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泗水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泗水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甘肃省古浪县泗水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九年级语文
说明:
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8小题,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笑谈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对鲜妍娉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一点不旁①(wù),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甚至能矗立起精神大厦,是毕淑敏的诗意人生。诗意的人生不容亵渎,不应矫揉造作;为了人生的诗意,我们应该温文尔雅,使诗意与人生②_ _。
1. (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pīn骛 B.pín鹜 C.pīng 骛 D.piān 鹜
2.(2分)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相映成趣 B.珠联璧合 C.相辅相成 D.相得益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魏文帝曹丕《燕歌行》诗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是在气温降到0℃左右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霜降, 。俗话说( )“霜降霜降,霜止清明。”这句谚语前半句断句应为“霜、降、霜降”——是说自然界的霜,大概率是从霜降这天开始降落的;到了来年春天清明节,风清景明,气温回暖,就不再下霜了。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
B.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C.霜,是在气温降到0℃左右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之一。
D.霜,是在气温降到0℃左右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在物体上的白色冰晶。
4.(2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顾名思义,就是霜气降落的节令。
B.望文生义,就是霜气降落的节令。
C.霜气降落的节令,岂不就是顾名思义
D.霜气降落的节令,岂不就是望文生义
6.(2分)下列话语,最得体的是( )
李华同学去医院看望生病的王老师,临走时,王老师对李华说:“请你转告同学们,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不用再来医院看我,以免耽误学习。下周三我会出院,你们要做好功课的预习哦。”李华转述:
A.“同学们,王老师要我转告大家,我们的心意她领了。她下周三会出院,她要我们做好功课的预习。”
B.“同学们,王老师要我转告大家,你们的心意她领了。大家不用再去医院看她,以免耽误学习。下周三她会出院,她要你们做好功课的预习。”
C.“同学们,王老师要我转告大家,我们的心意她领了。大家不用再去医院看她,以免耽误学习。下周三她会出院,她要我们做好功课的预习。”
D.“同学们,王老师要我转告大家,我们的心意她领了。大家不用再来医院看她,以免耽误学习。下周三她会出院,她要你们做好功课的预习。”
7.古诗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月是故乡明。
(2)溪云初起日沉阁, 。
(3)野芳发而幽香, ,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临近毕业,语文老师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激励同学们积极进取,努力实现远大理想。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巧用典故表达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万千感慨的句子是: , 。
(6)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现了不论身处何地都满怀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8. 综合性学习。(8 分)
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内涵探究】请写出一句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警句。(2 分)
(2)【活动策划】围绕“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以下活动,请你再补充两个。(4分)
活动一:举办“自强不息”主题演讲比赛
活动二:开展“自强不息”人物事迹展
活动三:
活动四:
(3)【采访交流】学校邀请了一位成功人士来校做报告,讲述他自强不息的奋斗经历。如果你是校报记者,你会如何提问?请写出两个问题。(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每小题3分,共6分)
题小松
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①.为谢②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注]①方资:正可用作。柱石功:栋梁之材的功用。②为谢:因为这个原因而相告。谢,是告诉、相告的意思。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七言律诗热情赞颂了松树不畏严寒,不惧霜雪淫威,刚劲挺拔,四季青翠的高尚品格,读来清新隽永,颇有韵味。
B.诗以“怜”起,以“怜”贯通全篇。“怜”,兼含同情及爱怜、欣赏的意思。诗人同情小松的“寂寞”,又赞赏它的无私。
C.颈联实写小松随着季节生长枯萎,待到它长成百尺苍松之时,即可成就其栋梁之功了。
D.诗中夸大百花“枯荣”之易来强调小松成材之难,以百花之“变”来反衬小松之坚定。
10.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分)
此诗全篇八句,作者以___ 自况,刻画出其 的精神品质,寄寓作者高远的政治抱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6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羹。 (节选自陈继儒《小窗幽 记》)
【丙]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④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⑤也。(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饭粒,颗粒。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樗蒱:古代的一种博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作用类似于后世的骰子。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⑤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并不能看见东海。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 余孥一小舟 (2)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四林皆雪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12.下列对【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B.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C.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D.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
14.【甲]【乙]两文均描写了雪景,但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3分)
15.请为丙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4分)
精于心,简于形
王晓秀
①精于心,简于形,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和境界。
②人生的繁出于惑。要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困厄,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说的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自会进入至简忘我忘物的状态.
③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真正做到“精于心,简于形”,还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放平心态。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想面对未来。
④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地欣然享受生活。生活中,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有瑕疵。简单做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无怨无悔。
⑤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做最好的自己,知足、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⑥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得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能欣赏“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能听闻“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能感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地写出《醉翁亭记》,
⑦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有成功的自信,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都很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充实,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坐命之真谛;因为简单,才尽享心灵之静美。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6.(3分)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要学会简单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
B.本文的很多语句富有诗意,充满哲理,能给予我们人生启迪。
C.本文的标题十分凝练,作者在第③段中阐述了“精于心,简于形”的内涵,然后下文具体地阐释了“精于心,简于形”对于人生的价值。
D.作者在第⑥段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而突出地论证了“处境在于心境”的观点,从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7.(3分)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霍去病17岁跟着舅舅卫青出征漠南抗击匈奴,一战成名,被封为“冠军侯”。
B.苏轼屡次被贬,人生遭遇多次波折,但他不把这些放在心上,每到一个地方都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人们的爱戴。
C.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放弃一切纷争,把主要精力放在抗击日本人的侵略上,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D.春去秋来,万佐成、熊庚香夫妻的厨房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已近70的他们依然凌晨四点起床备好炉火,迎接每一天的新老客人,365天从不离开。在与病魔抗争、在与亲人相守相伴的日子里,一定有一份温暖和欢乐来自爱心厨房。医院里亲人间互相守护,院外爱心厨房完成了另一种守护,无论白天或夜晚,这里总会为你留一个炉火。
18.第六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4分)
19.(4分)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认为我们需要哪些品质才能做到“精于心,简于形” 请有条理地简要作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4分)
仙人掌 欧·亨利
①一般而言,消沉的人最容易沉溺于对往事的回忆,而一个人能在脱手套这会儿功夫重温一下求婚的整个过程也不是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
②特里斯戴尔伫立在他单身公寓的桌子旁,做的正是此事。桌子上放着一个红色的陶罐,里面栽着一株形状奇特的绿色植物。它属于仙人掌的一种,长长的叶子宛如触手一般,微风拂来,不停地摇曳,似乎在向人招手致意,
③特里斯戴尔慢慢地脱着手套,几个小时前发生的那令人揪心的一幕仍在他的脑海里闪现。教堂里那一簇簇鲜花的芳香,丝丝缕缕,依稀可闻;宾客们彬彬有礼的低声交谈言犹在耳;而牧师那拖长语调的话语一直萦绕在他的耳边,挥之不去。它宣告了一个无可挽回的事实:她与另一个男人结合了!
④这沉重的一击让他陷入绝望,但他仍想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失去她,又是怎么失去的。他突然发现自己正面对着以前从未正视过的东西-一一个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纯粹的、真实的自我。他看到,以前穿在他身上那虚伪自负的华丽外衣如今破烂不堪,贻笑大方。
⑤他看到,当她缓缓走过教堂的过道,走向圣坛,当那个男人牵着她的手时,她抬起头来凝望着新郎,目光里流露出的是幸福和安详。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要被遗忘了。这种目光,他也曾领略过,其中的意味,他自然心领神会。他的自负已经崩溃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发生争吵,一次也没有……
⑥可是,局面突然变得不可收拾。几个月前发生的事件又在他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起来。
⑦她一直把他当作偶像,而他每每带着高贵气派接受她的膜拜。她为他点燃香烛,香烟缭绕,沁人心脾。瞧,她是多么谦逊,多么纯真,多么虔诚,多么纯洁。她把他奉为天神,用很多溢美之词称赞他的品行和才华。他接受她的供奉,犹如沙漠吮吸雨露,却拿不出花朵和果实施以回报。
⑧那天晚上,他把她请到自己的住处,向她炫耀自己非凡的经历,她是那么美丽,头发自然卷曲,容貌清纯,话语温柔,令他着迷。她问道:“卡拉瑟斯船长告诉我,你会说一口地地道道的西班牙语,你怎么会懂得那么多 ”
⑨唉,卡拉瑟斯真是个白痴。那是他特里斯戴尔从词典的旮旮旯旯里搜集的一些古老而隐晦的西班牙谚语,然后拿到俱乐部向人卖弄。毫无疑问,他为此感到过内疚。卡拉瑟斯是他的一位崇拜者,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把特里斯戴尔所谓的博学多才传得神乎其神。
⑩哎呀,她的崇拜是多么令人愉快,多么令人舒畅。对于她的赞美,他来者不拒,也不予辩解。任由她将虚妄的西班牙语学者的称号加封在自己头上。
当他放下高傲,跪在她的脚下,向她求婚时,她是多么快活,多么羞涩,多么紧张!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他都可以发誓,她的眼神中分明包含了毋庸置疑的允诺。可是,出于女孩的羞怯,她却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明天,我会给你答复的。”她说,于是,他,这位宽容而自信的胜利者,微笑地答应再等她一天。第二天,他在房间焦急地等待着她的回音。中午时分,她的仆人来到他的门口,送来了一盆奇特的栽在红色陶堆里的仙人掌,没有字条。也没有口信,只是在那株仙人掌里挂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一个古怪的外国名字或植物学名。他一直等到了夜晚,却没有等到她的回音。
两天后,他们在一个晚宴上碰面了。一阵寒暄过后,她注视着他,一脸的紧张、疑问和关切;而他却彬彬有礼,漠然相对,一心就等她开口解释,她以女人的敏感,从他的态度上得到了某种暗示,随即也变得冷若冰霜。就这样,他们开始疏远;最后,分道扬镳。他的过错在哪儿 该怪谁呢 此时此刻,谦卑的他在自负的废墟中寻找答案,假如……
公寓房间里,一个人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把他又拉回到现实之中:
④“你的白兰地可不怎么样。”这位偶然来访的朋友走到他身边,“哪一天到潘塔看我,尝尝老加西亚带过来的那玩意儿。嘿,这儿还有一位老相识呢!特里斯戴尔,你从哪儿弄来的这盆仙人掌 ”
“一个朋友送的礼物。”特里斯戴尔说道,“知道是什么品种吗 ”
⑥“当然知道,这是一种热带仙人掌,在潘塔每天都能看到成百上千,喏,这上面挂着西班牙语标签呢。”
特里斯戴尔笑了笑:“标签上写的是西班牙语吗 ”
“是的。当地人想象,这种仙人掌的叶子是在向人伸手招唤,所以他们把它叫做‘唤
人掌’,英语的意思就是‘请把我带走’。” (有删改)
20.(3分)下列对小说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男主人公在卖弄古老隐晦的西班牙谚语后感到内疚,因此他决定放下高傲,向“她”下跪求婚。
B.“偶然来访的朋友”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他的出现无意中揭示了特里斯戴尔求婚失败的原因。
C.第三段对温馨的婚礼场面的描写,以乐景写哀情,用反衬的手法表现特里斯戴尔痛苦绝望的心情。
D.小说运用插叙,巧妙地把现实和回忆交织在一起,使情节起伏跌宕,悬念迭生,有力地突出主题。
21.(3分)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他接受她的供奉,犹如沙漠吮吸雨露,却拿不出花朵和果实施以回报。
22.(4分)请简要概括小说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
23.(4分)请分析小说以“仙人掌”为题的妙处。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8分)
24.(3分)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 )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
不喜欢《大堰河》。 ————茅盾
B,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
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 ————郑振铎
C.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
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唐弢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
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孙光萱
25.(3分)九年级准备举行《水浒传》小故事创意新编展演,九年级(1)班选取的是《智取生辰纲》一节,同学们打算在杨志押送贵重货物前往东京时给他配备助手,若条件允许,从下面的备选人物中挑选一位助手,你认为杨志会选谁 请结合原著内容和人物性格阐述你的理由。
备选人物: 林冲 武松 鲁智深
五、写作(60分)
24.东晋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在经典阅读中,我们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得”:体会了作者的情感抱负、学会了某种写作手法、陶醉于书中精妙优美语句、沉迷于经典人物形象……请任选一部你读过的书,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读经典后的“得”吧。(150字左右)(1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
[材料一]
英雄释义:(1)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2)指具有英勇品质的人。(3)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材料二]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至今,乱世出英雄,三国鼎立,使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智者孔明;宋金对峙,乃有“壮志饥餐胡虏内,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精忠岳飞。
[材料三]
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要求:
(1)符合文体特征,不得套作。
(2)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如果不可避免,请用 XX代替。
(3)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题目一:以“当今时代还有英雄吗”为题,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题目二: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