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随堂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随堂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一、单选题
1.目前声纹锁广泛应用于门禁系统,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振幅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 ②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③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⑤超声波清洗眼镜 ⑥医用B超诊断仪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3.现代城市的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例如:
①在城市道路两旁栽种各种树木花草; ②穿越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
③在高噪声环境下的工人需要戴耳罩; ④跳广场舞的人要把音乐音量调小。
上述四个措施,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其中属于防止噪声入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吉他是一种常见的乐器,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得到不同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5.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医学诊断仪“B超”用的是超声波
D.次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6.如图是某次节目“碗乐”达人深情演奏《打靶归来》的场景,碗乐声让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B.用力敲击碗是为了提高音调
C.快速敲击碗是为了增大响度 D.敲击不同的碗是为了改变音色
7.学校合唱团在钢琴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歌声通过空气传入台下观众耳朵
C.可以根据响度辨别出钢琴声
D.歌声对于教室内学习的同学不是噪声
8.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次声波
9.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15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1次敲击声 B.3次敲击声 C.4次敲击声 D.5次敲击声
10.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甲、丙的音调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
二、填空题
11.书语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她选择了甲、乙、丙、丁四根钢丝进行实验,钢丝的数据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甲 钢丝 10cm 0.2mm2 紧
乙 钢丝 10cm 0.1mm2 紧
丙 钢丝 5cm 0.1mm2 紧
丁 钢丝 5cm 0.1mm2 松
(1)为了探究声音音调与发声体粗细的关系,她应该选用    两根钢丝进行实验;
(2)她用甲、丁两根钢丝进行实验,探究声音音调与发声体的松紧程度是否有关,她的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
12.某学校进行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广播发出的警报声是通过   传入学生和老师的耳中;某震源每分钟震动300次,频率是   Hz,发出的声波属于   (选填“超”或“次”)声波,人们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13.2024年4月26日5时04分,神舟十八号航天员顺利入驻“天宫”。随后,航天员们向全国人民报平安。能区分他们的声音,主要是因为   不同;直播时观众们高声喝彩,掌声雷动,这里的“高”指的是   。(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4.“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描写的是琵琶的声音,从诗文中可以看出琵琶声是由琴弦   产生,转轴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度,进而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5.某船在海上作匀速直线行驶,某时,船上发出一汽笛声,旅客在4s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设当时气温为15时,已知声速为)。如果鸣笛后船立即停止行驶,则悬崖到船的距离为   ;若鸣笛的同时,船仍以的速度继续向前行驶,悬崖到旅客听到回声处的距离为   。
16.在学习了有关声波传播的知识后,小华尝试用此解释一些身边的现象。最近,学习压力有点大,小华常会在洗漱的时候哼唱几句《战马》来激励自己,此时不但心情开朗了,还发现自己的歌声变好听了,带有混音效果。对于歌声变好听这一现象,小华分析后给出的解释是:
(1)浴室的墙壁贴着坚硬的瓷砖,表面平整光滑,容易   声波(选填“吸收”或“反射”);反射的声波与原声叠加,可以   原声(选填“增强”或“减弱”),使声音听起来更浑厚;
(2)浴室空间比较小,反射的声波与原声传入耳朵的时间间隔很短,小于0.1秒。所以,耳朵   区别自己的原声和回声(选填“能”或“不能”),使声音听起来更加绵长。
三、综合题
17.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 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声呐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Hz到   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
①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   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过段时间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则潜艇B在   (选填“远离”或“靠近”)潜艇A;
(3)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四、科普阅读题
18.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吃掉”声音
有“吃”声音的东西吗?
找一只正在计时的小闹钟,让它刚好闹铃的时候,用小棉被把它包上,我们会发现,它的闹铃声被大大地减小,甚至听不到,响声被“吃”掉了吧?
其实,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毯、棉絮、混凝土、吸声砖等材料都具有“吃掉”声音的能力,是吸声材料。当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材料,就不难发现,这些材料基本上都是质地十分松软,带有大量小孔,当声波一旦传到吸声材料上时,就会引起小孔隙里的空气和细小纤维的振动,由于互相之间的摩擦和阻碍等原因,声音所带的能量就转化成为热能,声音就被“吃掉”了,如果把吸声材料安装在房间的内表面上,或在室内悬挂一些吸声的吸声体,房间的噪声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另外,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除了使用吸声材料可以“吃”掉声音外,还可以有很多方法“吃掉”声音。请你多到外面走走,观察一下还有哪些是人类用来设计成“吃”掉声音的材料或操作。
(1)室内安装了吸声材料,会使室内声音的   减小,从而起到“吃”掉声音的目的,这属于减弱噪声的   途径(选填序号“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传播”或“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其中属于噪声的波形图是   图。
(3)家庭中有噪声吗?请你举出一例来源于室内的生活噪声,并试着说出减弱此噪声的方法。   ,   。
五、简答题
19.不同的昆虫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不同,蜜蜂每秒钟翅膀扇动约300次,蝴蝶每秒钟翅膀扇动8~13次,蜜蜂飞近时我们可以听到它的振翅声,但蝴蝶无论飞多近我们都无法听到它的振翅声。请根据以上材料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蜜蜂与蝴蝶飞行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扇动时发出的声音
六、作图题
20.如图所示的图甲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乙的坐标图中画出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为图甲所示声音的一半。
七、实验探究题
2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距离 较长 长 短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C
6.D
7.B
8.C
9.A
10.A
11.甲、乙;没有控制长度和粗细相同
12.空气;5;次;不能
13.音色;响度
14.振动;音调
15.680;640
16.(1)反射;增强
(2)不能
17.10k;20k;7500;远离;不能
18.响度;②;丁;拖动物体时产生的声音;慢慢拖动,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19.(1)音调;
(2)次声波无法被人耳听到
20.
21.(1)机械闹钟
(2)B
(3)泡沫塑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