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作业】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含解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分层作业】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含解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学霸提优】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一、填空题
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___________、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2.___________是“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它。
3.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及时将情况告诉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___________维护我们的权利。
4.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合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5.妈妈在网上购买了一件质量有问题的衣服,与商家协商退货无果后,她想起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求助。这说明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除了和对方协商,还可以___________。
6.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___________保护自己。
二、选择题
7.遇到校园欺凌时,应该( )。
A.忍气吞声 B.以暴制暴 C.告诉老师或家长
8.下面生活中的情景与相关法律保护搭配不恰当的是( )。
A.李叔叔在工厂上班,受劳动法保护
B.我们上学放学的路上受交通安全法保护
C.张奶奶到超市买东西,受国歌法保护
9.妈妈在超市购买了一箱牛奶,回家后发现牛奶已经过期,凭借购物小票向超市退换了商品。这得益于哪部法律的保护?(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10.小红在商店买了一支钢笔,使用两天后钢笔就坏了,商家却拒绝退换。小红可以通过哪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依据相关法律,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C.和商家大吵大闹
11.张奶奶买到一袋假奶粉,她应该用( )保护自己的权益。
A.义务教育法 B.合同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B.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去找人修理他一顿
C.工人工资被恶意拖欠,要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3.如果有同学偷摘我家果园的葡萄,我的正确做法是( )。
A.偷摘他们家的 B.找人教训他 C.告诉他的家长
14.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应该( )。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告诉家长或老师 C.向有关部门反映
15.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的途径是( )。
A.私下协商 B.打击报复 C.诉讼法律来解决
16.王某在路上行走时被路过的违规车辆刮倒受伤,肇事司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王某请求警方调取监控录像取证,并将肇事司机告上法庭。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决肇事司机承担全部责任。这件事情说明( )。
A.监控是争取合法权益最有力的武器
B.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C.警察解决不了纠纷
三、判断题
17.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斗争。( )
18.放学途中,小明遭几个高年级男生殴打,钱财被抢,他告知父母,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该情况。( )
19.小学生违反法律不需要承担责任。( )
20.如果我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而对方不愿承担责任,我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
21.法律禁止酒后开车。( )
22.我们小学生也要遵守法律,比如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 )
23.法律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四、连线题
24.请你把情景与对应的法律连起来。
李萌在公园被没拴狗链的狗咬伤 A.《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医疗美容机构为15岁的小弘文身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张某的爸爸酗酒后殴打张某和妈妈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某工厂向湿地公园排放工业废水 D.《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
餐厅老板聘用刚刚小学毕业的小军 E.《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五、简答题
25.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
六、辨析题
26.六年级的晶晶同学,在玩手机游戏时听信了游戏主播的话用爷爷的手机分几次给这名主播打赏了3395元。爷爷要带晶晶到当地派出所报警。警察能帮着追回这些钱吗?为什么?
七、综合题
27.小刚的父母离婚了,都不愿意抚养他。八岁的小刚跟奶奶一起生活,两人只能靠奶奶微薄的养老金维持生活。随着小刚年龄的增长,花销越来越大,无奈之下,他找到父母求助。但父母均已重新组建家庭,都拒绝了小刚的请求。
(1)小刚现在应该怎么办?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为小刚支招。
(2)说一说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人身权
【解析】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正确。
2.法律
【解析】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法律是“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家人 老师 法律
【解析】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面对校园欺凌行为,我们要勇敢地说“不”。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4.书信 指纹 录音
【解析】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合同、指纹、书信、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5.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解析】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不成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请求调解,由这些组织来帮助解决消费纠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6.法律
【解析】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7.C
【解析】选项A忍气吞声,不正确,这样会助长校园欺凌的行为,要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不符合题意。
选项B以暴制暴,不正确,以暴制暴解决不了问题,可能使问题更严重,不符合题意。
选项C告诉老师或家长,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解析】选项A李叔叔在工厂上班,受劳动法保护,正确,不符合题意。
选项B我们上学放学的路上受交通安全法保护,正确,不符合题意。
选项C:张奶奶到超市买东西,受《国歌法》保护,此说法不正确。张奶奶购物属于消费者行为,应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主要规范国歌的奏唱、使用和维护国歌的尊严(如在正式场合),与购物无关。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解析】选项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此选项不正确,该法规范学校教育,与消费无关。
选项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此选项正确。
选项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此选项不正确,该法管理交通行为,与商品退换无关。
故选:B
10.B
【解析】选项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不正确,放弃维权会纵容不良商家,损害自身权益。
选项B依据相关法律,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正确。
选项C和商家大吵大闹,不正确,争吵可能激化矛盾,甚至违反治安法规,无法解决问题。
故选:B
11.C
【解析】选项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主要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活动等相关事宜,与购买假奶粉维权无关。
选项B:《合同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张奶奶买奶粉属于消费行为,并非典型的合同纠纷适用范畴。
选项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等方面的法律,与购买假奶粉的消费维权无关。
故选:C
12.B
【解析】选项A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正确。
选项B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去找人修理他一顿,不正确,应该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选项C工人工资被恶意拖欠,要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正确。
故选:B
13.C
【解析】选项A:偷摘他家的,此做法不正确,这是报复行为,不仅错误,还可能违法,会导致更多冲突。
选项B:找人教训他,此做法不正确,这涉及暴力或威胁,既不安全,也不道德,容易造成伤害或更严重的问题。
选项C:告诉他的家长,此做法正确。
故选:C
14.A
【解析】选项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这是不应该做的。因为忍气吞声会让侵害行为继续发生,无法保护自己,还可能助长侵权者的气焰。符合题意。
选项B:告诉家长或老师,此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选项C:向有关部门反映,此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C
【解析】选项A:私下协商,此做法不正确,虽然有时可以作为第一步,但可能不公平或无效,并非最权威的方式。
选项B:打击报复,此做法不正确,这是违法行为,会激化矛盾,甚至让自己受到法律制裁。
选项C:通过诉讼法律途径来解决,此做法正确。
故选:C
16.B
【解析】选项A:监控是争取合法权益最有力的证据,此说法错误;监控录像在案例中是证据,用于证明事故真相,但其本身并非“武器”。争取合法权益的核心依靠是法律,监控等证据需通过法律程序才能发挥作用,不能将证据等同于保护权益的核心工具;
选项B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正确;
选项C警察解决不了纠纷,错误;案例中警方通过调取监控录像为案件提供关键证据,是解决纠纷的重要环节。警察的职责包括调查取证、调解简单纠纷,虽未直接作出责任判定,但为后续法院判决奠定了基础,并非解决不了纠纷;
选项D只有到法院打官司才能解决问题,错误;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途径不止诉讼,还包括协商、调解等。
故选:B
17.√
【解析】我们要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可以指出对方的错误,要求对方道歉,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故表述正确。
18.√
【解析】放学途中,小明遭几个高年级男生殴打,钱财被抢,他告知父母,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该情况,这样能让成年人及时介入,保障自身安全、维护自身权益。故表述正确。
19.×
【解析】小学生做错事,如果严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表述不正确。
20.√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宠物主人应当对宠物造成的伤害承担责任。如果狗主人不愿赔偿,受害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如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公安机关、社区求助)维护自身权益,这是合法且正确的行为。这体现了法治精神和公民责任,不鼓励私力报复。故表述正确。
21.√
【解析】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它禁止酒后驾车,让我们更安全。故表述正确。
22.√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识记辨认能力。
我们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同样需要遵守法律。交通规则是法律的一部分,例如过马路时走斑马线、看红绿灯,这不仅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需要,也是尊重他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表现。遵守这些规则体现了基本的法治意识和公民责任。
故答案为:√
23.√
【解析】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故题干正确。
24.
【解析】大家理解生活中的情景如何与法律对应,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和安全的工具。
李萌在公园被没拴狗链的狗咬伤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医疗美容机构为15岁的小弘文身 —— D.《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
张某的爸爸酗酒后殴打张某和妈妈 —— E.《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某工厂向湿地公园排放工业废水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餐厅老板聘用刚刚小学毕业的小军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5.爸爸应该:
1. 和公司友好协商,要求支付工资。
2. 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国家监察委员会部门(如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
3. 也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描述阐述能力。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可以从沟通、找政府帮忙、走法律程序等方面进行阐述。
26.能追回。因为晶晶是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的大额消费行为无效,警察会协助家长依法处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首先阐述自己的观点,才能追回。理由可以从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监护人同意的大额消费行为无效的角度进行阐述。
27.(1)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小刚可以向民政部门反映情况,还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他是未成年人,可以去政府相关部门申请法律援助。
(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解析】(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为材料中小刚支招可以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角度阐述;
(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描述阐述能力。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可以从规范作用、保护作用、引导作用等角度阐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