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阶段性学情反馈
分值:7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7.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我校在国庆节前开展“盛世华诞 共贺国庆”墙报展。下面是小明在手抄报中“腾飞的中国”板块中列举的国家发展成就,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
B.我国已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居民收入提高
D.我国各项事业取得发展,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2.国庆出游时,河南学子小豫在农村看到: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系统高效运转,村民通过电商直播把特色农产品卖向全国。他感叹乡村振兴让农村变了样。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乡村振兴仅依靠科技就能实现,与改革无关
B.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乡村发展更具活力
C.农村智能化发展已超越城市,已实现城乡完全均衡
D.目前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发展电商,无需关注农业生产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以下情境能够体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B.我国加大医疗反腐力度,严惩腐败分子
C.“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D.国庆期间旅游景区拥堵现象严重
4.我校九年级某班开展主题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相关材料。据此,我们推测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为()
政府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200套保障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
社区居委会利用爱心食堂解决高龄老人的吃饭问题
政府举办“流动舞台进基层”文化演出活动丰富人民生活
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共同规划用地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A.坚持同步富裕,让人民共享成果 B.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C.我国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D.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5.2025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本届服贸会吸引了80唋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共达成建筑、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这说明我国(
A.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B.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共同富裕
B.通过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D.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6.10月8-9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在河南调研时强调,要全力抓好秋收秋种服务保障,夯实明年夏粮生产基础;要协调做好粮食收购、保险理赔等工作,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要立足河南粮食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优势,加快技术研发创新,助力农业强省、食品强省建设。之所以强调以上内容是因为 ()
①“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④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优化经济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2025年“九三”阅兵中,河南学子小豫看到歼-35 隐身舰载机、高超声速导弹等大批国产新型装备震撼亮相,这些装备均为我国自主研发,科技含量极高。他由衷为祖国强大感到自豪。以下'出自小豫的“时政评论”里的表述中有误的是 ()
①经济发展为国防科技进步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②国防现代化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志
③经济腾飞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凝聚力
④经济建设应优先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2025年1月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我国之所以重视教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成就民族、国家的未来
⑧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2025年5 月 20 日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网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广大网民的有关意见建议经汇总整理后提供给中央决策参考。这()
A.是公民在进行民主监督 B.能够确保依法行政的实现
. C、说明我国网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D.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
10.2025年我国上天下海迎来新突破(如下图所示),这些硬核科技突破说明()
A.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B.要敢于打破一切常规,多追求独特
C.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D.我国科技创新的卡点瓶颈全部解决
11. DeepSeek 爆火,民营科技企业“六小龙”出圈,密码之一是杭州举全市之力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一系列人才新政迭出;重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这说明()
A.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B 政府坚持依法执政,通过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C:只要依靠人才新政,就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D.政府以改革激活创新引擎,促进人才发展体制不断完善
12.2025年春节大年初二至初六,北京市首个AI 主题科技庙会上,AI 仿生人形机器人变身财神爷,给游客送上“财运亨通”的祝福;具身机器人在一旁发放庙会盲盒,给市民送惊喜;还有会制作咖啡的机器人、会弹吉他的机器人、会组队踢足球的机器人;更有AI春联、AI祈福签、AI糖画带回家……上述材料直接体现的是 (
A.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B.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创新米自于实践和探索 D.创新时代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13.2024 年郑州市某社区依托 “微议事厅”平台,组织居民围绕 “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制定出 “错峰停车 +共享车位”方案,有效化解了矛盾。这一做法体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作用是 ()
A.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管理权力
B.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民主协商渠道
C.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D.从根本上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14.2024年河南省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多地推出 “扫码查候选人”服务,选民通过手机扫码即可了解候选人的工作经历、履职承诺等信息,方便选民理性投票。这一举措有利于()
A.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参与选举
B.助力民主选举规范、高效开展
6、提高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积极性
D.使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真正确立
15.2025 年初,洛阳市政府在“洛快办”政务 APP 中新增“监督留言板”模块,市民可直接反映市政设施维护、公共服务保障等问题,相关部门需在 7 个工作日内回应处理。这一做法属于公民参与(
A.民主决策 B.民主监督 C.民主选举 D.民主管理
16.2025年3月,河南省某制造业行业协会组织当地 10 余家企业、工会代表及人社部门召开工资集体协商会,最终就 2025年行业工资指导线、加班工资标准等达成共识。这体现协商民主 、)
A.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C.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D.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17.2024年南阳市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先通过网络、座谈会等方式征集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建议 再由人大代表投票确定年度实施项目,确保项目符合群众需求。这一举播()
A.真正保障了公民当家作主
B.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C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D.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8.2025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规划编制开展为期1个月的网络征求意见,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建言专栏 ,同时可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人民建议”等渠道提交内容,支持文字和手机端语音两种留言方式。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311.3万条,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共同富裕”“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板块,兼具宏观思考与微观建议 。相较于“十四五”规划,本次网络征求意见在《建议》起草阶段提前近3个月启动,实现规划编制早期与民意的深度衔接 。
民众建言集中在科技创新(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发展)、民生保障(养老、教育、医疗)、生态环保、城乡建设、产业升级等方向,体现“问题导向”与“方案思维”的融合。所有征集的意见建议均会经过汇总整理;分层分类提供给中央及地方决策层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参考,确保民意融入政策设计全过程 。
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这一现象,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6分)
19.潮涌东方,气象焕新。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国庆、中秋相逢,长达8天的假期里,许多人踏上旅途,寻找心中的“诗与远方”,中学生丹丹也是其中一员。在旅行的过程中,丹丹注意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内,旅客熙熙攘攘,巨幅国旗前,“我与国旗同框”成为热门打卡点;很多外国人“走进来”,在北京、西安感受厚重的历史底蕴;在上海、重庆体验充满科技感的城市景观……一条条繁忙的道路、一个个热闹的景区、一间间红火的餐厅,见证我国深厚潜力在不断释放。丹丹不禁感慨道:“我们的祖国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都是改革开放的功劳啊!不过改革开放的脚步也是时候歇一歇了。”
请运用道德与法治所学知识,对丹丹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8分)
20.材料一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一系列顶层设计为创新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加大科研经费投入,2024 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在税收政策上,持续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井喷式涌现。航天领域,“天宫”空间站常态化运营,“嫦娥六号”成功实现月背采样返回;深海探测领域,“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交通领域,CR450动车组试验速度全球最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电池、电机、电控及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走在世界前列。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原因。(4分)
(2)有人说,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请对此谈谈你的理解。(6分)
21.“聚焦校园与社会微问题,以青年视角献务实之策”,我校政法社开展“模拟政协微提案”活动,鼓励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提案小组,围绕校园服务(如食堂管理、宿舍设施)、青少年成长(如心理健康、课外实践)、社会微治理(如社区环保、公共交通)等领域撰写微提案,活动设置报名、撰写、评审、成果推广等环节,撰写包含“问题背景、问题分析、解决方案、预期效果”的微提案。最终将进行评奖并将筛选出的优质提案提交给学校相关部门或社区居委会。请你积极参与其中:
【活动动员】:
(1)作为政法社社员,你动员班里同学积极参加,有同学却认为参与此类活动没有必要。请你运用“参与民主生活”的知识回应这一观点。(4分)
【提案确定】:
(2)提案小组确定后,在选择提案方向上,组内成员发生了意见分歧,作为组长你将如何解决 (4分)
【提案撰写】:
(3)最终你们小组选择“校园垃圾分类管理”作为提案方向,请简要说明你们会如何收集问题线索并提出一条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4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5 BBDBA 6-10 ACBDC 11-15 DABBB 16-17 CB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8.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我国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网络征求意见的方式,保障公民依法参与民主决策,让民意融入政策设计全过程;③我国政府重视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得6分)
19.①丹丹认为“我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都是改革开放的功劳”的观点不完全准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等诸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推动;但我国发展成就的取得,还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等多个方面。②丹丹认为“改革开放的脚步也是时候歇一歇了”的观点错误。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只有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动国家不断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点4分,共8分)
20.(1)①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规划,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②国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③国家优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活力;④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攻坚克难,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科技成就的取得贡献了力量(每点1分,共4分)
(2)①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②科技创新能够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发展中的卡点瓶颈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方向;③科技创新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占据更高位置;④科技创新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推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进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民生基础(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得6分)
21.(1)①参与“模拟政协微提案”活动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重要体现,民主参与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责任;②通过参与此类活动,能够提高同学们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学会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③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校园中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校园和社会的发展;④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每点1分,共4分)
(2)①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充分讨论,让每个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理由,尊重不同的观点;②引导成员围绕校园服务、青少年成长、社会微治理等活动规定领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同提案方向的可行性和重要性;③通过投票的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最终提案方向,同时兼顾少数人的合理意见;④若仍有分歧,可咨询老师或政法社负责人,听取专业建议,最终达成共识(每点1分,共4分)
(3)①收集问题线索:通过观察校园内不同区域的垃圾分类情况,记录存在的问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对校园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意见;采访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了解他们在垃圾分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查阅学校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规定,对比实际执行情况找差距。②解决方案:在校园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区域增设分类垃圾桶,并在垃圾桶上标注清晰的分类标识和投放指南;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定期开展校园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垃圾分类意识(收集线索2分,解决方案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