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二》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小组合作,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3.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并和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2.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并和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小组合作,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①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小组合作,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②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③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并和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任务一:交流平台
活动一:谈论收获
引导: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同学们会怎么做?(自由发言)
活动二:开展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出示本单元相关的课后题及含有难懂的词语的句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斜:弯曲向前延伸 生:产生、生出
理解方式: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查看注释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明朗:光线充足(多指室外),晴朗
理解方式:查字典、找近义词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凌乱:不整齐,没有秩序
理解方式:猜一猜、联系上文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繁多而艳丽
理解方式:找近义词、联系下文、查字(词)典
活动三:完善图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多种方法,完成“交流平台”中的图表。
预设1:在学习“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话时,我们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斜”是山间小路弯弯曲曲的意思;查看课文中的注释,理解“生”是产生、生出的意思。
预设2:在学习“啊!多么明朗的天空”这句话时,我们可以借助查字典,理解“明朗”的意思是光线充足(多指室外)的意思;通过找近义词“晴朗”也能理解“明朗”的意思。
预设3:在学习“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这句话时,我们可以先试着猜一猜“凌乱”的意思,或者联系上文“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理解“凌乱”是不整齐,没有秩序的意思。
预设4:在学习“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句话时,我们可以通过找近义词“五颜六色”,联系下文“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频频点头”,查字(词)典等方式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是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小结: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字(词)典等工具书,借助插图,查看注释,猜一猜,找近义词……
活动四:学习实践
你是怎样理解下面句子中难懂的词语的?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为了不惊动其他病人,她蹑手蹑脚地走进病房。
提示:当用一种方法无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可以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有时候可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预设1:第一个句子中“凉爽”的“凉”是清凉的意思,“爽”是爽快的意思,通过把词语分解再组合,我们就能知道“凉爽”的意思是清凉爽快。
预设2:第二个句子中“蹑手蹑脚”,我们通过查字(词)典可以知道是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的意思;我们也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做一做动作理解词语的意思。
小结: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还有:分解组合法和动作演示法,让我们把这两种方法总结到“交流平台”中的图表上吧!
活动五:评价方式及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能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
能说出理解某一词语所用的方法
能总结出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任务二:词句段运用
(一)“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教学
活动一:复习旧知
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栏目中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活动二:自主学习
1.一年四季各有不同。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呢?提示:不限于四字词语,自主完成“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春:暖和 春光明媚
夏:
秋:
冬:
2.小组交流。
(1)组内交流、汇总,说说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各个季节,也可以说是通过什么途径积累这些词语的。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各组交流后,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预设:
春——暖和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万象更新
夏——炎热 骄阳似火 暴雨如注 酷暑难耐 烈日当空
秋——凉爽 金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风习习 硕果累累
冬——严寒 寒风凛冽 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 鹅毛大雪
3.识记积累。学生齐读相应的词语,进行积累。
活动三:诗句拓展
1.我们积累了很多关于四季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四季的诗句吗?小组交流,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各组交流后,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预设:
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冬——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诗句,进行积累。
3.评价方式及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能想起描写春天的词语
能写出描写四季的词语
能说出描写四季的诗句
(二)“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教学
活动一:尝试运用,自主练习
请学生运用交流平台总结的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完成“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
(1)学生自读句子,思考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理解这两个词语分别可以采用的方法。
(2)四人小组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并准备全班交流。教师提示交流的思路:我们小组用 的方法理解“ ”这个词语,它的意思是 。
活动二:交流反馈,师生共学
1.教师指名小组代表交流,组内成员或其他小组补充不同的理解方法,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憧憬”:可以联系句中的“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等词语加以理解,即对某件事物充满向往;还可以用近义词替换的方法理解为“向往”。
“忐忑不安”:可以通过“忐忑”两个字中的心字底联想到这个词可能和心情有关,再依据“不安”明白这个词连在一起的意思是内心不安定。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造句:我把花瓶打碎了,害怕爸爸妈妈回家后发现,所以忐忑不安。
2.教师引导,学习总结。刚才我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这两个词语。有时候,当一种方法无法解决时,可以尝试运用另一种方法,有时也可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以使词语理解更加准确。
活动三:拓展练习,强化方法
1.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的昆虫都被冻死了。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1)小组成员自主学习。
(2)成员之间相互交流,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运用多种方法加以理解。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预设1:“掠过”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是轻轻擦过。
预设2:“气温骤降”可以联系句中的“风雪不止”“几乎所有的昆虫都被冻死了”,理解词语的意思,即气温忽然下降;也可以通过分解组合法理解词语的意思,“骤”是忽然的意思,“降”是“下降”的意思,“气温骤降”是气温忽然下降的意思。
预设3:“面如土色”通过查词典,我们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是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被吓到时的神态,理解词语。
2.评价方式及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能说出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能理解“憧憬”“忐忑不安”的意思
能分析理解词语所用的方法
任务三:布置作业
读一读课上积累的描写各个季节的词语和诗句。
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