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天津四中2025级高一上学期学情调查一 (政治)一 、选择题75分(每题3分)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的成立 意味着(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②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③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④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关于新中国的成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B.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D.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3. 中国工人阶级是随着外资企业、官办资本和民族工业的建立而逐步成长发展 起来的。到五四运动前后,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 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但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 家三重压迫剥削。在此背景下( )①无产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②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具有了现实可能性③工人阶级的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阶级基础④中国工人阶级必将成为凝聚革命力量新的政治组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十月革命一 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 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④在马列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 后的根本任务。党的八大召开后,我国(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隆重集会,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①新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②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③我国实现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 无数的“中国奇迹”、“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蛟龙”入海、天眼、 悟空、国产大飞机等等。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 )A.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C. 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D.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8.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 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艰辛探索历史告诉我们( )①必须立足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③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和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 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 )①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③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④让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1920.年前后,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分子经过摸 索逐步划清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 主义流派的界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报刊纷纷刊载介 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气象。这种新气象意味着马克 思主义①成功实现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已经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自觉追求③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指明了新方向④在中国进入了全面系统的传播阶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获得较快发展;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这些成果的取得( )①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为改革开放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③主要得益于过渡时期制定和实施的总路线和总任务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 题。国有制打“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 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休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 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 调 ( )A. 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火剥削C. 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 D. 总路线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1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 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进行“第 二次结合”,是因为( )①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深刻变化②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向我们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说明根本政治制度已经建立,奠定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基础③使得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对中 国的革命和中国的未来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影响。这意味着( )①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和革命政党②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③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方法④中国迎来了顺利的革命征程和光明的革命前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 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 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 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而人类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却成了一种救命手 段,用以激活因危机而周期性地瘫痪的经济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②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2022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4周年。这174年,人类社会经历无尽的风云变幻,但始终不变的是人民对和平幸福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共产党宣言》 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中国几代领导 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中国的发展。关于《共产党宣言》,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②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指明了路径③主张阶级调和,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8. 空想社会主义是在一些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中形成的,是人们 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与憧憬。经历三个时期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虽不断完善,但仍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对劳苦大众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这主要是由于空想社会主义 ( )①主张消灭城乡差别,脑力、体力劳动差别和阶级差别②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性③主张阶级调和,没有找到进行社会革命的正确途径④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 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 )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③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 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既有高歌猛进, 也有坎坷曲折。在其发展进程中,人们通常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伟大的飞跃。 关于这三次飞跃表述正确的是( )①巴黎公社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②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现实的飞跃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④二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 每一次社会基本形态的更替,背后都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支配 着的,一旦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种生产关系被取代就必然不 可避免了。下列能够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的是 ( )①垦田和兴修水利能力的提升降低了耕种王田的积极性②新贵族要求农户以货币形式缴地租促进了工商业发展③为满足资本家的利润,工薪收入增速总赶不上物价增速④尽管枪击案频发,但美国的禁枪法案仍难提上议事日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拥有众多的高新科技并渗透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 及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因此有人对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复兴 信心不足。这一观点没有看到( )A.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C. 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生产资料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3.2021年6月,新华社刊发了《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文中提到,马克思 主义为人间带回真理的火种,中国以鲜活厚重的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在科学社 会主义这部巨著里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不朽篇章。上述论述表明( )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舍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④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 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A. 生产关系的性质 B. 是否存在剥削C. 生产力的水平 D. 人的发展状况25.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 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 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A. 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 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C. 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D. 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问答题25分26. (13分)《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宣言第一次全面系 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它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 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 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 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邓小平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 一个发展阶段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 路是曲折的。”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说明社会主 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必然的。27.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 讲话。以下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摘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 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末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 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 而 生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 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宜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 如何救中国的。参考答案1D 2B 3D 4D 5B 6C 7B 8A 9D 10C 11C 12A 13A 14B15B16D17C18C19A20D21A22D23C24A25B26.(13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5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2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5分),反映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1分),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是曲折漫长的过程,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7.(12分)①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③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带领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每点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天津四中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pdf 天津四中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