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七周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七周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秋季学期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七周考试政治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讲话30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对改革开放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②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第一生产力 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某校同学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时,收集到以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
④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某校高一(1)班开展“党史故事我来讲”活动。小李同学准备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他重点讲的内容可能有( )
①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的故事 ②长征时期“半条被子”的故事
③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故事 ④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的故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门头沟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走进门头沟区红色资源,赓续门头沟区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田庄村,追忆京西山区第一个党支部诞生的历史;步入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在宛平县抗日烈士纪念碑前凭吊牺牲的乡亲;驻足黄安坨村毛主席批示纪念馆,当年这里成立的常年互助组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亩产。参加此次活动最有可能认识到( )
①在改革开放中党领导人民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社会主义改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围绕这一主题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这说明( )
①各国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②不须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各国实践是完全不同的
③只有立足国情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解决本国的问题④道路问题关系民族的兴衰成败,要坚定本国的道路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促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实践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了矛盾的转化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促进了主要矛盾的转化D.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8.对于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其著作《乌托邦》中说:“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这说明,“圈地运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是(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使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C.提供了企业开办所需的大量货币财富 D.提供了大批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9.一位外国友人来中国旅游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在讲述中国推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成果时,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深圳、厦门、汕头、珠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一批城市
②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③开发开放浦东,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党的八大认识正确的有( )
①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改革开放以来,江泽民同志围绕的 主题,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实践,是凝聚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强大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下面对“四个自信”描述正确的是( )
①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合国情,有助于提升综合国力
②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③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必由之路
④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了物质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国情的制度才是最可靠、最管用的。这表明( )
①一个国家的制度,只有适合本国国情,才有生命力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
③我国在制度建设上不能借鉴西方国家经验④世界上不存在一种适用于一切国家的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发展”主要体现在( )
A.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B.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D.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16.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企业倒闭,生产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随着经济的恢复和高涨,矛盾又重新激化,这必然再一次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以下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产过剩是社会生产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③生产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是危机的直接原因
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邮票作为载体,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下列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围绕“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科学发展、砥砺奋进”四个篇章,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业绩,其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伟大转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③"世纪跨越"——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砥砺奋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伟大奇迹,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改革开放必须突破制度约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③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和贡献者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述事件( )
A.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C.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D.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20.读表,回答下面问题
年份 全国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 经济 前三项合计 私营 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21.3%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92.9% 0.1% 7.0%
上图是“三大改造”前后所有制结构对比,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 )
A.私有经济已经不存在B.工业化强国已基本实现C.改革开放取得成功 D.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2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全球价值链重构机遇,不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充分证明( )
①我国就此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经济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
②我国以改革开放为发展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了我国发展快车,推动了共同繁荣
③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围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认识正确( )
①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力量
②充分证明了判断一种社会形态是否进步的标准是是否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
④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已经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本质上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④这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中国共产党始终勇于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在实践中回答时代命题、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百年历史。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经济体制基础。我国的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是从党的(  )
A.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的B.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C.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的D.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问题 )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发表的《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9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7%。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20年的32189元。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自由贸易,维护公平竞争。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指出,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的原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的40年,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从历史阶段看,深圳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0一1992年,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初创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圳经济特区设立后,生产力得到巨大释放,经济呈现高速增长,1980一1992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7.4%。
第二阶段是1993一2012年,这是深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支柱产业较快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第三阶段,这是深圳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圳坚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全力推动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2019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27.09亿元。
深圳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对深圳经济特区各个阶段发展的指导作用。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岗村是农村改革变迁的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与壮大。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66.5万千克,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20年,小岗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升至27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至1160万元。
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小岗村是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它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提升,而且在深层次上改变国家和人民的精神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是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确立起来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战略部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使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人民更加自信的理由。
30.作业内容:知识整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自己的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展开的。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深邃思考和深刻总结。
依据上述材料,总结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C D D D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C C B C B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B A
26.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②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的步伐。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④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时化潮流。
27.①第一阶段,深圳经济特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呈现高速增长。
②第二阶段,深圳经济特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支柱产业建设,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③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第三阶段,深圳经济特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全力推动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28.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进入新时代,小岗村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实现村民“人人持股”。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发展。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股份经济,不断破除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29.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坚定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②新时代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飞跃,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坚定了中国人民的理论自信。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制度保障,制度优势充分显现,坚定了中国人民的制度自信。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精神财富,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30.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