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遵义市南白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
1.泡腾片是利用有机酸和碳酸氢钠在水中发生反应,并释放大量,状如泡腾,故名泡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属于碱
B.碳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C.的结构式为
D.泡腾片溶于水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从某种意义上讲,可将、、、、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中与它们同属一类的是
A.CO B. C. D.CuO
3.下列无色溶液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4.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
B.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纳米材料粒子的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范围之内,所以纳米材料是胶体
D.可以用半透膜分离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Cu2++2OH =Cu(OH)2↓
B.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CO+H+=HCO
C.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Ba2++SO+H++OH =BaSO4↓+H2O
D.CaCO3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7.已知下列物质的名称分别是
名称 硫代硫酸钠 多硫化钙 过氧化钡 超氧化钾
化学式
根据上述命名规律回答:应命名为
A.三硫代碳酸钾 B.多硫碳酸钾 C.过硫碳酸钾 D.超硫碳酸钾
8.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否发生电离。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在水溶液中:NaHCO3=Na++H++CO
B.在熔融状态下:NaHSO4=Na++H++SO
C.在水溶液中:Ca(OH)2=Ca2++(OH-)2
D.在熔融状态下:Na2O=2Na++O2-
9.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漂白粉作消毒剂 B.铁粉作食品袋内脱氧剂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赤铁矿冶炼金属铁
10.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反应中水只做还原剂的是( )
A.C+H2O→CO+H2
B.F2+ H2O→HF + O2
C.2Na +2H2O→2NaOH+H2 ↑
D.2Na2O2+2H2O→4NaOH+ O2↑
12.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13.实验室可借助电导率传感器研究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实质。将电导率传感器插入滴有酚酞的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匀速逐滴加入与溶液等浓度的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溶液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同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B点时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且B点导电能力最低,说明产物是非电解质
D.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但最终溶液的导电性要比A点低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铁与稀硫酸反应:
C.NaHCO3溶液与盐酸混合:
D.石灰石溶于盐酸: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15.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为常见金属单质,将的浓溶液滴入氨水中可以得到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
(2)、都可用于工业上冶炼金属铁,以为原料冶炼铁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有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写出的另一种用途: 。
(3)写出下列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 。
(4)制造电路板工艺中,用溶液刻蚀铜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原理: 。
(5)在溶液中加入,恰好使转化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6.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向氢氧化镁固体中加入醋酸溶液一段时间后固体溶解: 。
(2)用稀盐酸除去铜锈(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 。
(3)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
(5)将打磨过的铝条放入硫酸铜溶液: 。
17.邢,是邢台古老的地名,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当时被称作“井”。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中,邢台地区产生了众多精美的文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商“耳为父癸”铭兽首鋬兽面纹铜爵汉错金四神几何纹长颈铜壶
Ⅰ.一种火法炼铜的方法:采富含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的矿石,与木炭共热。反应方程式为。
(1)属于 (填“酸”、“碱”或“盐”),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 (填名称)。
(2)上述反应过程中常常还会生成一种有毒的气态氧化物,写出该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3)《天工开物》记载了一种湿法炼铜的方法——“烧铁器淬于胆矾水(溶液)中,即成铜色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Ⅱ.铜制品历经两千余年,表面都会有斑驱的铜锈,这也是青铜器独有的浪漫。
(4)在众多文物中,铁比铜更容易生锈,主要原因是 。
(5)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6)铜锈在酒精灯上加热会分解生成一种黑色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Ⅲ.粉状铜锈结构疏松,会对青铜器产生持续的伤害,可以用稀硫酸除去。
(7)稀硫酸 (填“能”或“不能”)与单质铜反应。
(8)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蓝色溶液并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镁粉、炭粉、氧化铜、氢氧化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已知:①常温下,镁粉不与冷水反应;②滤液d的颜色为蓝色。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炭粉、氧化铜和镁粉。
①写出一组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
②少量的炭粉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查阅资料可知,镁粉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一种化学式为Mg3N2的物质,该物质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Mg3N2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由滤液a→溶液b可知,该固体中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3)白色滤渣Ⅱ为 (填名称), (填“能”或“不能”)判断该固体中含有氯化钾,判断的理由为 。
(4)写出气体Ⅰ的一种用途: 。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碳酸氢钠属于盐,A错误;碳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B错误;的结构式为,C正确;泡腾片溶于水后,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2.【答案】C
【详解】
P2O5、SO2、SO3、CO2、Cl2O7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且属于酸性氧化物,CO是不成盐非金属氧化物,Na2O属于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2O5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且属于酸性氧化物,CuO属于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C满足;
故答案为C。
3.【答案】A
【详解】A.、、、之间均不发生反应,故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
B.Fe3+显棕黄色,B错误;
C.Ba2+与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不可以大量共存,C错误;
D.在强酸性溶液中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不可以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A。
4.【答案】C
【详解】A.电子总数正确,但得失电子的元素反了,应为Si元素得电子,C元素失电子,,A错误;
B.电子总数错误,H元素得2个电子,Na元素失2个电子,,B错误;
C.反应中锰化合价由+7变为+2,得到电子数为2×5e-,碘化合价由-1变为0,失去电子数为10×e-,C正确;
D.电子总数正确,但电子转移方向弄反,铜失去电子、硫得到电子,,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详解】A.空气中的灰尘在空气中形成胶体,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故在放电影时,灰尘使光发射散射作用,使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A正确;
B.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是不同的分散系,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B正确;
C.纳米材料粒子的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范围之内,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所以当纳米材料形成分散系时就是胶体,若未形成分散系,就不能形成胶体,C错误;
D. FeCl3溶液的分散质微粒直径比较小,能够通过半透膜;而Fe(OH)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半透膜的缝隙,不能通过半透膜,因此可以用半透膜分离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6.【答案】C
【详解】A.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Cu2++2OH =Cu(OH)2↓,A正确;
B.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O+H+=HCO,B正确;
C.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C错误;
D.CaCO3与稀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CO2↑+H2O,D正确。
7.【答案】A
【详解】Na2S2O3可看作硫酸钠=中一个氧原子被一个硫原子代替,故称硫代硫酸钠。CaSx可看作硫化钙中硫原子数目增加,故称多硫化钙。BaO2可看作氧化钡中增加一个氧原子,故称过氧化钡。而K2CS3的可看作是K2CO3中三个氧原子被三个硫原子代替,和Na2S2O3命名原理一样。故K2CS3与Na2S2O3的读法相似,应该读作三硫代碳酸钾。故选:A。
8.【答案】D
【详解】A.在水溶液中:,A错误;
B.在熔融状态下:,B错误;
C.在水溶液中:,C错误;
D.在熔融状态下:,D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C
【详解】漂白粉作消毒剂是利用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而是蛋白质发生变性,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不合题意;铁粉作食品袋内脱氧剂,即防止食品被氧化,铁粉本身被氧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不合题意;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物理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赤铁矿冶炼金属铁即由Fe2O3转化为Fe,Fe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A
【详解】A.HNO3→NO,氮元素化合价下降,需要加入还原剂实现,A符合题意;
B.NaHCO3→CO2时无元素化合价变化,加热即可实现,B不符合题意;
C.HCl→Cl2时氯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实现,C不符合题意;
D.SO2→H2SO4时硫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实现,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B
【详解】A.在该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做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
B.水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氢元素化合价不变,水只做还原剂,B符合题意;
C.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水做氧化剂,C不符合题意;
D.水中氧元素、氢元素化合价不变,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2.【答案】C
【详解】CH3COOH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分成离子;H2SO4和NaHSO4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能形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可拆分成离子,所以答案为C。
13.【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为碱性,滴入酚酞后初始为红色,加入硫酸后,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红色逐渐变为无色,故A正确;
B.加入硫酸后,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B点时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是盐,属于强电解质,故C错误;
D.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是因为硫酸过量,溶液中H+和SO浓度逐渐增大,但是之前的溶液会使过量的硫酸被稀释,故最终溶液的离子浓度小于最开始的硫酸,导电性要比A点低,故D正确;
答案选C。
【方法总结】需明确离子反应实质,注意结合图像分析反应过程,同时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以及溶液导电性的影响因素。
14.【答案】D
【详解】A.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A错误;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氢气:,B错误;
C. NaHCO3拆分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错误;
D.石灰石为固体,溶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D。
15.【答案】 制造红色油漆涂料
【详解】(1)的浓溶液滴入氨水中可以得到红褐色沉淀,可知为,从而可知为,为,为,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3,被氧化,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所以为。
(2)工业上用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从降低到0,故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已知为,为红色粉末,可用于制造红色油漆涂料。
(3)的反应为与盐酸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制造电路板工艺中,用溶液刻蚀铜箔发生的反应为,离子方程式为。
(5)在溶液中加入,恰好使转化为沉淀,可以先考虑与水反应生成和,然后再考虑与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②,由可以得到总化学方程式:,其离子方程式为。
16.【答案】(1)Mg(OH)2+2CH3COOH=2CH3COO-+Mg2++2H2O
(2)Cu2(OH)2CO3+4H+=2Cu2++CO2+3H2O:
(3)
(4)
(5)2Al+3Cu2+=2Al3++3Cu
【详解】(1)向氢氧化镁固体中加入醋酸溶液生成醋酸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CH3COOH=2CH3COO-+Mg2++2H2O
(2)用稀盐酸溶解碱式碳酸铜生成氯化铜、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H)2CO3+4H+=2Cu2++CO2+3H2O:
(3)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中性,和的比为2:1,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硫酸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将打磨过的铝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Cu2+=2Al3++3Cu;
17.【答案】(1)盐 碳
(2)作燃料
(3)
(4)铁比铜更加活泼
(5)
(6)
(7)不能
(8)
【详解】(1)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碳,碳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4;
(2)反应中碳会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故可以做燃料、还原剂等;
(3)该反应为铁和硫酸铜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离子方程式为;
(4)铁比铜更加活泼,更容易被空气中氧气和水腐蚀;
(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铜锈化学式可知,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为铜和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生成铜锈,方程式为;
(6)铜锈在酒精灯上加热会分解生成一种黑色的氧化物,反应为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二氧化碳,;
(7)铜活动性弱于氢,故稀硫酸不能与单质铜反应。
(8)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蓝色溶液并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生成硫酸铜、水、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
18.【答案】(1) 石墨、金刚石、C60等 C+2CuO 2Cu+CO2↑ Mg3N2+6H2O=3Mg(OH)2↓+2NH3↑
(2)NaOH
(3) 氯化银 不能 滤液a中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铜溶液,引入了氯离子
(4)防腐剂、制冷剂、灭火剂等
【分析】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镁粉、炭粉、氧化铜、氢氧化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氧化铜、镁粉、碳粉都不溶于水,故滤渣I中可能含有这三种物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则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碳粉不与稀盐酸反应,过滤后滤渣III在空中充分灼烧生成气体I,则滤渣中含有碳粉,气体I是二氧化碳;溶液a加入过量氯化铜溶液,得到滤液b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在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该沉淀为AgCl,但前面加入了氯化铜溶液,引入了氯离子,不能说明该固体中含有氯化钾,以此解答。
【详解】(1)①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石墨、金刚石、C60等;
②碳和氧化铜高温加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C+2CuO 2Cu+CO2↑;
③Mg3N2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Mg3N2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
(2)由滤液a→溶液b可知,该固体中一定不含NaOH。
(3)由分析可知,白色滤渣Ⅱ为氯化银,不能判断该固体中含有氯化钾,判断的理由为:滤液a中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铜溶液,引入了氯离子。
(4)气体Ⅰ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非常广,它可以做为防腐剂、制冷剂、灭火剂等。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