱情给李商隐留下了永恒的伤痛。 伉俪情深 在 26 岁那年,李商隐进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并爱上王家的小女儿。开成二年 (837 年) 腊月二十三,他们举行了订婚仪式。正月初五,又举行了结婚仪式。婚后两人情感深厚,但不幸的是,李妻在他 38 岁时去世。 小结:李商隐的一生充满坎坷,不仅在政治斗争中饱受压制,还在爱情上屡遭挫折。然而,这些不幸的经历也造就了他许多优美的诗篇,真可谓 “诗人不幸,诗歌幸”。 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思路点拨:找诗中的典故,分析作者情感。 学生讨论归纳: 庄周梦蝶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自由飞翔,醒来后疑惑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这一典故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迷茫。 教师提问:这一典故体现了什么情感?(生:梦幻与现实的界限模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望帝啼鹃 传说中的蜀王杜宇化身为鸟,夜夜啼哭直至呕血,表达了他对亡国之痛的深切哀悼。这里暗喻诗人的内心悲伤与无助。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选择这个典故?(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沧海珠泪 珠生于蚌,蚌处于海,夜深月明之时,蚌打开壳滋养珍珠,使得珠子晶莹如泪。这里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寂。 教师提问:这一典故传达了怎样的情感?(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思念和内心苦涩的情怀。) 良玉生烟 蓝田美玉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美丽的景色,但这种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里象征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美好,却又难以触摸。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典故如何反映了诗人的追求?(生:表达了诗人对完美景象的向往,以及现实中难以实现理想的无奈。) 小结:通过这些典故,李商隐表达了他对美好年华的怀念,对失落爱情的痛苦,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每一重含义都在诗歌中交织融合,形成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