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九年级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反馈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篝(gou)火
宽宥(yu)
冠(gudn)冕
成吉思汗(hn)
B.飘逸(yi)
伛偻(yú)
恪(kè)守
心无旁骛(wù)
C.禅(chan)师
惊骇(hai)
骈(pian)进
前仆(pú)后继
D.褴((1ǎn)楼
轻觑(qù)
麾(hui)下
孜孜不倦(zi)
2.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金戈铁马
扭怩作态
矫揉造作
相得益彰
B.鸠占鹊巢
一意孤行
李代桃僵
波澜不惊
C.附庸风雅
自惭形秽
心旷神怡
山肴野簌
D.莫不关心疲惫不堪
形销骨立
抽丝剥茧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待人热情、诚实守信的人在西南边陲这个民风淳朴的小镇上俯拾即是。
B.全民抗疫事迹的电影《在一起》,让观众逐渐对英雄的看法茅塞顿开。
C.参加“献礼二十大”朗诵后,他向观众深鞠躬,展示出彬彬有礼的风度。
D.杭州亚运会上,潍坊小将张冬夺得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金牌,多家媒体强聒不舍地争先报道。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B.要在城南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C.“体考和实验考试结束后,我就可以专心进行文化科复习了。”小明激动地说。
D.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抒写过恢复中原、希望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过壮志难酬的悲愤,他与苏轼
并称“苏辛”。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只有对核电池的回收、流通和制造制定完善的法律并严格执行,新能源电池才能更好地使用。
B.班主任在班会上说:“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C.通过画家们精湛的笔墨、巧妙的构思,很好地将人与自然交融在一起。
D.近年来,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质量、教学设施有了很大提高。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第1页/共8页
A.“除非你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这个问题将一直困扰你。”这是一个假设复句。
B.现代诗歌表现形式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
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
C,文采本指辞藻、才华: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
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7.小明整理了一份出行手册,请帮他补全手册内容。(共6分,每题1分)
行者
所至
相关名句
所感
物是人非
刘禹锡
扬州
(1)
恍若隔世
刘长卿
长沙
汉文有道恩犹薄,(2)
感叹命运
纵隔千里
苏轼
密州
(3)
同赏明月
毛泽东
北国
(4)江山如此多娇,
豪情激荡
其必曰:(5)“
范仲淹
岳阳楼
忧乐情怀
乎!
我的感悟:在前行的道路上,无论因何出发,都要如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所言(6)
”,坚定信心,执着前进。
8.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
B.《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以梁山好汉为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C.《水浒传》在结构上采取先合后分的单线结构,顺时叙述。
D.《水浒传》用的是古代白话,堪称中国白话文学的里程碑。
9.阅读下面片段,完成题目。(3分)
他道:“郑屠的钱,洒家自还他。你放这老儿还乡去。”那店小二那里肯放。他大怒,又开五指,去
那小二脸上只一掌…且说他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金公,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
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第2页/共8页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答案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30分,每题2分)
1.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冠(guàn)冕——guān;B.伛偻(yú)——yǔ;D.褴(lǎn)褛——lán;
2.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扭怩作态 ——忸怩作态;C.山肴野簌——山肴野蔌;D.莫不关心——漠不关心;
3.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俯拾即是:低下头来随便捡一捡就到处都是,形容十分多,又十分容易得到。此处形容人,用错对象;
B.茅塞顿开:形容受到启发,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此处用来形容观影的感受,用错对象;
C.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使用正确;
D.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此处用来形容媒体争相报道,用错对象;
故选C。
4.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D.“抒写过恢复中原、希望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过壮志难酬的悲愤”是“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的内容。“悲愤”后的逗号改为句号。故选D。
5.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A.语序不当,应改为“只有对核电池的制造、流通和回收”;
C.缺少主语,删去“通过”;
D.搭配不当,应改为“农村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故选B。
6. 【答案】A
7. 【答案】 ①.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②. 湘水无情吊岂知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④.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⑤.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⑥.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⑦.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⑧. 直挂云帆济沧海
8. 【答案】 C 《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9.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嫉恶如仇 侠肝义胆 脾气火爆 粗中有细 豁达明理
10. 【答案】(1) 示例: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 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古典诗词;等等。
(2)①⑥;
(3)君子自强,主要体现在面对困难,勇敢无畏;君子自强,应意志坚强,不言放弃;君子自强,还要持之以恒地刻苦训练,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答案】11. 溪 荷叶 评分:共2分。
12.“傍”,本指靠近、依靠,诗句中写小野鸭亲昵地依偎在母鸭身边安然入睡的情态,流露出作者对这幅宁静、温馨画面的喜爱之情。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二)(14分)
【答案】13.D 14.C 15.D
【解析】13.本题考查字义。D.句意: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去,离开。故选D。
1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助词,定语后置标志\代词,这种景象;B.连词,就\连词,却;
C.介词,因为\介词,因为;D.表顺承,就\表转折,却;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根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知,选文表达了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故选D。
【答案】16.(1)向来,一向;(2)带领;、
17.(1)(这个方法)只有广汉精通并行之有效,其他模仿的人没有一个能赶得上他。
(2)广汉跪拜答谢说:“幸亏(你们)保全了苏回让他活了下来,(我)会很好地厚待你们。”
18.精于吏职,聪明机智,雷厉风行,言而有信。
(三)(10分)
【答案】19. A 20. 示例一:革命烈士吉鸿昌的父亲曾经教导他“做官即不许发财”,吉鸿昌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并向瓷厂定做了几百个饭碗,将这句话印在碗上,发给全体士兵。
示例二:明朝名臣于谦巡察地方返京时,人们送他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写下“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百姓话短长”表明心迹。
21. 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鱼痴于“所溺”而横在案板上的例子(反面事例)以及通过论述“忽微”诱惑的隐秘和危害,告诫智勇之士要拒绝“忽微”的诱惑,才能不被销魂噬骨的“所溺”吞噬;论述了“要对自己的所好有所节制,不被所累,才是智勇”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2.开头用欧阳修的话引出中心论点:不管成就伟业,还是做大写的“人”,都要避开人生路上的陷阱;然后列举范仲淹和晏婴的事例,从“保持一份清醒”和“保持一份警觉”两个方面论述怎样避开陷阱;最后总结全文,告诫智勇之士警觉“忽微”的诱惑
四、(11分)
【答案】23. ①. 六根因村民陆续把灯笼送到春生家而难过; ②. 孩子们为六根送来了电子照明灯; ③. 六根点燃了积攒多年的灯笼
24.B
25. 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答出两点即可),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六根看似悠然但内心极度盼望村民送灯笼的情态,以及看见红灯笼送来时的兴奋之情。
26. 六根把孩子们送的电子照明灯挂在门口,即便风雨雨淋也不变色,象征着六根对自己本心的坚守,不管社会如何转换他将坚守初心,敬业清廉。还象征着真善美是社会的底色,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变色。
【解析】
【23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事件。
①根据第⑤段中“春生门前已挂了二十几个红灯笼了。可六根门前还一只灯笼都没挂。六根感到极难过”可得:六根因村民陆续把灯笼送到春生家而难过;
②根据第⑥段中的“六根开了门,一个小孩举着灯笼,灯笼后跟着十几个小孩。小孩齐声说:‘村长,我们给您送灯笼来了,这是一盏电子照明灯。’”可得:孩子们为六根送来了电子照明灯。
③根据第⑦段中的“六根把三十挂小鞭炮全放了,把积攒了多年的几百只灯笼堆在一起。他拿出打火机,点了火”可得:六根点燃了积攒多年的灯笼。
【24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信息。
B.根据第⑦段中的“这些灯笼没点用途,烧了,让你们开开心”可知,六根烧掉灯笼,是想让孩子们开开心,也说明他已经解开了心结,意识到只要为人们做了实事,人们终归会记住他,感激他。本项“表达了自己对村民追求金钱的讽刺、埋怨”有误。故选B。
【25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六根早早吃过晚饭,坐在门前悠然地吸着烟”是对六根的运作描写。“眼光却不时往路边上掠”是对他的神态描写。“六根兴奋地站起来”是对他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他说的话是对他的语方描写。联系句中的“悠然”“眼光却不时往路边上掠”“兴奋地站起来”可知,此处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六根看似悠然但内心极度盼望村民送灯笼的情态,以及看见红灯笼送来时的兴奋之情。
【26题详解】本题考查语段赏析。
末段具有象征意义,“风吹雨淋,永不变色”表面上说的是孩子们给六根送来的电子照明灯永远不变色,实际上是说的是六根坚守本心,不管社会风气如何变化,他都会像这电子照明灯一样永远坚守本心,敬业清廉。
“夜来灯亮,不失光明”,灯笼永远不失光明,会在晚上给人们带来光明。灯笼的作用永远不会改变。这象征着孩子们身上体现出来真善美是社会的底色与未来,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功利而有任何的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