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第四章 世界人口、城乡景观与文化第一节 世界人口数量与分布(分层作业)使用导航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新情境命题练:T1-9(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重难探究专练:T1-10(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人口的数量变化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 的。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 增长。2、人口自然增长率(1)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 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 和 决定的。(2)人口自然增长率= - =年内出生总人口/总人口×100%-年内死亡总人口/总人口×100%。3、各地区人口增长状况: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 知识点二:人口的分布特点1、人口密度定义 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 人/平方千米公式意义 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 程度。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 分布特点自然因素 气候 世界上 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人口, 则人口稀少。纬度 居住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90%,而 的纬度地带集中了世界80%左右的人口。地势 世界人口高度集中于 ,约8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海陆 一般而言,距海越近,人口越 ;距海越远,人口越 。大陆内部的广大地区人口比较稀少。社会经济因素 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例如,多数人愿意在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舒适的地方居住。3、人口稠密区地区 稠密原因 分布共同特点:分布在 纬度沿海和 地区①亚洲 部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②亚洲 部③欧洲 部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④北美洲 部4、人口稀疏区:地区 稀疏原因 分布共同特点①沙漠地区 极端 自然条件恶劣②雨林地区 过于③高纬度地区 终年④高原、山区 高寒新情境命题练(新情境·世界人口增长)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80亿。图左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图右为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左中世界人口( )A.1930年前增长较快 B.1930年后匀速增长C.1975年达到50亿 D.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图右中1950—2022年各大洲人口( )A.亚洲增长人数最多 B.北美洲增长速度最慢C.欧洲增长速度最快 D.南美洲增长人数最少(新情境·世界人口增长)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空间分布都不均匀。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和世界人口分布。完成下面小题。3.据左图可知,世界人口( )①持续增加②1830年前增长速度快,之后增长速度慢③波状增加④1830年前增长速度慢,之后增长速度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据右图可知,世界人口( )A.与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的人口分布更稀疏B.与高纬度地区相比,中低纬度地区的人口分布更密集C.甲、乙两地位于热带,全年潮湿闷热,人口少D.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地海拔低,全年酷热,人口少(新情境·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图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新情境·人口自然增长率)地理兴趣小组拟研究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下图为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图左)以及世界人口分布比重随纬度变化示意图(下图右),完成下面小题。7.图左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南美洲 C.非洲 D.欧洲8.从图右可得出( )A.北半球人口多于南半球 B.纬度越高人口越多C.海陆会影响人口分布 D.赤道附近人口最多(新情境·世界人口分布)读下面的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读图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在(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C.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10.甲处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炎热干旱 B.气候湿热C.寒冷干燥 D.海拔高,空气稀薄(新情境·世界人口密度)通过对比世界地形图和世界人口密度图,贝贝发现世界人口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并收集相关数据制作了以下两幅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贝贝制作的两幅图中能体现的人口分布规律是( )A.约80%的入口分布在距海500千米以内的区域B.3.4%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区域C.大多数人口分布在海拔在500米以下的区域D.大部分人口分布在距海500~1000千米的区域12.关于两幅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贝贝有以下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人口较多②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好,人口密集③海拔高的山地、高原地区交通不便,人口稀疏④内陆地区矿产资源缺乏,人口稀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新情境·世界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分析一个大洲、地区人口密度往往要从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入手。根据所学,完成下列小题。13.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A.气候温和湿润,水旱灾害比较少 B.科技先进,发达国家集中C.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D.经济发达,跨洲移民较多14.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人口问题。下列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合的是( )A.①—就业困难②—鼓励生育 B.①—资源短缺②—控制人口数量C.①—住房紧张②—鼓励生育 D.①—兵源不足②—控制人口数量重难探究练一、单选题(新情境·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下图是“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世界人口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的人口总数已接近60亿人B.1999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50亿人C.到2010年,世界人口总数接近60亿人D.现在世界人口总数超过60亿人2.关于世界人口的增长,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一直以来都匀速地增长 B.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一直很快C.20世纪以后人口增长大大加快 D.近年来,人口增长速度出现负数(新情境·人口自然增长率)读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③是人口数量最多的节点C.③与⑤时期人口总数相等 D.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下降4.目前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大致符合( )A.①→②时期 B.②→③时期C.③→④时期 D.④→⑤时期(新情境·世界人口日主题)2024年的世界人口日主题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一主题反映了在全球人口问题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对于平衡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视。读世界人口总数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散点图和世界人口分布示意手绘图,完成下列小题。 5.下列有关各大洲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洲的人口数量最多 B.亚洲的出生率最高C.大洋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 D.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6.下列关于图中各地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稀疏,因为多高原,交通不便B.乙地人口稀疏,因为常年炎热多雨C.丙地人口稠密,因为位于中纬度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D.丁地人口稠密,因为温暖湿润(新情境·人口自然增长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读图①—④分别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8.上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其人口增长带来的好处有( )①劳动力更加充足②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③环境压力开始减轻④社会养老负担减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新情境·亚洲地理位置与人口密度)读亚洲地理位置与人口密度图,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亚洲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亚洲东南部,农业较发达,人口密集B.图中M地气候严寒,人口较为稀疏C.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D.亚洲经济发展迅速,是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10.影响亚洲北部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热带森林,没有开发 B.高寒缺氧,空气稀薄C.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D.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新情境·人口空间分布)人口空间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下图为世界不同纬度人口数量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人口数量。完成下面小题。【人口分布主题】11.从纬度位置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中纬度地区 B.中低纬度地区 C.低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12.北极地区只生活着少量的因纽特人和拉普人,该地区人烟稀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交通条件(新情境·人口比例)下图为“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和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14.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 )A.地势低平地区 B.中低纬度地区 C.距海较近地区 D.降水最多地区(新情境·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北纬35°—北纬45°被某新闻网站称为世界最宜居的地方。读“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16.通常,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形以高原为主C.年平均降水稀少 D.热带雨林广布地区二、解答题17.(新情境·80亿时代)2022年11月15日,地球第80亿居民诞生,标志着地球人口正式进入“80亿时代”。图1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图2为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2022年)及人口增长率(2010~2015年)统计图,图3为世界人口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纵坐标表示 ,单位为 ;横坐标表示年份。2000年世界人口数约为 亿人,之后世界人口总数持续 (增加/减少)。(2)由图2可知,各大洲人口特点是( )A.亚洲人口增长率最大 B.大洋洲与亚洲人口增长数量相同C.南美洲人口数量最少 D.非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3)世界人口分布 (均衡/不均衡)。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千米200人的地区位于亚洲的 、 地区,欧洲的西部,北美洲的东部; 洲没有常住居民。(4)从半球来看,大部分人口分布在 (南/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人口稠密区分布在 (中低/高)纬度地区;从 位置来看,人口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从 (自然要素)来看,人口多分布在平原。(5)图3中甲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18.(新情境·主题探究)【人地协调 和谐发展】某校学生分小组开展“世界的人口”探究活动。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图3为世界人口增长图。依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以“世界人口分布”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1)从图1可知,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 (中低/中高)纬度的 (内陆/沿海)地带多为人口稠密区;根据图2可知,世界上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地形类型)地区。(2)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均为人口 (稠密/稀疏)地区。影响四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正确的是A.甲地——纬度低,气候湿热 B.乙地——位于内陆,降水少C.丙地——沿海地区,降水多 D.丁地——海拔高,高寒缺氧第二小组:以“世界人口增长”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3)读图3可知,在195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 ,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材料:德国联邦统计局2023年1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与2021年相比,2022年德国出生人数下降了约7%,出生人数的下降和死亡人数的增加对2022年德国人口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了85万人。另据联合国早先的报告,2022年印度人口推算为141200万,印度预计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4)根据材料,从德国和印度两国中任选其一,说出该国主要的人口问题及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人口政策建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第四章 世界人口、城乡景观与文化第一节 世界人口数量与分布(分层作业)使用导航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新情境命题练:T1-9(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重难探究专练:T1-10(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人口的数量变化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2、人口自然增长率(1)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的。(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年内出生总人口/总人口×100%-年内死亡总人口/总人口×100%。3、各地区人口增长状况: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知识点二:人口的分布特点1、人口密度定义 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 人/平方千米公式意义 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 分布特点自然因素 气候 世界上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的部分地区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人口,寒带和干旱地区则人口稀少。纬度 北半球居住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90%,而20°N~60°N的纬度地带集中了世界80%左右的人口。地势 世界人口高度集中于地势比较低平的地区,约8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海陆 一般而言,距海越近,人口越稠密;距海越远,人口越稀疏。大陆内部的广大地区人口比较稀少。社会经济因素 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例如,多数人愿意在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舒适的地方居住。3、人口稠密区地区 稠密原因 分布共同特点: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和平原地区①亚洲东部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②亚洲南部③欧洲西部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④北美洲东部4、人口稀疏区:地区 稀疏原因 分布共同特点①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自然条件恶劣②雨林地区 过于湿热③高纬度地区 终年严寒④高原、山区 高寒缺氧新情境命题练(新情境·世界人口增长)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80亿。图左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图右为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左中世界人口( )A.1930年前增长较快 B.1930年后匀速增长C.1975年达到50亿 D.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图右中1950—2022年各大洲人口( )A.亚洲增长人数最多 B.北美洲增长速度最慢C.欧洲增长速度最快 D.南美洲增长人数最少【答案】1.D 2.A【解析】1.读图可知,1930年前增长较慢,A错误;1930年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B错误;1975年达到40亿,C错误;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世界人口越来越多,D正确。故选D。2.读图可知,1950—2022年亚洲增长人数最多,约增长了33.5亿,A正确;欧洲增长速度最慢,BC错误;大洋洲增长人数最少,D错误。故选A。(新情境·世界人口增长)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空间分布都不均匀。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和世界人口分布。完成下面小题。3.据左图可知,世界人口( )①持续增加②1830年前增长速度快,之后增长速度慢③波状增加④1830年前增长速度慢,之后增长速度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据右图可知,世界人口( )A.与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的人口分布更稀疏B.与高纬度地区相比,中低纬度地区的人口分布更密集C.甲、乙两地位于热带,全年潮湿闷热,人口少D.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地海拔低,全年酷热,人口少【答案】3.D 4.B【解析】3.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持续增加,并非波状增加,①正确、③错误;且在1830年前增长速度慢,之后增长速度快,②错误、④正确。故选D。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的人口分布更稠密,A错误;与高纬度地区相比,中低纬度地区的人口分布更密集,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多,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适合人类居住,B正确;甲地位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甲位于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潮湿闷热,C错误;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地海拔高,气候高寒,人口稀疏,D错误。故选B。(新情境·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6.图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5.A 6.B【解析】5.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表示人口增长速度越快。由图可知,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点是①点,故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6.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由图可知,在②以前,人口一直是正增长,说明人口总数一直在增加,②以后,开始负增长,人口开始减少,故图中人口总量最大的是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新情境·人口自然增长率)地理兴趣小组拟研究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下图为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图左)以及世界人口分布比重随纬度变化示意图(下图右),完成下面小题。7.图左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南美洲 C.非洲 D.欧洲8.从图右可得出( )A.北半球人口多于南半球 B.纬度越高人口越多C.海陆会影响人口分布 D.赤道附近人口最多【答案】7.C 8.A【解析】7.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图左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C正确,ABD错误。故选C。8.读图右可知,北半球人口多于南半球,A正确;随着纬度升高,人口分布比重并非一直增加,如高纬度地区人口比重小,B错误;图右仅展示了人口分布比重随纬度变化,没有体现海陆对人口分布的影响,C错误;赤道附近(0°纬度附近)人口分布比重不是最高,D错误。故选A。(新情境·世界人口分布)读下面的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读图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在(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C.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10.甲处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炎热干旱 B.气候湿热C.寒冷干燥 D.海拔高,空气稀薄【答案】9.A 10.B【解析】9.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中低纬度地区气候较为适宜,既不过于寒冷也不过于炎热,适合人类居住和开展各种生产活动;临海地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以及人们的生活用水,同时也便于发展对外贸易等经济活动,所以人口较为稠密,A正确。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口相对稀少;内陆地区相比临海地区,交通不便,水源获取有时也不如临海地区便利,所以人口密度也不如中低纬度临海地区大,BCD错误。故选A。10.读图可知,甲位于南美洲北部,在亚马孙平原,海拔低,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烟稀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新情境·世界人口密度)通过对比世界地形图和世界人口密度图,贝贝发现世界人口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并收集相关数据制作了以下两幅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贝贝制作的两幅图中能体现的人口分布规律是( )A.约80%的入口分布在距海500千米以内的区域B.3.4%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区域C.大多数人口分布在海拔在500米以下的区域D.大部分人口分布在距海500~1000千米的区域12.关于两幅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贝贝有以下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人口较多②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好,人口密集③海拔高的山地、高原地区交通不便,人口稀疏④内陆地区矿产资源缺乏,人口稀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1.C 12.A【解析】11.由图可知,约60.2%的人口分布在距海500米以内的区域,A错误;2.1%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区域,B错误;大多数人口分布在海拔在500米以下的区域,C正确;大部分人口分布在距海200~2000千米的区域,D错误。故选C。12.由图可知,平均人口密度大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离海越近、平均人口密度越大,沿海地区交通便利,①正确;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好,人口密集,占到总人口的79.9%,②正确;海拔较高的山地、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只有2.1%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区域,③正确;沿海人口密集,内陆人口稀疏,不是因为矿产资源缺乏,主要原因是沿海降水更多、地形更为平坦,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新情境·世界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分析一个大洲、地区人口密度往往要从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入手。根据所学,完成下列小题。13.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A.气候温和湿润,水旱灾害比较少 B.科技先进,发达国家集中C.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D.经济发达,跨洲移民较多14.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人口问题。下列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合的是( )A.①—就业困难②—鼓励生育 B.①—资源短缺②—控制人口数量C.①—住房紧张②—鼓励生育 D.①—兵源不足②—控制人口数量【答案】13.C 14.B【解析】13.读图可知,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C正确;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水旱灾害频繁,A错误;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以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主,发达国家较少,经济不是很发达,BD错误。故选C。14.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压力,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可以采取控制人口数量的措施。若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出现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可以鼓励生育。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重难探究练一、单选题(新情境·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下图是“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世界人口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的人口总数已接近60亿人B.1999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50亿人C.到2010年,世界人口总数接近60亿人D.现在世界人口总数超过60亿人2.关于世界人口的增长,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一直以来都匀速地增长 B.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一直很快C.20世纪以后人口增长大大加快 D.近年来,人口增长速度出现负数【答案】1.D 2.C【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前,世界的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A错误,D正确;在1999年,世界人口总数已经超过50亿,达到了60亿,2010年世界人口总数为70亿 ,BC错误。故选D。2.读图可知,根据曲线的倾斜度来判断,倾斜度越大,速度就越大。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并不是匀速地增长,A错误;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B错误;20世纪以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人口增长大大加快,C正确;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并且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D错误。故选C。(新情境·人口自然增长率)读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③是人口数量最多的节点C.③与⑤时期人口总数相等 D.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下降4.目前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大致符合( )A.①→②时期 B.②→③时期C.③→④时期 D.④→⑤时期【答案】3.B 4.A【解析】3.读图可知,①时期人口出生率不是最高,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A错误;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0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大值,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增长转为负增长,人口总数最多,③是人口数量最多的节点;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人口总数少,两时期不相等,B正确,C错误;②到③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还处于正值,故人口总数还在不断上升,D错误;故选B。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迅速,故目前印度的自然增长情况大致符合①→②时期,A正确,排除BCD。故选A。(新情境·世界人口日主题)2024年的世界人口日主题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一主题反映了在全球人口问题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对于平衡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视。读世界人口总数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散点图和世界人口分布示意手绘图,完成下列小题。 5.下列有关各大洲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洲的人口数量最多 B.亚洲的出生率最高C.大洋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 D.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6.下列关于图中各地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稀疏,因为多高原,交通不便B.乙地人口稀疏,因为常年炎热多雨C.丙地人口稠密,因为位于中纬度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D.丁地人口稠密,因为温暖湿润【答案】5.D 6.C【解析】5.由图可知,亚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而不是非洲。大洋洲的自然增长率并不是最低的,欧洲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的出生率并不是最高,非洲的出生率较高。ABC错误;欧洲的人口增长速是最慢的,主要原因是低出生率和老龄化问题。D正确,故选D。6.由图可知,甲欧洲西部人口密集,这里地形平坦、气候适宜、经济发达、交通便利,A错误。乙地是撒哈拉沙漠地区,由于终年炎热干燥,水资源十分缺乏、人口稀疏,B错误。丙亚洲东部人口稠密,因为靠近中纬度沿海地区,地形平坦,C正确。丁亚洲北部人口稀疏,因为这里纬度高、气温低,不适合居住,D错误。故选C。(新情境·人口自然增长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读图①—④分别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8.上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其人口增长带来的好处有( )①劳动力更加充足②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③环境压力开始减轻④社会养老负担减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7.C 8.D【解析】7.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读图可知,① 出生率0.6%左右、死亡率约0.9%左右,自然增长率约-0.3%,② 出生率1.4%左右、死亡率约0.8%左右,自然增长率约0.6%,③ 出生率2.6%左右、死亡率约1.5%左右,自然增长率约1.1%,④ 出生率2.9%左右、死亡率约2.8%左右,自然增长率约0.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③,故选C。8.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其人口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劳动力更充足;消费市场扩大;社会养老负担减轻,①②④正确;人口增长快会导致环境压力会加重,③错误,故选D。(新情境·亚洲地理位置与人口密度)读亚洲地理位置与人口密度图,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亚洲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亚洲东南部,农业较发达,人口密集B.图中M地气候严寒,人口较为稀疏C.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D.亚洲经济发展迅速,是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10.影响亚洲北部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热带森林,没有开发 B.高寒缺氧,空气稀薄C.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D.炎热干燥,降水稀少【答案】9.D 10.C【解析】9.亚洲东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较发达,人口密集,故A不符合题意;图中M地为寒带气候,终年严寒,不适合人居住,人口较为稀疏,故B不符合题意;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故C不符合题意;亚洲经济发展迅速,但不是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最多的是欧洲,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亚洲北部被北极圈穿过,纬度较高,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疏,C正确;亚洲北部位于寒带,并不炎热,不可能有热带森林分布,空气并不稀薄,也不缺氧,ABD错误。故选C。(新情境·人口空间分布)人口空间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下图为世界不同纬度人口数量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人口数量。完成下面小题。【人口分布主题】11.从纬度位置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中纬度地区 B.中低纬度地区 C.低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12.北极地区只生活着少量的因纽特人和拉普人,该地区人烟稀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交通条件【答案】11.B 12.C【解析】1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地区人口分布的阴影部分面积较大,说明人口数量相对较多;高纬度(60°-90°)地区阴影部分面积小,人口数量少;所以从纬度位置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终年冰雪覆盖,这种严寒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限制了人类大规模聚居,所以人口稀少,C正确。地形因素在北极地区不是主要的限制因素,北极地区地形相对较为平坦;河流因素对北极地区人口分布影响不大,北极地区虽有河流,但河流多处于冰冻状态;交通条件是在人口分布少的基础上衍生出的问题,不是导致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其根源还是气候因素导致自然条件恶劣,使得人类难以在此大规模居住,ABD错误。故选C。(新情境·人口比例)下图为“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和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14.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 )A.地势低平地区 B.中低纬度地区 C.距海较近地区 D.降水最多地区【答案】13.B 14.C【解析】1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南美洲该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读图可知,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均比较高,这说明人口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C正确;图中信息并不能显示世界人口集中于地势低平的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和降水最多地区,ABD错误;故选C。(新情境·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北纬35°—北纬45°被某新闻网站称为世界最宜居的地方。读“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16.通常,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形以高原为主C.年平均降水稀少 D.热带雨林广布地区【答案】15.A 16.A【解析】15.由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可知,人口集中分布于20°N至40°N之间,符合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集中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A符合题意;B北半球高纬度人口数量较少,B不符合题意;C南半球中纬度人口数量较少,C不符合题意;D南半球中、高纬度人口数量均较少,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A。16.由所学知识可知,通常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其气候较为温暖湿润,降水较多,地形以平原为主。A气候温暖,A符合题意;B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地因海拔较高,气候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稀疏地区,B不符合题意;C降水稀少的地区,水源不足,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C不符合题意;D热带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A。二、解答题17.(新情境·80亿时代)2022年11月15日,地球第80亿居民诞生,标志着地球人口正式进入“80亿时代”。图1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图2为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2022年)及人口增长率(2010~2015年)统计图,图3为世界人口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纵坐标表示 ,单位为 ;横坐标表示年份。2000年世界人口数约为 亿人,之后世界人口总数持续 (增加/减少)。(2)由图2可知,各大洲人口特点是( )A.亚洲人口增长率最大 B.大洋洲与亚洲人口增长数量相同C.南美洲人口数量最少 D.非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3)世界人口分布 (均衡/不均衡)。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千米200人的地区位于亚洲的 、 地区,欧洲的西部,北美洲的东部; 洲没有常住居民。(4)从半球来看,大部分人口分布在 (南/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人口稠密区分布在 (中低/高)纬度地区;从 位置来看,人口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从 (自然要素)来看,人口多分布在平原。(5)图3中甲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答案】17.(1)人口数 亿人 60 增加(2)D(3)不均衡 东部 南部 南极(4)北 中低 海陆 地形(5)纬度高,气温低【解析】17.本题以世界人口分布图等为材料,共设5个小题,涉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的掌握程度。(1)图1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图中纵坐标表示世界人口数量,单位为亿人;横坐标表示年份。读图可知,2000 年世界人口数约为60亿人,之后世界人口总数持续增加。(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从图 2 可知,非洲人口增长率最大,人口增长速度最快,A错误,D正确;大洋洲与亚洲人口增长率相近,但亚洲人口基数大,增长数量多于大洋洲,B错误;南美洲人口数量不是最少,C错误。故选D。(3)读图3可知,世界人口分布并不均衡。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千米 200 人的地区位于亚洲的东部、南部地区,欧洲的西部,北美洲的东部;南极洲没有常住居民。(4)从半球来看,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人口稠密区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来看,人口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从地形(自然要素)来看,人口多分布在平原。(5)甲地区位于亚洲北部,北极圈附近,由于纬度高、气温低,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大规模居住,所以人口稀少。18.(新情境·主题探究)【人地协调 和谐发展】某校学生分小组开展“世界的人口”探究活动。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图3为世界人口增长图。依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以“世界人口分布”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1)从图1可知,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 (中低/中高)纬度的 (内陆/沿海)地带多为人口稠密区;根据图2可知,世界上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地形类型)地区。(2)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均为人口 (稠密/稀疏)地区。影响四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正确的是A.甲地——纬度低,气候湿热 B.乙地——位于内陆,降水少C.丙地——沿海地区,降水多 D.丁地——海拔高,高寒缺氧第二小组:以“世界人口增长”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3)读图3可知,在195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 ,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材料:德国联邦统计局2023年1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与2021年相比,2022年德国出生人数下降了约7%,出生人数的下降和死亡人数的增加对2022年德国人口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了85万人。另据联合国早先的报告,2022年印度人口推算为141200万,印度预计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4)根据材料,从德国和印度两国中任选其一,说出该国主要的人口问题及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人口政策建议。【答案】18.(1)中低 沿海 平原(2)稀疏 D(3)慢 快(4)德国人口增长过慢,出现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采取的措施是实施鼓励生育政策或鼓励外来移民迁入等;印度人口增长过快,会出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压力等问题,建议采取的措施是实行生育控制政策。【解析】18.本题以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等为材料,涉及世界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问题等知识,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1)从图1可知,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多为人口稠密区;根据图2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可知,世界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这里地形平坦,交通便利。(2)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均为人口稀疏的地区;甲地为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乙为炎热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丙为高纬度的寒冷的极地地区;ABC错误。丁为高海拔的高山高原地区,海拔高,高寒缺氧,D正确,故选D。(3)读图3可知,1950年以前,世界人口仅有25亿,增长速度相对较慢;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4)根据材料,与2021年相比,2022年德国出生人数下降了约7%,德国人口增长过慢,出现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不足等,采取的措施是实施鼓励生育政策或鼓励外来移民迁入等;(2022年印度人口推算为141200万,印度预计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增长过快,会出现资源短缺,住房紧张,交通拥堵,贫困饥饿,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压力等问题,建议采取的措施是实行生育控制政策)。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世界人口数量与分布(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4.1 世界人口数量与分布(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